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探尋云南松毛蟲適宜的綠色防治藥劑,筆者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姜州鎮以25年生華山松純林為試驗地,研究了白僵菌、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25%滅幼脲3號懸浮劑適宜的施用方式,并比較了這3種藥劑的防治效果。比較不同藥劑的室外防治效果可以看出,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施用效果最佳,并且速效性最好,在施藥2 d后防治效果在90%以上,適用于云南松毛蟲危害十分嚴重的地區;白僵菌1 500倍液防治效果略遜于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但是在施藥7 d后其防治效果穩定在86%~90%,說明這種藥劑防治效果較佳、持效性好,適用于蟲害的常規性防治。
關鍵詞:藥劑;云南松毛蟲;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763.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3-110-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3.026
0 引言
云南松毛蟲屬鱗翅目枯葉蛾科松毛蟲屬,是松毛蟲屬昆蟲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其成蟲翅展為73~130 mm;老熟幼蟲平均體長80 mm,最長可達90 mm[1-2]。云南松毛蟲主要通過幼蟲啃食樹木嫩枝、針葉,一旦發生會影響植株生長,導致植株生長量降低,蟲害嚴重會導致成片林木呈火燒狀甚至死亡,使林木生產及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影響[2]。近年來,會東縣云南松毛蟲的發生呈暴發性及長期性特點,亟須探尋科學的防治措施。
目前,常用的云南松毛蟲防治方法是化學防治法,多使用氯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等觸殺性化學藥劑。這些化學藥劑雖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不僅會殺傷云南松毛蟲天敵,還容易導致害蟲抗藥性增強,進一步加大防治工作的難度[3-4]。因此,尋找新型防治藥劑對做好云南松毛蟲防治工作意義重大。白僵菌是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型微生物殺蟲劑,具備不污染環境,對人畜無毒、無害、無副作用的特點;利用白僵菌粉防治思茅松毛蟲3齡幼蟲,殺蟲死亡率為79.84%[5]。蘇云金桿菌是目前應用范圍最廣、使用量最大的微生物殺蟲劑,對靶標生物特異高效,同時安全無殘留、對非靶標生物無毒[6]。段文琴[7]用蘇云金桿菌粉劑防治二代落葉松毛蟲,發現每667 m2 用藥量為1 000 g和1 500 g時,防治效果分別達到92.3%和94.3%。滅幼脲3號屬無公害農藥,對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害蟲具備良好的防治效果,滅幼脲3號3 500倍液對馬尾松毛蟲的防治效果達到了97.5%[8]。目前,有關無公害藥劑對云南松毛蟲防治效果的比較研究尚未見報道。基于此,筆者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姜州鎮以25年生華山松純林為試驗地,比較了3種無公害藥劑對云南松毛蟲的防治效果,以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姜州鎮,屬中亞熱帶西部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6.2 ℃,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306.4 h,無霜期為262 d,年平均降水量為1 095.5 mm。供試林地為25年生華山松純林,林間管理水平一致,每年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云南松毛蟲危害。
1.2 試驗材料
試驗對象為林區內3~4齡的云南松毛蟲,試驗用防治藥劑為白僵菌(含孢量≥100 g億個孢子/g,孢子發病率≥80%,由新會縣白僵菌廠提供)、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由廣州卡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5%滅幼脲3號懸浮劑(由濰坊天達植保有限公司提供)。
1.3 試驗方法
1.3.1 室內藥效測定
2022年于林間捕獲3~4齡云南松毛蟲幼蟲,并將其置于盆栽華山松小樹上,培養2~3 d待幼蟲開始正常取食后,分別將上述3種藥劑配制成500倍、1 000倍、1 500倍、2 000倍液噴灑,觀察云南松毛蟲的死亡率,確定最佳施藥濃度。
1.3.2 林間防治試驗
2022年4—5月,在云南松毛蟲處于3~4齡時,每種藥劑處理面積為50 m2,處理間隔100 m以上,各藥劑均采用最佳施藥濃度噴施,并設置清水對照處理。每個處理隨機選擇10株標準株,清點蟲口并做標記。對各處理植株噴施上述藥劑,確保噴施均勻,分別在噴藥后2 d、7 d、14 d、28 d測算各處理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
1.4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軟件及SPSS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3種無公害藥劑對云南松毛蟲的室內防治效果
3種無公害藥劑對云南松毛蟲的室內防治效果見表1。由表1可知,隨著白僵菌施用濃度從500倍降至2 000倍,其校正防效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施藥1 d后校正防效由14.74%升高至24.41%后降低至9.95%,施藥2 d后校正防效由56.32%升高至65.09%后降低至26.70%,施藥3 d后校正防效由74.21%升高至85.92%后降低至48.17%,施藥4 d后校正防效由75.79%升高至95.31%后降低至62.30%。由此可見,白僵菌稀釋1 500倍時施藥效果最佳。
隨著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施藥濃度從500倍降至2 000倍,其校正防效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施藥1 d后校正防效由26.80%逐漸降低至3.72%,施藥2 d后校正防效由41.24%逐漸降低至18.24%,施藥3 d后校正防效由65.46%逐漸降低至36.82%,施藥4 d后校正防效由80.41%逐漸降低至64.19%。由此可見,蘇云金桿菌稀釋500倍時施藥效果最佳。
隨著25%滅幼脲3號懸浮劑施用濃度從500倍降至2 000倍,施藥1 d后其校正防效逐漸降低,由66.45%降低至60.56%;施藥2 d后,500倍液、1 000倍液、1 500倍液校正防效即達到了100%。由此可見,25%滅幼脲3號懸浮劑最佳稀釋倍數為1 500倍。
比較同一濃度下不同稀釋水平的校正防效可以看出,25%滅幼脲3號懸浮劑防治效果最佳,其次為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最后為白僵菌。
2.2 3種無公害藥劑對云南松毛蟲的室外防治效果
3種無公害藥劑對云南松毛蟲的室外防治效果見表2。由表2可知,施藥2 d后,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對云南松毛蟲的防治效果最佳,校正防效達到92.20%,而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校正防效僅為35.22%;施藥7 d后,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對云南松毛蟲的防治效果最佳,校正防效達到95.83%,而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校正防效僅為70.85%;施藥14 d后,3種藥劑對云南松毛蟲的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為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gt;白僵菌1 500倍液gt;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500倍液;施藥28 d后,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為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gt;白僵菌1 500倍液gt;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500倍液。
3 討論與結論
比較3種藥劑的室內防治效果可以看出,白僵菌最佳稀釋倍數為1 500倍,蘇云金桿菌生物殺蟲粉最佳稀釋倍數為500倍,25%滅幼脲3號懸浮劑最佳稀釋倍數為1 500倍。3種藥劑對云南松毛蟲均具備一定的防治效果,25%滅幼脲3號懸浮劑防治效果最佳。
比較3種藥劑的室外防治效果可以看出,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施用效果最佳,并且速效性最好,施藥2 d后防治效果在90%以上,適用于云南松毛蟲蟲害十分嚴重的地區;白僵菌1 500倍液防治效果略遜于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倍液,但是在施藥7 d后其防治效果已穩定在86%~90%,說明這種藥劑防治效果較佳,持效性好,適用于蟲害的常規性防治。上述2種藥劑不污染環境,不會在人體內積累,是較為安全的殺蟲劑,適宜大范圍推廣應用[9-10]。
參考文獻:
[1]楊歡,申艷,鄧水生,等.云南松毛蟲防治技術概述[J].生物災害科學,2017,40(4):231-234.
[2]郭文輝,沈艷霞,柴守權.我國云南松毛蟲監測與治理研究進展[J].中國森林病蟲,2003(5):28-31.
[3]劉麗巖.不同防治方法對松毛蟲的防控效果[J].基層農技推廣,2022,10(11):80-82.
[4]王金昌,靳亮,占智高,等.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防治馬尾松毛蟲田間藥效實驗[J].江西科學,2021,39(3):402-404,440.
[5]馮玉元.白僵菌防治思茅松毛蟲研究[J].林業科技,2018,43(4):26-29.
[6]胡飛,徐婷婷,蘇賢巖,等.蘇云金桿菌微型顆粒劑對玉米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效果[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23,39(1):46-53.
[7]段文琴.蘇云金桿菌(Bt)粉劑對二代松毛蟲的防治試驗[J].防護林科技,2007(4):33-34.
[8]林青蘭,劉際建,黃玲麗,等.滅幼脲3號、阿維菌素林間防治馬尾松毛蟲的藥效試驗[J].防護林科技,2004(S1):30-31,42.
[9]柯沛強,古錦漢,熊昌勇,等.高效白僵菌懸浮劑超低容量噴霧防治馬尾松毛蟲試驗[J].北京農業,2008(21):39-42.
[10]蔡福水.白僵菌Bbfj菌株和蘇云金桿菌林間防治馬尾松毛蟲應用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08(3):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