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其中“活動與探究”式教學,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即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經歷觀察、探索、交流、猜想、思考、推理、驗證等一系列活動,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教師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討論問題的機會,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反思等多種解難釋疑的嘗試活動,去建構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通過這種“活動與探究”,能親身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能。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從學生的生活背景中尋找實體模型,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師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應從學生最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旋轉”的概念和性質時,依次提出如下問題:
1、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運動方式?
2、這些運動可以抽象成圖形的什么變換?
3、這些圖形的變換具備什么性質?
4、你能利用身邊的物體演示圖形的旋轉嗎?
5、你能說出圖形的旋轉有什么性質嗎?
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相互交流、討論,激發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問題4,參與度達到了百分之百,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物體形象地演示了旋轉,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到了旋轉的本質特征,通過合作與交流,總結出了旋轉的概念及性質。這種學習方式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活動也增加了學生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帶有延伸性的實際問題,既蘊含著當前的教學問題,又需要學生去回味、思考,這樣的問題情境營造了一種完而未完、意味無窮的境界,從而營造積極的思維狀態,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習變得更生動、更實用、更有效、更富有創造了。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后,結合近幾年抗旱形式嚴峻,政府把抗旱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同時給學生展示了一系列抗旱的照片,然后拋出了一個抗旱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解決A、B、C、D四個村莊的用水問題,政府準備投資修建一個蓄水池,使蓄水池到四個村莊的距離之和最小。請同學們畫圖確定蓄水池的位置,并利用所學知識說明理由。問題提出后,學生都非常有使命感,積極思考、討論、交流,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探究欲望,同時,學生也感受到數學是活生生的,數學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學習數學是有用的、必要的,從而愿意學數學并且想學好數學。
三、適時穿插數學史料,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究動力
數學史料以閱讀材料的方式編入了初中數學教材,教師理應承擔起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重要職責。向學生介紹數學背景知識的輔助材料,如一些數學概念產生的背景資料、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數學家介紹、數學史料、數學在現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等,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數學的發生與發展過程有所了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價值。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中的“正多邊形和圓”后,我先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圓周率π”,再讓學生寫了一篇讀后感(可查閱資料,字數不限)。有的學生就感嘆我國數學的輝煌歷史,字里行間透漏出無比的自豪感,并立志學好數學,成就夢想!有的學生寫到祖沖之成為世界級科學家的原因,是因為他小時候就對數學、天文等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但勤奮,而且善于學習,他不迷信前人,善于質疑,同時還善于總結前人經驗,最后才取得輝煌的成績,成為了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自己以后也要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勤奮學習,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四、設置操作型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動手能力,體驗探究成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形成思維的工具的鏡子”。操作型的實踐活動能很好地把學生手的動作和腦的思維結合起來,以活動促進思維的發展,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學習完人教版八年級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后,結合教材中的數學活動2:“用全等三角形研究箏形”,給學生布置了相應的作業:1、了解“箏形”的概念,探究“箏形”的性質,2、利用你所學知識,制作一個風箏。學生對這次的作業格外投入,完成的非常好。學生通過探究“箏形”的性質,到制作風箏,經歷了知識轉化為實物的欣喜,體會了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相信他們一定會帶著成功的喜悅在科學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從數學的發展來看,它本身也是充滿著“觀察與猜想”的活動。“活動與探究”式教學正是在遵循這一規律的基礎上,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素材,設計具有探究性的活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不斷探索,從而喚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創新意識。通過活動與探究,既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養成科學的態度,增強了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