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燦坪 黃婕 吳欣怡
摘要:先進制造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重要戰略目標,其中,人才是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文章從各級各類專任教師與畢業生情況、人才招聘引進情況和自主培養情況3個方面調查福建省先進制造業人才支撐體系的發展現狀,分析存在的主要困境及其產生原因,提出3點對策建議:一是對人才進行專項管理與培訓;二是搭建統一的人才招聘官方平臺;三是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與使用,以期促進福建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人才支撐體系;先進制造業;福建省
中圖分類號:F4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了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性,指出加強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家領導人在湖南調研時也強調了先進制造業發展與創新、人才密不可分的關系,并指出企業應大力培養、吸引和善用優秀科技人才,加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以打造更多具有話語權的產品和技術。在這一背景下,需要緊密對接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需求,努力培養一大批有理想、有擔當、敢于承擔困難、愿意奮斗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推動構建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體系,為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高技能人才保障。
近年來,福建省各地市積極響應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過不斷搭建平臺,促進政企才互動合作,提供多元化服務,制定了吸引、使用、留住人才的政策舉措,以吸引各類優秀人才。然而,福建省在推動先進制造業人才支撐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仍面臨著一些制約發展的因素,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1文獻綜述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其中,宋旭光等[1]基于嵌套的常數替代彈性(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CES)生產函數,深度剖析并檢驗了技能人才有利于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邢會等[2]表明創新型人力資本能夠通過促進自主研發和知識吸收等提升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趙晨等[3]從人才的引、育、用、留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調動和發揮企業在制造業人才培養中的積極性和主體作用。但是,從人才隊伍建設來看,仍然存在多重困境。正如高中華等[4]研究指出,人才總量短缺現象嚴重和人才結構性錯配問題使得制造業人才隊伍整體還無法滿足高質量發展的實際需求。
一個完整的人才支撐體系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后備力。劉彬彬[5]以東北地區為例,重視高端人力資源開發,可讓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一致發展,加快裝備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高中華等[6]采用推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有機銜接,從政府、企業、學校3方面優化制造業企業人才支撐體系。耿曄強等[7]從理論上闡述了發展中國家全球價值鏈地位升級的影響中的人力資本結構高級化和研發強度。李滋陽等[8]從教育、創新和產業3方面構建三葉草模式的深度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李航[9]認為影響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成長能力、資源配置、發展環境以及研發水平。連建新等[10]指出市場結構、企業規模、技術引進、產學研合作和外商直接投資等因素是制造業創新產出的正向影響因素。林蒼松等[11]認為健全的經濟政策體系、高端的生產要素配置和高品質的制造產品是驅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李健旋[12]進一步提出通過技術、成本和人力資本來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呂明遠等[13]通過對大數據的研究發現,大數據對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影響作用有區域差異,中部地區制造業高級化受大數據發展的受益最多,對東部地區合理化的影響最大。可見,在制造業發展過程中,構建一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體系至關重要。
2福建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2.1人才支撐體系的發展現狀
先進制造業發展,需要各類人才的支撐。就福建省而言,目前主要來源于3個渠道,一是省內各高校、職業院校的教師,二是通過人才引進方式從省外或國外招聘人才,三是對現有企業人員的自主培養。
2.1.1福建省各級各類專任教師與畢業生情況
從近3年福建省各級各類學校基本情況(見表1)可以看出,畢業生數呈上升趨勢(見表2)。其中,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數增加最為迅速。畢業生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勞動力提供成為可能。同時,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增加,不僅給制造業領域培養了大量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也能夠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而學校總體數量在下降,主要縮減普通中學及其他年齡段學校的數量,而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數量基本不變,為城市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智力支持,間接給先進制造業提供了一定的人才儲量,但后備儲力不足。
在福建省,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工總數達到720141名;與2022年相比,普通高等學校教師數量增長最快,為高校培養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師資隊伍保障。從整個福建省看來,福州市各級各類學校教師數中,福州市和泉州市人數較多,但南平市、三明市和龍巖市教師資源相對較落后,與沿海地市相比優勢不足,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
2.1.2人才招聘引進情況
近年來,福建省加大了人才招聘引導力度。2023年7月11日正式發布數字經濟省級高層次人才認定條件(試行)通知,對數字經濟省級高層次人才的認定采取資格條件制、同行專家評價等人才評價方式來評定A、B、C和D類;2023年9—12月集中開展高層次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招聘活動以引進高層次人才。根據征集到的人才崗位需求信息,通過有關高校、人才網站、合作機構等宣傳發布,吸引人才與用人單位進行預對接,同時在省外開展線下對接。
相應地全省各地市均加大了人才招聘頻次與力度。例如,廈門于2023年3月13日舉辦留學人才專場招聘會,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宣傳推介渠道,向部分海外學聯發送活動通知。此次活動吸引了近400名留學人才參會,64家廈門城市引才聯盟及重點產業領域企事業單位現場與留學人才對接洽談。2023年11月10日,“好年華 聚福州”第十九屆福州校企對接招聘活動舉行,吸引甘肅、寧夏等13個中西部省份和閩東北地區的92家職業技工院校參會,與福州136家重點用工企業進行對接。此外,福建省各地市積極搭建平臺促進人才與企業雙向聯動,讓更多有能力有技術的新生力量不斷加入福建,為福建制造提供創新力量。
2.1.3自主培養情況
全省各地市人社部門不斷深化政企校合作,引導企業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多措并舉構建先進制造業產業技能人才培養高地。例如,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成立寧德市首個企業運營培訓中心,面向企業職工開展崗前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等。截至2023年3月,累計開展職工培訓218萬人次,技能晉升6萬多人,培養技能大師100多人。
全省各地市多措并舉,積極開展人才回引等工作。福州市根據不同條件劃分出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福建工科人才補貼和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引進落地不同類型,根據能力大小給予相關獎勵。泉州市積極推動“涌泉”行動,落實“1+3+N”政策,對泉州高校畢業生就業根據不同場景提供相應的補貼。廈門市大力吸引來廈畢業生人才,提供落戶政策、生活補助、配偶安置、子女就學、住房補貼、就業創業扶持、市優培生政策、省引進生政策進行詳細說明。龍巖市主推“1+4+N”:1個計劃,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推進“才聚龍巖”行動計劃;4個專項行動,“紫金山英才專項行動”“巖籍優秀青年人才回引專項行動”“選優生專項行動”和“柔性引才專項行動”;“N”即若干個配套文件。寧德市出臺了實施新時代“三都澳人才”強市戰略、有關意見等56項人才政策措施和構建“1+3+N”人才政策體系,對有技能、有專業的青年根據不同類型提供不同獎勵,以吸引青年人才匯聚寧德。
2.2福建省先進制造業人才支撐體系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困境
先進制造業發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支撐,并能夠持續有效供給。就福建省而言,先進制造業人才支撐體系存在以下困境。
2.2.1總體人才數量不足且質量不佳
總體而言,福建省面臨人才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問題。根據福建省教育廳的公布數據,2022、2023學年年初,福建省的研究生、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總數為1767506人。這一總體數量相對較低,意味著后備人才儲備不足。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研究生的比例僅為4.8%,高質量人才的比例相對較低,數量有限。這導致福建省在支持先進制造業等高端產業發展方面的人才資源供給不足。另外,在福建省內,教育資源在沿海地區相對于內陸地區更加優越,這導致沿海地區的人才數量較多。由于人們更傾向于在資源優越的地區接受教育,因此,福建省內部教育資源的分布相對不均衡。
2.2.2人才激勵措施有待優化
激勵是根據設置的目標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在人才吸引中,福建省實施補貼、安家費,以吸引高學歷或高技能人才,但政策力度不足。例如,廣東省韶關市在吸引本碩博人才進省中除了給予相應補貼,還提供社會保險、醫療、景區、公積金、金融、法律援助、人才驛站、推薦參政議政等方面的相應服務。河北邯鄲市對引進的本碩博人才具備領導人員任職條件的優先安排到領導崗位,并且根據相應條件給予評聘相應職稱為引進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這樣的引進政策,不僅可以讓專業技術人才更好投入工作,也讓其更愿意留下做貢獻。然而,福建省大部分還是以生活補貼、住房補貼或租房補貼為主,在其他激勵方面,例如,晉升激勵、薪酬激勵和成就激勵等方面的力度相對有限。
2.2.3引進渠道作用發揮有限
針對人才引進,福建省主要采取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在線上方面,福建省通過在官方賬號(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相關引進信息,在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建立賬號,將信息整合后推送至各網絡平臺,以增加信息的曝光度和推廣效果。同時,福建省也與相關企業聯合舉辦線下招聘會,前往高校或其他省份,以面對面的方式宣傳相關政策,并與人才進行深入交流,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福建省,為其先進制造業和其他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線上宣傳推廣存在信息分散、搜索成本高的問題,而線下引進又無法覆蓋更廣泛的人才群體,尤其是其他省份的人才。綜上所述,面對當今商業環境的挑戰,福建省需要更加靈活和多樣化地運用各種人才引進渠道,包括內部人才、外部人才、網絡資源、線下資源、校園資源以及市場資源等,創造性地探索新的人才引進路徑。
3推進福建省先進制造業人才支撐體系發展的對策建議
福建省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數字技術等產業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這為發展先進制造業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資源與產業基礎。通過上述制約人才支撐體系發展的諸多問題,為推動福建先進制造業人才支撐體系建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解決:
3.1對人才進行專項管理與培訓
在激勵措施上,一方面,通過建立相關制度和平臺對引進的優秀人才進行專項管理,掌握人才的優勢和潛力,以便優秀人才在相應領域發揮自身長處,讓引進的優秀人才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密切關注各類人才,及時了解引進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務引進人才。另一方面,對于優秀人才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通過邀請各領域專家進行座談會、演講培訓和資料培訓等方式,提高專業領域技能,為產業發展添磚加瓦。通過晉升激勵和技能培訓滿足優秀人才的相關需求,讓其更自覺、主動、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2搭建統一的人才招聘官方平臺
建立統一的人才招聘官方平臺,是當前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要舉措。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媒介獲取宣傳信息和收集相關資料。然而,在這樣的信息獲取過程中,大量信息涌入,真假信息難辨,精準判斷成為難點。因此,在人才引進方面,建議首先根據相關制度建立統一的人才招聘官方平臺,設立唯一官方賬戶,定期收集并更新各地市、各行業的詳細人事招聘信息,并標注相關提示,避免有意向的人才在信息收集過程中浪費時間,同時陷入虛假信息的誤導。其次,在該官方賬戶下設置保護權限的評論制度,使優秀人才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的招聘進展、市場趨勢和發展機會。通過與他人進行交流,還能促進信息的共享,防止信息不對稱,為有需求的優秀人才提供便利條件,更好地為其服務。最后,需要長期維護該官方賬戶,確保其成為唯一專用的信息傳播和交流平臺,保證信息傳播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并遵守法律制度進行相關監管,防止謠言的產生和傳播。利用信息共享不僅可以優化傳播工作流程,提升信息傳達服務的便捷水平,還能打破信息壁壘,使人才更快速地獲取準確的招聘信息。
3.3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與使用
除了引進外來高質量人才,福建省還要不斷培育本土的優秀人才。一方面,高校與企事業簽訂實習協議,充分挖掘、整合和發揮高校以及企事業的優勢資源,尋找校企更多的融合點和創新點,促進合作更深入、更廣泛、更務實,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讓不同專業知識領域的一線工人來到課堂,同時讓學生們走出教室實地調研,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直觀參與感受,加強對細節的關注,進行產教融合,實行有機統一,同時推進辦學模式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和中國特色學徒制培養,激發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此外,還可以不斷發展和完善繼續教育機制,讓更多的有意愿人才獲得發展的機會。對生產、技術等實際情況充分了解,將教學和實際相結合,滿足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同時,統籌協調好培訓與工作時間,防止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因工作任務繁重,無法完整學完課程,讓繼續教育變成形式主義,切實保證培訓質量。
4結語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在先進制造業的競爭中,人才支撐體系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此,福建省在先進制造業發展中,要正視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機制創新、培養優化等措施,全力打造一個人才成長、人盡其才、人才各展其能、人才脫穎而出的人才支撐體系。通過全面提升全省人才環境,為福建省先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宋旭光,左馬華青.智能制造時代需要怎樣的技能人才?[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16-24.
[2]邢會,李明星,楊子嘉,等.創新型人力資本對制造業產業鏈現代化的作用機制: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J].華東經濟管理,2023(12):34-45.
[3]趙晨,王戈菲.價值鏈視角下人才鏈支撐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的動態協同模式研究:以新型研發機構為例[J].技術經濟,2023(9):1-11.
[4]高中華,賀俊.制造業人才結構性錯配的形成邏輯及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的破解思路[J].產經評論,2023(1):5-12.
[5]劉彬彬.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測度及提升路徑研究[J].經濟縱橫,2020(1):106-112.
[6]高中華,張恒.高質量發展驅動制造業企業人才支撐體系優化的路徑及對策[J].技術經濟,2023(12):45-55.
[7]耿曄強,白力芳.人力資本結構高級化、研發強度與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升級[J].世界經研究,2019(8):88-102,136.
[8]李滋陽,李洪波,范一蓉.基于“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9(6):95-102.
[9]李航.中國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D].鄭州: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2019.
[10]連建新,陳曉敏.制造業技術升級路徑及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 2020(34): 164-166.
[11]林蒼松,張向前.中國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動力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2):161-170.
[12]李健旋.中國制造業智能化程度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軟科學,2020(1):154 -163.
[13]呂明元,苗效東.大數據能促進中國制造業結構優化嗎?[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0(3):31-42.
(編輯何琳)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alent support system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Fu ?Canping, Huang ?Jie, Wu ?Xiny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Law,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66100,China)
Abstract: ?As the core engine of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which talent is the key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alent support system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ituation of full-time teachers and graduates at all levels and types, recruitment and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and independent training. It analyzes the main difficulties and their causes, and proposes thre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irstly, it conducts special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secondly, establish a unified official platform for talent recruitment; the third i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tal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Key words: talent support system;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ujian province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項目名稱:關于先進制造業強省人才支撐體系建設的影響因素與實現路徑研究;項目編號:FAFUXMPC20230718001-00416。
作者簡介:傅燦坪(2003—),女,本科;研究方向:公共政策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