郭榮榮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上市公司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其在發展過程中也會面臨諸多挑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政府也更加重視財稅政策的實施與落地,這無疑對上市公司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如何完善財務管理模式以應對財稅政策的變化,已成為我國各大上市公司重點關注的內容。
財稅政策對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影響
財稅政策是指基于經濟發展狀況,由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并實施的有助于財政發展的政策。在不同的歷史背景、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階段中,財稅政策的內容也應該有所區別。有關部門制定財稅政策是為了合理使用公共資金,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繁榮發展。作為上市公司,應該從客觀角度出發,全面分析財稅政策對自身發展的作用機制,并通過多種有效方法,應對財稅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在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過程中,財稅政策的影響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財稅政策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財務管理水準和自我調控能力。對于上市公司的招標工作而言,這種調整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投資規模和資金容納水平,能為公司平穩發展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因此,財稅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可以為上市公司發展注入活力。
在落實相關財稅政策的過程中,上市公司的稅務負擔有所減輕,使其可以將更多資金投入生產經營管理中,借此機會開發新項目,擴大經營范圍,從而能夠擴展現有業務種類,并提高經營水平與盈利能力。
在小稅種方面,許多公司的房產稅和土地增值稅,都需要依照我國財稅政策進行繳納,這些稅收內容均能對上市公司的資金分配和經營管理產生影響。因此,合理合規的財稅政策既能使公司有針對性地調整財務管理內容,也能改變上市公司的納稅結構。
在未來的政策制定過程中,有關部門應持續關注上市公司的需求和訴求,持續優化財稅政策體系,為上市公司的穩健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上市公司也應抓住政策機遇,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自身競爭力,力爭為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上市公司應對財稅政策調整的財務管理策略
應對緊縮性財政政策方面。如果我國施行的是緊縮性財政政策,上市公司的納稅額度就需要作出相應調整,其納稅數額會有所增加,這無疑增加了經營成本,致使生產經營利潤空間被壓縮。在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的利潤水平有所下降。針對這一情況,上市公司應該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內部資金的利用率,優化資金資源配置,確保銷售價格和產品質量達到平衡,從而能夠盡早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對于一些市場競爭力較強、產品價值較高的上市公司來說,為了更好地應對財稅政策的調整,可以考慮在銷售淡季時酌情調整產品售價。對于已經非常成熟的產品而言,其價格彈性需求達到了極限,這時如果上市公司單純采用調整售價的方法,則很難為自身增收。為此,大多數上市公司應從產品結構入手,不斷豐富產品類型,以此確保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應對擴張性財政政策方面。擴張性財稅政策相對于緊縮性財稅政策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上市公司的稅務負擔。同時,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納稅比例的降低還可以為上市公司的發展及項目開發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上市公司合理分配可利用資金,再加上依靠政府的各項補貼政策,即可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開發更多的優質產品,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應進一步減少各項成本支出,定期對市場經濟及市場要求進行考察,提升自身產品質量,以此為創造更高效的經濟效益奠定基礎。
上市公司提升財務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高現金管理水平。伴隨國家各項財稅政策的深入推進與實施,上市公司應當提升現金使用效率,以此提升發展質量。對于日常生產經營管理而言,很多上市公司都會通過科學方法計算出日常使用現金的最佳數額。當前,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日常現金支出主要包含預防性需要資金、交易型需要資金和投資型需要資金三種類型,針對這三大類資金支出,上市公司應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財務管理部門應致力于提高現金流同步使用效率。其次,財務管理部門要盡量延長應付款項的付款時間。最后,生產銷售部門應當盡量提升貨款回收率。
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對于任何一個公司而言,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及業務能力都會對生產經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我國的上市公司應加大培訓力度,致力于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從而使財務人員能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科學運用多種管理方法,為日常投資和融資活動提供可靠保障。同時,在培訓過程中,公司還特別需要注重培養財務人員的風險應對能力,使他們能更好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從而提高上市公司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優化債務比例。鑒于財稅政策改革的深入推進,為保證自身的生產經營效益不受影響,眾多公司都在利用財務杠桿來調整債務比例。如果稅后利息率低于凈利潤率,這則表明企業現階段的經營狀況良好,相應的借款行為會增加股東收益;但如果稅后利息率要高于凈利潤率,這意味著公司目前的利潤收益處于負增長狀態,此時,借款行為就可能會降低股東收益。因此,上市公司的財務人員可以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將公司的稅后利息率控制在低于凈利潤率的合理范圍內。
我國的房產稅、企業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等財稅政策作出調整,對上市公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面對財稅政策的調整,上市公司應積極應對,主動求變。在這一背景下,上市公司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優勢和不足,根據政策導向,調整發展戰略,加大創新力度,提高經營效益。同時,也要注重風險防范,確保運營的穩健性。通過采取一定措施,上市公司才能在財稅政策調整的背景下,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繁榮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