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十足”一詞的習得與偏誤分析

2024-06-11 19:51:40王雯琪費燕洪
現代語文 2024年3期

王雯琪 費燕洪

作者簡介:1.王雯琪,女,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2.費燕洪,男,北京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根據“十足”所處的句法環境,可以歸納出六種表現形式:“N+十足”“V+得+十足”“A+十足”“十足+(的)+N”“十足+(地)+V”和“十足+A”。通過誘發測試和閱讀判斷測試,不難發現,漢語母語者和中級漢語水平的留學生,對于這六種表現形式有不同的使用傾向和可接受程度。留學生在使用上述格式時,還存在與“充足/十分/充分”相混淆的問題。“十足”偏誤產生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母語負遷移、目的語負遷移、學習策略和教材因素,在這一基礎上,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十足”;句法環境;近義詞;偏誤;國際漢語教學

在《漢語大詞典》中,“十足”共有三個義項:①成色純。如:十足的黃金。②形容達到非常充足的程度。如:官派十足、十足的理由、十足的西北風味。③副詞。足足,整整。如:“去年海昌蔣氏在北京舉行婚禮,拜來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魯迅《狗·貓·鼠》)[1](P821)《現代漢語詞典》只收錄了兩個義項:“成色純”和“十分充足”[2](P1181)。在口語中,“十足”的第一個義項專指成色純,使用環境單一,比較容易辨別與把握,這里不做過多說明,重點討論“十足”的其他意義和用法。形容詞“十足”表示事物性狀的量度之高,除了上面提到的作謂語(“官派十足”)和定語(“十足的理由”)的功能之外,還可出現在更為豐富的句法環境中。至于副詞“十足”,則只表示程度之高,并不具有《漢語大詞典》中“足足、整整”的含義。相對復雜的語言使用情況,使得留學生在學習“十足”時出現了許多不合語法或不被接受的用例,以下例句均來源于真實教學

場景:

(1)*他馬上要枯竭十足。

(2)*他需要好好休息了,要注意身體,身體十足才能干好。

(3)*他把那么好的工作崗位讓給別人,真是笨蛋十足。

(4)?他真是表現出十足的高尚品質。

為了有效促進“十足”一詞的國際漢語教學,我們首先立足于本體研究,根據BCC報刊語料中“十足”的使用情況,歸納其句法環境;接著,再通過誘發測試和閱讀判斷測試,分析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在使用這一詞語時所出現的問題;最后,闡釋“十足”偏誤的產生原因并給出相應的教學建議。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是指通過漢語水平考試(HSK)五級、六級的留學生。

一、“十足”的句法環境

通過對相關語料的檢索,我們發現,“十足”也可以單獨使用,但是用例較少。例如:

(5)將冠軍寶鼎歸屬的懸念留到了最后,將球迷們的胃口也是吊了個十足。(《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04-25)

通常情況下,“十足”主要是與其他成分搭配使用,具體表現為兩類:“X+十足”與“十足+(的/地)+X”。下面,我們就分別對其進行描寫與分析。

(一)“X+十足”

“X+十足”這一格式在現代漢語中大量存在,X可以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其中,名詞用例最多,動詞次之,形容詞較少。

X作名詞時大多為抽象名詞,“十足”是出現在抽象名詞之后的形容詞,與其構成主謂短語,表示事物的性狀量度之高[3]。整個主謂短語可以在句中作定語、狀語和補語,也可以作謂語單獨出現。當X為動詞時,“十足”為修飾該動詞的副詞,處于動詞后面作補語,并且補語標記“得”必須出現,表示被修飾成分的程度之高。當X為形容詞時,“十足”是修飾形容詞的副詞,也是表示程度之高,它所修飾的形容詞較少出現貶義色彩,多為褒義或中性詞。例如:

(6)偏僻的小山村這兩天頗為熱鬧,大家湊在一起,竟辦了一臺年味十足的“春晚”。(《人民日報》,2013-02-14)

(7)隆冬時節,記者再次走進亞東災區,看到的是家家戶戶準備充足的過冬物資和群眾干勁十足地拆除危房,聽到的是大家對災后重建的期盼和希望。(《西藏日報》,2011-12-18)

(8)這些讓人一看就想探個究竟的標題,讓枯燥生澀的醫學知識顯得有趣且“干貨十足”。(《人民日報》,2016-12-22)

(9)蘆淞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虎”勁十足。(《株洲日報》,2022-02-13)

(10)這樣的天氣,找個暖氣開得十足的餐館,叫上剛出烤箱的牧羊人派或者烘烤牛肉什么的,才是正經事吧!(《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04-28)

(11)俄羅斯皇家歌舞團表演踢踏、爵士等動感舞蹈,巴西圣保羅歌舞團表演火辣十足的桑巴舞,將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視覺沖擊。(《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08-08)

例(6)~例(9)中,抽象名詞“年味”“干勁”“干貨”“‘虎勁”與“十足”構成主謂短語,在句中分別作定語、狀語、補語、謂語。例(10)中,“十足”作動詞“開”的補語。例(11)中,“十足”則修飾形容詞“火辣”。

(二)“十足+(的/地)+X”

“十足”也可以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之前,構成“十足+(的/地)+X”格式。許悅、唐建萍認為,“十足X”是一個構式,其中,形容詞進入這一構式是常規現象;當名詞和動詞進入這一構式時,便具有了形容詞的含義。該構式的核心義和情感色彩都是對評價過程中事物性質的高度表達[4]。

當X為名詞時,“十足”是形容詞作定語對名詞進行修飾,助詞“的”作為定語的語法標記,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當N是抽象名詞時,“十足+N”直接表示該性狀量度之高;當N指稱某一類群體時,則凸顯該群體的某一主觀化屬性特征,間接表示性狀的量度之高。當X為動詞和形容詞時,“十足”都是作狀語來修飾謂詞性成分,是表示程度的副詞。其中,在“十足+(地)+V”中,助詞“地”作為狀語的語法標記,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例如:

(12)這說明中國民眾對中國政府治理經濟的能力抱有十足信心。(《人民日報》,2016-08-23)

(13)她帶著十幾名技工,每天上下遺址,是個十足的“女漢子”。(《人民日報》,2018-01-04)

(14)而在未來的珠三角城市生活,將十足體現“未來之家”,冰箱、電視以及空調,這些原本一動不動的家用電器將注入“智能”。(《人民日報》,2017-05-05)

(15)《還鄉》一方面以十足真實的筆觸,敘寫“我”跌落到“真實生存中的感覺”,并由此引發對以往的人生、城市生活以及幸福感的反思;一方面又寫出了故鄉農民的生存狀況和精神困境。(《人民日報》,2017-02-21)

總之,“十足”與中心語進行搭配,既可以出現在中心語之前,形成“X+十足”格式,也可以出現在中心語之后,形成“十足+(的/地)+X”構式。當X為名詞性成分時,“十足”作形容詞;當X為謂詞性成分時,“十足”作副詞。這些格式的語義特征均是表示高量度。

二、“十足”格式的使用實驗

我們對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在上述六種格式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實驗調查,觀察“十足”一詞使用的傾向性,以及會出現什么樣的偏誤,并由此給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一)實驗方法

本實驗的受試對象共26人,14人為某大學中級漢語水平的留學生,他們學習漢語的時間均在3年以上。其中,5人通過HSK五級考試,9人通過HSK六級考試。同時,還有12名漢語母語者也參與了這次實驗。每位被試都要完成兩種測試:誘發測試和閱讀判斷測試,結合兩組測試的分析,更能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在誘發測試中,我們首先設置了8組亂序詞語,要求被試利用所給出的詞語造出符合漢語語法的句子,這8組句子涵蓋了“十足”在漢語中的六種表現形式。接下來,有2組不完整的句子,要求被試使用“十足”完成句子。

閱讀判斷測試共36個句子,其中,包含來自BCC語料庫的10個控制句,其他均為測試句。這些句子涉及“十足”在不同句法位置的六種表現形式,以及與“十分”“充足”“充分”這三個詞語的區分問題。被試需要在下面一條橫線上標出他們對每個句子的判斷,其中,-2表示完全不接受,-1表示不太接受,0表示不知道,+1表示可以接受,+2表示完全接受。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閱讀判斷測試指標

(二)實驗分析

首先看誘發測試。在這一測試中,我們分別考察了“十足”在漢語母語者、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中的正確率和使用率。所謂“正確率”,是指符合句法要求且能夠被母語者接受的表達的比例;所謂“使用率”,是指在所有正確表達中使用典型句式的比例。這樣便形成了四個考察項目,它們分別是:母語者正確率、母語者使用率、留學生正確率和留學生使用率。誘發測試的量化結果,可如圖2所示(見右欄):

對漢語母語者和留學生六種格式的正確率進行考察,可以發現,漢語母語者除了由于“的”“地”混淆而影響了“十足+(地)+V”的正確率之外,其他五種格式的正確率均為100%。而中級漢語水平的留學生只有在“N+十足”與“A+十足”中才達到100%的正確率,整體上呈現出“X+十足”的正確率

圖2? 誘發測試結果

高于“十足+(的/地)+X”。

對漢語母語者和留學生六種格式的使用率進行考察,可以發現,漢語母語者在X為動詞時即“V+得+十足”“十足+(地)+V”兩個結構的使用上都達到了100%,如在“暖氣、十足、得、開”和“宣揚了、地、封建思想、十足”的使用上,只有“暖氣開得十足”和“十足地宣揚了封建思想”的唯一表達,具有內部同質性。在其他幾類格式的使用上,使用率均未達到100%,比如,在對“這是、一個、美麗、地方、十足、的”排列時,使用“這是一個十足美麗的地方”這一表達的為83%,其余的17%則使用“這是一個美麗十足的地方”。也就是說,“十足+A”的使用率為83%。留學生只有在“V+得+十足”上達到了100%的使用率,絕大多數格式的使用率均低于漢語母語者。

再看閱讀判斷測試。在這一測試中,我們主要考察了漢語母語者、留學生“十足”“充足”“十分”“充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情況,觀察被試能否將“十足”與其他近義詞區分開來。我們仍然按照上文中所制定的標準進行計算,實驗數據取平均值,從而得出實驗結果。

1.“X+十足”

我們首先對“N+十足”“N+充足”“N+十分”和“N+充分”的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具體如圖3所示:

圖3? “N+十足/充足/十分/充分”測試結果統計

從圖3可以看出,兩組被試都接受“N+十足”的表達,這一結果與在誘發測試中兩組被試使用該格式達到100%正確率相吻合。“N+充足”“N+十分”與“N+充分”均不被漢語母語者接受,這可以說明在該格式中“十足”不能與其他近義詞語替換。不過,留學生卻難以判斷“N+充分”是否能被接受,例如:

(16)*中央電視臺辦了年味充分的春晚。

我們接著對“V+得+十足/充足/十分/充分”的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具體如圖4所示:

圖4? “V+得+十足/充足/十分/充分”

測試結果統計

從圖4可以看出,在“十足”“十分”和“充分”的使用上,留學生與漢語母語者的狀況基本一致。但在“V+得+充足”上卻表現出明顯差異,它在漢語母語者看來是不能接受的,而不少留學生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例如:

(17)*節日氣氛搞得充足。

我們還對“A+十足/充足/十分/充分”的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具體如圖5所示:

圖5? “A+十足/充足/十分/充分”測試結果統計

從圖5可以看出,漢語母語者和留學生的使用情況較為一致,兩組被試都認為,“A+十足”是最優選擇且較為穩固,形容詞與“充足”“十分”“充分”的搭配均不能接受。這也與該格式在誘發測試中達到100%正確率相吻合。

2.“十足+(的/地)+X”

我們首先對“十足/充足/十分/充分+(的)+N”的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具體如圖6所示:

圖6? “十足/充足/十分/充分+(的)+N”

測試結果統計

從圖6可以看出,母語者和留學生對各類搭配的接受程度雖有細微差異,但總體上是基本一致的,即除了“十分+N”不被接受以外,其余均可接受。當N屬于有量度的名詞時,“十足”可以與“充足”互換使用。如果名詞不具備可度量性時,“十足”也可以通過凸顯名詞的主觀化屬性特征,間接表示性狀的量度之高,而“充足”“十分”“充分”卻不具備這樣的用法。例如:

(18)我對這件事抱有十足/充足的信心。

(19)你真是個十足的女漢子。

*你真是個充足/十分/充分的女漢子。

我們接著對“十足/充足/十分/充分+(地)+V”的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具體如圖7所示:

圖7? “十足/充足/十分/充分+(地)+V”

測試結果統計

從圖7可以看出,兩組被試除了在“十足+V”與“十分+V”上的態度比較一致外,在其他兩個格式上都表現出不同的接受程度。留學生表現出的問題主要有兩點:第一,“充足+V”在漢語母語者看來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留學生卻誤以為“充足+V”可以使用。第二,母語者能夠接受“充分+V”這一表達,但是留學生卻無法做出確切的判斷。例如:

(20)*班長充足代表了我們班的精神面貌。

(21)這不充分說明工人比誰都能干嗎?

我們還對“十足/充足/十分/充分+A”的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具體如圖8所示:

圖8? “十足/充足/十分/充分+A”測試結果統計

從圖8可以看出,“十分+A”的使用頻率較為普遍,在兩組被試中的接受程度都很高,其他三種搭配卻有著異常表現。第一,“充足+A”與“充分+A”在漢語母語者看來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留學生卻存在些許遲疑。第二,漢語母語者對“十足+A”的使用產生遲疑,這一點恐怕是使用偏好的問題,能夠使用“十足+A”的句子,母語者更傾向使用“十分+A”來代替。留學生卻對“十足+A”這一格式的接受度較高,很大程度上是受目的語負遷移的影響,從而將“十分+A”的語言規則簡單套用到“十足+A”上。例如:

(22)*這些水果充足新鮮。

(23)*這真是充分無恥的墮落行為。

(24)一種十足/十分土氣的民間藝術。

(三)實驗結果

通過誘發測試和閱讀判斷測試,我們得到了以下實驗結果:

首先,接受測試的留學生在“十足”的正確率和使用率上普遍低于漢語母語者,只有在“N+十足”與“A+十足”中才達到100%正確率,在“V+得+十足”中達到100%使用率。由此可以推斷,“X+十足”是最先習得也是最易習得的格式。

其次,在“十足”與近義詞“充足、十分、充分”的比較分析中,從圖3~圖5可以發現,漢語母語者在“X+十足”即“N+十足”“V+得+十足”與“A+十足”的使用上皆為正值,其他9種組配皆為負值。可見,處于這些位置上的“十足”,都不能替換為“充足、十分、充分”;同時,留學生在“N+充分”與“V+得+充足”上尚未形成準確判斷。從圖6~圖8可以發現,在“充足+V”“充足+A”“十足+A”與“充分+A”的使用上,留學生與漢語母語者的狀況并不一致。“十足+(的/地)+X”與其他近義詞的區分并不十分顯著,漢語母語者在“十足/充足/充分+(的)+N”“十足/十分/充分+(地)+V”與“十分+A”的接受度皆為正值。總的來看,“X+十足”的使用更為純粹,其他近義詞無法與之替換,而在“十足+(的/地)+X”中卻有近義詞可以替換。可見,有無可替換近義詞是導致留學生使用“X+十足”的正確率比“十足+(的/地)+X”高的重要原因。

三、偏誤原因探析及教學建議

可以說,明確偏誤原因是提升留學生漢語學習效率的重點。Corder在偏誤研究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他將語誤分為錯誤(error)和失誤(mistake)兩大類,并指出了偏誤分析的五個步驟。之后,魯健驥將偏誤分析引入國內,并就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語偏誤、語法偏誤等進行了分析[5]-[7]。下面,將針對留學生使用“十足”一詞的表現,闡釋其產生偏誤的原因,并在這一基礎上,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教學建議。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母語負遷移、目的語負遷移、學習策略和教材因素。

(一)母語負遷移

學習者在學習母語以外的其他語言時,由于對該語言的規則并不熟悉,必然會借助其母語來理解。不過,學習者的母語和目的語之間存在一定差異,這往往會對他們學習目的語帶來一定的阻礙,并產生相應的偏誤,這就是母語負遷移。以英語為例,sufficient可以對應“充足”“充分”二詞,對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來說,這兩個詞就不存在什么區別。

從學習者的母語背景來看,部分測試對象為泰國留學生,在泰語中,????(tem)可以對應“十足”和“充分”,于是泰國學生就會產生相應偏誤。同時,多數留學生都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英語,英語同樣會給學習者理解“十足”帶來負遷移,從而導致特定偏誤的產生。例如:

(25)*那我用十足的理由勸勸他休息兩三天。

(26)*她的時尚氣息彰顯十足了。

例(25)中,“十足”應替換為“充分”才更為恰切,這是因為泰語中????(tem)可以對應“十足”“充分”而造成的。例(26)中,“十足”也應替換為“充分”,這是因為學習者將“十足”對應于英語中的“fully”,采用英語的成句概念來理解漢語。

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應當對學習者的母語有所了解,一方面,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給予學習者親近感;另一方面,能夠幫助教師進行中外語言對比,優化其對漢語詞語的解釋,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目的語負遷移

外國學習者在目的語學習的過程中,由于他們對目的語的認識不充分,會將既往所學的語言規則套用、類推在新的語言現象上。

在2021年頒布的《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中,“十分”為二級詞匯,“充分”為四級詞匯,“十足”“充足”均為五級詞匯。從詞匯習得的先后順序來看,“十分”“充分”要先于“十足”“充足”,因此,已經習得的“十分”“充分”以及尚未熟練掌握的“充足”,都會對“十足”一詞的學習產生干擾。蕭頻、張妍指出,由于目的語詞形的影響,學習者往往會認為,兩個或多個詞之間,只要有一個詞素相同意思就會相同[8]。因此,學習者在習得“十足”時,很容易將“十分”“充足”的語法結構套用、類推到“十足”上,從而產生偏誤。正如劉珣所言,學習者在漢語學習達到中級階段時,其目的語知識負遷移造成的偏誤逐漸占了優勢,這是學習者內化規則過程中所產生的偏誤[9](P195-196)。

在閱讀判斷測試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了幾組可以替換的情況:“十足/充足+(的)+N”“十足/充分+(地)+V”“十足/十分+A”,如“十足/充足的信心”“十足/充分展現”“十足/十分新鮮的水果”,但并不是所有屬于以上三類的都可以替換。例如:

(27)十足的女漢子——*充足的女漢子

(28)十足值得借鑒——*充分值得借鑒

可見,采用近義詞替換方法來學習有一定弊端,很容易因為目的語的過度泛化而出現不恰當的使用。因此,在國際中文教學中,需要避免單一地采用近義詞替換這樣的教學方法,應提升詞語解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可以結合相應的典型例句,為學習者創設可理解的詞語語境,使學習者明晰不同詞語之間的語義區別和使用場景,這既能幫助其更準確地理解詞語的典型內涵,亦能規避詞匯習得順序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和語言習得之間具有明顯的關聯。除了母語負遷移和目的語負遷移,學習者自身的學習策略同樣是產生偏誤的原因之一。作為語言學習的主體,國際學生在漢語學習中所選用的學習策略會直接影響其偏誤的產生。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學習策略可以分為認知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10](P302)。造成偏誤的學習策略主要有遷移、過度泛化和簡化[9](P197),也有學者認為,還應包括回避[11]和求助[12]。

從測試對象的偏誤類型來看,主要包括遷移、過度泛化、回避、求助等。其中,遷移和過度泛化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母語負遷移和目的語負遷移。學習者在遇到較難的詞語或結構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會主動采用回避策略,而選擇其心理詞典中已經存儲的、較易表達的詞語或結構。就像在“十足”的學習中,“N+十足”和“A+十足”的用法在漢語中常見,學生接觸得多,使用也多,掌握情況較好。而對其他的用法則較為陌生,可能會出現不合理使用或不用的現象。如“十足”在前面修飾名詞時,被修飾的名詞應具備可度量性,或主觀凸顯某一屬性,而“*他只要十足的睡眠”中,名詞“睡眠”并不符合這一特點。

所謂“求助策略”,是指第二語言學習者遇到困難后通過查字典或求助于母語者來解決問題。這種策略有消極的一面,如果所問得的和所查得的結果與實際語境不相符合,就會出現偏誤[12]。《現代漢語詞典》將“十足”解釋為“十分充足”,其實是以“十分”和“充足”兩個詞語來解釋該詞,屬于近義詞替換,這就給外國學習者理解詞義帶來人為障礙,容易導致其將三者等同視之,而忽略了它們具體運用中的區別。

因此,教師在漢語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講解的全面性,引導學生對詞語產生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要關注漢語母語者的習慣性表達,著重區分“十足”“充分”“十分”“充足”的使用傾向,這也有助于留學生習得地道的漢語表達。

(四)教材因素

教材是教學三要素之一,是除教師和學生之外最為重要的因素。在某種意義上說,作為學習漢語的重要工具,教材是外國學習者獲取漢語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教材詞語注釋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者偏誤的產生與否。本次實驗對象所使用的教材是《成功之路·成功篇》,該教材對“十足”的注釋是“達到充足的程度或完全的地步”[13](P22),其實是以近義詞“充足”來解釋生詞“十足”,這無疑會對學習者使用該詞造成負面影響。國際中文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前,應當對教材充分梳理,提前發現教材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針對性地講解和操練,以提升學習者對特定詞語的理解和應用。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就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對“十足”的習得情況進行探討。首先,通過對BCC語料庫的分析,歸納出“十足”所出現的六種句法環境:“N+十足”“V+得+十足”“A+十足”“十足+(的)+N”“十足+(地)+V”“十足+A”。其次,通過誘發測試和閱讀判斷測試,對漢語母語者和中級漢語水平留學生進行實驗調查,研究顯示,留學生對“N+十足”“A+十足”習得較早,應用也比較熟練;同時,“十足”與近義詞“充足”“十足”“充分”的區分比較困難,留學生易于產生混淆。再次,針對留學生使用“十足”一詞的表現,闡釋其產生偏誤的原因,主要有母語負遷移、目的語負遷移、學習策略、教材因素,并給出相對應的教學建議。通過這一個案研究,希望能為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詞匯教學、語法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3]姜其文.“實足”與“十足”[N].語言文字報,2019-12-18.

[4]許悅,唐建萍.“十足X”構式及其評價過程分析[J].現代語文,2021,(1).

[5]魯健驥.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詞語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7,(4).

[6]魯健驥.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J].語言文字應用,1992,(1).

[7]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1).

[8]蕭頻,張妍.印尼學生漢語單音節動詞語義偏誤的主要類型及原因[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4).

[9]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10]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第3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11]徐子亮.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1999,(4).

[12]卿雪華,王周炎.泰國學生學習漢語近義詞常見偏誤分析[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13]趙冬梅.成功之路·成功篇(第一冊)[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

The Acquisition and Error Analysis of the Word “Shizu(十足)” in Intermediate Chinese Level Students

Wang Wenqi1,Fei Yanhong2

(1.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yntactic environment of “shizu(十足)”, it can be summarized into six forms: “N+shizu(十足)”, “V+de(得)+shizu(十足)”, “A+shizu(十足)”, “shizu(十足)+(de[的])+N”, “shizu(十足)+(de[地])+V” and “shizu(十足)+A”. Through the induction test and reading judgment test, it is not dificult to find that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and intermediate Chinese level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usage tendencies and acceptability for these six forms of expression. When students use the above format, there is also a problem of condusion with “chongzu/shifen/chongfen(充足/十分/充分)”. The causes of “shizu(十足)” error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negative transfer of target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xtbook factors. On this basis, target teach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shizu(十足)”;syntactic environment;synonyms;errors;International Teaching of Chines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综合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福利视频网|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国产精品播放| 亚洲成肉网| 天堂成人av| 日韩无码黄色| 久久semm亚洲国产|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免费毛片| 色爽网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九色免费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日韩美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婷婷六月|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在线天堂|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在线|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无码不卡网| 欧美a级在线|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欧美区|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天堂|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欧美精品色视频|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午夜视频日本|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伊人色天堂| 亚洲伊人电影|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 91福利在线看|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97se亚洲|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