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新建
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必須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建立健全社會事務進校園制度機制。完善社會事務進校園準入、審批、報備制度,哪些能進,哪些不能進,哪些需要教師參與,哪些不需要教師參與,要有明確的權責分工。建立常態化監測機制,強化督導檢查,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嚴肅問責。嚴格按照各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落實減負工作責任制,清理和規范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扎實推進教師減負取得實效。要依法依規開展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進一步健全教師評價體系,突出教育教學實績,讓教師回歸教書育人主業。
筑牢關愛保障體系,為教師發展賦能。從源頭清理,營造寬松的校園氛圍,讓教師潛心從教。關心教師心理健康,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和疏導,提高教師心理適應能力。健全教師專業發展體系,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師科學減負,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或避免低層次重復勞動。要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加強政策宣傳,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教師減負不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而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引導全社會理解教育工作、關心教師成長。進一步凝聚育人共識,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新生態。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和力量,為教師減負提供更大空間。
(作者單位:重慶市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