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暢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國內和國外施工項目設備管理制度差別較大。國內設備租賃市場較為成熟,施工項目多采用設備租賃形式,操作手和維保人員均為租賃公司人員,因此,國內項目設備管理主要是設備的安全管理和生產協調管理。國外施工項目,設備租賃價格高,施工設備基本為自有采購設備,包含設備采購、使用、維保和安全等所有流程管理均需海外公司負責。除了以海外市場為主的外經單位有較為成熟的設備管理制度體系,大部分初向海外拓展業務的公司還未形成符合海外市場的全套設備管理制度體系,設備操作手又基本為當地雇員,專業技能不高、語言溝通障礙大,給設備管理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海外項目大部分為房建、公路、橋梁、供水、輕軌、鐵路等,不同類項目配置的設備種類差異較大。另外,同類設備的廠商也不盡相同,比如,某公司前幾年招標采購的挖掘機以卡特為主,這幾年招標采購以沃爾沃和三一品牌為主。這些因數造成海外項目設備種類多且雜,增加了設備維保及配件采購的管理難度,不利于降低設備的使用成本。
目前,大多數海外項目位于欠發達的部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當地政府財政較為緊張,經常拖欠承包商工程款,導致海外項目資金得不到保障,項目需墊資施工。若從當地政府或業主的收款情況長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國內公司總部資金支持又不到位,導致海外項目施工設備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和保養,設備經常帶病工作,加大了設備的損耗程度。大部分設備經過一個項目周期后,由于超負荷運行,設備性能下降較快。損耗大的設備故障率高,維修頻繁,配件采購成本大大提高,設備完好率和出勤率得不到保障。
針對以上設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經過多年現場設備管理積累的經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設備管理工作,為海外項目的生產做好保障工作,為成本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
針對海外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制度體系不健全的普遍情況,海外公司應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體系,包含設備采購管理、設備類固定資產管理、設備供應商管理、項目設備使用管理、設備維修保養管理、設備租賃、設備報廢、設備安全管理及乘用車管理等各個流程環節的管理制度體系。同時,應加強對項目的制度宣貫,讓項目熟悉所有制度和管理辦法并遵照執行。為了便于制度的執行,規范各類表格的使用,海外公司可根據制度辦法編制各個環節中設備管理的標準表格,并印制成冊,分發至項目執行使用,通過表格的形式來實現流程管理,比如,設備調撥申請單、設備管理臺賬、設備運轉記錄、設備保養記錄卡、設備一機一冊(維修保養記錄本)、設備每日自檢表、設備加油記錄及油耗分析表等。
海外公司可建立對項目常態化的設備巡檢制度,定期派專人赴各項目檢查設備管理情況,對公司設備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對項目設備管理情況的檢查可包括設備形象標識、固定資產編號標識、設備維修、保養及使用情況、設備安全管理及對操作手的安全培訓、設備調撥管理、設備配件采購管理及出入庫管理、設備報損報廢管理等內容。檢查人員根據檢查情況出具對項目的檢查記錄和整改通知,要求項目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項目需上報整改報告。
建立定期對各項目設備管理工作進行年終考核的機制,并根據考核情況進行獎懲,以此提高項目管理執行力、充分調動項目管好、用好設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素養,切實保證設備的資產效益最大化。年終考核項可以包含以下方面:(1)項目設備管理部門的機構設置、管理職責、規章制度等是否健全;(2)設備固定資產的管理,包括新到設備的接收和組固、設備盤點和臺賬的建立、設備固定資產編號的標識;(3)設備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公司下發的設備操作規程;(4)設備的維修保養管理,包括設備維修保養記錄、是否及時對設備進行維修;(5)設備的安全管理;(6)特種設備管理;(7)設備轉讓、報廢和報損管理;(8)項目內部是否建立了設備管理自查機制等。
海外公司可建立設備租賃和管理中心,作為專職設備管理機構,負責對納入公司內部租賃范圍的設備進行統一集中管理、設備在公司內部各項目的租賃及項目間設備的調撥工作。主要崗位職責有:(1)負責設備租賃使用管理辦法的制定并監督項目執行;(2)及時掌握各項目設備情況,在公司設備管理平臺定期發布設備動態信息(在用、閑置、待修等),保證各項目的設備需求,促進設備合理流動,提高設備的利用;(3)負責各項目設備管理工作的指導,不定期下基層巡檢,對違規現象及違章作業進行處罰;(4)定期舉辦各類設備的操作與維修保養的技術培訓,提高設備操作與維修人員的技能,確保操作手能夠正確操作使用設備,維修人員能夠正確地進行設備日常維護與定期保養;(5)負責組織和協調跨項目之間的設備調轉,及時變更租賃設備臺賬及各種統計報表的編報,及時統計核算承租項目的設備租賃費用,項目簽認后及時辦理公司內部成本轉讓;(6)負責組織并參與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時總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與方案并監督落實。通過建立設備租賃和管理中心,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以此加強設備的集中統籌管理,降低公司整體設備的管理成本。
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設備月報和季報的范本格式,要求項目定期上報設備管理工作的月報和季報,以此加強公司對各項目設備管理情況的掌握,及時對項目進行指導和糾偏。月報、季報內容可包括:(1)項目設備臺賬和閑置設備臺賬;(2)設備租賃臺賬及費用核算;(3)設備安全管理自查報告;(4)項目設備維修保養臺賬;(5)設備配件采購臺賬;(6)項目設備管理自查記錄及整改報告;(7)上次月報、季報中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由公司專職設備管理部門對月報、季報資料進行審核。通過收集和檢查報表臺賬形式,來提高項目設備內業資料管理水平。
設備維修保養記錄(以下簡稱《一機一冊》),用于記錄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的維修保養和使用情況。海外公司可建立設備維修保養記錄機制,編制《一機一冊》標準版本,并將其印制成冊,機修人員負責填寫每臺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維修保養記錄,《一機一冊》與設備綁定,設備調撥至哪個項目,一機一冊就移交給相應項目。《一機一冊》有助于機修人員更好地評估設備使用狀態和設備成本單機核算。
建立設備油耗管理機制,有助于分析項目油耗使用成本并制定有效的控油措施。項目部根據實際工況、路況制定每類設備的油耗參考值,設備每次加油前,中方加油管理人員核對油耗是否正常,非正常情況立即報項目設備物資部處理。項目部按周/月定期對設備油耗臺賬進行節超分析,通過科學分析及時發現超耗情況并制定控油措施,以此降低設備油耗成本。
設備安全管理,對海外公司意義重大。項目對司機、操作手管理應嚴格執行公司設備安全管理制度。主要管理措施可包含以下方面:(1)司機、操作手入職時參加崗前培訓,簽訂安全責任承諾書;(2)通過每日晨會,時刻給司機、操作手敲響安全警鐘;(3)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安全防護意識、規范車輛、施工機械操作方式;(4)印發操作規程,通過車身張貼、車內吊掛等方式加強宣貫教育和警示作用;(5)建立司機、操作手實名制臺賬,保留身份證明信息,實行定人定車責任制;(6)制定安全獎懲措施,設置期限內零安全事故可獎,出現安全事故必罰;(7)建立項目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出現較大設備安全事故的項目,不能參與海外公司的任何榮譽評比。
項目可制作施工設備現場分布動態圖,包含設備種類、數量和施工位置,由設備調配專員負責實時更新。通過布圖上墻的形式,實時掌握主要設備的現場分布情況,有效地提高設備調配使用效率,讓設備資源數量和分部分項工程量及緊要程度匹配,以保障重點大干的分部分項工程的設備支持力度,大幅提高設備的功效,將設備收益最大化。
在新設備招標采購階段,可將設備維修保養一起打包進行招標,設備所有維保均由設備廠商負責,要求廠商保障設備的出勤率。通過引進專業的設備管理售后團隊,降低設備自行維保成本。傳統設備售后服務模式缺點包括售后服務一般、質保期短、自行維保時配件供應計劃性不強、機修人員專業能力層次不齊等。新設備打包服務模式有以下優勢:(1)與傳統設備服務相比經濟效益更高;(2)延長質保服務,通過“設備+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統一設備品牌,將一般規定的1 年質保期可要求延長至3 年及以上;(3)在屬地化培養方面,可要求售后服務商配備專業的設備維保人員,對當地維修人員進行長期培訓,推進屬地化建設;(4)現場建立配件庫,由設備供應商統一管理,設備供應商提供服務期的維修保養配件,并保持合理的庫存,保證項目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的及時性;(5)現場建立維修車間,由設備供應商統一管理,滿足項目設備日常維保使用;(6)若碎石生產線等場站設備采用“設備+服務”的維保打包服務模式,則可通過合同規定指定年限內成品產量,以確保在規定時間內的成品產量,保障項目的生產和需求。
海外機械配件的采購比國內困難的多。當地采購價格高、種類少,若通過國內采購,供貨環節多,除了受采購流程審批、供貨廠家備貨進度的影響,還受海運船期、清關運輸等影響,導致供貨周期大大延長,一個采購周期大約為3 ~4 個月。若沒有提前儲備配件,將導致設備無法按時保養和維修,可能造成設備趴窩并影響工期。因此,可通過與實力較強的國內設備廠商,協商通過設備寄售形式解決此類設備配件短缺問題。設備廠商通過國內發運一批配件儲存在海外公司項目部,并委派一名售后服務經理常駐現場,和海外公司一起負責配件倉庫的管理。在約定期限內,項目現場所消耗的配件,作為雙方費用確認的依據,后續配件補充計劃也需經雙方協商一致后發運。可通過協商約定結算付款周期,以此緩解項目現金流壓力。采用設備配件寄售形式,可有效解決項目因資金短缺導致設備配件供應不及時的問題。
海外項目施工設備管理工作對項目成本影響較大,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通過管理制度和檢查機制建設、設備使用管理、安全管理、維修保養管理等方式以及采用設備維保打包服務和配件寄售的模式,來提高機械設備的管理水平,降低設備管理成本。海外施工單位應加強設備管理工作的經驗和方法總結,不斷優化管理措施,以應對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各類問題,為項目設備管理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