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容納失望、應對失望,不僅是每段婚姻關系的重要關口,也是每個人的成長必修課。
丁小菊大學畢業不久就結婚了,是同學中結婚最早的一個。丈夫章耀亮是她的直系領導,名校畢業,家境優渥,對她也是百般呵護。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結婚后,丁小菊從普通職員晉升到部門經理;章耀亮卻從昔日的大企業部門總監,成為普通職員。2017年,章耀亮因工作失誤被辭退。賦閑兩年后,他賣掉一套房子創業,結果不到兩年,公司就倒閉了。最后,他托人找了份工作,但月薪不到丁小菊的三分之一。
在整個過程中,丁小菊都積極地幫丈夫想辦法,出主意。最初,她建議章耀亮找工作時降低期望薪資;他創業時,她提醒他不要把攤子鋪得太大;創業失敗后,她勸他去進修,換個跑道再出發……每一次,章耀亮非但不采納她的建議,還朝著反方向一路狂奔。這讓丁小菊感覺自己不被信任,她也無法接受丈夫徹底躺平的狀態,離婚的想法不斷浮現在她的腦海。
所有人都想有一個成功優秀的伴侶,因為那會讓我們感覺自己也會變得更好。在關系的最初,章耀亮的學歷、家境、收入、職位和自信的狀態,可以滿足丁小菊對伴侶的理想化需求。當他變得不如她之后,丁小菊的失望也是人之常情,因為過去,她一直靠依賴一個強大的男人,來抵抗內心的虛弱感。她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已成長為一個強大的女人,完全可以和丈夫互相支持,甚至讓丈夫依靠了。
在婚姻中,當你感覺對伴侶失望時,比較有建設性的方式,是跟伴侶聊聊這些失望。如果因為怕對方傷心而閉口不談,反而會導致情緒在心里發酵,慢慢滋生出更痛苦的感覺。時間長了,就會萌生離婚的想法。
很多時候,我們對伴侶的失望,也是對自己的失望。不妨跟伴侶談論這些感覺,直面那些令人難堪的事實,勢必讓兩個人感到痛苦,或許還會讓關系在一段時間內變得艱難,但這是讓婚姻關系更進一步的必經之路。因為袒露脆弱的感受,能加深雙方的了解,也能讓關系更加深入和親密。
在婚姻關系中,失望會不可避免地發生。一方面是生活本身困難重重,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有缺點和不足,而且婚姻關系本身也有局限性。法律和社會文化公認婚姻伴侶是一體的,任何一方的重大決定和變化都必然對另一方產生影響。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對夫妻哪怕關系再親密,在思想、情感、經濟、社會、育兒等方面的交集再深,他們依然是互相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價值觀,以及不同的人生路徑和人生課題。
換言之,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一個時刻,夫妻雙方的體驗和理解很可能完全不同,這就是丁小菊認為自己的建議很好,但章耀亮沒辦法采納的根本原因。人生路上會遇到重重困境,不同的人會對困境有不同反應,也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應對和解決。我們沒辦法驅動別人按照我們希望的樣子去決策和行動,再親密的人哪怕是伴侶和孩子,也只能依循他們自己的感覺和節奏。當他們這樣做時,不是不夠愛我們,是他們來到這世界上,首先是為了成為自己,其次才是成為我們的家人。
生活就像流水一樣不斷向前,人的感受和需求也總是在持續變化,如果丁小菊能接受章耀亮和她很不同的事實,就能尊重他的獨立性,試著去了解他的想法,同時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會使失望的情緒得到釋放。之后,她就會發現,當自己在事業上奮力向前時,家庭這個大后方需要一個人來鎮守,讓丈夫為妻子提供支持和助力,其實也是個挺不錯的關系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