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這使黨史研究工作者回答好“我們應該如何研究黨史”這個命題有了根本遵循。
黨史研究需要追求真理、獨立思考的精神。堅持真理不僅是理論上的要求,更是實踐中的必然選擇。通過堅持真理,使共產黨人更好地理解歷史規律、把握時代脈搏、預見未來趨勢,從而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更加美好的未來。黨史研究中的獨立思考是一種基于理性思維的獨立研究能力,它要求黨史研究工作者不僅能夠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分析歷史,還能夠獨立于外界影響,作出基于證據的判斷和結論。而要做到堅持真理、獨立思考,就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黨的歷史文獻為權威依據,尊崇歷史、敬畏歷史、還原歷史。在研究上不落窠臼,不拘泥于已有的結論,而從歷史事實的本來面貌中提出獨到的見解,形成系統性、洞察深刻的研究成果。
黨史研究需要深入發掘、探求規律的能力。黨史研究工作者需要不斷提高研究能力,特別是對黨的歷史上發生的聲勢浩大的歷史事件的研究,更需要具備體系化研究、學理化闡釋的能力。而要做到這個水準,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深入歷史深處,挖掘歷史底蘊,更加準確地認識歷史運動的本質,探求歷史發展的規律。深挖歷史底蘊,關鍵在于怎么挖?一是要有“挖井”精神,從一個有礦泉之地選準一個切入口,深挖深探。二是要有“原創”的勇氣去深挖,用獨特視角挖掘別人沒有看到的“寶藏”。三是要有“歷史穿透力”的功底。對歷史材料,不僅要看到表面的史實,更要深究它的歷史淵源和理論支撐,看到歷史深處的價值。四要有深探本質、揭示規律的本領。一眼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不同的研究成果。
黨史研究需要轉化應用、傳承發揚的初心。致力于黨史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傳承發揚,是黨史研究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其研究成果永葆生命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些研究純粹是為研究而研究,只注重學術性,而沒有傳承性,這樣的研究成果基本上缺失“活化”的基因。有的甚至評完獎便束之高閣,沒有生命力。黨史研究并不是對歷史的重新展示,而是通過分析和概括,對歷史進行回望,尋找對當今的啟示和教育。真正好的研究,不僅感召人民深情回望黨的某個歷史階段充滿艱辛與榮耀的歲月,更通過對歷史事件的細致敘述與深入思考,激勵人民堅定傳承紅色文化的信念,鑄牢對黨史的歷史自信的基石。
“經世致用”“述往事,思來者”,是中國史學最悠久、最深厚的傳統,也是當代黨史研究工作者的時代召喚。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歷史的滋養和智慧。新時代,中國正行進在創造更加美好明天的大道上;大變局的世界,正經歷著開創新型國際關系的深刻轉型。黨史研究工作任重道遠,須將使命記在心中,將責任扛在肩上,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用心聆聽時代聲音,積極回應時代關切,做有靈魂、有思想、有擔當的黨史研究工作者,在學以致用、經世濟民中實現人生價值。
(作者系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參事、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