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王婷 鄭文范
人的解放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集中體現,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始終,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歷史唯物主義人類解放原理涉及人的政治解放、人的社會解放、人從自然界獲得解放、人的經濟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等多個維度。歷史唯物主義人類解放原理與焦裕祿精神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五個方面相契合,顯示出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強大生命力。
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的政治解放原理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歷史上,迄今為止的革命運動,都是人民群眾革命斗爭的結果。從本質上說,改革就是改變束縛人的解放的舊體制,建立促進人的解放新體制的政治解放過程。人的政治解放原理認為,人與人的最佳融合構成了人類政治解放的最終目標和必然歸宿。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決定性作用,是歷史的創造者。焦裕祿始終把自己定義為人民的“兒子”,他說:“黨把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沒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卻讓他們端著討飯碗四處流浪,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他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始終心系百姓冷暖,到處訪貧問苦,注重拜人民為師。他從飼養員肖衛芬那里學到了種植泡桐樹擋風壓沙的辦法,不但起到了防風壓沙的作用,還為今天蘭考人民鑄就了一座“綠色銀行”;他從蘭考縣張莊村村民魏鐸彬那里學到了“翻淤壓沙”的辦法,使蘭考沙區移動的大沙丘得到根治。因此,焦裕祿親民愛民的精神體現了對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中的決定作用的尊重。人的政治解放原理是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集中體現,與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一致的。人的政治解放原理強調解決好“為了誰”的問題,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情系群眾、感恩群眾,焦裕祿親民愛民精神真正體現了人的政治解放原理。
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的社會解放原理認為,人類在追求政治解放的同時也要強調人從社會關系的解放。社會關系的解放表現在人與人的關系上,重視平等和協作,每個人應該以誠懇的態度獲取別人的善意和友好,形成新的社會關系,“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成為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也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焦裕祿在蘭考為了根治風沙、內澇、鹽堿“三害”,通過樹立“四面紅旗”——韓村的精神、雙楊樹的道路、趙垛樓的干勁、秦寨的決心,極大地激發了他們自力更生、生產自救的潛能。焦裕祿通過“小雞”的比喻激發了韓村村民的干勁,把澇災后長出的蘆葦都變成了“搖錢樹”,并且通過發掘蘆葦的經濟價值使韓村人順利渡過缺糧難關,實現了蘭考群眾由原來面對災害“束手無策”到“辦法總比困難多”的轉變。人的社會解放原理倡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行為準則,遇到困難時主動付出,以集體利益為重,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焦裕祿艱苦奮斗精神體現了人的社會解放原理。
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從自然界獲得解放原理認為,人和自然界的矛盾是始終存在的,但隨著生產力的無限擴大,人對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認識達到相當程度,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人從對自然界的恐懼、統治中解放出來,從而成為自然界的主人。要做到這一點,人類必須從根本上把握并利用自然規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這種物質變換,實現人從自然界關系的徹底解放。
科學求實是焦裕祿精神的靈魂。為了改變蘭考的落后面貌,焦裕祿從蘭考縣情出發,尊重客觀規律,下定決心把全縣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況摸透,親自去掂一掂蘭考“三害”的分量。人從自然界獲得解放原理強調,要通過認識自然規律和提高駕馭自然的能力,在尊重“自然優先”的條件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人和自然存在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界,自然界提供了人類生存及其進行生產活動所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另一方面,人類通過發揮科學求實精神才能在實踐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真正從自然界中解放出來。焦裕祿科學求實精神充分體現了人從自然界獲得解放原理,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需要發揚焦裕祿科學求實精神。
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的經濟解放原理認為,社會生產力發展了,人民的物質生活就會日益改善,物質文明程度就能不斷提高,為此要高度重視通過發展生產力促進人的經濟解放。從歷史唯物主義人的經濟解放原理來看,人通過實踐方式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發生改變,同時作為自然界對立面的人,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改造與改變自然,成為現實的人。所以,生產力解放是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人類世世代代奮斗的結果,生產力解放需要知難而進的精神。
知難而進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內容。面對蘭考風沙、內澇、鹽堿“三害”的肆虐,焦裕祿摒棄“等靠要”的思想,打破畏難情緒,以“蘭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帶領蘭考干部群眾向“三害”發起進攻,最終根治“三害”,給蘭考人民營造了一個適宜生活、生產、生存的新蘭考,把無望中的蘭考群眾引向光明,使蘭考人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改造與改變自然,成為現實的人,這充分體現了人的經濟解放原理。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從自身中獲得解放也就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回歸于人自身”。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自身的解放原理認為,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這就要求我們大力弘揚傳承焦裕祿無私奉獻精神,像他那樣廉潔奉公,任何時候也不搞特殊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任勞任怨,堅決杜絕官商勾結、官銀勾結現象,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使黨的領導干部從“吃請”中解放出來,形成清清爽爽的政商關系,讓領導干部生活回歸正常,從而帶動社會風氣好轉,最終實現人自身的解放。
焦裕祿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他深知作為黨的干部,手中握有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焦裕祿一生嚴守黨紀黨規,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子女、親屬謀取任何好處,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政治本色,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老焦”。他去世后,蘭考人民為他披麻戴孝,他作為領導干部真正做到了“使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回歸于人自身”。焦裕祿無私奉獻、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人自身的解放原理。
(作者張靜為焦裕祿干部學院教師、焦裕祿精神研究院研究員,王婷單位為北京市朝陽區統計局,鄭文范為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