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英紅

6月3日,墨西哥大選結果受到全球矚目:執政黨國家復興運動黨大獲全勝—總統候選人克勞迪婭·辛鮑姆以約六成得票率勝選,在女性就業率遠低于其他拉美國家的墨西哥打破了性別的最高天花板,同時執政黨及其盟友在下議院贏得絕對多數,并在參議院至少獲得簡單多數的支持,遠超過民調顯示的支持率。
國際投資者擔心,執政黨在政府和立法機構獲得的優勢,將給左翼更為雄心勃勃的改革大開綠燈,比如提高養老金支付和最低工資標準,可能導致昂貴的社會福利開支。辛鮑姆的政策主張,很大程度上會繼承其“政治導師”、現任總統洛佩斯的政策方向,繼續走國家主義經濟道路。故而,選舉結果引發了股市、匯市和債市三市震蕩,也令國際投資者有所猶豫。
不過,以務實著稱的辛鮑姆,在對華政策上可能會保持一定的彈性。中國是墨西哥的重要貿易伙伴,兩國在基建、能源、制造業等方面的合作,與墨西哥繼續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目標是契合的。辛鮑姆政府可能會繼續尋求與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合作,但也不能完全屏蔽美墨關系對墨中關系的影響。
本次墨西哥總統選舉中,參選的3位總統候選人中有兩位是女性,且辛鮑姆和在野黨聯盟“墨西哥廣泛陣線”的候選人索奇特爾·加爾韋斯,一直領先于男性參選人、公民運動黨候選人豪爾赫·阿爾瓦雷斯。
由于左派當政和憲法改革,墨西哥政壇女杰輩出,目前國會參眾議長均為女性,而首次選出女總統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
1962年6月,辛鮑姆出生于墨西哥城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父母是為了逃避納粹大屠殺而從保加利亞移居墨西哥的猶太人。父母分別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生物學家和化學工程師。她信仰猶太教,先后獲得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能源工程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
從政之前,她潛心研究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發展。她的博士論文主題,是對墨西哥與其他工業化國家的能源消耗趨勢進行比較。她擔任母校工程系的教師5年,后被墨西哥城的時任市長洛佩斯任命為首都的環境局局長。
辛鮑姆2006年加入洛佩斯的總統競選團隊,擔任發言人。由于沒有同“對女權不屑一顧”的洛佩斯保持距離,她遭到一些女權主義團隊非議。2018—2023年,她主政墨西哥城,其間推進了教育、衛生和住房項目,同時堅持宣傳洛佩斯總統的執政理念和社會福利項目,提出將節儉、誠實和根除腐敗作為施政重點,并致力于建立“誠實政府”。
對于“老大難”的毒品泛濫和社會治安問題,辛鮑姆可能會采取更綜合和人道的策略來緩解沖突,而不是像洛佩斯一樣通過全面加強社會管制來應對。
辛鮑姆在總結自己擔任墨西哥城市長的成就時表示:“我是唯一能夠在安全方面取得進展的人。”在她擔任市長時,墨西哥城緝獲1.6噸可卡因;截至今年4月,墨西哥城執法部門瓦解了240多個犯罪團伙,重大犯罪案件發生率較2019年下降60.1%,兇殺案件降至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辛鮑姆承諾當選總統后,在全國推廣墨西哥城的安全治理經驗。
對于“老大難”的毒品泛濫和社會治安問題,辛鮑姆可能會采取更綜合和人道的策略來緩解沖突,而不是像洛佩斯一樣通過全面加強社會管制來應對。
與此同時,辛鮑姆也主張通過多種手段并進。她承諾依托社會福利體系的構建,從根本上鏟除犯罪土壤。洛佩斯政府的經濟政策,包括提高最低工資、減少貧困人口、支持小企業和農民等措施,都得到辛鮑姆支持。她的競選口號是“為了所有人的利益,首先是(為了)窮人”,也顯示出左翼的基本路線。
不過,參考洛佩斯的承諾兌現情況,辛鮑姆的施政成效有待實踐檢驗。洛佩斯也曾將打擊腐敗、消除社會不平等、刺激經濟發展作為施政重點,六年時間,洛佩斯總統在提高國民最低工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對貧困人口的援助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是這些成就并未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打擊犯罪上的進展,腐敗、濫權現象依然層出不窮。
在環境和氣候變化領域,外界期待有著物理學和能源工程學術背景,同時也是前氣候科學家的辛鮑姆,會在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政策上更加注重科學方法和實際成效。不過,墨西哥作為一個電力短缺的國家,在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困難重重,高碳發展之路恐難在短期內扭轉。
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墨西哥從地緣政治新趨勢中持續受益,但是執政黨出人意料的大勝,將國際投資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國內政治上。投資者擔心,執政黨在獲得國會兩院以及行政機構的空前勝利后,將著手徹底改革。一周內,墨西哥比索對美元的匯率下跌超過5%。
洛佩斯任內,因為立法機關的不配合,他的立法動議常常受阻。由于洛佩斯即將結束的總統任期將會與新一屆國會有一個月的重疊期,他誓言將要借助在新國會的席位優勢推進改革。此言一出,市場震蕩進一步加劇。
今年2月,洛佩斯提出一攬子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取消獨立監管機構,直接選舉最高法院大法官和國家選務機構的成員。當被問及投資者的反應時,洛佩斯說:“你必須在法律和正義之間做出選擇。”
國會眾議院領袖之一伊格納西奧·米爾表示,國會將于今年9月重新召開會議時,對改革方案進行投票。但墨西哥財長緊急安撫投資者,辛鮑姆也謹慎表態,稱尚未做出任何決定,表示必須開啟對話。
有投資者稱:“改革令人擔憂,因為這會惡化墨西哥的法治,這可能會殃及實體經濟。恐懼轉化為謹慎,企業主現在可以選擇暫停投資項目。”
在投資者看來,洛佩斯作為民粹色彩很強的左翼總統,任內進行了與1990年代按照“華盛頓共識”所進行改革相反的變革,對底層的照顧大幅增加,但在產權保護、法治水平上被視為有所倒退。3年前的全國議會和地方選舉中,執政黨受到了一定的懲罰,但洛佩斯不改初衷,終于在任期最后一年實現了執政黨的大獲全勝。
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數據庫”和弗雷澤研究所的“世界經濟自由度數據庫”顯示,墨西哥的營商環境在多個指標上表現欠佳。在產權保護方面,墨西哥有對外國以及本國投資者“強征投資”的歷史,如1938年沒收了外國石油投資。
2023年,墨西哥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6.5%,相比地理區位而言可謂表現平庸。經濟學者將之歸結為脆弱的制度、口頭上的現代化、沖突解決機制低效等。實際上,脆弱的制度、較低的法治水平也是墨西哥有組織犯罪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墨西哥長期面臨綁架、失蹤和其他犯罪暴力危機,自2018年以來,每年造成約3萬人死亡,犯罪暴力死亡率相當于美國槍支暴力死亡率的1.8倍。
現任總統洛佩斯在競選時曾多次表示,有組織的犯罪團伙在選舉期間實施暴力和謀殺,試圖控制選舉結果。獨立機構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暴力正逐漸演變成選舉中的一種政治工具。“國際危機組織”估計,目前墨西哥約有450個犯罪集團活動,他們有組織、有經驗,資金充足,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甚至包括部分公共機構。在選舉時,他們試圖左右選舉結果,尋找保護傘。
洛佩斯主張用“堵”的方法嚴打暴力犯罪,但有罪不罰在墨西哥是普遍現象。美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不協調的司法和警察機構,無法控制分散的犯罪網絡”。該國司法和警察體系一直因腐敗和瀆職而臭名昭著。墨西哥檢方數據顯示, 2019年,只有0.3%的記錄在案的犯罪嫌疑人受到指控和接受審判。
除了企圖激進改革、口頭打擊暴力,洛佩斯任內的某些“成就”,對繼任者還構成某種“負擔”。例如,洛佩斯放棄財政緊縮計劃,承諾最低工資以及養老金高于通脹率的上漲,在貧困和不平等問題嚴峻、總統由普選制產生的環境下,有助于轉化為及時的政治收益—選票,但是公共財政面臨著入不敷出的巨大壓力,繼任者辛鮑姆在縮小財政赤字方面承擔著非常艱巨的任務。
為了“共渡時艱”,洛佩斯還提議削減國家選舉研究所的預算,并用7名直接選舉的代表,取代其由政治共識選出的11名成員所組成的國家選舉委員會,認為此舉不但可以避免出現“死人投票”的選舉欺詐,而且可以大幅節省選舉經費。
由于洛佩斯即將結束的總統任期將會與新一屆國會有一個月的重疊期,他誓言將要借助在新國會的席位優勢推進改革。此言一出,市場震蕩進一步加劇。
他還希望通過將墨西哥參議院的規模削減1/4,將眾議院的規模削減 1/3以上,并結束對競選活動的公共資助,來節省資金。
巨大赤字的背后,卻是墨西哥在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方面長期投資不足。這導致政府將以前掌握在公務員手中的許多職能,轉移到相關能力較弱的軍隊手中。該做法將在未來構成巨大的挑戰。
反對派和獨立觀察家大聲疾呼,稱這些變化將破壞選舉機構的獨立性,并破壞對墨西哥年輕民主的信心—2000年墨西哥才告別長達70年的一黨統治。國際投資者擔心,辛鮑姆與現任總統洛佩斯政策選擇上的一致性,加上“聽話”的國會,意味著現任政府的許多對營商環境不利的政策將會成為結構性的問題,持續損害墨西哥所能提供給投資者的勞動力、商品和服務以及行政能力,最終損害墨西哥當下及未來有利的地緣戰略環境以及《美墨加協定》所帶來的發展優勢。
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美國等西方國家轉向“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墨西哥的區位優勢愈加明顯,其經濟政策也與外交政策緊密纏繞。
辛鮑姆表示,將遵循不干涉和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等原則開展外交。這意味著新政府在國際事務中將會保持獨立立場。不過,考慮到美墨互為對方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秩序中的立場對墨西哥的影響不容小覷;在中美貿易競爭的態勢中,美墨關系不可避免地會對墨中關系產生溢出效應。
墨西哥作為北美自貿區成員國,其對外經濟政策受到區域法律環境的約束。事實上,這一不利影響在今年上半年已經陸續呈現。
2023年《美墨加協定》簽訂后,中國企業通過“近岸外包”將產地墨西哥化,來規避美中對立下的市場風險。當下,該策略面臨美墨聯手加強管控投資的新挑戰。
毗鄰美國的墨西哥,擁有跨境物流的實力和重要性。墨西哥工業園區協會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7年前,全國將建設的工業園區廠房已全部售罄。在搶購工業區廠房和倉儲設施的企業中,有旨在避免美國懲罰性關稅的中國企業,還有那些從中國撤離或在當地增加投資的美國企業。

根據2023年11月墨西哥經濟部公布的初步數據,在外國直接投資的排名中,前十名分別為美國、西班牙、德國、阿根廷、日本、加拿大、英國、荷蘭、法國和瑞士。不過,隨著大量中國企業在2023年趕上“近岸外包”風潮,預計2024年排行榜將出現變化。
對當下的美國來說,產業政策已取代了自由貿易。雖然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南美洲大部分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但位于北美的墨西哥仍在貿易上追隨美國。從另外的角度看,美國的思路符合奉行經濟民族主義思想的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以及來自執政黨的辛鮑姆,都希望保護墨西哥的國內工業。
美國在密切關注著墨中關系。2023年底,美國財長耶倫和墨西哥財長德拉奧達成一項協議。根據協議,兩國今后合作審查在墨西哥的外國投資,美國為墨西哥提供“近岸外包”作為獎賞。有分析稱,這是美國針對中企相繼進駐墨西哥采取的新策略。
2023年底,美國財長耶倫和墨西哥財長德拉奧達成一項協議。根據協議,兩國今后合作審查在墨西哥的外國投資,美國為墨西哥提供“近岸外包”作為獎賞。
不管政治立場如何,墨西哥歷任總統都非常重視墨美關系。在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指責墨西哥成為中國鋼鐵的轉口國之后,墨西哥在保護本國產業、防止不公平競爭的名義下,連出兩記重拳,規制在墨的外國投資。2024上半年,墨西哥兩個月內兩度對沒有與墨西哥簽署相關貿易協定的國家的商品加征關稅。
3月,墨西哥對來自中國的鋼釘、鋼球加征關稅。洛佩斯總統曾表示,相關爭議并不會對墨美以及墨中的貿易關系造成壓力。4月22日,墨西哥公布修改版法令(5月8日進一步修改),計劃對鋼鐵、鋁、紡織品、木材、鞋類、塑料、化學品、紙張和紙板、陶瓷、玻璃、電氣材料、運輸材料、樂器和家具等544類產品,加征5%~50%的臨時關稅,為過去5年受經濟增長放緩打擊的企業提供復蘇救助。新法令次日生效,適用期為兩年。
短時間內兩度加征新關稅的背后,也潛藏著墨西哥與中國之間近年來越來越明顯的貿易逆差。截至2023年底,雙邊貿易逆差超過1040億美元。墨西哥的產業工會,對迅速增長的墨中貿易頗為敏感。以鞋類為例,2023年中國向墨西哥出口多達6000萬雙鞋,價格遠低于墨西哥同類產品的價格,引發了墨西哥全國鞋類工業商會的非議。新法令生效后,墨西哥工業商會聯合會發表聲明,辯稱新規定并非出于保護主義,而是旨在打擊傾銷、補貼和低估價格,自我標榜為“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必要行動。
對在墨外資而言,政策的調整之外,另外一大風險是治安威脅。外資往往集中在毒品交易猖獗、非法移民聚集以及高犯罪率的美墨邊境地帶。好在,安全風險仍然沒有削弱墨西哥在全球新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今年2月墨西哥經濟部發布報告稱,截至2023年底,墨西哥吸收外國直接投資360.58億美元,同比增長27%,創歷史新高。
長遠來看,辛鮑姆政府面臨著國內治理及其外溢影響帶來的諸多挑戰。墨西哥近年來經濟增長放緩,持續加劇的貧困現象及居高不下的犯罪率等,持續困擾著該國的發展。具有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的墨西哥,每每在有望實現經濟起飛時奇跡幻滅,助推經濟的努力一次次折戟而終。可以說,相比一時的外資井噴,墨西哥國內治理的成效才是其未來發展高度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