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展示“中國稻鄉?生態五常”的生動內涵和特色魅力,講好五常大米故事,發布五常大米產業戰略規劃、升級五常大米品牌形象,12月21日,由五常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3五常大米戰略規劃及品牌升級發布暨五常招商推介會在北京舉辦。
在此次會議上,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志榮、中共五常市委書記杜平發表致辭;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北京志起未來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發布《“五常大米”產業發展2024-2026行動方案及遠景目標綱要》,首次亮出“五常大米走向千億級產業”的發展規劃;五常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瑩公布2023年五常大米“千品千檢”項目檢驗檢測情況,并對五常大米的溯源防偽體系進行說明;五常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白晶玉作五常市全域推介。此外,推介會上,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對外貿易平臺項目、五常大米熟制米飯項目等一批大項目簽約落地。
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志榮,國家行政學院原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楊文明,農業農村部原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農業農村部原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副會長、秘書長趙陜雄,《中國品牌》雜志社社長張超,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北京志起未來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中共五常市委書記杜平共同上臺啟動“2023五常大米戰略規劃及品牌升級”。

? 推進品牌戰略爭作“排頭兵” ?
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志榮在致辭中表示,五常大米在過去多年發展的基礎上,通過此次會議進一步制定戰略規劃,推行高質量發展及品牌升級,使得五常大米產業達到新高度。
2003年,五常大米取得了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20年,中國和歐盟簽署了互認地理標志產品的協議,五常大米名列其中,它不僅成為了中國產品通往歐盟國家的“通行證”,還使得五常大米在世界上取得更高的信譽。
取得這些成績,一是靠品牌、優勢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獲勝,二是靠品牌持久、高質量發展,達到讓消費者滿意的標準。因此,五常大米在制定戰略規劃中,要考慮如何讓五常大米的品牌長盛不衰、可持續發展,并且還要將這些規劃落到實處。
在制定戰略規劃中,要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把五常大米納入到質量強國、質量強省、質量強市、質量強縣的戰略中。同時,也要注意做好服務、創新以及無形資產的保護和發展。基于此,才能使五常大米在戰略規劃實施過程當中,繼續作為中國大米領域的排頭兵。
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米產業平臺,沖擊全國百強縣的目標提供助力。通過招商推介,推出五常好產品、秀出五常好生態、展示五常好環境,讓更多的人了解五常、向往五常、熱愛五常,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到五常投資興業,互利共贏。
? 五常大米“五增”效應釋放 ?
五常市委書記杜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五常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把稻米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中之重。
充分發揮環境好、水質好、土壤好、氣候好、品種好的“五好”特性,堅持標準化、產業化、集團化、品牌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從“品種、品質、品味、品相、品牌”五個方面重點發力,全面實施五常大米產業提升工程。
五常大米品牌價值攀升至713.10億元,連續八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消費增信、品牌增值的“五增”效應持續釋放。五常大米因其獨特的品質和口感,備受全國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五常市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鏈發展,加強科技育種攻關,推行育、繁、推一體化,對種子繁育、儲存、運輸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管,五常大米優良品種覆蓋率達100%。除此之外,建立大米標準體系,研發推廣先進技術,目前高產栽培技術施用面積達85%以上。
五常市委、市政府通過此次活動發布五常大米戰略規劃并助力五常大米品牌升級,為助推五常大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米產業平臺,沖擊全國百強縣的目標提供助力。通過招商推介,推出五常好產品、秀出五常好生態、展示五常好環境,讓更多的人了解五常、向往五常、熱愛五常,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到五常投資興業,互利共贏。
?“千品千檢”質量把關升級 ?
五常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瑩對五常大米的溯源防偽體系進行說明。她表示:
今年啟動的銷售端監督抽檢工作,即“千品千檢”行動,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五常大米進行隨機抽檢并向社會公布,讓五常大米接受廣大消費者的監督,成為凈化五常大米市場秩序的有力舉措。
今年8月,五常市聯合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五常大米“千品千檢”項目,即每年針對千款五常大米產品,進行千次抽檢。今年10月,實樸檢測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標單位,每年在全國范圍內隨機開展線上線下抽樣檢驗。目前,首批確定了域內域外累計800款五常大米產品,進行800次檢驗,并將檢驗結果向社會公布。目前,實樸檢測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400款五常大米產品的匿名采購,檢測工作正在進行中。針對檢測中發現的問題,五常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從嚴從快查處違法生產經營五常大米行為,確保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
為持續深化五常大米溯源防偽體系建設,五常市從2016年已形成五常大米溯源防偽體系,從“三確一檢一碼”入手,對五常大米進行分戶核算、總量控制,對種植、加工、運輸、銷售全過程實行數據上鏈,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追溯。2022年起,五常市使用“水稻銷售卡”對五常大米產業鏈信息進行全覆蓋,以數字賦能實現溯源防偽系統全面提檔升級。

? 五常市投資產業興旺 ?
在五常市全域推介環節,五常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白晶玉談到五常經濟開發區緊鄰哈爾濱哈南工業園區,區位優勢明顯,產業承接緊密、關聯度高,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是哈爾濱市周邊最具發展潛力、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開發區之一。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五常市全面建設“山更秀、水更清、米更香、人更和、經濟更強”的現代化新五常,全力打造龍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國際稻米產業發展合作中心、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中心、黑吉兩省區域協調發展樞紐中心,加快構建“ 一極三中心” 發展格局 。
當前,五常市正在圍繞承接落實黑龍江省“4567” 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工業振興行動 ,五常市具有較大投資優勢的有五大產業,其中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產業是圍繞“ 五常大米” 金字招牌及優勢農產品資源強鏈,投資綠色食品精深加工項目,打造“ 綠色食品產業園”。
? 五常大米飄香世界 ?
在隨后舉行的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上,五常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白晶玉、趙瑩分別與正泰安能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順一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琦程藝品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同福集團有限公司、海南明宇合遠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慧眼食珍科技有限公司6家企業進行集中簽約,簽約項目涵蓋農副食品精深加工、清潔能源、對外貿易等多個領域。
據悉,五常市位于黑龍江省最南部,是哈爾濱市下轄九縣(市)中人口最多、耕地面積最大的縣級市。
五常現有耕地面積442.8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51.1萬畝,年產優質水稻約130萬噸,成品五常大米70萬噸。2011年,五常市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優質稻米之鄉”稱號,并先后獲得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天然氧吧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五常大米先后獲得“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原產地證明商標”“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五項桂冠。
2023年,五常大米品牌價值高達713.10億元,連續八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榜單全國第一,并連續四年蟬聯黑龍江國際大米節金獎,特別是在2022年第四屆黑龍江國際大米節金銀銅18個獎項中,五常大米斬獲2金5銀3銅佳績,在十強榜單中占據8席,被《中國品牌》雜志社評為新時代區域農業品牌十年·卓越影響力品牌。
在中國品牌雜志社區域農業品牌研究中心12月20日發布的2023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中,五常大米位列第4位、糧油類第1位。
此外,五常市委書記杜平被授予2023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