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入太湖污染物通量削減目標下水工程調控優化探究

2024-06-12 11:56:55秦灝柳子豪姚杰夫唐仁吳小靖
人民長江 2024年5期
關鍵詞:水質工程

秦灝 柳子豪 姚杰夫 唐仁 吳小靖

摘要:入湖污染物通量削減,一直是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的重點。新孟河作為現狀唯一一條可以直接連接長江與太湖流域上游區域腹部的流域性重要河道,前期工作發現,在新孟河工程實施后,隨著引長江清水進入太湖,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但總體入太湖的污染物通量也進一步增加。在新孟河工程即將常態化運行的背景下,針對工程運行后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仍可能進一步增加的難點問題,通過靈活調整工程調度,合理部署區域產水出路,計劃增加沿江口門排水機會,利用新孟河向長江排水,以拉動腹部地區水質差的本地產水由東入太湖轉而北排長江,從而有效削減入太湖污染物通量。結果表明:通過優化新孟河工程現狀調度,典型平水年(p=50%)時可以通過新孟河排江水量新增4.68億m3,湖西區入湖氨氮通量較現狀調度方案削減184 t/a、總磷入湖通量削減35.5 t/a,說明優化后的水工程調度方案是利用水利工程調度實現入湖污染物通量削減的可行性措施。相關研究成果可為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關 鍵 詞:污染物通量;水利工程調度;新孟河;太湖

中圖法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4.05.010

0 引 言

入湖污染物通量居高不下,一直是太湖水環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1-2。以總磷為例,2010年以來入太湖磷通量年均2 224 t,出湖磷通量年均638 t[3;而太湖總磷容量僅為(420±100)t,磷滯留量高達1 265 t/a[4。污染物是隨水流匯入湖泊5-6,因此通過限制入湖水量來控制污染物輸入,是進行湖泊水環境治理的有效辦法7-8。在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中,通過嚴格管控太湖北部武澄錫虞區沿湖口門,限制區域內水質差的本地產水進入太湖,該分區入湖污染物通量得到極大削減,太湖北部的梅梁湖、貢湖等湖區水環境也相應改善9

長期以來,湖西區一直是入太湖污染物通量的主要輸入區域。以總磷為例,2008年以來,湖西區年均入湖總磷通量達1 730 t/a,占入太湖總磷通量的78.1%。在《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2021~2035年)》(以下簡稱《太湖水環境治理總體方案》)中,將湖西區所在的江蘇省上游地區作為入湖污染物防控的重點區域[10。但由于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均未實施工程控制,因此通過控制湖西區入湖水量來削減入湖污染物通量就變得十分困難。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太湖水環境治理總體方案》中部署的“提高水環境容量(納污能力)引排工程”重點實施項目,工程開拓了原新孟河過京杭運河,延伸至洮、滆湖地區[11,是湖西區現狀唯一一條可以直接連接長江與太湖流域上游區域腹部的流域性重要河道。本文在新孟河工程即將常態化運行背景下,針對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居高不下的流域水環境治理難點問題,靈活調整新孟河工程調度,通過增加新孟河沿江口門排水機會,拉動腹部洮、滆地區水質差的本地產水由東入太湖轉而北排長江,從而有效削減湖西區入太湖污染物通量。相關研究成果可以為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對于進一步發揮水利工程綜合效益、挖掘區域乃至流域水環境治理潛力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意義。

1 研究區概況

湖西區位于太湖流域西北部,屬于太湖上游地區,總面積7 671 km2。區域內水系發達,根據地形特點分為北部運河水系、中部洮滆水系和南部南河水系。北部運河水系分布在運河以北地區,向北直接匯入長江;中部洮滆水系和南部南河水系分布在運河以南地區,向東匯入太湖。其中,中部洮滆水系位于湖西腹部地區,主要承接西部茅山及金壇、丹陽一帶丘陵、高地來水,在匯入洮湖后經由北干河、湟里河、夏溪河等橫向連接河道進入滆湖,最后匯入太湖(圖1)。沿線區域工、農業發達,現狀河道水質相對較差。

新孟河北起長江,向南過京杭運河后,延伸至北干河,全長116.47 km。新孟河連通長江處建有界牌水利樞紐,配置80 m寬閘門和設計流量為300 m3/s的雙向引排泵站,具備動力引排水能力。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建設河段除拓浚延伸新孟河之外,同時包括拓浚北干河,以連接長蕩湖和滆湖;拓浚太滆運河、漕橋河,暢通工程引水入太湖的通道。2023年7月,工程通過投入使用驗收。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具有改善水環境、提高防洪排澇和水資源配置能力等綜合功能和效益。其中,工程引水任務為平水年(2000年型)增加湖西區引江入湖水量25.2億m3;排水規劃任務為遇100 a一遇1991年型洪水,造峰期北排長江洪水7.5億~7.9億m3。根據工程初步設計,當太湖水位位于防洪調度區,滆湖水位高于4.2 m時,界牌水利樞紐開閘排水;當滆湖水位超過4.6 m時,界牌水利樞紐開泵排水。當太湖水位處于適時調度區,滆湖水位高于4.2 m時,界牌水利樞紐開閘排水;而當滆湖水位低于3.7 m時,界牌水利樞紐開閘引水。目前,工程尚未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2022年10~12月,江蘇省水利廳組織實施“新孟河抗旱調水試運行”試驗,調水試驗期間,通過引長江清水有效增加了湖西區特別是洮、滆兩湖水資源量,緩解了地區旱情,太湖水資源量也得到補充。

在前期工作中,對新孟河及其一級支流沿線片區污染源情況進行搜集整理和調查,重點關注新孟河沿線流經的11個鄉鎮,涉及常州市新北區、武進區和金壇市[12-13,作為本文構建區域水質模型的重要支撐資料。其中,點源污染上,包括直排工業、污水廠等;面源污染上,包括生活直排、農業種植和城市建成區地表徑流等。結果表明,新孟河及其一級支流沿線COD、氨氮、總氮、總磷污染物入河量分別為3 043.6,285.1,674.5,41.4 t,其中面源污染占比要大于點源污染。在不設控的運河以南地區,主要污染物入河通量明顯高于運河以北地區(表1)。

2 水量水質模型構建

為定量化分析新孟河工程實施前、后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質變化情況,選用MIKE 11模型進行湖西區水量水質模型構建工作。MIKE 11模型在水環境治理工作中應用廣泛,是適用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網地區一維非恒定流穩定計算的有效手段[14-15。本次研究應用降雨徑流模型(NAM)、水動力模塊(HD)與水質模塊(AD),結合長期實測資料,對湖西區入太湖水量、污染物通量等參數進行模擬計算分析。

2.1 典型年選擇

在《太湖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16等相關規劃中,明確在遭遇流域平水年(2000年型)時,通過新孟河工程實施增加湖西區入太湖水量25.2億m3的引水任務要求。在本文中,對應選擇2000年型作為典型平水年型開展計算分析。

在2000年,太湖流域全年面雨量為1 074.2 mm,保證率為52%;湖西區全年降雨保證率為55%。流域、湖西區保證率基本一致,都接近于50%,可以作為P=50%的典型平水年雨型進行模型計算。

2.2 水系概化與模型邊界選擇

2.2.1 水系概化

根據湖西區水系分布、匯水范圍及河道特征,對區域中骨干河道進行河網概化(圖2)。

2.2.2 模型邊界選擇

(1)產匯流計算。根據湖西區32個雨量站點分布劃分泰森多邊形,劃分出的每個多邊形作為流域平均降雨量計算單元。采用氣象站點典型平水年(2000年)降雨蒸發數據進行產匯流計算,計算結果作為河網中的側向入流。

(2)水動力邊界。模型共設置23處水動力外部邊界。其中,沿長江潮位邊界選擇連江骨干河道典型平水年(2000年)實測潮位資料;主要入太湖河道、與武澄錫虞區內河連接河道選擇典型平水年(2000年)實測水位或流量資料;湖西區沿江主要水利工程均設置閘控運行條件。

(3)水質邊界。水質邊界采用2020年水動力外部邊界對應點位的國、省考斷面月際尺度實測水質(氨氮、總磷)資料。

(4)區域污染負荷輸入。文中所使用的湖西區污染負荷數據,與太湖上游鎮江、常州、無錫三市“十四五”太湖綜合治理規劃中統計數據一致。其中,點源包括直排工業源、城市生活源與農村生活源,面源包括未接管生活源、城市面源、畜禽養殖源、水產養殖源與農業種植源,各污染源占比見表2。同時,將湖西區劃分為28個控制單元,在模型中點面源污染負荷均按照各匯水范圍內河道側向入流流量均分,并以側向入流污染物濃度的形式進入河道。

2.3 模型率定與驗證

2.3.1 水量模型率定與驗證

(1)水量模型參數率定。選擇2000年1~6月金壇、溧陽站、王母觀日水位數據,進行HD模型參數率定。主要率定參數為河床糙率,糙率率定值為0.033。NAM模型參數依據HD模型模擬結果以及區域經驗值選取。

(2)水量模型驗證誤差。選擇2000年7~12月金壇、王母觀、溧陽站日水位數據進行模型驗證。結果表明,各站水位模擬與實測值之間平均相對誤差均在±5%以內(圖3),說明模擬擬合在可接受區間范圍,本次建立的區域水動力模型具有較好的計算精度。

2.3.2 水質率定與驗證

選擇2020年1~6月東潘橋、辛豐鎮、靜堂大橋斷面水質數據進行水質參數率定。污染物衰減系數根據文獻[17]取固定經驗值,氨氮衰減系數率定值為0.13/d,總磷衰減系數率定值為0.008/d。利用2020年7~12月對應斷面水質數據進行模型驗證(圖4~5)。結果表明,東潘橋斷面氨氮平均絕對相對誤差為-14.6%,總磷平均絕對相對誤差為14.7%;辛豐鎮斷面氨氮平均絕對相對誤差為21.3%,總磷平均絕對相對誤差為11.1%;靜堂大橋斷面氨氮平均絕對相對誤差為12.1%,總磷平均絕對相對誤差為10.6%。說明構建的模型具有較好的計算精度,可以滿足本次工作計算要求。

3 現狀入湖污染物通量特征分析

3.1 實測資料分析

實測資料數據來源于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資料年限為1986~2020年。

3.1.1 湖西區入湖水量

湖西區多年平均入湖水量為51.4億m3,占環太湖入湖總水量的56.4%。以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啟動的2007年為時間節點,在2007~2020年期間,湖西區年均入湖水量為71.8億m3,較1986~2006年期間增加34.0億m3,增幅達到90.2%(圖6)。湖西區在入湖水量中占比也相應增加,在2007~2020年期間,湖西區占總入湖水量的63.0%,較1986~2006年期間增加16.4%,是環太湖入湖水量增加的主要來源。

3.1.2 湖西區入湖水質

自2008年太湖啟動水環境治理工作以來,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水質改善明顯。其中,新孟河工程拓浚的太滆運河、漕橋河,在2008~2020年期間主要水質指標(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均出現降低趨勢。以總磷為例,太滆運河總磷濃度從0.339 mg/L(2008年)降低至0.290 mg/L(2020年),漕橋河總磷濃度從0.340 mg/L(2008年)降低至0.208 mg/L(2020年)(圖7)。其中,在2012年以后,主要水質指標的變化趨于穩定。

3.1.3 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

從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變化來看,與水質相對應,入湖污染物通量也表現出整體減少的趨勢。以總磷為例,從2008年的1 779 t/a,降低至2020年的1 537 t/a(圖8)。

3.2 工程實施前、后入湖污染物通量變化分析

參照新孟河工程初步設計中工程調度原則,對典型平水年(2000年型)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前、后湖西區入湖水量、主要入湖河道水質及入湖污染物通量等參數進行模擬計算,重點關注氨氮、總磷水質指標。一方面分析工程實施對流域水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也為下一步進行工程調度的優化調整明確基礎背景。

3.2.1 新孟河工程實施前

(1)水量。在典型平水年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前,現狀工程調度下,湖西區入太湖水量為55.26億m3。其中洮滆水系入湖水量為26.86億m3,其主要入湖河道為太滆南運河、太滆運河、漕橋河,入湖水量分別為9.95億m3和5.56億m3(太滆運河與漕橋河匯流)。該時期,通過新孟河引江水量為2.87億m3,通過新孟河排江水量僅為0.18億m3

(2)水質。在典型平水年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前,從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質年均值變化來看,入湖河道平均氨氮濃度為0.427 mg/L;平均總磷濃度為0.140 mg/L。具體入湖河道來看,在氨氮指標上,太滆運河、漕橋河匯合后的分水橋斷面氨氮濃度為0.550 mg/L,太滆南運河為0.312 mg/L,東湛瀆港為0.611 mg/L,南河為0.414 mg/L。在總磷指標上,分水橋斷面總磷濃度為0.173 mg/L,太滆南運河為0.230 mg/L,東湛瀆港為0.114 mg/L,南河為0.136 mg/L。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水質指標情況見圖9。

(3)入湖污染物通量。在典型平水年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前,湖西區氨氮入湖通量為2 135 t/a,總磷入湖通量為840 t/a,計算結果與相關研究中對該年型下湖西區入湖總磷通量的估算值(893 t/a)基本一致[18。具體從入湖河道來看,在氨氮指標上,太滆運河、漕橋河匯合后的分水橋斷面氨氮入湖通量為285 t/a,太滆南運河為297 t/a,東湛瀆港為166 t/a,南河為1 083 t/a。在總磷指標上,分水橋斷面總磷入湖通量為98 t/a,太滆南運河為230 t/a,東湛瀆港為32 t/a,南河為378 t/a。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入湖通量情況見圖10。

3.2.2 新孟河工程實施后

(1)水量。在典型平水年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后,湖西區入太湖水量為88.11億m3,較工程實施前湖西區新增入湖水量32.85億m3。其中,洮滆水系入湖水量為56.86億m3,主要入湖河道為太滆運河、漕橋河、太滆南運河。新孟河工程拓浚的河線太滆運河、漕橋河匯流后入太湖水量為35.32億m3,較工程實施前增加29.76億m3,是湖西區新增入湖水量的主要通道。該時期,通過新孟河引江水量為45.28億m3,通過新孟河排江水量僅為0.02億m3,工程運行以引水為主。

(2)水質。在典型平水年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后,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質均出現明顯改善,從年均值變化來看,入湖河道平均氨氮濃度為0.326 mg/L;平均總磷濃度為0.101 mg/L。具體從入湖河道來看,作為新孟河引水入太湖的重要通道,太滆運河、漕橋河水質改善最為明顯。在太滆運河、漕橋河匯合后的分水橋斷面上,氨氮、總磷濃度分別從工程實施前的0.550 mg/L和0.173 mg/L,降低至工程實施后的0.351 mg/L和0.125 mg/L。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水質指標情況見圖11。

(3)入湖污染物通量。相應于水質的明顯改善,在典型平水年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后,隨著入湖水量的大幅增加,主要入湖河道的污染物入湖通量也出現增加。其中,湖西區氨氮入湖通量增加至2 343 t/a,總磷入湖通量增加至1 042 t/a。具體從入湖河道來看,由于湖西區新增入湖水量主要是通過太滆運河、漕橋河進入太湖,這兩條河道的污染物入湖通量增幅明顯。在太滆運河、漕橋河匯合后的分水橋斷面上,氨氮、總磷入湖通量分別從工程實施前的285 t/a和98 t/a,增加至工程實施后的1 025 t/a和427 t/a。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入太湖污染物通量情況見圖12。

4 以入湖污染物通量削減為目標的工程調度優化

4.1 調度優化思路及方案

4.1.1 優化思路

入湖污染物通量的變化,與入湖河道水質及入湖水量有直接聯系。實測資料表明,在湖西區入湖水量整體增加背景下,入湖河道水質也趨于穩定,因此從進一步改善水質的角度來實現入湖污染物通量較大幅度的削減就十分困難。從新孟河工程的實施效果來看,工程實施后,湖西區入湖水量顯著增加,主要入湖河道水質也得到明顯改善,但同時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也出現了進一步增加的情況,這可能會對太湖水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結合新孟河沿江口門的引排情況進行分析,在平水年,界牌水利樞紐以引水為主,排江水量十分有限。這是由于在工程現狀調度中,界牌水利樞紐進行排水調度的啟用水位相對較高,難以通過增加排水來減少該時期湖西區入太湖水量。

在本次研究中,針對界牌水利樞紐現狀調度原則,考慮增加新孟河沿江口門的排水機會,利用新孟河拉動湖西區腹部水質差的本地產水由東入太湖轉而北排長江,從而達到有效削減入湖污染物通量的目的。

4.1.2 方案設計

在本次方案設計中,以滿足新孟河工程引水任務為前提,同時考慮太湖、滆湖等湖泊最低水位保障要求。在工程運行調度水位的確定上,一方面考慮合理增加新孟河沿江口門排水機會;另一方面考慮在排水調度時盡可能地使用水閘進行排水,以節省工程運行成本。經模型模擬比選后,最終確定坊前站(滆湖)水位達到3.5 m時作為界牌水利樞紐調整后的排水調度水位。具體調度方式見表3。

4.2 效果分析

(1)水量。在界牌水利樞紐調度方案調整后,典型平水年(2000年型)時,通過新孟河引江水量為32.55億m3,湖西區入太湖水量為80.84億m3,相較工程實施前新增入太湖水量達25.58億m3,滿足流域水資源規劃中對工程引水的任務要求[16。該時期,太湖年內平均水位3.27 m,最低水位3.01 m,滿足太湖最低生態水位要求(2.65 m)[19;滆湖年內平均水位3.44 m,最低水位3.15 m,滿足滆湖最低生態水位要求(2.67 m)[20

調度方案調整后,在年內1月份和6月份,界牌水利樞紐執行排水調度(圖13),在排水運行時,新孟河運南段東西兩側支流(鶴溪河、夏溪河、湟里河、北干河)水流方向均轉為向新孟河匯入,新孟河流向也轉為自南向北進入長江,有效拉動了洮滆腹部地區的本地產水向北排入長江。年內湖西區通過新孟河北排長江水量為4.79億m3,較工程實施前新增排江水量4.61億m3;同時相較于現狀調度方案,減少湖西區入太湖水量7.27億m3,降幅約8.3%。

(2)水質。在優化調度方案實行下,湖西區入湖河道水質明顯改善。典型平水年時,新孟河工程實施后,在年均值變化上,入湖河道平均氨氮濃度為0.309 mg/L,平均總磷濃度為0.120 mg/L。相較于現狀調度方案,優化方案下入湖河道氨氮濃度進一步降低,總磷濃度則略微升高。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水質指標情況見圖14。

(3)入湖污染物通量。典型平水年時,相較于現狀調度方案,隨著腹部地區水質差的本地產水通過新孟河向北增加排江,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也明顯減少。在優化調度方案實行下,湖西區氨氮入湖通量減少至2 159 t/a,較現狀方案削減184 t/a;總磷入湖通量減少至1 006 t/a,較現狀方案削減35.5 t/a。

從太滆運河、漕橋河入湖污染物通量變化來看,優化調度方案下,在太滆運河、漕橋河匯合后的分水橋斷面上,氨氮、總磷入湖通量分別從現狀調度實行下的1 025 t/a和427 t/a,削減至907 t/a和367 t/a。湖西區主要入湖河道入太湖污染物通量情況見圖15。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 論

(1)在新孟河工程實施后,典型平水年(2000年)時,通過新孟河引水,湖西區入湖水量顯著增加,主要入湖河道水質明顯改善,但同時湖西區入湖污染物通量也存在一定增幅。

(2) 通過對界牌水利樞紐調度規則進行優化調整,降低工程排水啟用條件,利用新孟河拉動湖西區腹部水質差的本地產水由東入太湖轉而北排長江,可以在典型平水年時增加工程北排長江水量4.61億m3,湖西區入湖氨氮通量較現狀調度方案削減184 t/a,總磷通量削減35.5 t/a,該方案是通過靈活調度水利工程實現入湖污染物通量削減的有效措施。

5.2 建 議

通過水利工程優化調度來促使本地水質較差的產水由入湖轉為排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入湖污染負荷,進而有利于改善湖泊水環境。但作為以“控源截污”為主線的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水利工程的優化調控僅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對于流域上游地區的水環境治理,建議持續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和雨洪排口的規范化整治,同時多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通過源頭充分減量、過程精準控制、末端截蓄治并舉的系統治理思路[21-22,消除旱天非雨出流,控制雨天溢流污染,進一步削減點面源污染,提高入湖河道水環境質量,實現從源頭上有效削減入太湖污染負荷。

參考文獻:

[1]陳凱麒,祁昌軍,陶潔,等.關于太湖水環境治理的思考[J].環境保護,2016,44(18):20-23.

[2]周雨,王殿常,余甜雪,等.典型河湖治理經驗及對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啟示[J].人民長江,2024,55(1):45-50,59.

[3]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健康狀況報告[R].上海: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10-2020.

[4]朱偉,胡思遠,馮甘雨,等.特大洪水對淺水湖泊磷的影響:以2016年太湖為例[J].湖泊科學,2020,32(2):325-336.

[5]LI L Q,SHAN B Q,YIN C Q.Stormwater runoff pollution loads from an urban catchment with rainy climate in China[J].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ngineering,2012,6(5):672-677.

[6]LUO L C,QIN B Q,YANG L Y,et al.Total inputs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by wet deposition into Lake Taihu,China[J].Hydrobiologia,2007,581(1):63-70.

[7]秦伯強.淺水湖泊湖沼學與太湖富營養化控制研究[J].湖泊科學,2020,32(5):1229-1243.

[8]程浩淼,王安安,張健,等.調水工程對過水性湖泊中污染物遷移轉化的影響[J].人民長江,2023,54(3):49-55,71.

[9]申琳燕.太湖環境治理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10]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2021-2035年)[R].北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22.

[11]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R].北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13.

[12]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政府.常州市新北區“十四五”太湖流域綜合治理規劃[R].常州: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政府,2021.

[13]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重點控制斷面及上溯主要入湖河流水環境綜合狀況分析及支流支浜分期分類管理研究[R].南京:江蘇省生態環境廳,2020.

[14]王海森,馮嵐,李百煉,等.基于MIKE 11的河網區域小型閘壩調控的水質響應模擬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22,42(8):314-324.

[15]WANG Q G,WANG Y P,LU X C,et al.Impact assessments of water allocation on water environment of river network:method and application[J].Physics & 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s A/b/c,2017,103:101-106.

[16]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R].上海: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10.

[17]馮帥,李敘勇,鄧建才.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網污染物綜合衰減系數的測定[J].環境科學學報,2017,37(3):878-887.

[18]陸昊,楊柳燕,楊明月,等.太湖流域上游降水量對入湖總氮和總磷的影響[J].水資源保護,2022,38(4):174-181.

[19]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生態水位保障實施方案[R].上海: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20.

[20]江蘇省人民政府.滆湖保護規劃[R].南京:江蘇省人民政府,2022.

[21]秦伯強,吳海斌.長江流域湖泊富營養化發展趨勢與展望[J].人民長江,2023,54(10):18-23.

[22]張事,馬方凱,徐望朋,等.淺水湖泊草-藻型穩態轉換理論研究進展[J].水利水電快報,2022,43(12):121-127.

(編輯:劉 媛)

Optimization of water engineering regulation aiming to reduce pollutant flux into Taihu Lake

QIN Hao1,LIU Zihao1,YAO Jiefu2,TANG Ren1,WU Xiaojing1

(1.Jiangsu Taihu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d.,Suzhou 215006,China;2.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

Abstract:The reduction of pollutants flux into lake is the focus of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n Taihu Lake.The Xinmeng River Project is the only important river channel that can directly connect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inner area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aihu Lake Basin.Previous work has found tha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with the flow diverted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into Taihu Lake,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rivers into the Huxi hydraulic reg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but the overall pollutant flux into Taihu Lake has also further increased.Aiming at this problem afte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Xinmeng River project,we are about to adjust the projects′ dispatch flexibly and arrange water flowing route reasonably,in which we will increase the drainage outlets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In detail,we utilize the Xinmeng River to drain the lake water to the Changjiang River so as to promote the hinterland poor quality water to be drained to the Changjaing River,so the pollutant flux into the Taihu Lake will be effectively reduced.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optimizing the current scheduling of the Xinmeng River project,the amount of 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Xinmeng River can be increased by 468 million m3in the typical normal year (p=50%).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scheduling scheme,the ammonia nitrogen flux into the Huxi area is reduced by 184 t/a,and the total phosphorus flux into the lake is reduced by 35.5 t/a.It shows that the optimized water project scheduling scheme is a feasible measure to reduce the pollutant flux into the lake by using the water project scheduling.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of Taihu Lake.

Key words:pollution flux;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regulation;Xinmeng River;Taihu Lake

猜你喜歡
水質工程
水質抽檢豈容造假
環境(2023年5期)2023-06-30 01:20:01
一月冬棚養蝦常見水質渾濁,要如何解決?這9大原因及處理方法你要知曉
當代水產(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4
這條魚供不應求!蝦蟹養殖戶、垂釣者的最愛,不用投喂,還能凈化水質
當代水產(2019年3期)2019-05-14 05:42:48
圖像識別在水質檢測中的應用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16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濟下水庫徑流水質和垂向水質分析及評價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第二区|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嫩草国产在线| 看看一级毛片|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伊人激情综合网|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久久|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视频| 欧美久久网| 91精品综合|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二区三区无|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小视频| 久久激情影院|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在线观看视频99|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女人一级毛片|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91网址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人妖无码第一页| 欧美区在线播放|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最新国产网站| 99精品欧美一区| 亚洲午夜天堂| a毛片在线|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 成人欧美日韩|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国产一二视频|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中文字幕资源站|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毛片久久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婷婷午夜影院|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一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