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龍
(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肅 白銀 730922)
在現代化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以計算機、互聯網、物聯網等先進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與理念已融入機械化生產中,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大批量應用使得各環節的生產效率獲得了顯著增長。但目前,電氣自動化設備管理與維護中依然存在管理意識不足、方法滯后,客觀影響問題嚴重、管理維護制度體系不完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低等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生產效能,務必詳細分析上述問題,并探索相應的解決與調整策略,為高質量生產提供有力的支持。
隨著我國工業領域的持續發展,基于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現代化生產模式,已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作業模式。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及其產能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就實際情況而言,在工業生產中使用的技術設備越是先進,對管理與維護的要求也就越高。在生產過程中,自動化機械設備運行本就伴隨一定的損耗,且此類設備自身的造價成本偏高,若企業不能做好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常規管理與維護,輕則導致設備出現故障,重則導致設備損壞、無法運行。這類故障不僅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常規生產,還需要額外投入資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用于維修,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負面影響。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是指對設備選擇、采購、安裝、試用、運行、報廢等一系列過程進行的全方位管理,而設備的維護工作是指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態,對其進行日常維護、維修或改造、升級等一系列工作,其目的是確保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狀態。合理、可行的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與維護策略,可以保證機械設備運行的安全性,確保生產全過程均符合標準,滿足規范,進而提高生產質量,為生產的安全性與生產效率提供保障。
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高、成本較低,可以滿足高質量生產的需求,在市場的普及性較廣。但部分企業在使用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時,存在對其管理與維護意識不足,采用的管理方法、技術手段過于落后的問題,重采購、重應用、輕管理、輕維護等問題十分常見。雖然,許多企業能夠在戰略發展中引進了各種先進的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將其用于生產,提高企業產值,但在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中,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甚至還沿用“事后維修”理念,使用的技術、方法也相對落后,導致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運營效果不穩定,針對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力度不足,無法準確預防機械設備故障問題。
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運行時,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較大,且其自身的運作模式略為復雜,會影響機械運行效果的因素較多。外界環境因素變動或工作人員在操作時采用了不標準、不規范的方法,都可能會導致設備損壞故障。例如,設備運行過程中,輕微的震動可能會造成機械金屬外殼的機械磨損;設備所處的環境溫度、濕度和日曬等,可能會加速設備老化;空氣中的粉塵堆積或會堵塞設備的換熱通路,導致設備電路損壞等。這都是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工作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健全的管理與維護制度體系是確保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工作能穩定推進的重要前提,但目前許多企業內部沒有標準化且健全的制度,工作體系不完善,制度對工作人員的約束力度不強等問題十分嚴峻。在先進的機械管理維護理念下,需要基于企業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應用實況及維修管理工作現狀,編制符合企業當前經營現狀的基礎制度體系。
隨著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技術革新,對應的管理與維護工作難度持續提升,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需求不斷上漲。部分中小型企業耗費了大量的運營成本購置了自動化機械設備后,可用于投入管理與維護方面的資源有限,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未能達到對應的維護管理標準。沒有專業的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團隊,在設備出現復雜故障時,企業只能選擇聯系廠家返廠維修,或在市場外聘臨時的維修隊伍。雖然從短期角度看,這種做法可以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但就長遠角度來說,沒有專業團隊且企業內部負責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足等問題,會導致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的附加使用成本直線上漲。
企業應當意識到針對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工作的重要性,反思現行管理維護工作中,理念、方法、技術方面的不足,能夠自覺開展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創新。管理層務必要轉變自身思想,以身作則,積極在企業內普及并宣傳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常態化管理維護工作的價值,使企業上下重視起來,推行全新的管理維護理念,并積極引入先進的管理維修技術。
3.1.1 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新技術
(1)引進綜合自動化技術。在自動化機械設備生產的基礎上為其匹配智能化管理系統。目前,我國綜合自動化領域的發展已逐漸走入國際先進行列,各項具備高度智能性的自動化裝置可適用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站,而且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體系及自適應理論,在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保護中也展現出了卓越優勢。在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上,引進先進的智能系統,實現設備管理的智能化運行,可有效提高設備管理的時效性,為自動化機械設備運行安全提供充足保障,真正實現智能控制。
(2)引進仿真模擬技術,開展對設備的預防性管理。在實踐應用中,仿真模擬技術可以為自動化機械設備的運行管理提供大量的模擬性實驗數據,支持多型號設備的同步運行檢驗,還能大幅度提升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及檢修工作的便利性。仿真模擬技術與3D 建模大數據等技術的整合,可用于控制管理設備自運行,搭建出穩定的設備循環系統,為設備的運轉及智能化保護與控制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3)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主體,建設專家系統、模糊判斷、神經網絡等,提供設備故障自檢自查式診斷、風險排查與故障處理功能,可以實現對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自動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故障管理,可以進一步提高設備管理工作效率。
3.1.2 自動化機械設備維護新方法
(1)定期檢修自動化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做到設備運行狀態維護檢查的常態化。在察覺設備異常時,要立即處理,及時上報,分析異常原因,并采取正確的應對策略。定期的常態化檢修要先關注設備的運行溫度、運行聲音,再檢查設備的連接線路,確保電氣自動控制裝置與斷路器間的連接穩定、牢固,做到每日一巡檢、每月一細檢、每年或每半年一大檢查,為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穩定運行提供可靠性保障。
(2)優化電氣控制系統及各項裝置的安裝工程管理。在前期安裝設計中,便要考慮到后續產品的規格、尺寸等內容,保障方案的完整性、經濟合理性,堅持以價值工程理念引領,提高設備的實用價值。
(3)自動化機械設備維護期間,要保障所有巡查、檢修與維護工作的安全系數,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做好安全防護,以標準化操作執行維護工作。
(4)考慮不同機械設備的運行原理、運行狀態及其搭載的自動化技術間有一定差異性。在制定維護方案與維護管理工作時,要考慮不同設備的特性、使用周期等,制定出具有差異性的維護標準。
影響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工作效果的外在因素較多。傳統的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工作模式下,難以精確感知設備工作環境的參數變化,如環境溫度、環境中的空氣濕度等。建設環境監管系統,可有效降低此類外在環境因素對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運行造成的負面影響,可以提前發現故障,并采取有效的預防處理措施,繼而提高設備管理、維護工作效果。在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所在區域內,加裝智能感應裝置、各式傳感器,再將其連接到自動化生產系統下,打造與自動化生產狀態吻合的自動化環境監管體系,確保在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日常運行狀態下,該監測系統可實時檢測當前環境中的溫度及空氣濕度。另外,系統還可以對比在不同環境下設備的運行參數,并對此類環境因素變化是否會對自動化機械設備日常運行造成負面影響做出智能判斷,達到監管客觀因素的目的。在察覺異常信號時,系統可將環境信息設備運行參數等數據轉化成可視化圖形,或其他便于工作人員讀取的信息形式,實時傳輸至中控中心,以集中形式顯示,并向工作人員發送預警信號,告知工作人員應立即開展對該區域環境及存在異常運行參數的設備進行巡查、診斷與管理,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
(1)編制自動化機械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標準制度,強調日常維護、日常管理,在制度中,要明確常態化管理與維護工作的周期頻率、具體工作內容、詳細工作流程,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可按制度標準有序執行。
(2)優化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與維護工作資料、歷史文件的儲存管理工作。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出現重大故障時,執行的相關管理與維護工作應有詳細記錄,并留檔保存。此類文件可作為設備系統維修或設備再次出現故障、需檢修時的歷史資料、輔助資料,用于判斷設備的故障類型、異常原因等。
(3)根據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工作現狀、工作年限、運行狀態及過往故障維修記錄,制定分級式的管理與維護機制。根據其運行狀態與常規故障類型等信息,對設備做分級處理,再根據不同層級機械設備的特征,編制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方案。
(1)各企業必須意識到在企業內部組建一支專業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護團隊的重要性,能夠自發地組建一支專業隊伍,為企業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工作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2)優化企業內的人才選任提拔機制。與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崗位相關的工作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因此,企業應堅持以人崗匹配為第一原則,正確選人、提拔人員,確保崗位就職人員的能力符合崗位需求。如當前在崗人員能力或素養不足,應及時調崗。
(3)提高面向管理與維護專業隊伍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管理與維護人員學習業內的領先知識、前沿技術、最新理論。同時,針對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具體內容編制考核機制,根據培訓課程內容,定期更新考核項目,保障所有工作人員均掌握前沿知識。另外,開設面向一線技術人員、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課程,確保一線人員具備基礎的維護與管理能力,能夠在標準化的操作或生產作業中,及時察覺設備異常,并采取應急措施,以免故障擴大。
(4)健全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維護管理工作責任體系,明確各部門、各層級工作人員的職責范圍和具體工作內容,解決管理盲區。以恰當的獎懲機制輔助責任制度,進一步約束員工行為,保障機械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可有序推進。
為了進一步提高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運行效率,應編制全面系統的管理與維護工作方案,為設備的穩定運行、安全生產提供保障。但目前大部分企業的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管理與維護工作仍存在許多問題,如企業對設備的維護管理意識不足,所用的技術方法較為落后;影響機械運行效果的因素過多,導致后期管理與維護工作開展難度大;與設備管理維護相關的制度體系建設不完善;企業內部缺乏專業的管理維護團隊或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等。因此,本文提出了應強化管理與維護意識,積極引進先進的理念方法;建立設備運行環境監管體系,將客觀因素對設備管理維修造成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健全針對設備的管理維護制度體系,解決原有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建設專業的管理維護團隊,優化人才養成效果這四點建議,以提高電氣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護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