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合作給高校財務隊伍建設帶來發展機遇。目前,高校財務隊伍建設存在財務梯隊建設差、財務人員綜合能力差、問題研究能力差等三方面問題。因此,高校可通過建立財務實習機制、加強校企產教項目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培養平臺等來優化高校財務隊伍發展策略。
一、產教合作給財務隊伍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
高等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高校財務隊伍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財務管理、預算分配等重要職責。然而,在當前高等教育的新形勢下,高校財務隊伍面臨著一些問題,如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學習途徑狹窄以及實踐經驗不足等。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高校財務隊伍的發展,也影響了高校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產教合作給財務隊伍建設帶來了眾多機遇,有助于提升財務隊伍的綜合能力和實踐經驗。
1.獲得豐富的實踐機會。產教合作為高校財務隊伍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通過與企業合作,財務人員可以參與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面對真實的挑戰和問題。這種實踐機會使他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高校實際情境中,培養解決問題和決策的能力。
2.有助于提升財務人員行業洞察能力。校企合作有助于財務人員深入學習如何分析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變化。同時,通過接觸到企業的財務數據、經營模式和戰略規劃,可以更好地理解行業的運作機制和挑戰。行業洞察力的提高有助于財務人員提前預判和應對高校行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高戰略眼光和決策能力。
3.有助于財務資源共享。與企業合作可以共享資源,包括財務管理工具、數據分析平臺和專業培訓等。企業通常具有先進的財務管理系統和技術,財務人員可以借此獲得更好的工具和資源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此外,企業還可能提供專業培訓和進修機會,幫助財務人員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
4.提供跨學科合作學習機會。產教合作通常涉及不同學科和專業的合作。財務人員可以與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和合作,拓寬自己的專業視野。例如,與市場營銷團隊合作可以了解市場需求和產品定價策略,與技術團隊合作可以了解新技術的財務影響等。這種跨學科合作有助于財務人員全面發展,提高協同工作的能力。
綜上所述,產教合作為財務隊伍建設帶來了豐富的機遇,有助于高校財務人員可以獲得更全面的能力培養和發展,提升綜合素質,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財務管理工作。因此,高校財務隊伍應充分利用產教合作機遇,推動財務隊伍的優化發展。
二、目前高校財務隊伍存在的問題
1.財務人員年齡跨度大、人才梯隊建設較差。首先,目前高校財務人員年齡跨度大,年齡分布不均。財務崗位是專業技術崗位,具有精和專的特點。要想熟練地掌握每個崗位的職責并勝任,這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無法一蹴而就。然而,目前財務崗位的專業學習大多缺乏提前規劃和交接安排等事項。在高校財務團隊年齡差異較大的情況下,例如出現調崗、離職或退休等,可能會導致財務工作的交接不完整甚至沒有交接,進而影響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轉。其次,高校財務人員的數量緊缺,無法與日益增長的財務工作量相適應。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有時會臨時安排人員兼任多個職位。然而,這違背了財務崗位相分離的原則,可能帶來不確定的財務風險,并且無法確保財務工作的質量和有序的財務工作計劃。
高校財務人員的年齡分布和數量情況都不利于人才梯隊的建設。目前,高校吸引財務人才的機制相對固定,招聘窗口僅限于一年一次的招聘季。招聘周期短、時間緊迫,高校有時很難在短時間內招聘到合適的財務人選。此外,高校很少有其他引進財務人才的機制,這遠遠無法彌補目前財務部門人才短缺的缺口,影響了財務隊伍的發展。
2.專業技能專精尖不夠、綜合能力較差。目前高校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尚未達到精湛的程度,影響了財務工作效率。雖然大多數高校財務人員具備企業會計和企業財務管理的專業背景,但他們對于高校實施的政府會計制度和準則以及高校財稅政策的了解和財務實務操作的學習相對較少。財務專業知識不斷更新,傳統的傳幫帶也已不能滿足財務工作的高速發展,但高校并沒有為財務人員提供一套完整的學習體系或拓展學習途徑,這就導致了財務人員在專業知識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隨著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和智能報銷業務的廣泛應用,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財務人員需要具備智能報銷操作與運維管理、財務信息安全管理等技能。然而,很多財務人員在這些方面缺乏培訓和技術支持,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較差,不僅導致在信息化應用處理日常業務時遇到困難,也使得無法充分利用財務軟件、數據分析工具和信息系統來支持高校決策制定和業務管理。在綜合能力方面,高校財務隊伍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溝通、協調和分析等綜合能力存在欠缺。作為高校財務人員,他們需要與教職員工、其他部門以及外部機構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調。然而,由于溝通技巧和協調能力的不足,可能會出現信息傳遞不暢、協調困難等問題,影響了財務工作的開展。
3.局限于處理日常事務,問題研究能力較差。高校財務人員角色固化,大部分局限于處理日常事務,過于專注財務數據的處理和報表編制,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解范疇較為狹窄,因此財務決策時難以從戰略角度思考,使得財務決策更加注重細節和操作層面,而忽視了高校整體發展和長遠規劃。財務與高校業務部門融合不充分,缺乏對高校各部門業務的積極參與和深入了解,存在知識盲區,導致財務部門無法真正理解業務部門的需求、目標和挑戰。因此,難以通過財務管理助力高校業務層面的發展。財務人員的研究能力較差。表現為高校財務人員對高校教育行業和同類高校情況了解不夠,缺乏對行業的深入研究;缺乏財務研究的創新和批判性思維,導致難以發現高校的潛在問題和機會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綜合研究能力欠缺,財務研究通常需要綜合運用各種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并考慮不同因素的影響。如果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較差,可能無法將各種信息和因素進行有效整合,導致研究結論的局限性。
三、高校財務隊伍優化發展策略
1.重視人才吸引,建立財務實習機制。為了應對財務人才緊缺的挑戰,高校應提前著手,以吸引和選拔優秀的財務人才為目標,特別是高校可以借鑒企業的在校學生實習機制,為優秀大學生提供財務崗位的實踐機會。首先,不同高校之間應通力合作,將所需的相關專業在讀學生看作人才資源儲備池,并開展人才資源的共享。這種合作可以促進高校間的協作與合作精神,有效地優化財務人才的流動和利用。通過共享資源,每個高校都能從其他高校中挖掘到潛在的財務人才,滿足自身的人力需求。其次,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財務崗位需求,向在校學生提供實習工作機會。通過與企業合作或自主組織實習項目,高校能夠為學生提供財務相關實踐的平臺。這樣的實習機會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財務工作環境中鍛煉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也為他們提供了與實際工作經驗對接的機會,大大緩解財務部門的用工需求。對于實習期間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給予一定的考核權重,并在公開招聘中優先錄取。這種權重機制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習并努力表現,也能為財務崗位選拔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標準。
通過建立高校財務實習機制,將達到以下幾個重要目標。首先,緩解了高校財務部門日常工作人手不足的問題。通過引入實習生,可以臨時填補人才缺口,保證財務部門的運轉和服務質量。其次,不同高校對財務人才的培養方式和思維模式存在差異,實習增進交流將產生新的思想碰撞和啟發。這種多元化的交流與互動有助于財務人才的轉型和升級,推動整個財務隊伍的專業素養提高。再其次,高校通過制定發展戰略并及早選拔合適的人才,不僅拓寬了選拔渠道,還能夠更精準地篩選出適合財務崗位的人才。長遠來看,這有助于財務隊伍的長期穩定發展,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2.促進資源共享,加強校企產教項目合作。企業在信息化和財務智能化方面通常比高校更先進和成熟,而高校則在財務學術研究方面更加深入。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實現資源互補和優勢互補,促進知識與實踐的融合,可以推動雙方的共同發展。因此,高校和企業應當在共同制定合作目標、共同開展研究項目和擴大合作領域等方面加強合作,以實現更深入、更廣泛的校企合作,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可通過以下路徑推進校企合作。首先,高校和企業應共同制定合作目標,以確保雙方的利益和需求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合作研究財務風險控制、財務智能核算與對賬等領域。根據目標,高校財務部門與企業共同開展研究項目,特別是關于財務管理和業務發展的課題。企業通常更加注重資金流動性和資金利用效率,高校可以通過共同研究學習企業的資金管理經驗,并將其應用于校內資金管理中。例如,通過合理的資金規劃和管理,優化資金結構和資金利潤率,以確保校內各項資金的充分利用和安全性。其次,高校也可以借鑒企業的數據分析能力,通過對學生、教育、科研等財務數據的充分分析,為高校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這樣的合作研究將促進財務人員與企業財務專業人員的深入交流,有助于高校更深入了解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踐,并將其成功經驗應用于高校的業務中。除了財務管理方面,校企也可以合作開發創新項目,推動推進財務智能化的科研成果轉化等,這樣的合作可同時為高校和企業的財務工作提升效率,帶來共同的發展機遇,也為財務人員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拓展學習途徑,搭建校企合作培養平臺。為了解決目前高校財務人員學習途徑單一的問題,高校應加強與企業間的橫向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培養平臺,創建人才聯合培養機制。這一舉措能夠為財務人員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和發展機會,拓寬他們的視野、鍛煉他們的技能,并且促進高校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首先,高校可以積極與其附屬企業單位以及與其有深入合作的企業合作,共同開展財務人才的聯合培養。通過互相提供掛職鍛煉、實習和交流的機會,高校和企業可以實現知識和資源的共享。傳統的高校財務人員往往陷入工作經驗的單一化,視野相對狹窄,這限制了他們在財務決策中的深度和廣度思考。通過在合作企業的財務工作中參與,財務人員可以拓寬自己的思維和實踐領域,借鑒企業在商業意識、實踐經驗、財務危機應對以及數據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成熟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其次,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培訓和知識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定期的培訓活動,企業可以分享最新的財務管理理念、財務管理工具和具體實踐經驗。這樣的分享將幫助高校財務人員了解和掌握先進的業務財務管理方法,從而更好地應用到高校的實際業務和管理中。財務領域正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及時跟進行業的最新趨勢和工具對于高校財務人員來說至關重要。與企業的密切合作和知識分享有助于高校財務人員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系,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再其次,校企合作培養平臺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項目合作。高校可以與企業共同組織財務案例研究、實踐性項目和實地考察等活動,讓財務人員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和解決真實的財務問題,也鍛煉了財務人員的溝通、表達等綜合能力。這種實踐經驗對于財務人員的能力提升和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現實世界中的挑戰和變化。
總之,通過積極聯合培養、知識分享和實踐機會的提供,可以培養出更具綜合能力和實踐經驗的財務人才,促進高校的知識轉化和創新實踐,實現校企合作的雙贏局面。
(作者單位:西安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