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夢
青年夜校,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青年的關注與參與。
快遞外賣小哥、環衛工、老師、律師、博士、醫生、留學生、全職寶媽……各行各業的人齊聚夜校,放下社會賦予他們的多重身份和責任,重新做回學生。
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放下手機、告別電子屏,打破社交困境,在夜校,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因共同的興趣匯聚一堂,在互動學習中增進友誼、拓寬人脈。夜校賦予的,不只是一堂課,還有滿滿的情緒價值和社交功能,讓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心靈寄托。
夜校不是新事物。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工人夜校,讓職工在工作之余提高技能。如今的青年夜校,則更注重提升青年人的藝術素養,引導他們學會欣賞美、創造美,從而培養更加健全的人格,成為當下構建和諧社區、培育積極人際關系的有效載體。
(摘編自《工人日報》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