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沈姣姣
很多60歲以上的人群會選擇中醫的方式調養身體,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中醫講究陰陽平衡,通過中醫進行保健,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在某方面得到收獲。本文帶大家了解一些關于中醫養生保健護理方面的知識,希望對老人有所幫助。
健康老人的基本要求
在年齡超過60周歲的群體中,只有具備生活自理和基本自理能力的老人,才稱得上是健康的老年人。老年人健康需保證心理、社會、軀體三方面處于互相協調狀態,在通常情況下看,健康老人需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生活自理。健康老人具備基本自理能力,可照顧自身的起居,評估自身身體情況,發現身體異常及時尋求幫助。
2.影響健康因素較少。健康老人需將威脅身體的因素控制在相應范圍內,保證營養狀態良好,且具備基本認知能力,擁有積極樂觀自我滿意的心態。
3.養生意識。健康老人需擁有養生意識,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積極參與家庭活動,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中醫健康養生時刻表
成為健康的老人需每天不斷的堅持,該如何保持健康?中醫有一套健康養生時刻表:
1.早養胃。老人要將早晨7:00~9:00作為早餐時間,7:00~9:00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的時候,制作豐富的早餐可給胃提供原料,保證老人的腸胃功能。盡量以熱的食物為主,避免產生內傷脾胃等情況。合理搭配,保證有干有稀,合理補充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選擇瘦肉及新鮮的果蔬。早餐還需避免過于油膩,可將燕麥片和豆漿作為代食,達到早餐養胃的目的。
2.午養心。老人要養成午睡的習慣,中午11:00~13:00是人體陰陽交替、氣血交換的時候,適合養護心經。午養心的具體方法主要通過睡覺和敲心經,注意要在午餐后一個小時才能睡,約30分鐘即可。敲心經時要注意,心包經從心臟外圍開始,到腋下三寸處,常敲打心包經,可達到減壓的理想目的。盡量少喝茶或咖啡,少吃油膩高糖食品。
3.晚養脈。老人要在21:00~23:00進入睡眠,達到滋養百脈的目的,第二天也能獲得充沛的精力。若想獲得充足睡眠,要做好相關睡前準備,如將手指當成梳子,梳超過三分鐘,達到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目的。睡前還可溫水泡腳,有利于腎臟健康。家人可在老人睡眠前一小時輕輕拍背部,拍背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
老人養生保健四時有序
1.四時有序。人們需要根據氣溫和季節的變化,改變原有的生活起居習慣。對于老人來講,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變差,需掌握氣候變化規律,在春季,老人要預防風邪侵襲,降低氣管炎和感冒出現的概率。對于身體健康的老人,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散步,感受大自然的活力,也能放松心情。冬季較冷的情況下,要以室內鍛煉為主,注意日常養精蓄銳,保證身體健康。
2.起居有時。老人要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良好的作息是身體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生活習慣養成,也需根據季節變化,合理安排生活時間,增加日常生活的樂趣。部分老人從緊張的工作進入到休息狀態,由于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常出現生活單調寂寞等情況,要制定作息時間表,通過練書法打太極等方式,改變單調的生活模式。
3.運動有法。對于大部分老人來講,過于喜歡安靜的環境,缺少科學運動。老話說得好,生命在于運動,科學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可參加八段錦、太極拳及劍術練習等,通過長期堅持不斷的練習,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也能對多種疾病進行預防。老年人運動時需循序漸進,且具有持之以恒的態度。
教你中醫養生保健護理
1.動手動腦形神受益。通過對老人養生案例調查得出,為了保證老人健康需適當運動。很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睡眠不佳和胸口悶等情況,需學習中醫按摩方法,如長期按摩神門穴和內關穴,可保證心臟元氣充足。在按揉雙側神門穴時,每次三分鐘左右,每天按摩三次。內關穴按摩時需要注意,每次需要一按一放,每天不拘次數。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多動腦,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與青年人和諧相處,增強自身活力,感受晚年生活的樂趣。老人可多練習書法,每天堅持練習可以達到神安、志定的目的,陶冶自身情操,同時也活動了肢體。
2.揉搓經穴養生防病。老人在中醫養生過程中,學習一些揉搓經絡的相關知識,可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預防多種疾病。在睡前和起床時,用手指揉搓百會穴及頭面穴,達到強心、健腦的目的。在每個穴位揉搓按壓時需要注意,按壓次數需要在50~100次之間,通過科學按壓的方式,對多種疾病進行合理預防。
3.艾葉泡腳。通過艾葉泡腳的方式可促進血液循環。老人在艾葉泡腳時要注意,保證室內不通風,避免泡腳出汗受涼。在實踐時需要選擇50克艾葉放在鍋內加水,熬煮10分鐘后熄火倒入盆內,在水溫適合的情況下進行泡腳,泡腳結束后也需配合按壓穴位,這樣效果更佳。在天氣寒冷時,通過艾葉泡腳可以放松腿部肌肉,對腎臟也具有一定保護作用。
老人中醫養生保健,需不斷積累此方面的知識,且長期堅持。隨著年齡逐漸變大,身體各項機能逐漸下降,可能造成生活方面的不便,作為老年人需要增加對中醫保健的關注,保證自身身體健康,樂享晚年生活。老年人需要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盡量遠離煙酒,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與年輕群體進行交流,擁有良好的心情,保證晚年生活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