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鐘海富,1983年生,廣西玉林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鄉村振興服務與創新創業教育。
摘 要: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實施財經素養教育對高職學生的“雙創”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在助推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中存在一些問題,高職院校可通過“鑄魂”——挖掘財經素養文化育人內涵、“潤心”——實施創新創業課程思政教育、“啟智”——以鄉村振興為導向搭建“雙創”教育平臺,從而把高職學生培養成為兼具財經思維和財經能力的“雙創”技能型人才,進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關鍵詞:鄉村振興;財經素養教育;創新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09-0142-04
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既培養學生的財經理論知識,又培養學生的財經實踐技能,更培養學生的財經思維和價值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強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已成為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近年來,國家強調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指出要引進一批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由此可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能夠給大學畢業生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同時鄉村振興也需要更多創新創業人才的回歸,尤其是懂創業、會經營的技能型人才。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負著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撐的重任,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要在充分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對創新創業人才能力需求的基礎上,通過探索財經素養教育“三步走”路徑,助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財經素養、財經思維和財經能力的“雙創”技能型人才,這對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財經素養教育助推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財經思維和價值觀
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是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重心之一。部分高職院校只關注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特別是理工科高職院校,雖然十分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但卻忽略了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事實上,財經素養教育能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財經價值觀,能更好地培養高職學生的財經思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高校畢業學生返鄉創業是一段漫長且風險性較高的過程,會面臨很多壓力和挑戰。學生需要學會創業機會識別,學會評估創業項目投資風險,學會選擇創業項目和融資方式。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把財經素養教育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不斷提升高職學生的財經能力,培養高職學生的財經思維和價值觀,才能使之更好完成鄉村振興使命[1]。
(二)有利于優化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滿足鄉村振興戰略對“雙創”能力人才需求的重要抓手。高校畢業學生返鄉創業經常是信心滿滿、滿腔熱情,但在創業過程中卻屢屢受挫,備受打擊,面臨失敗風險。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創業風險與成本預估不足,經營能力與創業目標不匹配等。財經素養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在內容上有很多的共通點,例如財經素養教育中的風險識別與管控、經營成本管理、財經商貿知識等。高職院校通過把財經素養教育有機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中,有利于更好地優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培養財經思維和提升財經能力,從而引導學生理性選擇創業目標,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返鄉創業成功率。
(三)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高職院校契合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要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大批高校畢業學生選擇返鄉創業。在紛繁復雜的創業環境中,高校畢業學生面臨著極大的創業壓力和風險,要想打好“創業”這張牌,除了要求掌握常規的創新創業技能,還要掌握較強的財經理論知識和財經技能,才能更好地解決創業機會識別、創業項目選擇、創業項目融資和創業項目孵化運營等問題。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將財經素養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有機地融合,努力把高職學生培養成為兼具財經思維和財經能力的“雙創”技能型人才,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2]。
二、當前財經素養教育助推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不足
(一)財經素養教育內涵不足,助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活力不夠
目前,仍有部分高職院校不夠重視財經素養教育活動的開展,沒有很好地挖掘財經素養教育文化內涵。財經素養教育僅停留在經濟、金融等相關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對第二課堂的利用率不夠,沒有很好地把財經文化元素融入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財經素養教育整體活力不足[3]。一方面,大部分理工科專業很少開展財經素養教育教學活動,即使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財經素養教育元素融入也有局限性。另一方面,部分商科類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大量的文科專業,也開展了大量的經濟類和金融類課程教學,但財經素養教育的成效仍然不夠明顯,缺少對財經素養教育文化內涵的挖掘,利用第二課堂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的活動較少,沒有真正把財經素養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有機融合。
(二)財經素養教育深度不夠,助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效力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仍以課程教學為主,大多數學生接受的財經素養教育主要依靠專業課程教學。由于部分高職院校對財經素養教育重視程度遠遠不足,導致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融入財經素養教育的深度不夠,部分學生只知道如何創造財富和積累財富,而缺乏對財富管理和財富傳播的認知。尤其是理工科專業類學生,他們雖然掌握了專業的創新創業技能,可以很好地完成專業崗位的工作,但是大多數缺乏財富經營管理的素養和能力,難以滿足鄉村振興紛繁復雜的創業環境對“雙創”人才的技能需求[4]。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深度不夠,將難以凸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成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離不開財經素養教育的有機融合,財經素養教育也需要貫穿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過程來凸顯財經思維和財經能力的重要性。
(三)財經素養教育形式單一,助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根基不牢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主要是以專業課程教學為主,以第二課堂財經素養教育活動為輔,形式較為單一。雖然財經素養教育已逐步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中,但是許多高職學生在接受“雙創”能力培養過程中,僅僅停留在財經理論知識的學習了解和認知當中,大多數學生都缺乏創業項目載體來進行財經實踐的機會,而財經能力的培養又需要學生通過模擬運營真實項目的投資管理、風險管控和財經決策來進行鞏固提升。這表明了部分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的抓手不夠,助推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根基不牢,難以滿足目前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對懂經營、會理財的“雙創”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財經素養教育助推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有效路徑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針對目前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助推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所面臨的現狀問題,筆者以為,高職院校可通過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采用“鑄魂·潤心·啟智”三步走策略,推進和強化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工程,有機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元素,有效實現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文化育人目標,努力培養高職學生成為懂經營、會理財的“雙創”技能型人才,切實為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一)“鑄魂”——挖掘財經素養文化育人內涵
高職院校要充分挖掘財經素養文化育人內涵,扎牢高職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思想根基,拓展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陣地,豐富高職學生財經素養思想內涵。
首先,高職院校要積極利用好學生的第二課堂,挖掘和豐富財經素養教育內涵與元素,通過整合資源把財經素養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不定期組織系列財經素養文化育人活動,例如可通過開展財經知識、投資理財、知識產權管理等專題講座培養學生的財經理念和財經價值觀。以筆者所在的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校創新創業學院不定期面向全校學生組織開展創新創業“芳林新葉”系列活動,每學期不少于2次,每學期的活動主題主要圍繞財經素養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內容,例如直播經濟、短視頻經濟、信用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這有利于促進高職學生的財經素養文化熏陶。
其次,高職院校要充分運用校園文化傳播渠道,挖掘和豐富財經素養教育文化內涵,把校園文化活動和財經素養教育文化活動有機融合,通過校園文化傳播渠道有效完成財經素養教育文化育人戰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接受財經素養教育文化的熏陶。以筆者所在的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校通過每年舉辦商咖文化節,開展了“商咖面對面”“桂海絲路”學生商咖評選、商咖看校園和商咖非遺體驗等系列活動,把財經素養教育元素有機融入校園文化活動過程,有效促進了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活躍了職教商業文化氛圍,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財經理念和財經價值觀。
(二)“潤心”——實施創新創業課程思政教育
高職院校要貫徹落實“雙創”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政策,持續推進財經素養教育工程,通過深化專業課程改革,并有機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元素,實施創新創業課程思政戰略,從而不斷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首先,高職院校要持續推進財經素養教育工程,通過實施專創融合、思政融合戰略,有效強化專業課程改革成效,在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中有機融入財經素養教育文化元素。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在全校范圍內要求各專業根據自身專業特點進行課程改革,結合當前就業市場,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對人才的需求,有機融入財經素養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元素,以此來強化高職學生的“雙創”能力,有效形成正確的財經思維與財經價值觀。以筆者所在的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校非常重視課程思政,要求各專業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我校屬于商科類高職院校,十分重視培養學生“財商”思維和價值觀,在推進課程思政過程中,“財商”文化是財經素養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元素。為了更好地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我校每年舉辦一次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學比賽,以檢驗課程思政改革成效。
其次,高職院校要直面“雙創”教育的短板,精準施策,聚焦專創融合,強化“雙創”育人,確立“雙創”能力和專業技能融合“雙元”目標,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入專業教育,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全過程有機融合。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對懂經營、會理財的“雙創”技能型人才需求,高職院校可通過實施創新創業課程思政,把財經素養教育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創新創業課程內容當中[5]。財經素養教育內容涉及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多方面學科知識,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有很多相通點,通過創新創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整合創新創業課程內容,有機融入財經素養教育元素,以此來有效推進財經素養培養。以筆者所在的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校通過課程思政改革,將創業基礎課升級為互聯網+創業實務課程,目前已成為我校創新創業類課程思政示范課。該課程通過整合融入財經知識、項目風險評估、投資管理、風險管控、社會創業項目策劃與實施等相關內容,更適合全校各專業學生當作專業選修課來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成為懂經營、會理財的“雙創”技能型人才。
(三)“啟智”——以鄉村振興為導向搭建“雙創”教育平臺
高職院校要以鄉村振興為導向,以財經素養文化育人為根基,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落腳點,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為更好地融入財經素養教育元素,提高學生財經素養“雙創”能力,可通過實施“課賽融合”“微創業”等教學創新模式,打造“教中學、學中賽、賽中創”和“學生團隊+創業項目+專業導師”的鄉村振興“雙創”教育平臺。
首先,高職院校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創”的“課賽融合”育人模式,不斷強化“雙創”能力培養與專業知識學習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通過參加經濟類、金融類、管理類等相關專業技能競賽,學生在完成比賽訓練任務過程中,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模擬企業真實項目進行實操。這不但增加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豐富性和趣味性,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財經思維和財經價值觀。以筆者所在的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和企業管理沙盤模擬等各類創新創業技能或企業經營管理技能比賽,利用校賽或省賽備賽訓練的教學平臺,組織學生開展企業經營、投資管理、風險管控和財經決策等一系列模擬實訓,通過賽訓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財經素養“雙創”能力。
其次,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要以鄉村振興為導向,以培養鄉村振興戰略所需人才為己任,通過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通過認知實習、技能進階、崗位實習等方式直接參與企業經營項目,學會孵化創業項目,從而培養學生“敢闖”“會創”的精神與能力,持續推進財經素養教育育人工程,不斷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6]。以筆者所在的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校創新創業學院積極探索“微創業”教學創新模式,打造了“學生團隊+創業項目+專業導師”的鄉村振興“雙創”教育平臺;通過與南寧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廣西某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等進行深度合作,為解決鄉村振興農產品分銷、農產品品牌建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經營管理人才緊缺等痛點問題,打造了“數字化經營微創業”項目。學校組織在校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選擇不同的創業項目,安排校內外的專業創業導師跟進指導,由學生小組全權負責創業項目的實施;企業提供產品和電商平臺資源,讓學生在“做中學”和“學中做”,不斷解決創業項目運營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數字化經營微創業”項目實踐,學生經歷了產品選擇、平臺布局、短視頻拍攝、視頻剪輯、品牌推廣、財經決策等系列真實項目操作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財經思維和財經能力,助推學生真正成為懂經營、會理財的“雙創”技能型人才。
綜上所述,在全面深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積極探索財經素養教育助推高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有效路徑,把財經素養教育貫穿高職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強化和有效推進高職院校財經素養教育工程,在實施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有機融合財經素養教育,將高職學生培養成懂經營、會理財的“雙創”技能型人才,切實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潘明遠.財經素養教育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模式研究: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財經界,2023(23):171-173.
[2]寧高倩.鄉村振興視角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路徑探究[J].經濟師,2023(5):149-150.
[3]梁家春,潘秀鎮.大學生財經素養教育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融合研究[J].財經界,2021(21):189-190.
[4]魏國建,凌韜,黃麗潔.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村干部財經素養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5):1-5.
[5]張小曼.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農村電商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人才資源開發,2023(15):44-46.
[6]鄭潔瓊,康宇.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機制的反思[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12):103-105.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專項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財經素養教育提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2022ZJY2491)、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專項重點課題“后扶貧時代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助推鄉村振興創新發展路徑研究”(2022ZJY2767)的研究成果。
(責編 藍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