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白玉蘭戲劇獎,是上海的著名文化名片,她的每一次綻放,都向世人展現中國戲劇的勃勃生機,也同時幽幽散發著魔都文化的巨大魅力。此番“白玉蘭”的綻放,可圈可點處甚多,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她所呈現的“開放性”,給這個著名文化品牌錦上添花,使之更為璀璨奪目。
比如因舞劇《朱鹮》斬獲本屆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榜首的舞蹈演員朱潔靜名字的出現,比如因出演影視劇主要角色而聞名的著名演員劉敏濤、辛芷蕾等明星名字的出現,讓本屆“白玉蘭”的頒獎舞臺眼睛一亮。雖然她們在其他藝術領域大名鼎鼎,然而摘取“白玉蘭”的桂冠談何容易,她們是在“戲劇表演”的舞臺上與其他名角奮勇角逐,是在嚴格評判下獲得的榮譽,這就充分彰顯了戲劇表演的巨大魅力,她無疑是很多演員的追夢之選。
再如“玉蘭花開·魅力上海——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獲獎代表專場演出”,在維也納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維也納國際中心“2024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活動的舞臺上精彩亮相,這是白玉蘭品牌溢出效應的極好例證。如果一場辛辛苦苦加轟轟烈烈的品牌評選活動,除了一個熱熱鬧鬧的頒獎晚會,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或者就刀槍入庫藏之名山了,未免可惜。如果優秀劇目或優秀的表演藝術家能借助品牌評選的東風,最大可能地讓藝術成果呈現給廣大觀眾,甚至慧澤海外觀眾,這無疑是“開放性思維”的題中之義。
在異國的舞臺上,當越劇《梁祝》優美的旋律響起,當江南的水磨腔和載歌載舞的昆曲亮相,當既傳統又現代的京劇、越劇、滬劇、歌劇、芭蕾舞、雜技等精彩紛呈,怎不讓身處異鄉的華人華僑動容?怎不讓喜愛藝術的外國友人耳目一新?毋庸諱言,有的海外商業演出,由于受各種條件所限,往往流露出草臺班子的粗糙。而像白玉蘭戲劇獎獲獎演員的高規格演出,簡直就是精華薈萃,這才是中國藝術璀璨明珠的集中呈現。毫無疑問,這樣的海外演出,乃是拜“白玉蘭”所賜,當發自肺腑的掌聲從各種膚色的手上響起,上海這座城市也與有榮焉。
“開放美麗的白玉蘭”還盛開在文藝志愿服務的專場舞臺上,當舞劇《朱鹮》主演朱潔靜與此前同樣獲得過榮譽的王佳俊跳著《朱鹮》選段,當劉敏濤等獲獎者帶來配樂朗誦《和春天同在》……“戲劇屬于人民”的理念就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切切實實的存在。在劉敏濤看來,相比于閃亮華麗的頒獎晚會,眼前的這個惠民演出舞臺也許并不華麗,但是很美麗,“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繼續支持文藝惠民的活動,因為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世界,是我們文藝工作者應該做的。”這不是什么豪言壯語,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悟。不看重華麗,更看重美麗,這正是“開放美麗的白玉蘭”的優秀特質。
文化品牌是城市的標識和名片。當“上海文化品牌大會”上,看到“白玉蘭”獲得了“最具影響力案例20例”和“最受市民歡迎案例20例”兩項殊榮的時候,人們毫不吃驚。白玉蘭戲劇獎已經成為上海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文化節展賽會頂流城市的關鍵一環,也是魔都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一個好的戲劇獎,冠之于“白玉蘭”的好名字,讓戲劇與魔都相得益彰。
誠如本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評委會主任奚美娟所言:“中國戲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白玉蘭花,以其純潔、高雅的品質,高尚、卓越的藝術追求,與戲劇之光相互輝映,點亮心靈。”誠哉斯言,這是對“開放美麗的白玉蘭”的極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