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羽
本期“科學主角”: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課 文 再 現
20世紀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正無聊地看著墻上的世界地圖,突然發現南美洲東海岸的凸出部分與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議地互相吻合!……1915年,魏格納系統整理了他的“大陸漂移學說”,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在地質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嘿,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我們要聊一個陌生的話題——大陸漂移學說。這不是海邊的漂流瓶探險,而是地球上的超級“拼圖游戲”。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一起來看看吧!
魏格納的奇思妙想
說到大陸漂移學說,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充滿奇思妙想的德國科學家—— 魏格納。他在觀察世界地圖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竟然互相吻合,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可以完美地拼合在一起,就像一個巨大的拼圖游戲。這讓他開始思考:非洲和南美洲曾經是不是一個整體呢?它們經過分裂、漂移,才有了今天的樣子?就像一塊巨大的生日蛋糕被切成小塊,這些小塊“跟隨”各自的盤子,分散到餐桌的各個地方。
大陸漂移的證據
相似的地質特征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魏格納開始搜尋大陸漂移的證據。他發現不只是陸地的邊緣能完美拼合,大西洋兩岸的山系和地層也可以像搭積木那樣拼接起來。你瞧,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北美洲紐芬蘭一帶都有著同樣的褶皺山系。這簡直是一個大型“模仿秀”,每個大陸都在爭相模仿其他大陸的地形地質。這難道是巧合嗎?不,這是大陸漂移學說最有力的證據之一!
“漂移”的古生物化石
更讓人驚奇的是,在遠隔重洋的大陸上,人們發現了同樣的古生物化石。比如,巴西和南非都有中龍的化石。中龍是一種生活在遠古時期陸地淡水中的小型爬行動物,它可沒有辦法游過大西洋。這進一步證明了南美洲和非洲曾經是連在一起的。
揭開地球的“神秘面紗”
大陸漂移學說的驗證過程就像一個引人入勝的偵探故事,科學家們通過各種線索和證據,試圖揭開地球的奧秘。這個學說讓我們更加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變,但還有很多關于地球的謎題等著我們去解答。比如,海底擴張是如何影響大陸漂移的?板塊運動又是如何影響地震、火山等地質活動的?
地球是一個充滿奇跡和未知的星球,只有通過好奇心的指引和科學的探索,我們才能揭開它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