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巧玲
(甘肅省蘭州北山生態建設管護中心,甘肅蘭州 730000)
甘肅省蘭州市位于黃河流域,是西北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據統計,蘭州市土地面積140.00 萬hm2,其中林地7.60 萬hm2。近年來,隨著“黃河風情線”等重大工程的實施,蘭州市森林覆蓋率已有大幅度提升。充足的林木資源為蘭州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在保護水源、土壤、生物多樣性,凈化環境,改善氣候,提高城市生態質量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林木資源,對于維護蘭州市及黃河流域的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10 年來,蘭州市積極推進國土綠化,大力開展營造林活動,顯著提升了森林覆蓋率。2022 年,蘭州市森林面積達到19.15 萬hm2,森林覆蓋率達到15.5%,與2012 年相比提高了3 個百分點左右。蘭州市森林覆蓋率的提高,改善了生態環境,涵養了水源,保育了土壤,提高了生態系統穩定性。但是蘭州市森林覆蓋率仍較低,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林業建設力度。
蘭州市的林木資源主要分布在城區周邊山區,如蘭州市區的南山、北山,以及榆中縣、皋蘭縣等地的山地。從類型上看,蘭州市主要的林木資源包括針葉林和灌木林兩大類。針葉林以青海云杉為主,分布在海拔2 000 m 以上的高山地區,是典型的溫帶針葉林,對保水、保土具有顯著作用。灌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2 000 m 的半干旱山區,是荒漠化山區的主要植被類型。從特點上看,蘭州市的林木資源以耐旱、耐貧瘠為主,這與當地的干旱氣候條件有關。針葉林木生長緩慢但壽命長,灌木林更新較快,兩者結合對保護水土環境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自然條件限制,蘭州市的林木資源整體量相對較少,生態系統脆弱。
蘭州市位于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對保障蘭州市及下游用水意義重大。蘭州市的林木資源主要分布在南山和北山等山區,這些林木資源對涵養黃河水源起到關鍵作用。具體來說,蘭州市山區的針葉林可以減少地表徑流、增強土壤蓄水能力[1]。樹木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減緩地表徑流,從而吸收更多雨水。蘭州市連年實施退耕還林,在南北山進行大規模植樹造林,顯著提升了林地蓄水能力。森林還可以調節蘭州市段黃河的流量變化,減少蒸發損失。針葉林對減少洪水峰流量和增加枯水期基流量具有積極作用。蘭州市通過實施河道林網建設,也增強了黃河防洪和保水能力。總體來看,蘭州市林木資源對保障黃河蘭州市段及下游的水量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必須繼續加強林業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以更好發揮林木資源的水源涵養功能。
蘭州市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問題突出,而林木資源具有重要的土壤保育功能。1)林地可以減緩雨水對土壤的沖刷,植被對土壤具有保護作用,可以減少水土流失面積。蘭州市在城郊山區大力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使水土流失面積大幅減少[2]。2)林地中的枯枝落葉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增加了土壤肥力。據不完全統計,蘭州市針葉林每年可以為土壤增加超3 000 t 有機物質。3)樹木根系可以固結土壤,增強土壤抗蝕性。蘭州市的森林植被顯著提高了土壤抗蝕性。總體來說,蘭州市的林木資源發揮了重要的土壤保育作用,改善了土壤質量。但從絕對數量看,蘭州市林地面積有限,土壤保育功能還需進一步提升。
蘭州市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炎熱干燥。林木資源通過調節氣候條件,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1)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優化了蘭州市的空氣質量,降低了空氣污染程度。2)森林還可以調節氣溫,減緩氣候變化趨勢。針葉林等夏季可以遮陽避暑,降低氣溫,而冬季可以阻擋寒流,提高氣溫。這對蘭州市的氣候環境有積極作用。3)森林也可以增加空氣濕度,促進空氣流通,這對減輕蘭州市的干燥程度具有一定幫助。總體來說,蘭州市林木資源發揮著重要的氣候調節功能,但從規模上看仍需進一步擴大。
蘭州市作為黃土高原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其林木資源在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蘭州市的森林植被為許多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如嚙齒類、鳥類等。針葉林為野生動物提供隱蔽場所和食物,保護了其生存繁衍。2)蘭州市森林中也分布著多種藥用植物、野生果樹等植物資源,提升了植物的遺傳多樣性。3)蘭州市通過在森林中設置自然保護區,實施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措施,避免了過度捕獵。總體而言,蘭州市林木資源為野生生物提供了棲息地,保護了生物基因庫,維護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蘭州市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整體生態保護意識較為薄弱,這對林業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具體來看,一些居民對林業資源缺乏保護意識,存在亂砍濫伐林木的行為,也有在林區內亂扔垃圾、破壞植被的問題發生。當地一些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工業廢氣、廢水排放對林業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此外,蘭州市生態保護的宣傳力度還不夠,未能有效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公眾既不了解森林對環境的調節作用,也不明白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主體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宣傳不足,公眾參與積極不高。
林木資源過度開發已經成為阻礙蘭州市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問題。隨著經濟建設對土地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不合理的城市擴張占用了大量林地,造成森林覆蓋率下降。部分開發商為謀求利益最大化,濫伐林木以獲取土地進行房地產開發。同時,工業生產活動也對周邊森林生態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礦石開采、冶煉等高污染行業大量排放廢氣廢水,嚴重污染了森林生態環境[3]。另外,市場需求增長導致私自亂砍林木、盜采林產品的現象屢禁不止。旅游業發展中過度商業化開發,大量利用林地資源,對森林生態造成破壞。
蘭州市在林木資源監測方面存在較多不足。具體來看,當前蘭州市林木資源監測范圍有限,僅對少數重點區域進行監測,大部分林木資源缺乏系統、持續的監測,導致資源狀況難以全面掌握。監測手段也較為單一,主要依靠人工調查和樣地監測,缺乏高效的現代監測技術手段,監測效率低下。監測內容較簡單,主要針對育苗面積、木材產量等統計指標進行監測,對林木生長狀況、病蟲害等動態信息監測不足。此外,監測體系不健全,存在部門之間信息交換不暢等問題,監測結果的共享與應用不充分。
蘭州市在林業生態保護方面,相關政策法規建設仍不夠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具體來看,在政策層面,蘭州市還缺乏系統性的林業生態保護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導致生態保護投入不足。在法規層面,蘭州市針對林業生態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執法監管力度仍有待加大,一些破壞生態行為難以得到有效制止。同時,現有政策法規培訓宣傳不到位,導致執行過程中存在偏差。
為了提高蘭州市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相關部門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進行宣傳教育。1)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環境教育,通過開設相關課程、組織宣傳活動等方式,幫助學生從小建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同時,利用各類媒體進行環境保護宣傳,攝制電視專題片,發布網絡科普視頻,增強公眾對生態環境的重視[4]。2)鼓勵公眾參與生態保護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河流清潔等公益活動,使人們成為環境保護的參與者、實踐者。另外,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社會組織的作用,舉辦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展覽、講座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3)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表彰機制,通過典型案例宣傳、設置獎項等形式,充分肯定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以產生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為了促進蘭州市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合理調節和配置林木資源,實現保護與利用的最佳平衡。1)要根據監測結果,科學確定不同功能區域的優先發展方向。例如,對于重要的水源涵養林,應實行封育保護,禁止采伐活動,充分發揮其涵養水源的生態功能;對于經濟林,可以適度進行采伐更新,但必須控制采伐強度,保證資源可持續利用。2)要合理規劃生態公益林和商業林的布局。重要的水源地、生態脆弱地區應重點發展生態公益林,形成生態廊道。而商業用材林則可適當布局在經濟發達地區,實現資源價值的合理利用。3)要建立資源配給和補償機制,對重點保護的水源涵養林和生態公益林給予資金支持,以此調動林農的保護積極性。
科學監測林業資源動態變化對促進蘭州市林業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具體來說,相關部門要建立系統的監測網絡,采用遙感圖像、無人機航測等現代技術手段,實時掌握蘭州市林木資源的分布、結構和質量動態。監測內容應包括林木生長狀況、病蟲害發生情況、采伐量等。同時,要對重點保護區域如天然次生林、水源涵養林等進行重點監測,及時發現資源變化情況。通過建立數據庫積累監測結果,并與氣象、環境等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揭示資源變化的內在機理[5]。此外,加強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對出現退化、衰敗等異常情況的林木資源進行預警,以便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理。充分利用監測結果,科學制定林木資源管理計劃,實現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動態平衡。
完善蘭州市林業生態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是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相關部門需組織力量,針對當地實際生態環境特點,研究制定保護林區的地方法規和規章制度,細化生態保護各項措施的具體要求,為依法治林提供政策支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責任追究、激勵約束機制,堅決遏制破壞性行為,同時充分調動人們保護生態的積極性。此外,可運用經濟杠桿帶動生態保護,如設立生態補償基金,用市場化手段籌集更多保護資金。還需注重加強法規宣傳教育,提高公眾法制意識。只有法律法規更加系統、完備,措施更加精準有力,才能推動蘭州市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入。相關部門必須把法規建設作為重要工作抓緊推進,以進一步鞏固保護成果。
蘭州市林業生態保護工作面臨生態保護意識薄弱、林業資源監測不足、政策法規不健全等多方面問題。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蘭州市生態環境安全,也制約了林業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采取有效對策,全方位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只有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實施科學監管,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蘭州市的生態環境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和保護。這對促進蘭州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改善人居環境,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