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任三屆金華市人大代表,5A級社會組織“蘭溪市心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手……
說起胡芳的頭銜,著實讓人驚嘆。作為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蘭溪市供電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工,榮譽的背后,是胡芳歷時18年的漫漫公益路。
2006年,一次偶然的經歷,胡芳得知省內有上千名患者在等待移植眼角膜,可自愿捐獻眼角膜的人卻不多。她毅然走進浙江省防盲指導中心,填寫了眼角膜捐獻登記表,成為金華市首位眼角膜勸捐者。從此,胡芳開啟了自己的公益之路。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角膜捐獻,胡芳花費10多年時間寫下了300多萬字的《角膜勸捐日記》,幫助40位捐獻者成功捐獻角膜、79位患者重見光明,并在國家電網的支持下啟動“電亮明瞳·與光同程”角膜勸捐活動,志愿者們從了解、理解到參與,正以點點星光匯聚成炬。
愛心流淌,生生不息。角膜捐獻者用愛為生命續航,胡芳致力于用愛溫暖捐獻者家屬。她十年如一日幫助角膜捐獻者家庭售賣楊梅,成立了“屠媽媽農作坊”,在央企消費幫扶平臺等電商平臺直播銷售楊梅及加工產品,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成就了以公益促產業、以產業促共富的佳話。“角膜捐獻背后的精準扶貧”公益項目,入選了《中國社會組織報告2019藍皮書》典型案例。
2011年,胡芳當選為金華市人大代表,她的公益事業有了更大的舞臺。她將公益慈善與代表履職充分結合,先后提交代表議案建議147件,積極參與《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金華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等立法工作。“蘭溪市心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也成為蘭溪市光明人大代表聯絡站。2023年,該聯絡站成功申報全國人大研究課題《功能型代表聯絡的實踐探索》。“我們以光明代表聯絡站為樣本,對比分析其他聯絡站建設經驗做法,探討綜合性平臺模式對于提升人大代表匯聚社情民意、參與立法和回應社會關切等履職能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分析總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胡芳說。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胡芳用實實在在的履職成果詮釋著自己的慈善情懷和代表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