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青
(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甘肅隴南 742500)
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位于隴南市文縣西北部、甘南州舟曲縣西南部,與四川省的九寨溝縣交界。保護區地理條件獨特,地貌類型復雜,氣候條件適宜,為云杉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近幾年,保護區保護中心積極推進森林資源撫育工作,積極防治病蟲害,促使云杉人工林蓄積量與覆蓋率不斷提高。因此,探究保護區云杉人工林的撫育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1.1 間伐時期
間伐是改善云杉人工林郁閉度、增加光照強度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云杉樹高達到0.9 m、平均地徑達到2 cm、郁閉度達到0.9 時,應及時間伐。
1.1.2 間伐對象
云杉撫育間伐應貫徹留優去劣、留大砍小、留壯采弱、密間稀留及強度合理的原則,幼齡云杉人工林撫育間伐以確定目的樹種、培育對象為重點,中齡云杉人工林以林木分類、分級為重點[1]。間伐對象為云杉人工林分內生長不良、過密、感染病蟲害的苗木,包括被壓木、枯立木、病腐木、彎曲木、霸王木、多頭木、過密木、抑制主要樹種生長的其他植物及有害林木等。
1.1.3 間伐方法
每間隔5~8 年,在冬季對云杉上層進行生長伐,確保撫育后云杉林分郁閉度為0.6。撫育間伐強度應遵循陽坡小于陰坡、陡坡小于緩坡、山地小于平地的方針,依據人工林株數強度小于30%、蓄積強度小于20%的標準,處理立地條件良好、郁閉度超過0.8 的云杉人工林,確保生長撫育后云杉人工林平均胸徑增加(0.75±0.25)cm。
在生長伐的基礎上,根據云杉林分生長情況,可以進行修枝[2]。一般修枝對象為頂端優勢不明顯的云杉苗木,修枝時間為樹木萌動前,修剪側枝強度是減去雙生干枝之一。同時,要控制云杉幼齡林修枝后的冠高比超出1/2,中齡林修枝后的冠高比超出1/3。
在云杉人工林郁閉成林后的第一個齡級,以目的樹種幼苗幼樹保存率小于80%為標準,結合生長伐進行補植。補植地應優選立地條件良好、契合經營目標、目的樹種株數較少的有林地[3]。
在進行補植操作時,應選擇陰天,先用鋒利小鏟挖坑掘土,再帶土栽植。整個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對原有林下植被及土壤的擾動,適當保留原有苗木,控制林中空地云杉苗木密度在1 500~2 400 株·hm-2。
云杉立枯病在4—6 月高發,這一時期保護區氣溫上升、雨水增多,為立枯病菌蔓延提供了良好條件。被立枯病菌感染的云杉苗木內部組織受損,逐步腐爛,表現為上部莖葉遍布黑色斑點,最終猝倒死亡,影響苗木木質化[4]。
為降低云杉立枯病發生風險,應注重土壤消殺。一般可以選擇使用硫酸亞鐵、硫酸銅,配置成1%~3%的硫酸亞鐵水溶液,硫酸亞鐵用量為150~225 kg·hm-2,噴施到云杉人工林生長土地表面。或者借助灌溉契機,將硫酸銅隨水澆入云杉人工林,硫酸銅用量為30~45 kg·hm-2,阻斷立枯病菌的傳播途徑。
在云杉人工林出現立枯病癥狀后,可以利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62.5~937.5 g·hm-2兌水750~1 200 kg,稀釋藥液后,噴施云杉莖葉,每間隔10 d 噴施1 次,連續噴施3~5 次,借助多菌靈藥液可被苗木根系吸收且可向苗木頂部傳導的特性,控制云杉立枯病危害。
落葉病是對云杉葉部造成危害的病害,主要為害云杉迎風面的幼小針葉[5]。保護區云杉落葉病主要發生在每年7—8 月及11 月,以風力、鳥類、雨水傳遞病菌。在感染落葉病初期,云杉針葉會褪色,浮現斑點;中后期云杉針葉全部變為紅色,逐漸干枯。
為降低云杉落葉病的發生概率,應科學規劃云杉人工林,控制云杉苗木朝向,避開迎風面。同時,在云杉人工林后期撫育時,定期清除雜草、掉落枝葉,增強土壤透氣性。在此基礎上,及時修剪云杉枯枝爛葉,集中銷毀,從根源消除云杉落葉病。
在云杉苗木出現落葉病癥狀后,應選擇風力小于5 級的晴朗天氣,噴施10%百菌清藥劑,用量為7.5~12.0 kg·hm-2,隨水澆入云杉人工林。或者選擇45%百菌清煙劑(有效成分750~1 200 g·hm-2),點燃熏蒸,減少病害。
在云杉人工林栽植10~40 d(6—8 月),云杉頂芽銹病高發。發病云杉苗木頂芽部分出現黃色銹蝕、銹粉,并伴隨凸起病斑;中期治療不及時,病斑進一步擴散,且由黃色轉變為橘黃色,伴隨產生粉狀物;最終變為黑褐色,覆蓋整個苗木頂部,致使云杉苗木上部發展為叢枝,干擾云杉整體生長。
為降低云杉頂芽銹病發生概率,保護區工作人員應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從每年6 月上旬開始,加強日常管理,時刻觀察云杉人工林1 000 m 范圍內是否存在病害寄主,一旦發現,及時清除。同時,加強林間撫育,及時清除林下落葉、雜草,破壞頂芽銹病孢子傳遞媒介,降低頂芽銹病發生風險。
在云杉出現頂芽銹病癥狀后,應及時用藥防治。根據保護區生態維護要求,優選高效低毒的藥劑,如敵銹鈉250 倍液、25%粉銹靈1 500 倍液、0.2°Bé 石硫合劑等。藥液應借助噴霧設備均勻噴施到云杉苗木頂芽部位,用量均為450~600 kg·hm-2。
云杉球果小卷蛾是保護區常見蟲害,也是對云杉苗木危害最大的害蟲[6]。云杉球果小卷蛾體長約6 cm,屬鱗翅目卷蛾科,在3—4 月羽化后繁殖,產卵于云杉雌花內鱗片,7—9 月幼蟲啃食云杉雌花,威脅云杉種子。一般云杉球果小卷蛾多威脅云杉人工林內苗木,以純林危害最大。
為了控制云杉球果小卷蛾,應注重檢驗檢疫,嚴格檢查高大林木區內苗木,嚴格限制從外部調取資源的數量[7]。在條件較佳的保護區內,可結合云杉人工林實際生長情況,摘除部分球果,集中脫種、貯藏。對于存在云杉球果小卷蛾寄生風險的球果,則要集中銷毀,避免云杉球果小卷蛾大面積為害。
在云杉苗木發生球果小卷蛾危害(表現為云杉越冬頂芽膨大、出現蟲類糞便且當年新梢黃化枯萎下垂)后,可以被害株率、單株枝梢頂芽被害率為依據,判定云杉球果小卷蛾危害程度。以云杉球果小卷蛾蟲株率達到10%、單株枝梢頂芽被害率達到5%為標準,人工剪除蟲癭,修剪帶蟲頂芽(含因云杉球果小卷蛾幼蟲取食受害后枯萎下垂的新梢)后集中燒毀,降低云杉球果小卷蛾蟲口率。在云杉球果小卷蛾蟲株率超過11%、單株枝梢頂芽被害率達到10%時,以成蟲期為最佳防治時期,選擇高效藥劑。一般可以選擇煙參堿乳油兌水稀釋1 000~1 500 倍,或者選擇吡蟲啉粉劑兌水稀釋1 500~2 000 倍,也可選擇噻蟲林微囊懸浮劑兌水稀釋3 000 倍,淋溝灌根,或者噴施全株,藥液用量為7.5~10.5 L·hm-2。
云杉大栗鰓金龜隸屬昆蟲綱鰓金龜科,成蟲體長25~30 mm,顏色為黑色、黑褐色,為地下害蟲,主要分布于甘肅省、陜西省等地,以成蟲為害云杉苗木。作為一種地下害蟲,云杉大栗鰓金龜成蟲主要啃食苗木根系,輕則影響云杉人工林正常生長,嚴重則導致云杉苗木死亡。
云杉大栗鰓金龜最佳預防時期為5 月初,主要預防手段為蟲害監測,需要在云杉大栗鰓金龜成蟲出土高峰期觀察記錄蟲口數量。一旦發現云杉大栗鰓金龜,立即根據云杉大栗鰓金龜子成蟲的趨光性,借助黑光燈誘集殺死。同時,保護云杉大栗鰓金龜天敵,從源頭消除云杉大栗鰓金龜蟲害。
在云杉大栗鰓金龜發生嚴重時,以第一代成蟲羽化為重要時期,噴灑每毫升(0.8×108)~(1.0×108)個孢子的布氏白僵菌菌液,噴灑位置為云杉人工林土壤表面,噴灑量為100 L·hm-2,可降低云杉大栗鰓金龜的危害。
云杉象鼻蟲屬鞘翅目,成蟲體長1~10 mm,顏色為灰色、褐色,頭部生長觸須,形似象鼻,以越冬期幼成蟲為害云杉苗木。云杉象鼻蟲主要為害苗木針葉及根部韌皮,輕則抑制云杉生長,嚴重則致使云杉木質部受損,云杉人工林整體發黃、生長停滯。
為降低云杉象鼻蟲危害,可以保護云杉象鼻蟲天敵,包括寄生類昆蟲、食蟲鳥類、捕食性昆蟲等。在保護天敵的基礎上,選擇生長態勢良好的云杉林分,設置餌木,誘集云杉象鼻蟲,誘集后將餌木剝皮殺滅幼成蟲,可獲得良好的預防效果。
在云杉象鼻蟲發生后,可以次年象鼻蟲成蟲出土取食(越冬代成蟲)為契機,噴灑高效氯氰菊酯1 200倍液,藥物有效成分用量為225~300 mL·hm-2,噴灑位置為云杉針葉,每間隔10 d 噴灑1 次,每年噴灑4 次,控制云杉象鼻蟲危害。
云杉花墨天牛屬鞘翅目天???,局部分布于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為害云杉。云杉花墨天牛幼蟲蛀入云杉木質部,成蟲啃食云杉樹枝皮層,干擾云杉立木生長。同時,云杉花墨天??蓚鞑ニ刹木€蟲病,威脅云杉幼齡林成活。
為降低云杉花墨天牛發生概率,保護區應嚴格執行檢疫,阻斷帶蟲原木傳播渠道。同時,保護區應加強林區管理,在云杉花墨天牛成蟲不活動的時期進行云杉采伐,及時將采伐原木運出保護區,減少云杉花墨天牛的適生寄主。
在云杉花墨天牛蟲害發生初期,可以釋放以云杉花墨天牛成蟲、幼蟲為食的管氏腫腿蜂、大型寄生蠅、寄生性大蠊等生物。管氏腫腿蜂最佳釋放時期為7—8 月松墨天牛小幼蟲期,選擇晴天釋放。在人工釋放管氏腫腿蜂的同時,人工砍伐被云杉花墨天牛感染的林木,避免云杉花墨天牛大量繁殖傳播。在云杉花墨天牛蟲害發生嚴重時,選擇低毒低殘留殺蟲劑,如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水劑300~600 倍液,均勻噴灑到云杉林地面以上樹干、大枝條及其他天牛成蟲出沒位置,施加量為750~1 200 mL·hm-2,以殺死云杉花墨天牛。
云杉是構成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高海拔植被區的主要樹種,也是保護區森林資源撫育的重要對象。在云杉生長期間,應當注重間伐管理,營造通風透光的林地環境。同時,保護區應注重應用綠色病蟲害預防與控制方法,降低病蟲危害,確保云杉人工林茁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