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韻
“三全育人”是指堅持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育人理念,在高職院校中,作為接觸學生第一線的輔導員,如何進行思政育人,也是貫穿高職院校的核心問題。高職院校輔導員在思政工作中,應該深入理解這個理念,保證思政工作能夠覆蓋全體學生,深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全過程,以及學生發展的各個方面。在“三全”中三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三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交錯,而且,三者之間又自成體系,要做好協同工作才能保證高校思政工作有序開展。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
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相對較低:輔導員作為思想教育的實踐者,應當具備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但現實中一些輔導員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并不夠深入,導致他們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對學生思想狀況了解不夠深入: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一些輔導員并沒有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變化,這導致他們對學生的思想問題了解不夠深入,思想教育工作也就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缺乏充足溝通:高校輔導員和學生之間溝通場景單一,主要集中于管理方面的溝通,而情感類溝通很少出現。這使得輔導員很難通過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問題,進而影響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思政教育模式滯后:一些輔導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未能真正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且網絡及廣播等多種媒體平臺的構建缺少完善性。這導致他們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思政教育取得的成效差強人意。
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路徑
強化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職責擔當:輔導員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引路人,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實現全員育人十分關鍵的一環。他們應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育人育才使命,積極參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構建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平臺:輔導員應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構建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平臺。例如,可以通過組織主題班會、舉辦講座、開展實踐活動等形式,加強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引導和滲透。同時,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發布思政教育內容,擴大思政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高職院校思政課是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主陣地。輔導員應與思政課教師密切配合,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可以結合專業課程特點,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共建。
加強學生日常管理與服務育人:輔導員應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的引導和管理。同時,還應積極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指導、職業規劃指導和心理輔導等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其全面發展。
建立家校合作育人機制:家庭是學生的第一個教育場所,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影響。輔導員應建立與家長的溝通機制,定期與家長交流學生的成長情況,共同制定教育計劃,形成家校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三全育人”體系下,高校輔導員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多重作用和身份,輔導員的思政工作路徑需要注重理念引領、能力提升、方法創新、溝通交流和協同育人等方面的工作,積極探索和實踐有效的思政工作路徑,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本文系2023 年度校級重點科研課題《“三全育人”視角下高職院校“青馬工程”實施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3YJ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