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各期欄目接收選題計劃指定主題內容的稿件,同期接收符合欄目要求的其他主題的自然來稿。其中第4期主要刊發近期自然來稿。
一、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欄目主要是體育教育教學中相關問題的理論角度闡述、分析與解決。
第5期:教學情境的創設與實施。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部分提出“創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在“課程實施”部分提出“創設多種復雜的運動情境”。《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將知識點的教學置于復雜的情境之中,引導學生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體育與健康實踐中的問題”。
撰稿提綱:
1.如何認識“情境教學”?
2.基于大單元/模塊教學,如何設計和實施教學情境?
3.結合課例談一談“情境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建議及注意事項。
第6期:體育課堂學習評價的有效實施。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重視學習評價的激勵和反饋功能,注重構建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的評價體系”?!镀胀ǜ咧畜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建立多元學習評價體系,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撰稿提綱:
1.如何把握學習評價內容設計的要點,如何根據評價內容設計評價方法?
2.請闡述學校的學習評價體系(要求:明確設計思路、內容體系及依據)。
3.體育課堂學習評價實施中需注意哪些問題?
二、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欄目主要是針對具體教學內容或項目的教學實踐中的優秀經驗和做法。
第5期:基本/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組織與學練方法。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堅持課內外有機結合,指導學生學會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镀胀ǜ咧畜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課程的主體是運動技能學習和體能練習”。請結合具體教材案例,闡述以下內容。
撰稿提綱:
1.發展基本/專項運動技能的方法與手段(含游戲創編與改編)。
2.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基本/專項運動技能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第6期:體育課堂中提示語的有效運用。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針對關鍵問題,預設一個或一組精準的提示語,以幫助學生理解正確的動作技術、技能表現或學習任務等,讓學生的學練更加高效。
撰稿提綱:
1.提示語分為哪些類別?分別有什么作用?
2.結合案例闡述如何在教學中有效預設和實施提示語。
三、教師教研
“教師教研”欄目關注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推動體育教研組建設: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科研能力培養、教研組建設與管理、教師培養與培訓等。
撰稿背景:《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提出:“創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區域教研、網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場指導、項目研究等多種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創造力。”請結合實踐談談您所在學?;虻貐^教研工作方式的創新實施。
第5期:主題教研的創新組織與實施。
第6期:項目研究的創新組織與實施。
四、訓練競賽
“訓練競賽”欄目主要圍繞學生運動員與特長生的特點,推廣先進訓練理論及特色訓練方法,注重校內外賽事組織、管理與改革的經驗介紹,兼顧教練員、裁判員專業素養提升的方法借鑒,提供體教融合實踐與探索的分享專欄等。
第5~6期:“跳”類項目運動能力提升。
“跳”類項目一般包含跳高與跳遠,跳高技術有剪式、跨越式、俯臥式、背越式等,跳遠分立定跳遠、原地三級跳遠、行進間三級跳遠、行進間跳遠(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等。請結合實踐經驗,基于問題導向、系統思維等角度,闡述具體“跳”類項目運動能力提升的方法與手段。
撰稿建議:
1.“跳”類項目技術水平提升方法、訓練要點及注意事項。
2.“跳”類項目的專項體能特征與發展手段。
五、體質與健康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的有效實施,學生體質健康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相關研究,以及運動損傷的防治、體育保健等。在組織開展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時,探討提升學生成績、快速進行體質檢測等的方法策略。
六、一線話題
1.名師風采
欄目主題:分享心路歷程,講述成長故事。
撰稿建議:分享體育名師個人成長路徑與方法,展示體育名師風采風貌,已榜樣和典型示范,輻射引領更廣泛體育教師職業成長與發展。
投稿對象:各省區市(地市級及以上)中小學體育名教師。要求: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在全國或區域內有一定影響力;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教師或獲得特級教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的教師。
提供素材要求:需提供2~3張個人照片,可拍攝并提供5~8分鐘的個人視頻。
2.陽光操場
欄目主題:因地制宜設計,實施全員參與。
撰稿建議:大課間體育活動系列:室內、室外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理念、內容、組織實施及評價等;校內體育競賽系列:各類運動會(如,達標運動會、親子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體育嘉年華、體育節、校園吉尼斯比賽、小小童奧會等的理念、內容、組織實施及評價等;校內其他活動系列: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體育興趣小組等組織開展的校內競賽和活動的理念、內容、組織實施及評價等。
注意事項:突出特點、特色等;突出全員參與;操作簡便,易推廣與普及;體現出創新性。
3.教師心聲
欄目主題:分享教學感悟,探索為師之道。
撰稿建議:新入職教師解決困惑、老教師克服職業倦怠期的故事或案例;教師幫助“學困生”提高能力水平、重拾信心的故事或案例;作為班主任的體育教師進行體育課堂管理和轉變(調皮、體弱等)學生的育人故事或案例;教師間結對幫扶的案例或故事;體育教師與學生、其他學科教師、班主任和校領導之間的其他故事與案例;體育教師支教的故事與案例等。
4.家庭體育作業
欄目主題:鞏固知識技能,養成運動習慣。
撰稿建議:內容要有依據、有目標:要緊扣“雙減”政策和課程標準要求等,著力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服務大單元/模塊教學等。設計要有層次、有重點:要凸顯體育學科的特點,做到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且便于學生理解、操作等。實施要有原則、有評價:要堅持安全性原則,可實施、有反饋、易評價,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
5.活力課后
欄目主題:建構課后體育服務體系,展現健身育人校園文化。
撰稿建議:內容要有特色、有新意:要充分整合學校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多種運動項目或內容,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多元成長、個性發展,并突出學校課程特色。設計要有目標、有計劃: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運動基礎、興趣需求等,設計各學期開展課后服務的目標與任務。圍繞目標,設計好課后體育服務的教學計劃、內容,以及準確創設教學情境、選用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活動等,確保縱向銜接、橫向貫通、整體全面。實施要有過程、有成效:從課后體育服務的過程、體育比賽成績、運動技能展示、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評價等多方面,多角度展現學校師生在課后服務中取得的成效,切實做好課后服務的評價、反饋工作,為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6.各抒己見
欄目主題:實踐教學方法,探索更優策略。
撰稿建議:針對近2年《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已刊發的文章,結合本校實際學情、校情等,實踐有關文章中的設計與操作思路和方法,并提出改進建議,以與原文作者和廣大一線體育教師共享成果、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