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生活質量,丈夫偷偷用售房款炒股,結果虧得一塌糊涂。不知情的妻子有權拒絕承擔虧損嗎?她又該如何給自己和孩子爭取更好的保障呢?
典型案例
范萬弘和曹莉是同事,平時接觸比較多,性格也很合得來,很快從同事變成了戀人、夫妻。婚后,范萬弘成了寵妻狂魔,支付完家庭費用和銀行還貸的其他收入都由曹莉掌管。女兒出生后,范萬弘更是升級為超級奶爸,對女兒寵愛萬分,為其取名范貝貝。日子雖然平淡,卻也幸福。2017年春節后,范萬弘發現身邊不少同事、朋友炒股賺了錢,心里癢癢,也想試試。他和妻子說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她能拿些錢出來炒股。曹莉是個求穩的人,不喜歡風險投資,不同意丈夫炒股。范萬弘只好作罷。
2019年3月,曹莉無意中發現范萬弘向朋友借了15萬元,心中甚是不安,立刻發微信給他:“你為什么要借款15萬元?”范萬弘不敢隱瞞,全盤托出:“這些錢都用來買股票了。現在,股票一直跌,我被套牢了。”曹莉很生氣:“你也不懂炒股,除了花錢買教訓,還能有什么好處?你現在趕緊把股票賣掉,把借款還了。”怕范萬弘財迷心竅,不肯退出,她又補充了一句:“對了,你這借款沒經過我同意,跟我無關,你自己負責!”范萬弘倒是有擔當,當即表態:“你放心,借款是我個人的事,跟你無關。不過,現在退出虧損更多,等找準時機再說。”
聽丈夫這么說,曹莉不由得擔心起來:不能及時止損,這和賭徒的心態有什么區別?她好說歹說,范萬弘就是不肯收手。既然無法說服他,那就只能盡力保全自己。2019年7月3日,曹莉打印了一份協議,要求范萬弘簽字。協議內容為:“本著平等、自愿的原則,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的歸屬約定如下:范萬弘死后的房產歸曹莉和范貝貝所有,股票和個人信用卡所有金額未用到夫妻共同生活上,屬個人行為,由本人(范萬弘)承擔。由股票和信用卡所產生的債務屬個人債務,由本人歸還,與他人無關。”范萬弘雖然覺得不合理,但也自知理虧,考慮再三后還是簽了字。簽完協議后,曹莉還是不放心,兩天后要求范萬弘再簽署一份《房產分配協議》。協議內容為:由于房產首付款為女方家所付,房子雖為婚后所購,但不屬夫妻共同財產。故房產按以下比例分配:女方占房產三分之二,男方占房產三分之一,雙方自愿按上述分配。對此,范萬弘沒有異議,直接簽了字。
轉眼到了2020年年底,夫妻倆商量將婚后登記在范萬弘名下的房產出售,售房事宜由范萬弘全權負責。最終,房子以228萬元價格出售。2021年1月6日,買方向范萬弘轉賬46萬元房屋首付款。收款后,范萬弘還房貸447061.74元,剩余12938.26元轉賬給曹莉。2021年3月12日,范萬弘將收到的售房款32萬元轉賬給曹莉,之后就再也沒了動靜。曹莉覺得事情不妙,一直追問,范萬弘這才說出了事情真相。原來,2021年3月23日,范萬弘就收到了售房款150萬元。因為急著回本,未經曹莉同意,他就將其中144萬元轉到了股票賬戶上。聽到這個消息后,曹莉頓覺天旋地轉,質問道:“股市這么差, 你還投這么多,是不是瘋了?”她要求范萬弘立即把股票賣了,把錢轉給自己,否則就離婚。萬般無奈之下,2021年5月31日,范萬弘將股票售出,從賬戶轉出73萬元,共計虧損71萬元。
鑒于范萬弘的所作所為,曹莉要求他按照《房產分配協議》的約定,將售房款的三分之二轉到自己銀行賬戶,炒股虧損與她無關,范萬弘全權負責。但范萬弘認為,自己炒股也是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提升生活品質,已經虧損了71萬元,可以將剩下的73萬元分割。這讓曹莉感到心灰意冷。2021年6月9日,曹莉向法院起訴,要求范萬弘向其支付售房款1213333.33元。她認為32萬元不屬于購房款,而應視作范萬弘對債務的償還,再扣除他已經支付的房貸和轉賬給她的錢,她按照協議獲得余額的三分之二。
律師說法
1.范萬弘未經曹莉同意,擅自將144萬元售房款用于炒股票,最終虧損71萬,該行為是否侵犯了妻子對共同財產的處分權?
大家通常認為,既然是夫妻共同財產,炒股票應該屬于投資行為,不必經過對方同意。但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即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權利,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的,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本案中,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出售房屋所取得的228萬元售房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范萬弘未將后續所獲得售房款150萬元的事實告知曹莉,未經曹莉同意,擅自處分售房款;不顧曹莉反對,進行大額炒股投資,擅自將144萬元房款用于股票投資并虧損71萬元,屬于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侵害了曹莉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平等處分權。
2.曹莉有沒有權利在不離婚的前提條件下向法院起訴要求分割財產?
一般情況下,夫妻一方不離婚而要求分割財產,法院會判其敗訴。但在特定情形下賦予了一方分割財產的權利,主要包括:(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
具體到本案,范萬弘與曹莉經協商一致后出售了涉案房屋,獲得售房款228萬元,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處分售房款時,雙方亦應當友好協商并取得一致意見。但很明顯,范萬弘的一系列操作都不符合雙方友好協商并取得一致意見的要求,是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侵害了曹莉的平等支配權。所以,曹莉有權請求婚內分割售房款。
3.曹莉能主張分多少份額或補償款?
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規定,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本案中,在出售涉案房屋之前,范萬弘與曹莉就簽訂了《房產分配協議》,明確了各自的房產份額。這是夫妻雙方約定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上述協議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應該屬于合法有效,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所以,雙方應按照該協議約定的份額分割售房款。
因出售的房屋上有貸款,售房款首先用于償還銀行貸款,這一點雙方都沒有意見,算是對房款的再次約定。所以,應該在扣除貸款447061.74元后,對剩余售房款按照雙方約定進行分配,由曹莉占有三分之二份額,由范萬弘占有三分之一份額。也就是說,曹莉應占有房款1221958.84元,扣除范萬弘已支付曹莉的332938.26元,范萬弘應再歸還其889020.58元。
4.如果范萬弘與曹莉未簽署《房產分配協議》,涉案房屋售房款將如何分割?
解答這個問題,依舊要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規定。本案中,涉案不動產是范萬弘與曹莉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購買,如果雙方未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進行約定,那么,涉案不動產系范萬弘與曹莉共同所有。所以,范萬弘與曹莉對涉案房屋售房款各分得50%。
因涉案房屋價值228萬元,在扣除貸款447061.74元后,對剩余售房款1832938.26元,應按照雙方各50%進行分配,即各分得916469.13元。扣除范萬弘已支付曹莉的332938.26元,范萬弘應再歸還曹莉583530.87元。
在分割共同財產時,法院會考慮案件有無特殊情況,然后綜合各種因素確定一方應得的財產比例或補償款項。如在(2021)渝0230民初2534號案件中,身為原告的丈夫患嚴重疾病,需要花費大量金錢進行持續治療。綜合考慮原告的病情及現實收入狀況,法院酌定由原告分得案涉房屋處置總價款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