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可以借助課堂研究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也可以由課堂研究單了解具體的教學情況,并據此優化教學活動。文章從課堂研究單的概念出發,分析了教師設計課堂研究單的思路,總結了教師在小學數學主題教學課堂上使用課堂研究單的策略,策略包括確定目標導向的教學路徑、注重任務導向的學習方式、強調反饋和指導的評價思路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題教學;課堂研究單;“教學評一體化”
作者簡介:尤冰(1990—),男,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辰實驗學校。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教師應“采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1]。在小學數學主題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課堂研究單幫助學生監控學習過程和結果,并由課堂研究單了解教學活動的效果,以順利實現“教學評一體化”。
一、相關概念解讀
(一)課堂研究單的內涵
課堂研究單是一種教學工具,設計課堂研究單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中主動思考、探究知識,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發展。課堂研究單通常以問題為主體,教師可以在課堂研究單中提出一系列有關數學概念、技能或特定主題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或協作研究[2]。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僅可以借助數學課堂研究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還可以通過數學課堂研究單獲得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對教學活動的評價意見[3]。
(二)“教學評一體化”
要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和評價緊密結合,使教學和評價相互促進、相互支持。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和評價被視為兩個獨立的環節,教師通常會在教學活動結束后開展評價,然后根據評價結果調整下一步教學計劃。而在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上,教師會將教學和評價融合,根據在教學過程中獲得的反饋改進當前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
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的評價方法,通過觀察、提問、鼓勵學生分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展示作品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需求。此后,教師需要依據這些評價信息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此外,打造“教學評一體化”課堂時,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和評價,通過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三)主題教學課堂
開展主題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或話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參與主題教學活動時,學生需要在更廣闊的背景中理解概念、思考問題,這有利于學生理解關于特定主題或話題的多方面內容。
二、以推動學生能力發展為目標設計課堂研究單
(一)課堂研究單內容分析
教師應該依據新課標和教材設計課堂研究單。課堂研究單應包含關于特定數學概念、知識或技能的問題,教師需要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一般來說,課堂研究單應當涵蓋開放性問題,并且鼓勵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此外,課堂研究單應當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反復比較和分析[4]。
從課堂研究單獲得評價意見后,教師需要分析學生對關鍵概念的理解和應用情況,以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解決問題時分析和推理的過程。
若教師需要針對小組合作活動設計課堂研究單,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團隊中的貢獻,以及學生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的發展。
此外,教師還應利用課堂研究單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深入學習。因此,教師在評價時也應當關注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設計的學習計劃、采取的學習策略和取得的學習成果。
(二)聚焦新課標要求設計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應使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形成和發展面向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新課標還通過“三會”定義數學核心素養,即“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在小學階段,數學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為數感、量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5]。筆者以為,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標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表述細化課堂研究單。
比如在開展“面積的變化”主題的小學數學教學前,教師在設計課堂研究單時,要先梳理新課標中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在此前已經學習了計算平面圖形面積的方法,知道如何利用方格紙按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而本次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利用比例尺知識探究將平面圖形按比例放大或縮小時面積的變化規律,并在此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推理意識。在設計課堂研究單時,教師可以著重引導學生回顧和應用計算平面圖形面積的知識、比例尺知識,著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意識。
(三)設計分層次評價指標
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學習能力會存在較大差異,筆者認為,教師還應該設計分層次評價指標。
在開展“一張紙能對折多少次”主題的小學數學教學前,教師可以確定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和運算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下列評價學生推理意識的要點:1.能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合理猜測,并分析出對折次數可能受哪些因素影響;2.能根據猜測科學設計探究活動;3.能順利進行探究并得出科學的探究結論。教師可以設計下列評價學生運算能力的要點:1.能在計算環節準確計算,得到正確的答案;2.推出一張紙對折次數受限的數學原理。
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后,教師可以設計下列分層次評價指標。
推理意識為一般水平的學生:不能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合理猜測,不能自主設計探究過程,不能順利進行探究也不能得出科學的探究結論;推理意識為良好水平的學生:基本能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合理猜測,探究過程設計得不夠科學、合理,基本能順利進行探究并得出科學的探究結論;推理意識為優秀水平的學生:能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合理猜測,探究過程科學、合理,能順利進行探究并得出科學的探究結論。
運算能力為一般水平的學生:不能在計算環節準確計算,沒有得到正確的答案,不能推出一張紙對折次數受限的數學原理;運算能力為良好水平的學生:基本能在計算環節準確計算并獲得正確的答案,基本能推出一張紙對折次數受限的數學原理;運算能力為優秀水平的學生:能在計算環節準確計算并獲得正確的答案,能推出一張紙對折次數受限的數學原理。
而在分析學生的探究過程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五個部分的評價內容;1.分析學生提出問題、提出猜想的情況,學生如果能提出與紙的大小、厚度變化有關的猜想可得滿分10分;2.學生如果在探究時能控制變量可得滿分10分;3.分析學生對探究過程的記錄是否科學、合理、美觀,酌情打分,總分50分;4.如果學生得出的探究結論意思完整、簡潔清晰,學生可得滿分10分;5.學生在總結探究收獲時,如果能從知識層面、研究方法層面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闡述清楚自己的感悟,則可得滿分20分。
有了這樣具體、分層次的評價標準,教師的課堂研究單就有了框架。
(四)課堂研究單的具體設計思路
在具體設計課堂研究單時,筆者以為教師可以采取以下三種策略。
1.問題引領,突出教學主題
課堂研究單應當以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理解為什么自己需要學習某些知識、如何將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
在“一張紙能對折多少次”主題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問題顯然為“一張紙能對折多少次”,教師可以據此設計多個子問題,包括“一張紙能對折的次數與紙的厚度有什么關系”“一張紙能對折的次數與紙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對折后紙的厚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2.記錄過程,了解思考路徑
教師還應利用課堂研究單引導學生記錄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比如在開展“面積的變化”主題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堂研究單記錄自己在研究平面圖形面積變化的規律時,先研究長方形再研究其他平面圖形,先量一量、畫一畫再計算的思考過程。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用表格展示探究數據,以便學生觀察、思考、獲得結論。
3.展示成果,反饋教學評價
教師在設計課堂研究單時,還應當考慮清楚如何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向學生反饋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書面報告、口頭陳述等形式展示成果,讓學生在展示中獲得信心和成就感。而向學生反饋教學評價時,教師則需要肯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付出的努力,并給出全面的評價和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鼓勵學生繼續深入探究。
由此可見,教師應設計出兼具啟發性和引導性的課堂研究單,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能力。當然,在具體設計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數學學科的特點適當調整課堂研究單,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三、在小學數學主題教學課堂上使用課堂研究單
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利用課堂研究單實現小學數學主題教學課堂“教學評一體化”的三個方面策略。
(一)確定目標導向的教學路徑
根據新課標,教師使用課堂研究單評價教學效果時,應關注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的關聯性,分析學生是否掌握所需知識與技能;關注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一致性,分析學生是否有序地進行學習、是否獲得了豐富的學習體驗。
(二)注重任務導向的學習方式
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使用課堂研究單時,應堅持用問題和任務引導學生學習,做到通過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任務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三)強調反饋、指導的評價思路
為了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教師使用課堂研究單時,還應該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指導學生深入學習,而非僅僅進行評分、排名和獎勵。缺乏教師的反饋時,學生獲得的評價只是機械評價,效果有限。
此外,教師還應和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并打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張翠鋒.數學課堂任務研究單助力學生自主性學習[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2):112.
[3]陳靜.一張“研究單”的背后[J].江蘇教育,2015(1):50-51.
[4]祁代來.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英語課堂任務單實施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9(24):142-143.
[5]義務教育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研究項目組.義務教育學科核心素養·關鍵能力測評與教學.小學數學[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