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核心要素。金華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新春第一會”精神,圍繞中心大局,發揮人大職能優勢,著力打好立法、監督、決定等履職“組合拳”,全力助推“三支隊伍”建設走深走實。
做優“廊”" "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要依托浙中科創走廊,更好發揮新型研發機構的引才育才作用,進一步加快創新人才集聚,營造關心人才、服務人才的良好氛圍,保障人才在金華樂業、樂居。”金華市人大代表、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朱鋼國在市人大組織的推進浙中科創走廊建設調研座談會上說。
浙中科創走廊是金華市委確定的科技創新“主戰場”。今年,金華市人大加快科技創新領域立法進度,將《金華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納入立法初審項目,聚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集聚創新型人才等領域,為浙中科創走廊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這是金華人大近年來持續“硬核”履職推動科技創新的縮影。2021年以來,金華市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實施科技創新首位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的決議》,并通過專項審議、專題詢問、視察、代表建議督辦等形式,持續監督科技創新工作,探尋依托科創平臺、引育用留創新型人才的金華方案,20余條意見建議陸續交辦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辦理,推動重大科創平臺提速建設、創新型人才持續流入。
今年,金華市人大常委會緊扣高水平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結合省人大常委會部署上下聯動開展科技進步“一法兩條例”執法檢查、浙中科創走廊標志性項目常委會視察等,助力建強高能級創新及育才矩陣,讓創新型人才在金華充分釋放潛能、盡情施展才華。
培育“鏈”" "營造人才發展“新生態”
日前,在代表電視督政現場,來自磐安縣的市人大代表、浙江金華威邦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校波犀利提問:“我市‘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數據全省靠后,請問如何強化本地優質企業的培育?”市經信局主要負責人從完善培育機制、優化扶持政策、強化要素保障、開展精準服務等四方面進行回答。
這個問題來源于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的執法檢查。這是金華市人大首次通過代表電視督政方式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開展監督,也拉開了2024年市人大助力企業發展系列監督工作的序幕。
“產業是‘三支隊伍’建設的重要依托,推動解決企業家急難愁盼問題就是助推高水平企業家隊伍建設的關鍵一招。”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負責人說,“我們結合全市正在開展的‘金心助企’活動,緊盯全市‘新春第一會’涉企部門承諾落實情況,打好監督‘組合拳’,服務保障廣大企業家扎根本地、做強實業。”
今年,金華市人大緊扣高水平企業家隊伍建設,錨定十條重點產業鏈,部署開展十條重點產業鏈培育情況專項監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專項監督、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專題視察等系列監督工作,適時作出大力培育重點產業鏈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定,提振企業家發展信心,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大力支持企業家在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融合發展中塑造發展新優勢。
賦能“教”" "筑造人才培育“蓄水池”
“面向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打造主體多元、利益互融、功能多樣的產教綜合體,培養更多適應區域產業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工匠型技術技能人才。”在調研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時,該校負責人這樣的話語令人振奮和憧憬。
高職院校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建設的主陣地。去年,金華市人大常委會開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情況專項監督,深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等多所院校開展調研,聚焦管理體制機制、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匹配度、職業教育地位和認知等困難和問題,提出深入推進改革、落實多元參與、完善育人機制、提升職教地位等意見建議,專報獲得市委領導批示肯定,有力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今年,市人大常委會還將持續聚焦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培育技術技能人才等重點領域,開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情況“回頭看”、金華技師學院遷建項目推進情況專項調研等,推動監督意見落到實處,助推進一步暢通高職學生、技能型人才的成才通道,在全社會造就“人人皆可成才、個個皆能出彩、行行皆有奔頭”的生動局面。" " " " " " " " " " " (金華市人大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