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花
鄂爾多斯公布羊絨衫全周期碳足跡
2024年4月22日,第55個“世界地球日”,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對外公布羊絨衫從原料到用盡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
基于2022年和2023年鄂爾多斯生產經營相關能耗測算及消費者調研,1件由鄂爾多斯生產、銷售,重量為200g的女裝全成型羊絨針織衫,從原絨獲取、生產加工、成品銷售,到消費者使用、廢棄全生命周期,2023年通過線上電商銷售產生的碳排放為35.65kgCO2eq.,通過線下銷售產生的碳排放為36.73kgCO2eq.。這一數據在2022年分別為:線上電商銷售37.81kgCO2eq.,線下零售38.89kgCO2eq.。兩種銷售情景下,2023年測算數據較2022年均下降2.16kgCO2eq.,這相當于給一部智能手機充電176次。
本次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測算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的指導下完成,并通過ISO 14067:2018認證。
全產業鏈加速低碳轉型進程
生產加工環節碳減排下降超11%
鄂爾多斯羊絨集團自2022年4月22日加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30·60時尚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正式啟動碳中和項目。兩年來鄂爾多斯從源頭牧場管理建設、原料采選制造、產品設計生產及品牌銷售推廣的全價值鏈條中,推進可持續科技及工藝創新,努力降低碳排放,實現低碳循環發展。本次公布的產品碳足跡結果展示了鄂爾多斯在各環節低碳轉型的成果,同一件產品的碳足跡2023年數據較202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生產加工環節的碳排放下降比例超過11%。這得益于2023年,鄂爾多斯在分梳、染色、紡紗、針織各工廠開展包括研究與應用節能、節水工藝,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照明系統及完善管理辦法等在內的多項節能降耗、低碳生產措施。
近年來,產品生產消費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產品碳足跡”作為衡量產品對環境影響的重要指標,已成為企業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元素。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閻巖表示:“產品全生命周期測評能夠全面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有助于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性,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鄂爾多斯十年來積極推進羊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雙碳目標下積極開展產品碳足跡工作,本次測評結果展示了過去一年企業在減碳方面的實質進展,通過碳標簽將減碳行動量化,也將‘減碳量傳遞給關愛地球的每一個人。”
作為一家羊絨全產業鏈企業,一直以來鄂爾多斯都堅持在全產業鏈推進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本次公布羊絨衫全生命周期碳足跡,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總經理戴塔娜表示:“鄂爾多斯一直以來關注生產經營對環境的影響,是羊絨行業第一家完成生產羊絨衫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評價的企業。‘雙碳目標下,我們積極推進全產業鏈向低碳轉型的進程,本次產品碳足跡測算,讓我們更直觀、更量化地認識到羊絨衫從原絨到最后被消費者使用、廢棄整個產業鏈對環境的影響,對集團下一步可持續行動方向的部署具有指向性作用。”
供應鏈源頭科研持續投入
加快原料端可持續行動
據報告數據,羊絨衫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排名占比最高的環節為原絨獲取,主要原因是在牲畜飼養的過程中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如甲烷等。牲畜飼養的碳排放是碳中和行動推進中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鄂爾多斯作為羊絨為核心的企業,重視供應鏈源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致力于通過產學研合作以探索在草原牧場的減碳措施。集團在位于鄂爾多斯草原的鄂爾多斯集團源牧場內設立4個科學實驗室,與高校、學術機構對草原土壤、植被的固碳能力、牧場生產經營對草原生態的影響展開監測及針對性研究,為供應鏈源頭的減碳行動、合理利用草原資源、制定合理的放牧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為切實了解羊絨衫在消費階段產生的碳排放,鄂爾多斯在本次測算時特開展了一次消費者調研,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消費者購買形式、出行方式、羊絨衫清洗方式及頻率、穿著頻率、廢棄處理辦法等數據,測算出消費者在采購、洗滌、烘干、熨燙、廢棄等環節的碳排放數據。本次調研共收到有效問卷反饋3142份,為產品消費階段碳排放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參考。
關注使用階段碳足跡
深化可持續理念消費者溝通
測算報告顯示,羊絨衫全生命周期中消費者使用的碳排放占比約20%左右,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碳排放中排在第二位。戴塔娜表示:“作為一家面向消費者的服裝品牌,一直以來我們非常注重與消費者溝通可持續理念,我們開發可持續消費產品,并且通過提供專業的養護服務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希望攜手消費者一起善待地球。本次產品碳排放測算結果,我們看到消費者溝通工作的必要性,未來我們要繼續強化消費者溝通工作。”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與重大問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目標已成為全球共識。通過產品碳足跡的測算,鄂爾多斯看到了現階段向低碳轉型的成果及需要進一步加強投入的工作方向。未來,鄂爾多斯將繼續優化能源結構、加快向清潔能源轉型,深化綠色技術及工藝的開發與應用,堅定不移地落實自身低碳行動。同時,也將通過產業鏈和品牌的鏈接,推廣可持續理念,攜手價值鏈伙伴和消費者共同推進可持續行動,為實現“雙碳”目標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