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奕凡

爺爺奶奶住在農村,村里的家家戶戶都有爐灶。童年時,父母工作忙,我便總是呆在爺爺奶奶家。
爺爺平時常上山去砍柴,或者去田里捧些秸稈,放到家里的爐灶旁,以備不時之需。而我則常常跟著爺爺一同出門。他砍柴時,我便在山林里撒野奔跑;他取秸稈時,我便躺在那成堆的草垛上,在陽光下美美地睡上一覺,愜意至極。記得那時的天無比湛藍,空氣中總彌漫著一股稻子和青草混合的香味。微風習習,拂過我的臉頰,褪去一絲熱意,沁人心脾。我相信,兒時的我置身于農村的大自然中,就像魯迅筆下童年時的閏土,內心是無比快樂和充實的。
我和爺爺砍柴回來,經常看到奶奶正在灶爐旁燒水,爐中燃燒著熊熊灶火,奶奶總是時不時地往里面加些秸稈。隨著秸稈的點燃,一聲聲清脆的“噼哩啪啦”聲在屋子里回蕩,水壺就在這清脆的聲響中不知不覺地開始轟鳴,一股股水汽也隨之沖出壺嘴。若是冬日,我定會坐到爐灶旁,將手湊上去,頓時便暖和了。然而還是要小心,我有一次“求暖心切”,被灼熱的火焰燙傷了手指,至今都忘不了那種痛。
最熱鬧的時候便是做飯的時候,奶奶將一把柴放入灶中,再將點燃的秸稈放進去,火很快便旺起來了。接著,爺爺奶奶便在爐灶前開始忙活,倒油、放菜、放調料,小小的廚房頓時充滿了菜香味。嘴饞的我必會湊上前去,央求爺爺奶奶讓我替他們嘗嘗咸淡。我顧不得那滾燙的熱氣,將菜肴吞入嘴中。菜的鮮咸與熱辣交織在一起,在嘴里左沖右撞,我不得不張開嘴巴一直哈氣。爺爺奶奶輕輕撫著我的頭,寵溺地笑著說:“小饞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待會兒盛出來再吃。”我不舍得離開,看著爺爺奶奶在煙火中忙碌的身影,眼里滿是期待和幸福。
如今,爺爺奶奶的家中已配備了液化氣,那爐灶便自然而然地被擱置了。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但心里卻總是有些落寞,感覺缺少了些什么。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那布滿塵埃的爐灶,牽引著我的心飛回過去。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浙光中學】
●點評
時間不斷流逝,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有些事物被淘汰了,但是,那老舊的、不起眼的爐灶,卻承載著小作者無比珍貴的童年生活。文中,有“我”在大自然中的唯美畫面:跟著爺爺一起上山下田,在山林撒野奔跑,在草垛上放松睡覺……這樣的生活讓人覺得無比愜意;還有“我”與爐灶共處的畫面,它讓我享受到美味的同時,更享受著長輩的寵溺,很好地表達了“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的主題情感。
(指導老師:苗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