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青春變形記》的導演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首位華裔導演石之予,她將可愛的紅熊貓與懵懂的都市女孩小美結合,巧妙地打破了奇幻與現實的壁壘,帶來了逗人捧腹的歡笑,更將東方傳統家庭的情感問題融入孩子的成長歷程中,構建起了讓人為之共情的內核。
《青春變形記》故事背景發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小美成績優異,從來不會晚歸,小心翼翼地按照母親的規劃做事,雖然她也有自己的愛好,但從來不敢和父母談及。管理家族宗祠的小美媽媽在電影中是一個傳統中國母親形象,她無微不至關心著小美,竭盡所能想保護她,卻不懂尊重孩子的隱私,甚至總會將孩子的錯誤歸結于別人。
小美家的女孩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齡,情緒失控就會變身為紅熊貓,這一設定使故事變得有趣起來。初次變身的小美不知道如何應對變成紅熊貓的意外,而小美媽媽則以為孩子初來例假,準備著各種經期用品,母女理解的偏差既制造了電影的笑點,也戳中了青春期叛逆的痛點。
在電影中,小美媽媽在小美的友情、追星等生活方方面面都展示出了過度的愛,以至于明明在小美眼中能平復情緒的是友誼,但在面對父母時,只敢說平復自己情緒的是父母的愛。這種認知想法上的南轅北轍是造成青春期叛逆的癥結。
電影用紅熊貓制造歡樂的同時,還將紅熊貓作為青春期叛逆的象征。最初紅熊貓的力量保護了小美家世代族人的安全,但到了現代,紅熊貓的力量則被看成一種需要封印的禁忌。于是,每當家族里的女孩初次變身,整個家族便視之為洪水猛獸。但對于小美來說,紅熊貓更是一種饋贈,自己變成紅熊貓后不僅成了同齡人眼中追捧的對象,還可以依靠紅熊貓拍照合影、賣周邊,賺取零花錢。更關鍵的是小美愛上了這種變身的能力,她不想去封印與自己朝夕相伴、留下美好回憶的紅熊貓。
《青春變形記》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一幕是小美與青春期媽媽的重逢。原來青春期的媽媽也曾面臨著與自己一樣的問題,但她終究選擇了犧牲與奉獻,來成就別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小美與媽媽的相遇,使她們各自打開了心結,完成了母女關系的和解。《青春變形記》至此不僅是在告訴孩子們要勇于追求獨立的自我,它同樣告訴著父母,要學會尊重理解,放手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
電影最后,沒有放棄紅熊貓變身的小美為家族祠堂帶來了更高的人氣,這種大團圓式的結局固然有著童話般的理想色彩,但《青春變形記》對東方親情關系的解讀,亦是生動且真摯的——愛需要放手,不要將愛變成孩子成長的枷鎖。
編輯 吳元梓 1159492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