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體育技術創新發展的今天,體育器材變得越來越豐富多樣,可以充分滿足各學段學生對不同運動項目的訓練需求,為學生參加學校體育訓練提供了更為優良的訓練條件,為中學體育訓練合理應用體育器材提供了更多選擇面與可能性,在此之間科學合理應用體育器材以開展學校體育訓練,對學生全面發展與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本文以中學體育訓練為例,在討論學校體育訓練中合理應用體育器材的重要性基礎上,深入探討相應的應用策略與方法,以期為我國更多地區中學體育訓練活動的規范化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校體育訓練" 體育器材應用" 合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6-162-3-TBB
引言
在教育改革進程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進程中,培養中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改革的中心方向。教育部要求在各學段學生群體中發展核心素養體系,使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所需求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而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其中的關鍵環節,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在此之間科學合理應用體育器材,有利于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使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便于在合理規劃體育器材配備與應用過程中,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學校體育教育工作。所以,在此之間深入研究體育器材在體育訓練中的合理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學校體育訓練中合理應用體育器材的重要性
1.1、提高體育訓練效果
體育器材屬于體育訓練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訓練工具,合理選擇體育器材開展體育訓練活動,往往需要結合特定運動項目與訓練目標。比如在力量訓練的體育器材應用中,可以幫助學生得以有效增強肌肉力量,在靈敏度體育訓練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協調能力,在此之間合理選擇適宜的體育器材,使學生在體育訓練活動中得以更好地開展訓練,從而能夠有效提高體育訓練效果。以籃球訓練活動為例,籃球架屬于其中的核心器材,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年齡、身高、技能水平設置不同投籃難度,使每一位學生可以在適宜的難度中開展訓練活動,而這種個性化體育訓練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得以更好地掌握投籃技巧,使學生的投籃命中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有效提高籃球訓練水平和效果。
1.2、減少運動損傷風險
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在身體機能、運動能力方面尚存在不夠成熟的特征。在此之間應用不適宜的體育器材或應用方法不合適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引起運動損傷的情況。通過合理選擇、應用適宜的體育器材,可以保障學生在體育訓練活動中的安全性,從而切實減少學生運動損傷的可能性。比如在籃球、足球等球類體育運動訓練項目中,正確佩戴、應用護膝、護腕、頭盔等防護器材十分關鍵,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在快速移動、碰撞或跌倒過程中所受到的沖擊力,從而起到規避、減輕運動損傷的作用;再比如護膝合理應用在籃球訓練項目中的急停、轉身等動作中,可以幫助學生提供額外的支撐作用,使學生膝關節受傷的風險得到有效減少。
1.3、激發體育訓練興趣
中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了興趣和求知欲。而隨著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進一步發展,體育器材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可以顯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愿意參與各項體育訓練活動。在此之間合理應用各類體育器材,通過設計多種趣味性游戲比賽活動,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訓練氛圍中得以有效學習、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比如可以通過引進智能跳繩、智能籃球等運動器材,可以將手機與其他設備進行連接,幫助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記錄相應的運動數據。還可以針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學生可以借助這些數據信息了解自己的實際體育訓練表現,和其他同學進行對比和分享。這一過程往往可以因為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而不斷提高其體育訓練參與熱情和積極性。
1.4、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應用體育器材開展體育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在其中得以正確掌握各類器材的規范使用方法,在此之間還要和其他學生、隊友在合作與溝通過程中完成相應的體育訓練任務,這一過程往往可以促進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思維意識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多方面素質得到共同發展。比如跳繩這種體育訓練器材,不僅可以用于開展基本跳躍練習,還可以在花樣跳繩、雙人跳繩等創新玩法中,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跳繩方式,使之得以充分發揮想象力以創造出更為豐富、更具趣味性的玩法,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在一部分體育器材的訓練活動中對學生的毅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如力量訓練中的啞鈴、長跑訓練的計時器等,通過合理應用這些體育器材可以幫助學生得以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自律能力。教師在其中通過明確設定訓練目標和獎勵機制,使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受到相應的激勵作用,對培養其意志品質與自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和應用價值。
2、學校體育訓練中體育器材合理應用策略與方法
2.1、做好訓練時間規劃工作
對于中學體育訓練而言,科學合理的訓練節奏和時間節點,是應用體育器材以提高體育訓練質量的重要前提。在此之間結合實際訓練內容和學生體能狀況,在充分有效利用訓練時間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收獲更為優良的訓練效果,同時還可以在其中更為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身體機能狀況,使學生在身體承受范圍內進行體育訓練,避免因為過度訓練而損傷機體健康。首先,應當制定詳細、清晰的體育訓練計劃,明確體育訓練時間、地點、內容以及持續時間等安排,比如可以規定每周三次固定訓練時間,每次訓練應用各種體育訓練器材進行訓練,保障體育訓練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便于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訓練應用優勢與價值;其次,還要結合體育器材特點與訓練目標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因為不同體育器材的功能和用途存在顯著差異,在不同訓練階段和目標中具有不同的適用性。所以,在制定體育訓練計劃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各類體育器材的應用特點、訓練目標,合理規劃訓練時間和內容。比如在需要較長時間適應且熟悉的體育器材中,最好在訓練初期階段應用,在那些對體能精力要求較高的體育器材,可以安排在訓練高峰期階段進行訓練;另外,還要注意做好對體育訓練時間的科學分配和銜接規劃工作,在體育訓練過程中能夠合理安排各類體育器材的使用順序和時間分配計劃,避免出現體育器材使用沖突、浪費時間等情況。學生在此之間做好熱身運動與放松活動,使身體得到充分準備和恢復,從而有效提高體育訓練效果;最后,還要做好對體育訓練計劃的定期評估與調整工作,尤其在學生體能與體育技能水平不斷提高、各類體育器材更迭換代的過程中,體育訓練計劃也需要及時得到調整與優化。做好對學生體育訓練效果與器材使用情況的科學合理定期評估工作,便于在其中得以及時發現所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體育訓練計劃的改進工作,從而保障體育訓練變得更為科學有效、更具規范性水平。
2.2、基于訓練挖掘應用方法
體育器材的應用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在中學體育訓練活動中合理應用各類體育器材,應當結合實際訓練要求以充分挖掘這些體育器材的應用方法。從以往的體育器材應用過程中可以看到,這些體育器材的應用方法并不只有一種,而是具有多樣性應用特點。比如移動籃框既可以在投籃訓練項目中應用,也可以在團隊戰術訓練中應用,尤其在學生參與體育訓練進程不斷加深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各類體育器材的創新應用方法顯得尤為關鍵,可以確保各項體育訓練項目得到切實完成。所以,在充分挖掘這些體育器材應用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各種體育器材的特性和功能,其中包括體育器材的構造、材質、應用方法、可能存在的風險點等,教師結合學生體育訓練項目的實際要求,從中選擇最為適宜的體育器材,并在此之間設計更為有效的體育訓練方法,能夠結合體育訓練目標以創新體育器材的應用方法。比如實心球這項體育器材,原本的主要訓練應用目的在于增強學生上肢力量和爆發力,教師既可以組織學生在不同距離中開展實心球投擲訓練活動,在調整投擲姿勢和力度中提高投擲命中率,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心球傳遞訓練項目,比如可以通過接力傳遞、環形傳遞等得以發展學生的協調性與反應能力;更可以組織學生嘗試將實心球與體操動作進行結合,以單手托球做俯臥撐、仰臥起坐時雙手抱球等體育訓練動作,既可以有效增加體育訓練難度,還可以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此外,沙袋在力量訓練項目中具有較為常見的應用,可以用來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與爆發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沙袋放置在肩膀上進行負重深蹲訓練,有利于增強學生腿部和臀部的力量,也可以組織學生將沙袋抱在胸前,以單腳站立練習的方式提高自身平衡能力與核心穩定性;更可以組織學生手持沙袋進行跳躍訓練,比如可以通過跳躍踩點、連續跳躍等訓練方式,使學生的腿部爆發力和協調性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2.3、專項體能訓練的科學應用
所謂專項體能訓練,指的是在體育訓練前階段,綜合分析學生實際體能狀況,針對學生的力量、敏捷、耐力、速度、應對能力以及運動技能開展針對性訓練項目,和綜合性體育訓練相比,專項體能訓練具有更為嚴格的要求。而在此之間合理應用各類體育器材可以幫助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教師應當結合實際體育訓練特點與學生實際訓練需求,從各種專項體能訓練中合理應用對應的體育器材。以力量訓練為例,啞鈴、杠鈴等器材均屬于常用訓練器材,在上肢力量訓練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力量水平以合理選擇適宜的啞鈴重量大小,從中設計出不同的動作組合,如彎舉、推舉、飛鳥等,便于全方位鍛煉學生的上肢肌肉群,也可以借助杠鈴器材開展深蹲、硬拉等訓練動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下肢力量與核心穩定性;在速度和靈敏度訓練中,可以合理使用標志錐、敏捷梯等訓練器材,教師在其中為學生設置不同的跑動路線與動作要求,如折返跑、側向移動、交叉步等,使學生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完成相應的動作,使其速度和靈敏度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協調性訓練中可以發揮平衡墊與軟梯等體育器材的重要性作用,平衡墊可以幫助學生開展單腳站立、閉眼平衡等體育訓練項目,使其身體平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軟梯可以幫助學生開展各項腳步訓練,如前后交叉步、側向移動等訓練項目,使學生的腳步協調性和反應速度在訓練過程中得到切實提高。所以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在專項體能訓練中合理應用各類器材,能夠結合學生實際狀況與專項體能訓練需求得以有效提高體能訓練水平和技能掌握程度,便于提高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的綜合能力和身體素質。
2.4、應用智能化器材開展現代化訓練
智能體育器材屬于一種新型體育器材形式,和傳統體育器材相比具有較為突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通過在體育訓練中應用智能體育器材,可以幫助學生做好對各項身體技能參數的監測管理工作,對學生運動狀態與單次訓練數據進行規范記錄。尤其在開展各項體育訓練項目時,通過合理應用智能體育器材,兼顧學生運動訓練需求、身體素質與年齡特征,基于各類智能體育器材的應用特點、適用范圍與使用條件等信息,將智能體育器材應用于學生的特定體育訓練中,可以規范管理學生的各項運動行為,幫助教師得以精準獲取學生的訓練軌跡和身體數據,從而在其中制定更為精細化的體育訓練方案、收獲更為良好的訓練效果,也可以借助智能化器材功能對學生的訓練計劃完成狀況做好評估分析工作,便于實時調整體育訓練強度、訓練時間以及頻率等參數,從而在保障學生參加訓練的安全性前提下,最大化發展學生的體能訓練潛能。比如可以利用智能手環、心率監測器等智能化器材,實時監測學生的心率、步數等生理指標,在數據分析中及時了解學生的體能狀況與運動強度,便于合理調整學生的訓練計劃、保障訓練科學性與有效性,還有一部分智能化器材具備運動軌跡記錄功能,可以用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運動習慣、動作規范性水平,便于針對性改進、完善自己的體育訓練動作與行為;另外,還可以通過應用智能化器材的趣味性和交互性功能,在引進游戲元素、社交功能中,使學生的體育訓練變得更具趣味性和交互性優勢。比如一部分智能化器材已經實現和手機APP互聯的功能,在提供虛擬場景、訓練挑戰任務中有效提高了學生體育訓練的趣味性,學生也可以利用APP和其他同學開展運動訓練比拼、分享運動成果等,使實際體育訓練的互動性效果得到切實增強。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如今的中學體育訓練中,科學合理應用各類體育器材變得尤為關鍵,有利于學生更為有效地開展體育訓練,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運動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實際體育訓練項目中應當結合不同項目合理選擇適宜的體育器材,科學控制學生體育訓練的強度和頻率水平,從而充分體現出各類體育器材的應用優勢,使實際體育訓練更具高效性和規范性水平。
參考文獻:
[1]林平.學校體育訓練中體育器材的合理應用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22).
[2]孫梅.訓練器材在初中體育訓練中的價值分析[J].田徑,2023(03).
[3]曹璐,賈園,薛怡章,等.改性聚乙烯材料制備及其在體育器材領域中的應用[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23,52(4).
[4]秦麗,郭子萌,金曉明.現代體育教育教學中體育器材的合理運用——評《高性能化學纖維生產及應用》[J].塑料工業,2021,49(04).
[5] 王龍.淺談輔助器材在中小學足球教學訓練中的合理運用[J].運動-休閑:大眾體育,2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