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建軍
反腐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一經播出,就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關注的背后是民眾對反腐的高度關注、深切期待。一個個案例發人深思、令人警醒,有力彰顯了我們黨“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決心。
自2014年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連續推出了10 部電視專題片。這些專題片用無數的案例表明,無論腐敗手段多么高明、多么隱蔽,腐敗形式多么花樣翻新,隱藏得多深多巧妙,終歸會有東窗事發的一天,總有“蛛絲馬跡”會敗露。
贓款壓得車子上不了地庫斜坡,6 名干部違規飲酒致1 人死亡,花2.11 億元造6 座仿古驛站全部荒廢……這些讓人震驚的情節是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呈現的真實案例。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對案件進行情景重現,讓違紀違法者現身說法,由辦案干部剖析點評,這是對試圖伸手者的當頭棒喝,更是對思想松懈者的咬耳扯袖。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正如專題片解說詞所說:“一些已經解決的問題有可能死灰復燃,一些新的問題還在不斷出現。”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作出戰略部署,強調要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
要緊盯“關鍵少數”,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信訪舉報、問題線索分析,及時研判領導干部在思想、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形成震懾效應。反腐敗高壓態勢下,受賄渠道在隱形變異,商人圍獵手段也在隱形變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筑牢思想防線,持續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和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久久為功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心理防線一旦失守,以權謀私必然如脫韁野馬,一發不可收拾。
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反腐敗絕對不能回頭、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全面從嚴治黨,更重要的是堅持嚴的基調,堅決堵塞制度漏洞、筑牢思想防線,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要以案為鑒,深入查找制度建設薄弱點、權力運行風險點、監督管理空白點,及時補短板強弱項,才能真正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才能避免后來者重蹈覆轍。
堅決鏟除腐敗問題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我們黨才能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贏得人民衷心擁護的歷史主動,才能保證全黨高度團結統一,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