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ESG是什么?
“ESG是一場騙局,是一句新的臟話”;
“ESG是一種可持續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不同于財務維度的評價體系,其通過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維度衡量企業發展或者項目投資在非財務指標維度的可持續性。
這個概念2004年由聯合國明確提出,但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歐美國家的社會責任投資理念。
近年來ESG越來越熱,卻一直面臨著爭議:它到底是企業發展的緊箍咒還是金箍棒?
不可逃避的責任
以美國為主的一些企業主張完全摒棄這個概念,美國市場甚至出現了質疑ESG現象。
在美國遭到質疑的同時,歐洲市場卻在ESG相關政策法規上不斷完善,從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的正式實施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CSDDD)的進一步推動,不遺余力地修筑ESG標準的護城河。這一冷一熱的反差,讓E、S和G這三個字母背后代表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理念更具爭議。
為什么態度會有這么大的差異?“美國社會對ESG存在爭議,主要是跟美國的社會治理機制以及政治立場有關。整體來說,民主黨對ESG比較支持,共和黨對ESG持有抵制的態度(共和黨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在ESG具體議題上,不同政治派別的看法觀點也是差異很大?!北本┕ど檀髮W經管學部主任郭毅說。
美國社會存在ESG爭議和社會運行的邏輯也有關系?!皫缀跞魏巫h題在美國都會存在公開討論和質疑的現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專家成員陳鋒說。
實際上,ESG已經成為一場全面深刻的企業管理變革,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配置”。ESG體系包含3個方面,分別是ESG信息披露、ESG評價和ESG投資。相較于其他理論,ESG理念涵蓋范圍更為廣泛、內容更為豐富復雜、體系更為龐大,也更加強調與企業業務的緊密關聯。
ESG并非單純追求社會價值或商業價值某一端,而是強調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該理念的核心觀點為:企業經營活動和金融行為不應僅追求經濟績效,應同時考慮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因素,從而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ESG既是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的投資理念和評價標準,也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并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工具。
各ESG評價機構雖然在評價原則和具體指標構建方面存在差異,但對ESG內涵的表述具有比較高的一致性,均關注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等非財務領域的績效和行為,尤其是與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核心要素。
3個方面都有廣泛的內涵,因此對企業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通過ESG的披露、報告,可以反過來激勵企業做出改變?!皩ι鲜泄径?,編寫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只是一個信息披露問題,還是從戰略到治理,再到具體議題實踐的系統性工程,因此提升可持續信息披露水平需要上市公司加強各類能力的建設,并提高整個市場協同能力?!敝袊鲜泄緟f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宋志平說。
隨著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更加嚴峻,可以預見的是,反對ESG的聲音將會減少。如Chip Cutter總結的那樣,選擇逃離ESG,并不代表ESG的終結,而是對它的重新構建,“你可以反對ESG,但你逃避不了責任”。
中國ESG很不同
ESG的本質是追求可持續發展,這與中國企業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ESG一經引入中國后,便獲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長期以來國外ESG評級機構對中國上市企業ESG評級系統性偏低,但實際上,中國優秀上市公司ESG發展水平與全球大企業基本相當?!敝袊鐣茖W院教授、責任云研究院創始院長鐘宏武說。
在中國提出新發展理念、“雙碳”目標、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背景下,ESG理念開始與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我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ESG發展的政策文件。僅以2024年第一季度為例,2月8日,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分別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征求意見稿,引導A股上市公司發布ESG或可持續發展報告;3月1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發布了《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作為全國首個省級ESG行動方案,旨在推動提高上海涉外企業的ESG能力,構筑對外開放合作新優勢;3月15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北京市促進環境社會治理(ESG)體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7年,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爭達到70%左右;3月19日,蘇州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發布《蘇州工業園區ES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蘇州工業園區ESG產業政策》,旨在為園區ESG產業培育、集聚發展提供強大引擎……
“在ESG的發展中,雖然中國起步比較晚,但是我們有后發優勢。”能源戰略專家許磊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和具體國情不同,與歐美的ESG相比較,中國有著自己的特點。
不同于歐美議題驅動模式,中國是“大市場、強政府”的思路,也就是兩只手都在用。針對ESG,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行頂層設計;國資委、財政部、證監會等中央機構,以及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出臺ESG相關的行動指南指引、制度性文件等,引導企業開展ESG工作;而企業則是根據上述原則,結合自身的業務領域要求,實施差異化的ESG行動,并通過信息披露力求讓ESG行動績效獲得社會認可?!霸诿绹踔琳麄€西方,從企業角度看,ESG很多時候是一種成本,企業執行ESG標準是需要承擔成本的?!标愪h說。
除了發展模式上的不同外,由于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不同,導致我們關注的ESG議題與歐美國家關注的議題內容有所不同。當前歐美國家最關注的ESG議題,除氣候變化外,是勞動力市場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DEI),包括性別平等、種族平等、反職場歧視、反職場性騷擾等議題。相比較之下,近年來中國“雙碳”等環境問題談的比較多。
盡管有不同,在國家戰略引領下,中國企業已經開啟了積極響應ESG理念、全面提升ESG水平的新階段?!爸袊厣獷SG體系”成為近幾年業內人士常常提到的詞。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彭華崗看來,“相對于和國際接軌,更要注重結合中國國情。因為ESG的底層邏輯是利益相關方理論,應代表利益相關方進行評價,要對利益相關方負責。中國企業的利益相關方不僅在美國、歐洲,更主要的還是在中國,中國政府、中國社會、中國非政府組織和用戶的評價非常重要?!?/p>
目前,國際機構關于ESG評價研究更多集中于披露標準,因為標準面向不同利益相關方、聚焦不同維度或議題,同樣存在不統一的情況??梢哉f,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通用的國際標準。“我們在談中國特色ESG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特色是什么、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特色,究竟是中國特色還是中國特點,或是中國痛點。”陳鋒說。
比如應對氣候變化,雖然中國和歐盟都在講應對氣候變化,但中國的工業還處于發展過程中,與歐美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不同,在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上面臨的挑戰和問題與歐美國家不一樣,減碳的環節、減碳的手段等也存在很大不同,具體議題上必然要有所區別。這也是我們強調“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因?!拔覀儜摴膭畈煌钠髽I,根據自身國情特點、不同發展階段和文化背景,結合自身的行業特點和體制機制特征,開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ESG特色實踐。”郭毅說。
雖然ESG所追求的目標包括很多方面,但核心目標都可以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找到對應映射。也就是說,在ESG總體目標上,中國和西方國家沒有本質的區別。這也是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獲得廣泛共識的原因。
企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ESG實踐在2021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并在2023年迎來了ESG發展的標準年。“作為一套治理策略,ESG高度契合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在深入踐行‘雙碳戰略的當下,ESG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必將成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中國中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永才說。
“ESG作為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的可持續投資理念,在推動可持續發展與轉型變革中的作用受到廣泛重視?!鄙鷳B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主任張玉軍說。事實上,在“雙碳”背景下,不僅僅是能源企業、高耗能企業,每一家企業的環境責任都在被更加量化和顯化,ESG 已經成為主流的共識。
2024年是我國提出“雙碳”目標的第四年。上市公司正加速擁抱ESG,ESG報告的披露率由2020年的27.1%快速上升至2023年的36.4%。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1月末,有1829家A股公司披露ESG相關報告(統計口徑為2022年底前上市的公司,含ESG、可持續發展或社會責任等報告,以下合稱“ESG報告”),較2020年底提升9.3個百分點,創出歷史新高。
ESG的發展促進了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分析碳中和相關議題,激勵越來越多公司實施碳減排。2023年,中證800公司中,應對氣候變化進行了風險和機會討論的公司達到224家,2020年這一數字僅為7家。其中,有48家公司參考了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披露建議,從治理架構、制定戰略、風險管理、目標與績效制定四個層面,構建了全面的氣候變化管理體系。
中證800公司中,2023年制定具體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政策文件的公司有167家,較2020年增長14.2倍;2023年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的公司數量占比為45.8%,較2020年提升40多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采礦業、制造業等高碳排放行業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的公司占比均高于中證800公司整體水平。
在可持續發展需求下重新定義企業與社會的關系,構建企業發展新范式成為ESG理念產生的初始動機。ESG作為一種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將公司置于彼此聯系且相互依賴的社會網絡之中,將公共利益引入到公司價值評估體系之中,將單一企業的行為映射到整個社會體系,更注重每個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公司與社會價值的共同創造和相互促進,而非僅考察公司財務表現的提升?!痹S磊說。
除了在“雙碳”方面的相得益彰,ESG的公司治理議題指企業將環境、社會影響因素映射到企業治理體系之中,主要關注企業董事會結構、高管薪酬、反商業賄賂、反腐敗、信息透明度、企業文化等為實現內外部利益平衡而建立的科學制衡機制。中國碳中和五十人論壇副秘書長吳宏杰表示,“雙碳”國策下,企業領導要提高碳中和的政治意識,提高碳中和的引領意識,提高企業碳資產管理意識。ESG披露可以幫助把握“雙碳”的進程,ESG評級可以與“雙碳”目標匹配,ESG投資可以引導資金支持“雙碳”,服務于“雙碳”目標。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