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進 周曉鳴
摘要:目的:文章以鄉村美學設計為出發點,研究現代鄉村藝術設計中現代科技的應用。方法:文章先進行概念界定,對鄉村美學進行溯源,分析鄉村美學的演變進程和現代公共裝置進入鄉村的時間點和背景,研究現代公共裝置與鄉村環境結合的意義價值。用藝術的形式展現出鄉村美學文化的魅力。結果:鄉村美學以鄉村振興作為現代藝術戰略目標,在將現代藝術裝置帶進鄉村的同時利用它特有的藝術號召力,勾起大眾的鄉愁以及對鄉村的回憶。現代公共藝術裝置突破傳統社會宣傳方式,將一種新潮的思想文化引入鄉村文化中,不僅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還推進了鄉村藝術在鄉村振興中的演變進程。現代科技不僅能帶動生產力的提升,還是大部分人寄托鄉愁的載體,更是展示鄉村獨有特色文化與發展歷史的媒介,它重建逐漸沒落的鄉村空間,加強人與鄉村之間的情感聯系,重新定義鄉村與村民、環境之間的關系。結論:文章的研究能為未來鄉村美學設計在現代藝術裝置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美學設計;現代科技;美學原則;形式表現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9-0-03
鄉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鄉村美學文化是人類美學的母體。鄉村美學文化是勞動人民不斷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其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鄉村建設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每個鄉村都有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其中,美學文化更是鄉村多年的歷史沉淀,這要求鄉村藝術裝置設計注重融入鄉村美學文化,發揮正向作用。鄉村美學文化底蘊深厚,其對現代鄉村藝術設計中現代科技的應用產生了重要影響[1]。
1 鄉村美學概述與現狀分析
目前,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沒落,鄉村美學面臨被邊緣化的窘境。隨著城鎮化的全面推進,中國城鄉差距越來越大,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成為大勢所趨,城鄉發展失衡。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村民對鄉村建設的參與度極低,造成千村一面的現象,不同村落沒有走上差異化建設和發展道路。城鄉差距使得城市和農村的生活水平和發展機會存在巨大差異,許多農村的青壯年選擇去大城市謀求發展,留守農村的大多是沒有傳承和弘揚傳統鄉村文化能力的老人和兒童,傳統鄉村文化式微。鄉村美學振興離不開鄉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支持,其中文旅產業具有較高附加值和增長潛力,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能夠增加農民收入,激發鄉村振興活力。要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就要在現代鄉村藝術裝置上下功夫,這也是鄉村文化環境建設的重點。現代藝術裝置可以為鄉村環境注入豐富的藝術元素,達到美化鄉村環境、提升居住舒適度、深化現代藝術審美等目的。在鄉村環境建設中應用藝術設計,有益于構建更加豐富的鄉村文化藝術生態,圍繞鄉村美學差異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藝術環境,在彰顯鄉村地域文化魅力的同時營造更具吸引力的環境氛圍,進一步實現鄉村美學與藝術生態的多維發展[2]。
2 在鄉村布置現代藝術裝置的作用
在鄉村布置現代藝術裝置能夠增強鄉村美學文化吸引力,重新定義鄉村美學的價值,保護鄉村自然環境,并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最終達到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增強鄉村吸引力的目的。
2.1 增強鄉村美學文化吸引力
通過藝術手法宣傳鄉村的傳統文化、歷史淵源以及代表性元素符號。在加強人與鄉村之間的聯系方面,公共藝術裝置發揮了重要作用,其讓村民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視覺體驗等,加強了村民與鄉村的聯系,找回了獨有的鄉村情愫,營造出特殊的文化氛圍,充分展現出鄉村之美。公共藝術裝置要發揮增強村民對鄉村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作用,激發村民傳承和弘揚鄉村文化的積極性,讓鄉村獨有的歷史文化、符號元素等重回大眾視野,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在此背景下,人們產生探索鄉村文化的強烈興趣,會自發投入鄉村建設中。另外,公共藝術裝置還為村民提供了解鄉村歷史文化、元素符號的機會以及學習傳統文化的途徑。
2.2 重新定義鄉村美學的價值
基于鄉村原有的建筑風格、景觀特色進行二次改造,重新定義鄉村美學的價值,體現鄉村美學內涵,提升鄉村的吸引力,積極打造景觀美、體驗優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促進鄉村旅游產業良好發展。要構建一個能滿足多種條件的公共藝術裝置,首先要改造周邊綠植、考察藝術裝置投放地等。其次,巧妙布局鄉村的公共活動場地、綠植等,營造出與藝術裝置整體風格相協調的景觀氛圍,同時打造人工湖、池塘等水上景觀,滿足人們的親水需求。此外,保留鄉村原有的建筑風格,并結合現代藝術設計手法,投放一些與鄉村建筑風格和諧統一的藝術裝置,使鄉村建筑與投放的藝術裝置相得益彰,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鄉村景觀,給村民和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這樣的設計手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村民的鄉村美學價值需求,并為鄉村營造獨特的藝術氛圍。另外,在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提高鄉村旅游景點的觀賞價值,既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玩,拓展村民增收渠道,又能提高鄉村旅游景點的知名度,進一步發揮鄉村旅游業對關聯產業的帶動作用,提高鄉村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改善農民收入結構,同時完善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最大限度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3]。
2.3 保護鄉村自然環境
相比城市,鄉村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城鄉差距越來越大。不少急于求成的鄉村企業采取粗放發展模式,導致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寶貴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余村從靠山吃山轉向養山富山指明方向、堅定信心,所以在藝術裝置中融入環保元素至關重要,可以通過藝術裝置宣傳環保理念。因此要巧妙地運用藝術手段優化藝術裝置設計,踐行環保理念,讓綠色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可以二次利用建筑廢料,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實踐證明,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不僅能夠促進鄉村發展,還能保護生態環境,減少資源浪費。重新規劃利用和恢復被破壞的植被,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當前,有必要借助藝術裝置宣傳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等理念,以達到保護并恢復鄉村自然生態系統,促進鄉村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3 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景觀環境中的應用原則
3.1 藝術開放性原則
基于鄉村美學文化,在鄉村景觀環境建設中應用現代藝術裝置需要遵循藝術開放性原則,其開放性主要體現在參與人群的種類、藝術表現形式、藝術創作主題、藝術裝置的放置等,需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發,選取一系列藝術創作元素、文化元素,同時深入挖掘鄉村藝術元素,涉及歷史人文、傳統精神、生活習俗等方方面面,將更多開放性的文化元素融入鄉村建設中。
3.2 文化鄉土性原則
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景觀環境中的應用還要遵循文化鄉土性原則,具體表現為根據鄉村存在的實際問題,設計有助于解決問題的藝術裝置,并將更多的鄉村本土藝術元素融入藝術裝置中,策劃合理的藝術裝置設計方案,進而更加科學高效地開展鄉村環境建設規劃、設計工作,突出鄉村建設的特征,提高其辨識度[4]。
3.3 互動性原則
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景觀環境中的應用要遵循互動性原則,增強村民的參與積極性,收集村民對藝術裝置設計的意見建議,不斷優化、完善藝術裝置。因此可以針對鄉村藝術裝置設計一個聯合創作機制,集思廣益,發揮廣大村民和藝術設計師的聰明才智。另外,在與村民商討的過程中,藝術設計師對鄉村的認同感、歸屬感得以增強,能夠設計出更貼合鄉村環境且更具實用價值的藝術裝置。
4 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環境中應用的影響因素
4.1 鄉村歷史文化積淀
每個村落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獨一無二的歷史屬性,這會影響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環境中的應用效果。因此,藝術設計師要充分挖掘村落的歷史文化資源價值,尋找能夠彰顯鄉村特色的設計素材,并充分提煉鄉村歷史文化,將其轉化為特定的藝術元素,在保留鄉村原有文化風格的基礎上設計鄉村環境、渲染鄉村文化氛圍,展現藝術裝置在鄉村環境中應用的可行性。在充分挖掘并提煉鄉村歷史文化元素的基礎上,配合多種多樣的藝術表達形式,營造更加濃厚的藝術環境設計氛圍。鄉村歷史文化是鄉村本土文化、建筑物等系列衍生品的結晶,能夠喚醒村民的文化記憶,從而增強村民對鄉村歷史文化的自豪感。
4.2 鄉村自然景觀
鄉村可以利用優越的自然生態景觀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以此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環境中的應用需要充分配合、利用鄉村自然景觀,展現出對大自然的尊重和熱愛,并與周邊環境協調統一。相應的藝術設計師還可以適當借鑒城市景觀設計,并積極發掘鄉村自然景觀中的特色元素,彰顯鄉村獨有的特色。
4.3 需求因素
在和美鄉村建設背景下,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環境中的應用需要考慮需求因素,確保設計的景觀環境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而景觀環境可以為鄉村帶來直觀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另外,現代藝術裝置在鄉村環境中的應用還要考慮村民需求,能為村民帶來長期性和持續性的經濟效益。正因如此,現代藝術裝置設計應最大限度減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并借助專業的藝術設計打造特色化鄉村景觀,使鄉村景觀環境符合和美鄉村理念以及人們的審美理念。藝術設計師要充分體現鄉村自然景觀的優越性,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避免破壞鄉村生態環境,注重增強鄉村景觀的趣味性,促進景觀與居民互動。運用多樣的藝術設計手段打造特色鄉村景觀,配合鄉村文化特色,以全新的藝術形式呈現鄉村景觀的優越性,增強鄉村景觀的觀賞性,更好地滿足村民與游客的需求[5]。
5 搭建藝術裝置設計問題收集平臺
設計藝術裝置前,藝術設計師要全面把握鄉村文化的精神內核,為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整體性規劃設計,使藝術裝置最大限度貼合鄉村景觀環境氛圍,讓藝術裝置更好地促進鄉村環境建設發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因此有必要搭建一個藝術裝置設計問題收集平臺,積極與村民和廣大網民溝通,了解大眾對藝術裝置的真實想法,收集真實案例,汲取經驗教訓,不斷提高鄉村環境藝術裝置設計水平和建設質量。
6 結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鄉村美學文化不斷發展。針對鄉村美學設計中現代藝術裝置的應用,不僅要全面考察、多方協作,還要與時俱進,積極收集和分析極具參考價值的案例。初步目標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通過投放藝術裝置來強化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商,最終達到提高村民收入和刺激鄉村經濟發展活力,促進鄉村旅游業和聯動產業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星宇.鄉村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目標導向及其實現路徑[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17):154-156.
[2] 陳曄.鄉村振興戰略下藝術設計在鄉村景觀環境中的應用[J].鄂州大學學報,2023(2):51-52.
[3] 張婧.鄉村振興戰略下公共藝術設計在景觀環境中的應用研究[J].南方農機,2022(5):69-71.
[4] 李菁.鄉村振興背景下藝術元素在人居環境中的應用探究[J].四川建筑,2023(2):6-8.
[5] 郭杰.鄉村振興戰略下藝術設計在鄉村景觀環境中的應用研究[J].天工,2023(29):44-46.
作者簡介:陳偉進 (1998—),男,研究方向:時尚藝術設計;周曉鳴(1965—),女,研究方向:時尚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