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對于家長來說,教育孩子是一個慢慢成長的過程。只有在這條路上不斷探索與學習,才能不斷前進。但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事與愿違,怎樣“愛”孩子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呢?
愛就多點掌聲
掌聲是情,掌聲是愛,掌聲是感情的催化劑。當孩子做事情認真時,給他喝彩的掌聲;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他溫暖的掌聲;當孩子遇到高興的事情時,給他快樂的掌聲。在生活中,家長需要給孩子恰當?shù)恼坡暎尯⒆釉谡坡曋蝎@得力量與希望。
源源媽媽的做法值得借鑒。幼兒園組織拍球小健將活動,媽媽給源源買了一個籃球,吃完晚飯后就帶孩子在小區(qū)的活動廣場上練習拍球。第一次接觸籃球的源源不是很熟練,每次只能連續(xù)拍三四個。旁邊也有其他小朋友,她明顯有點緊張。她一邊拍球一邊數(shù),一個、兩個、三個……結(jié)果都不是很理想。媽媽告訴她:“寶貝,今天晚上你已經(jīng)很棒了,咱們明天再繼續(xù)練好不好?”源源雖然有點累,但倔強地說:“媽媽,我今天還想再練練?!弊鳛榧议L,可能更多的是關(guān)心孩子累不累、會不會被凍著等問題,而源源媽媽從孩子稚嫩又堅毅的眼神中看到她需要的是掌聲和支持。于是,在媽媽的鼓勵下,源源繼續(xù)練習了半個小時。
家長的一句贊許、一次掌聲,對孩子來說就是堅持下去的動力,他們會在掌聲中獲得自信。因此,愛孩子就多點掌聲,相信孩子將會在人生路上越來越勇敢。
愛就多點包容
不管什么人,都不喜歡別人的說教。即便家長的觀點再好、方法再合理,也不能用居高臨下的方式教育孩子。越是強迫孩子改變,孩子就會越抗拒。一般情況下,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潤物細無聲。
米多非??咕堋跋搭^”。米多白天活動量大,容易出汗,回家后媽媽會幫她洗頭??擅看蜗搭^,米多都很抗拒,哭得很厲害,媽媽用盡所有招數(shù)都無濟于事,只好匆匆結(jié)束。媽媽多次與米多溝通關(guān)于“洗頭”的問題,最后才知道米多害怕的是水流進眼睛。這時,媽媽終于明白,原來大人習以為常的事在孩子眼里可能是“可怕”的。為了打消米多的顧慮,媽媽做了很多功課,上網(wǎng)找來孩子愛看的動畫片,在孩子面前給自己洗頭,用親身經(jīng)歷告訴孩子洗頭沒有危險。慢慢地,米多不再害怕媽媽給她洗頭了。
孩子每一天都在努力進步,也會遇到一些“小問題”。家長如果以俯視的角度看孩子,看到的就都是問題;家長如果能蹲下來看孩子,看到的就可能是進步。因此,愛孩子要多點包容。
愛就多點陪伴
愛孩子,不僅要盡可能給他們提供物質(zhì)保障、溫馨安全的“港灣”,也不能忽略“陪伴”二字。教養(yǎng)子女是一個艱難、復雜的過程,需要家長不斷努力、不斷付出心血與汗水。陪伴的過程是相互溝通的過程,家長要學會和孩子談心,不要談大道理,更不要試圖改變孩子。家長要照顧每一個家人的情緒,只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當孩子表現(xiàn)出叛逆、不聽話時,不能被表象迷惑,要看到問題背后的原因。家長要鼓勵孩子將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出來,并及時回應,一方面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教會孩子如何正確釋放情緒。即使孩子說的沒有道理,家長也要先傾聽,再創(chuàng)設(shè)情景進行引導,要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問題,并在情境中得到真正改進。
愛孩子就多點陪伴,家長一定要擠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重要時刻,別讓他感到孤獨。
愛就多點尊重
接納就是尊重,孩子會因尊重而改變。家長要充分尊重孩子,給予空間,并允許其出錯。孩子再小,也是一個獨立有思想的個體,家長與孩子應該相互尊重,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尊重會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可以的讓孩子自己選擇、決定,不可以的要對孩子說明理由、講清道理。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應該成為自己未竟夢想的“繼承者”,不顧孩子的意愿,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特長班,周末讓孩子在各種班中穿梭,讓輕松時刻變成了“苦難日”。孩子不愿意去,家長就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
家長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家里大小事務讓其充分參與并發(fā)表意見,比如每周末全家總動員分工合作打掃衛(wèi)生,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意識的同時也養(yǎng)成了好習慣、培養(yǎng)了獨立性。
以一個二孩家庭為例。媽媽經(jīng)常對兒子說:“你是妹妹最崇拜的人,你身上是有魔力的,所以你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如果說臟話或者亂發(fā)脾氣,妹妹就會覺得說臟話、發(fā)脾氣是很酷的事情,也會跟著你學。”當然,媽媽也會當著妹妹的面肯定哥哥:“都是因為你做得好,對妹妹產(chǎn)生了非常好的影響?!眿寢屵€經(jīng)常跟朋友和家人說:“我家老二原本挺內(nèi)向膽小的,現(xiàn)在變得活潑開朗了,哥哥是最大的功臣。”哥哥聽到媽媽的評價,開心的同時也會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愛就多點引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多種問題,這是正常的。家長能做的就是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遇到的問題,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給予恰當?shù)闹С峙c引導。
家長對孩子的引導,應該集中在人生觀與價值觀上,所有孩子都有優(yōu)缺點,取得成績要表揚,犯了錯誤要批評,只要把握好表揚與批評的尺度即可。如果出現(xiàn)孩子撒謊、打人等問題應該怎么辦呢?在這里分享一個案例。
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yè),寫了很久都沒有寫完。媽媽進屋查看,發(fā)現(xiàn)孩子有點慌亂,拿起作業(yè)一看,有好幾處明顯的錯誤。媽媽問孩子這么長時間在干什么,孩子回答做作業(yè)。這時,媽媽發(fā)現(xiàn)課本下藏著平板電腦。媽媽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強忍著怒氣,讓孩子思考問題所在。孩子知道自己暴露了,只好主動承認了錯誤。媽媽嚴厲地批評了他并表示:題目做錯是能力不足,撒謊卻是態(tài)度的問題,是道德上的瑕疵,是更嚴重的錯誤。媽媽與孩子談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從那以后孩子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誤。
(作者系山東省青島中學教師)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