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詩穎
邵星將目光投向身下,蔚藍的地球占據了大半部分視野,擴張的海洋、退卻的冰蓋、天然的或人造的森林和荒漠、城市和村落,都掩映在大氣環流的云舒云卷之下,仿佛披上了一層薄紗。地球邊緣被大氣的中間層描上藍色的邊線,反射的日光由明至暗,逐漸彌散至太空的漆黑與虛無之中。星星點綴在漆黑的背景上,像無盡天外通過小孔落入的光,而那藍色星球的中央,數十道泛著銀光的細線向上延伸,直達邵星身側。在整個星球的映襯下,銀線顯得格外纖細和脆弱,但它仍將整個視野切割成許多部分,就像繪畫構圖時的透視線。
太空電梯。人類工程的奇跡,通往群星的門扉,邵星此刻與地球家園纖弱而堅強的維系。
邵星今年三十四歲,擔任天梯工程師已有十年。每時每刻,數以百計的自動軌道車在無所不能的中控AI統籌之下,沿著天梯主體附加的外掛纜線不知疲倦地上下巡查,上報隱患,修補結構,替換老壞的零件,加固松動的連接。它們照看著太空電梯主體及附加的通信終端、聚變發電站,以及從大氣科學到高能天體物理學等眾多學科的探測器,無須人類介入。但即使每一臺軌道車隨時都在與中控AI通過無線電同步運行數據,也沒有人能確保這些機器永遠不會出錯。邵星的職責就是確保這些機器不會發生故障。平日里他待在控制中心,每隔一個月都會穿上太空作業服,沿著外掛纜線往返,檢查設備的每一處結構是否損壞。
一輛軌道車從下方緩緩爬升上來。邵星伸手拍了拍它方方正正的車身,軌道車前的電子屏幕上顯示自檢結果一切正常。他打量了一下這個小東西,覺得它沒有問題,便暫且放它離開。此時,他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方237米處,距離地球約36000千米之遙,他忽然對自己所處的位置生出幾分淡淡的自豪感:除去聯合月球基地、環月空間站和太空港上的常駐人員,他是人類文明所有成員之中站得最高的。
例行的巡檢早已結束,但他并不想返回。他只想多看幾眼從太空回望地球的獨特景致,享受一個人在太空中獨特的孤寂感。陪伴他的智慧生命只有通信器另一頭的控制主管,再加上在光學、加速度、振動等一系列傳感器背后看著一切的中控AI。邵星喜歡和中控AI交談,雖然它不會回復——畢竟它只是一個普通的通用AI系統,它的工作職責中沒有“與人類交談”這一項,更比不上那些圖靈名冊中幾乎與真人無異的自我AI。他看著天穹城圓頂上反射的太陽光,對著距離他最近的攝像頭說道:“日光下的圓頂看上去格外像露珠,你覺得呢?”
即使知道自己現在身處真空之中,聲波這種機械波無法傳播,邵星還是覺得AI能通過視頻監測唇部運動“聽到”他的話,正如百年前的科幻電影所展現的那樣。但絕大多數時候,他只是在自言自語。天穹城——人類在大氣之外建立的第一座城市,此刻正在太陽的照耀下閃爍,四個由聚合物復合材料制成的球狀結構被輪輻形的空間站骨架串聯起來,圓頂內隱約可見的高樓廈宇向圓心生長。他看到空間站縮回減壓室,天梯的轎艙與空港分離,而后以1個G的加速度向下疾馳。在空間站兩側,一排排多晶鈣鈦礦型甲基銨三碘化鉛太陽能發電陣列沿同步軌道依次排開,太陽能板中的日影光芒是如此強烈,讓人覺得像是另一個小太陽。
邵星啟動太空服上的噴氣推進器,將自己的高度向上提升了一百米,各種附加結構從他的視野中遠去。在越過PeV宇宙射線觀測站時,他突然瞥見一顆鈦合金螺母自上向下飄去。他向上看,發現距他七十米處的激光防御系統二級陣列上,一臺激光器的檢修門自鉸鏈處斷裂,岌岌可危地懸掛于太空中。
邵星的腦中閃過一絲疑惑。各種儀器的檢修門都使用電磁控制,連接著中控AI,就算將其打開后忘記關閉,門也會自動關上,不會有被僥幸逃過激光防御系統的高速小型流星體撞斷鉸鏈的可能性。況且就算有事故發生,中控AI也會及時上報并派遣軌道車前來維修。為什么檢修門會被打開?為什么中控AI沒有發出警告?為什么軌道車沒有前來維修?但他來不及多想,噴氣推進器噴出的氣體給予他反向的加速度,他朝故障發生處不斷上升,直到與那道18750千米長的太空長城相接。
他躲避在這漆黑的龐大陰影之下,用安全繩將自己固定在鋁基復合材料骨架上。面對著損壞的檢修門和里面的光學諧振腔,他小心翼翼地打開隨身的應急工具箱,解開固定電動施具、螺絲和備用鉸鏈的電磁鎖,太空服的外骨骼裝備引導著他的手臂精確地完成拆卸損壞結構、安裝新部件、擰緊螺絲這一系列操作——畢竟在失重環境下人類作業會受到影響,而機器不會有這種問題。新的鉸鏈已經換上,故障已被消除,邵星打開太空服頭盔中的通信器,準備將此次故障報告給控制中心。
靜默。信道內只有一片雜音,似宇宙背景的漲落。
一種不祥的預感從邵星心底升起。他不由自主地將身體縮了縮,向下望去。他看到地球兩極以及更廣泛的地方上空閃爍著紫綠色光帶,一個詞語呼之欲出:
“太陽耀斑!”
天穹城,控制中心的大廳內。
全體十五名工作人員焦急地看著墻上巨大的顯示屏,原本應是二十四小時不斷的視頻畫面已成了一片漆黑。
“這是太空港赫利俄斯-Ⅱ號探測器四十五分鐘前傳回的數據?!币粋€身著白袍的年輕人高舉著手中的平板,“出現在活動區AR2992,級別X2.9,由于不明原因,系統沒有及時發出預警?,F在我們正面臨第二輪物質噴射,雖然我們的設備在設計之初就對這種情況做了預演,但此次太陽活動過于劇烈,已經超過了屏蔽材料防范的閾值。目前我們與外界的無線電信道全部中斷,衛星糾錯算法失效,要等接通地面中繼站之后才能恢復。”
“檢查一下天穹城的超導線圈,”控制中心主管眉頭緊皺,“第一要務是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技術員從電腦屏幕前抬起頭,“線圈正常運行,磁場強度正常,預計可以抵擋96%的輻射?!痹趫鏊腥藨抑男姆畔铝艘恍?。除去聚合物復合材料膜的保護,每時每刻來自聚變發電站的電流,在環繞天穹城圓頂的超導線圈中不停地做無阻力的圓周運動,因此可以在外部產生一個勻強磁場,引導來自太空的帶電粒子沿磁場運動,從而繞開城市。
但主管仍維持著嚴肅的神情,他犀利的目光快速掃視中心的所有人和顯示屏,“預計會造成多大損失?”
“正在估算?!?/p>
突然,像是注意到什么,主管掃視的眼神停駐在監測纜線的工程師上。那名年輕的女工程師雙眼緊盯著屏幕,露出了驚恐萬分的表情,“天哪!難以相信……不,是極其危險……”纜線工程師語無倫次,她的身旁迅速聚集起一群人,“天梯1-5號纜線水平偏移均超過0.4米,張力數據達100%,正在不斷上升……”
“檢查一下電磁阻尼減振器的數據?!敝鞴苊寄块g的溝壁再度加深。
“查不到,無線通信還需要十二分鐘才能恢復?!卑着矍嗄暾f,“據我推測,極有可能是太陽風干擾了電磁阻尼減振器的磁場,使其無法正常工作?!?/p>
所有人都明白這話意味著什么。來自月球和太陽的重力作用會使太空電梯的纜線發生垂直于天梯方向的振蕩,這將會帶來各種不良后果。因此,在每架天梯重心附近的同步軌道高度,分別設有三個環形減振器,由電子控制器ECU根據水平方向加速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發出指令,精確控制輸入線圈的電流強度,從而產生反方向運動阻尼力,減小天梯的振幅。但此時此刻,強度媲美卡林頓事件的太陽風在沒有大氣和磁場阻礙的情況下肆意轟擊減振器,干擾了ECU的運行,從而擾動磁場,使太空電梯發生不規律振動,緊接著極有可能出現天梯斷裂的風險。
主管問:“天梯轎艙是否都在港口?”
“根據時刻表,三分鐘前剛有一班離開天穹城?!?/p>
“通信恢復了嗎?”
“還要再等一會兒……”
主管沉吟片刻,眼下有眾多人命攸關的事迫在眉睫,他和團隊必須全力以赴。而這時,顯示屏上突然彈出一個畫面,那是剛剛重新連接上的光學攝像頭畫面,但鏡頭不知為何對準了漆黑的激光防御陣列底下一個小小的白點。
“是邵星!他還在外面!”大家的臉上帶著驚訝、緊張和害怕,即使他們都是資歷深厚的工程技術人員,也不能確定太空作業服是否能抵擋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的高能粒子,更不能確定這些高能粒子對邵星造成的傷害有多大。直到通信初步恢復,才聽見主管一聲低沉的命令:“聯絡下行的轎艙,叫他們立刻返航。還有,接通邵星?!?/p>
整座天梯正在振動。
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太空電梯在回復性保守力和電磁減振器產生的電磁力的共同作用下,左右往復運動。起初振動并不強烈,只能隱約看到些許銀色的殘影,而后隨著振幅不斷擴大,天梯偏移的幅度越來越大,似被一雙巨手撥動的琴弦。然而,這幾根琴弦并不會發出樂音,只是在吟誦一曲無聲的悲歌。
系掛在激光防御系統背后的邵星看著振動的天梯,眼中的憂慮并不比天穹城中控制中心的成員輕幾分。太空電梯這座人類建造的最高建筑,此刻正像1940年的塔科馬海峽大橋一般起伏扭動,像一條憤怒的巨蟒,讓任何工程技術人員都無法放心。耳畔通信器的雜音突然消失,帶著欣喜和迫切,他聽到了主管沉郁而威嚴的聲音,“邵星,這里是控制中心,聽到請回答?!?/p>
“回主管,我目前一切正常。剛剛是發生色球爆發了嗎?”
“是的。我們監測到一個X2.9級的太陽耀斑,無線電通信系統全部癱瘓,經過通信工程師和AI的不斷搶修,我們得以成功恢復部分信道,才與你取得聯系。但請你不要離開目前所處的位置。拋射出的日冕物質包含各種帶電粒子,其中質量較輕的質子先到達,質量大的粒子如α粒子稍后一點兒到?,F在距離拋射已有四十六分鐘,再過三分鐘α粒子潮就會到達,我們并不能保證你的太空作業服能有效阻擋所有高能射線,但你現在所處的位置有激光防御系統陣列為你阻擋粒子潮,所以請你保持原位,不要離開,等待救援。是否明白?”
“是。但是現在天梯主體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振動,會對正在3號天梯上運行的轎艙產生隱患。”知道主管大概在用攝像頭看著自己,邵星指向了3號天梯。轎艙正隨著纜線一同往復運動,在五根此刻維系著它命運的納米絲線操縱下無力地搖擺,就像狂風巨浪中的一葉扁舟。
“沒錯。現在的情況是電磁阻尼減振器受粒子潮干擾,會逐漸加劇天梯的水平振動。我們正在尋求解決方案。目前我們認為,最可行的方法是暫時關閉減振器,但我們目前未能與減振器ECU或軌道車聯通,實在不行,我們可以等太陽風過去……”
“但是,”邵星突然打斷了主管的話,“我們可能等不到太陽風過去了?!?/p>
“對天梯振動模式的分析顯示,減振器驅動力角頻率使天梯振幅到達極大值?!崩|線工程師說,“這意味著,太陽風不知怎么讓減振器磁場力變化的頻率剛好與納米纜線固有頻率呈正整數倍關系……也就是發生了共振!”
“有多嚴重?”
“水平偏移量超一米,張力達120%,張力達200%后會發生斷裂?!?/p>
最令人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物體發生共振時,外界頻率和物體的固有頻率相等,物體本身的振動增幅會越來越大。最后,物體將因為振幅過大導致結構無法承受而斷裂。即使納米纜線有極高的強度,但它已經在縱向承受了8.5吉帕拉力,無法再承受橫向的剪切應力。
“還是無法連接到軌道車和減振器嗎?”主管問。
“無法連接,衛星網絡已有15%損毀?!?/p>
主管低下了頭,他明白天梯斷裂的后果。這座歷時十年建起、凝聚全人類團結精神的工程奇跡,是地球到太空最便捷的運輸通道,一旦通往群星的門扉損毀,天穹城以及太空港上生活著的1672人將被困在距離地球36000千米的太空之中。最危險的是,3號天梯轎艙由于天梯的振動無法順利返航,一旦天梯斷裂,全轎艙的人將無法生還。
主管艱難地開口:“……做好Ⅰ級應急預案,我們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p>
“或許還有一個辦法。”
邵星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回蕩在靜寂的控制中心。所有人的目光霎時落在了屏幕上,攝像頭映出了邵星隱匿于太空服頭盔下的臉龐,“電磁阻尼減振器備有一個應急開關,可以由我手動關閉減振器,至少能阻止振幅進一步增大?!?/p>
主管的目光盯著屏幕上的邵星,眉頭緊皺,凝噎良久,才出聲:“但……這會使你暴露在超過規定劑量的輻射中,我們不能讓你冒這個風險?!?/p>
“但是,”大家似乎看到了漆黑的頭盔遮擋下邵星堅定的目光,“太空服能抵擋25Sv的輻射,就算多出一點點輻射,對我影響也不大。但天梯斷裂危害到的人命可遠遠不止一條。從最壞的角度看,即使以我一個人的性命去挽救他們的性命,也是值得的?!?/p>
“可是……”
沒等主管說完,屏幕上,身著潔白太空服的邵星倚在黑色的巨構上,背對深邃的太空和千億星辰,向著攝像頭敬了一個禮,“請,批準同意!”
整個控制中心沉默了。每個人都低下了頭,只有主管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幅幾乎凝固不動的畫面上,一向嚴厲的眼神此刻卻充滿敬意,“天梯維護控制中心主管,同意你的請求。還有,我命令你,必須給我完好地回來。”
大家的心情復雜,只能默默目送這位英雄,而那位負責監測纜線數據的女工程師半跪在地上,早已泣不成聲。
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在啟動推進器加速奔向減振器的環形結構時,邵星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這句話。他想起這句話是如何支撐著他的祖輩們跨越一個又一個黑暗的長夜。先驅者們背負著時代的重量,前赴后繼,以身為炬,只為守護自己希望守護的一切,只盼有人能到達他們所期盼的未來。
邵星沿著正在不斷共振的天梯向下,絲毫沒有感到緊張和懼怕,仿佛只是在進行一次平常的檢修任務。
“振幅一米,張力達130%,預計六分鐘后斷裂?!彼亩蟼鱽砜刂浦行娜藛T的數據播報。邵星將推進器方向調轉180°,在路途半程減速下降。2號天梯B1環正向他不斷靠近,他能想象出環內不斷變化的磁場,以及在這一磁場作用下不斷變化的磁場力,正是這個力引起了天梯的振動并正逐步將其放大。他停在環邊上,取出電動旋具擰開環上的幾個螺絲。一扇隱蔽的檢修門打開,露出一個老式的把手式電閘。他以最快速度拉下電閘,環上閃爍的指示燈隨之立即熄滅。他看了一眼輻射計,再度打開推進器,繼續向下。
他不知怎么回想起五歲的那個傍晚。那天,他們全家罕見地一起去海邊度假,濕潤清涼的海風溫柔地吹拂,他和父親坐在沙灘上,望著遠處的攔海大堤和上方的星空,看到天邊的幾個光點正向大地墜落。
“爸爸,看!星星落下來了!”
他看到父親臉上露出的笑意,“那可不是星星,是人造衛星,我們造出一些設備,把它發射到天上,它就可以把地球另一邊的信號送到你這里?!?/p>
“可是,人造衛星為什么要落下來呢?”
“那是為了造太空電梯。太空電梯就好像一根繩子,連著地球和太空中的天穹城。但太空里的人造衛星太多了,這根繩子可能會撞到其他衛星,就需要把這些衛星換到其他軌道上,或者把它們清理下去。”他看到父親的眼中映著星光,“你知道嗎?爸爸的工作就是建造太空電梯,等太空電梯修好,你不用坐火箭也能上太空了?!?/p>
這個建造了這架天梯的人,正是在他心中播下對星空的憧憬的人。他仍記得說那些話時父親滿溢的自豪,那是參與人類最偉大、最終極事業的榮幸。
邵星利索地關閉了B2環和B3環,向1號天梯前進。
“2號天梯振幅已不再擴大。”耳畔傳出的聲音繼續說,“其余天梯振幅升至1.52米,張力達160%,還有四分鐘?!?/p>
邵星將推進器方向調整至水平,沒有奔向中央的1號天梯,而是奔向3號天梯的C3環。他看到受困的轎艙夾在C2環和C1環中間,電磁推進器由于粒子潮導致的超導輸電線路過載而無法啟動。他可以想象,在這間狹小轎艙中的人們是多么驚慌和絕望,他們被困在距離大地36000千米之遙的高空,維系著他們生命的細線在太空中飄搖,時刻有斷裂的可能。他迅速關閉了C3和C2環,在前往C1環的途中,他注意到了一個孩子,那孩子盯著窗外,渴切的目光像是在盼望救世主。
輻射計的數值仍在上升,耳畔傳來了中控AI冰冷的倒計時。還有三分二十秒。他索性不再去看輻射計,將推進器開到最大功率,像一支利箭沖向一個個目的地,和耳畔的倒計時賽跑。他屏除了一切雜念,將自己化為軌道車一般的維修機器,整個宇宙從他的視線中消退,剩下的只有電閘開關。
減振器環的指示燈一個個接連熄滅,天梯的振幅趨于穩定,可由于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天梯仍會在回復力作用下繼續進行簡諧振動。但一盞一盞不斷熄滅的指示燈,卻為所有人點亮了希望的星火。
七盞、八盞、九盞……
直到推進器能源不足的警報聲響起,周遭的宇宙才再次進入邵星的視野。他望向四周,十五個減振器環已經全部關閉。他看了看太空服剩余電量,只夠再維持三個小時了。邵星的心中不明思緒翻騰,有悔恨、有遺憾、有懼怕、有抗拒,但最終一股名為釋然的情緒包裹了他。
“任務完成?!彼蜷_通信,吐出了控制中心所有人渴望聽到的四個字,“但太空服能源耗盡,我已無法返航,請繼續你們的任務。”
他靠在E3環的邊緣望著地球。地球靜靜躺在下方,像母親守護著孩子。他回想起多年前陷落災難發生的時候,那天恰逢他十八歲的生日,他不顧母親勸阻,決意要獨自一人乘坐天梯上一次太空作為成人禮。他乘車在剛果盆地的曠野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直到看到地平線上矗立著的鋼鐵巨構、直插入云霄的銀色絲線以及天邊不斷下墜的火光,他這才明白剛剛發生了什么。一塊直徑十米的流星體以每秒十二千米的速度沖向天穹城,而激光擋截系統沒有成功使它變軌,而是使其爆炸分裂為數塊,其中兩塊徑直撞向天穹城。整個環形空間站斷裂成為兩截,碎片墜向地球,形成比他五歲時看到的更加震撼的白晝流星。他不得不再次千里迢迢趕回家中,卻只聽到作為航天員的父親在執行出艙任務時被空間站碎片擊中而殉職的噩耗。從那時起,他便立志成為一名天梯工程師,要確保所有設備運轉正常,不再讓更多的人因此喪生。時過境遷,天穹城早已從創傷中恢復過來,從一個太空移民試驗基地發展成了地球與其他行星間最繁榮的港口,只有重建城市時用來連接斷裂處的球狀圓頂提示著過去的傷痕。
邵星覺得這一切還是值得的。他至少保住了父親和人類的遺產,阻止了第二次陷落事件的發生。他將視線長久地置于地球上,像長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回望著闊別的故鄉?;秀敝校坪蹩匆妿卓|痕跡從他眼前劃過,那是幼年時看到的決然奔赴地球引力懷抱的人造衛星的殘像。
如果有什么羈絆是無法擺脫的,那一定是引力與愛。他這樣想著,直到鮮血從口鼻中奔涌而出,模糊了所有的一切。
邵星再次睜開眼時,已在醫院的病房。護工機器人顯示屏上友好的微笑映著暖黃的燈光,病房的白墻也被染上了暖色調。主管站在病床邊,少見地露出了笑容。
“你終于醒了?!敝鞴艿穆曇羧允悄敲磭烂C,但臉上的微笑投射出他的欣慰,“在你匯報完三分鐘后,我們成功連接上了減振器和軌道車的系統,搶修過后減振器所有纜線已能正常工作,現在水平偏移量也恢復到正常水平,危機解除,沒有人員傷亡。還有一個好消息,此次耀斑爆發引發的日冕物質拋射剛好錯過了地球,沒有造成更多損失?!彼蛄苛艘幌律坌?,“只是輕度輻射癌,做幾次耙向治療,再休息幾個月就能康復的。但若不是你的努力,我們無法解決此次危機。謹讓我代表此次事件中波及到的所有人向你致以最高的敬意!”主管突然筆直地站了起來,面對邵星,深鞠一躬。
種種思緒涌上邵星的心頭,他艱難地嘗試爬起來,但發覺全身缺乏力氣,最終還是躺了回去,輕聲說:“謝謝主管,我不認為自己做出了什么壯舉,這只是應盡的責任,僅此而已?!?/p>
主管沉默了。良久,他幽幽地說:“我還記得你的父親。當年陷落災難時他主動請求去救援群眾時也是這么說的,他離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到現在,已經有十六年了……”
幾個月后。
邵星來到天穹城零重力區的觀景球艙。球艙外壁是透明的,窗外即是深邃的太空,只覺得無論上下左右都是一樣凝重的黑色,望不到邊際。時有星星點綴于黑色虛空之上,像無盡黑色幕布上散落的珍珠。邵星思索著,以現在完善的太陽觀測技術,完全可以在耀斑爆發八分鐘之后及時進行預警,從而有時間做出充足的應災準備。但在他出艙進行檢修之前,控制中心都沒有收到預警,直到第二波帶電粒子潮的到來——真是完美的時機,那時其他地面平臺發布的空間天氣預報還來不及傳輸到工作人員的終端上。這說明了一件事:太陽探測器傳來的數據被攔截了,抑或是被刻意隱藏了。計算機工程師調查了系統,近三日內沒有黑客入侵的記錄。除非那黑客的技術足夠高超,能攻破控制中心不斷被AI監控修補的擬態防火墻,然后不留痕跡地全身而退,否則只能是AI出了問題。他不禁想起了一些古早的科幻電影中覺醒的AI反叛人類的故事,但他更傾向于AI并不是有意為之。
他從同事們口中得知,若不是最先恢復的攝像頭不知為何對準了他,他幾乎會被遺忘在太空?;蛟S這是AI在為自己的過失贖罪。雖然真相無從知曉,但他傾向于相信這一點,相信善意。
他看到泛著銀光的納米絲線橫跨虛空,減振器的指示燈散發著光亮,軌道車秩序井然地上下穿梭?!斑@個星球從未有過無法跨越的寒冬??墒?,寒冬之所以能夠被跨越,是因為有人燃燒靈魂,融化了堅冰?!雹偎麖奈凑J為自己會是那個以靈魂為燃料融化堅冰的人,但此刻他真真切切從中感到共鳴。
他看了看時間,該回控制中心了。
控制中心內,一個隱匿的角落里,懸掛于天頂的攝像頭閃過一絲無人察覺的紅光。
小雪說文
這篇小說是本雪從雪片一般的來稿中撈出來的,真的可以說是眼前一亮!我該有多久沒有在“校園之星”欄目中看到這么硬核的科幻小說了!相信大家可以看出,小作者在動筆之前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收集資料、整合素材,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她對科幻創作和航天事業的關注和熱愛。她通過扎實的技術細節,構建出擁有堅實技術基礎、真實可信的未來場景,且在硬核的技術幻想中,塑造了邵星這樣一位英勇的太空工程師形象,融入了中國航天人責任至上、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精神內核,不管是從科幻層面還是從人文層面都值得夸獎。當然,我們也可以在這篇小說中看出很多熟悉的影子,比如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說中都會提及的堅實科技基礎,《流浪地球》電影中太空電梯的樣貌,江波的《命懸一線》中同樣緊張刺激的太空搶險……其實,對于初學寫作的人來說,小說中有名作的影子很正常,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么把握好這個度,這篇小說就是怎么學習大咖寫作并化為己用的良好范例,希望同學們可以多琢磨琢磨。
①該句引用自游戲《戰雙帕彌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