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麗
[摘 要]數學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要走出“說教式”的誤區,采取問題導學策略,引導學生把握數學概念的本質。文章以“二次根式”教學為例,探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數學概念;問題導學;二次根式
[中圖分類號]? ? G633.6?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11-0008-03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特別強調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如何有效地進行數學概念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問題導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教學方法,其在多個學科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以“二次根式”教學為例,探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以期為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次根式”是蘇科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12章的起始課,在本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把握本章各類題型的關鍵突破口。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與“二次根式”相關的一系列概念,如平方根、實數等。因此,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運用問題導學法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使他們主動參與到“二次根式”的學習過程中。
一、借助問題導入,引導溫故知新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借助問題導入可引導學生溫故知新,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因此,教師應靈活運用問題導入法,創設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在本節課中,筆者這樣設計導入環節:
師: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平方根”的知識,接下來老師要考一考你們,什么數的平方是[25]?[25]的平方根是多少?
生1:±[5的平方是25。]
生2: 25的平方根有兩個,一個是[5],另一個是[-5]。
師:平方與開平方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生3:它們之間是互逆的。
師:18的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分別是多少?
生4:18的平方根[是±18],它的算術平方根是[18。]
師:看來這一些問題都難不倒大家。那么,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平方根?
生5:可以先假設[x2=a],則[x]就是[a]的平方根,也是二次方根。
師:現在式子中出現了一個[a],你能否描述[a]的特征,并說明為什么。
生6:[a≥0]。在之前的規律總結中可以知道任意數的平方都是非負數。
師:現在老師又有一個新問題,正數[a]的算術平方根應該是多少?
生7[:a]。
上述教學環節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逐級深入,目的是引導學生回顧、梳理舊知,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運用問題導學,促進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是數學概念學習的重要環節。讓學生經歷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問題導學是一種以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將問題導學應用于初中數學概念教學,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本課的第二個環節中,筆者通過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經歷二次根式概念的探究過程。
1.提出導學問題
問題1: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為4,它的邊長是多少?如果要用帶根號的式子進行表示,你認為應該怎么表示?假如正方形的面積為[S],邊長又應該怎樣表示?
問題2:一個長方形的面積為10,已知長為寬的2倍,如何求解長與寬?請嘗試使用帶根號的式子進行解答。
問題3:已知小球的初速度為零,它從距離地面為[h]的高度自由下落,經歷時間[t]后到達地面。根據已知條件可以得出[h]關于[t]的數學表達式為[h=5t2]。應該如何表達[t]關于[h]的數學表達式?當[h]分別為0,20,40,55時,[t]分別是多少?同樣使用帶根號的式子進行解答。
2.引導學生探究
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4~5人,每組選擇兩個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和協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務。教師巡視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
3.組織反饋交流
師:哪一組同學來匯報問題1的探究結果?
生1: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為4,它的邊長為2,也就是[4]。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為S,它的邊長為[S]。
師:你們又是如何解答問題2的呢?
生2:可以先設長方形的寬為[x],由此可知長方形的長為[2x],[S長=2x2=10],進而解得[x2=5],若使用帶根號的式子進行解答,則長為2[5],寬為[5]。
師:問題3有一定的難度,哪一組同學已經解出來了?請派代表說一說。
生3:想要求解[t]關于[h]的數學表達式,可以根據已知條件將[h]與[t]的位置互換,由此可以得出[t=h5]。當[h]分別為0,20,40,55時,[t]分別為0,[4],[8],[11]。
上述教學環節中,借助問題導學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對二次根式進行自主探究,促使他們嘗試使用帶根號的式子進行解答,使他們能夠深刻體會一般形式的數字和帶根號的數字之間的聯系,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以問題驅動學生學習,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
三、創設探究平臺,探究概念性質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問題鏈為學生創設探究平臺,使學生在問題層層深入的引導下,不斷激發求知欲望,產生創新研究的意識,從而發展數學思維。
二次根式是一個數學表達式,其中包含一個被開方數和一個根號符號。二次根式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質,這些性質對于幾何學、統計學、物理學等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在這一節課中,筆者這樣引導學生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質: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現在能說一說[2]的具體意義嗎?
生1:[2]可以看成是2的算術平方根。
師:現在有這樣一個表達式([2])2,你認為應該如何計算?
生2:在計算這個表達式時可以對比算術平方根的意義,我認為[(2)2=2]。
師:請大家繼續計算([4])2,([9])2,([0.01])2,([30])2。
(學生很快就給出了具體的答案,教師進行相應評價。)
師:那么,你能否嘗試列舉具有相同特征的其他式子?
(學生在小組內舉例驗證并交流。)
師:在這些式子中,又存在怎樣的規律?能不能用字母進行表示?
生3:我認為可以用[(a)2=a]來表示。
生4:我覺得不對,這里的[a是]有取值范圍的。
師: [a的]取值范圍是多少呢?
生4:不能是負數。
師:那么應該怎樣對這個式子進行完善呢?
生5:當[a≥0]時,[(a)2=a]。
師(板書):這一式子得以成立的算理是什么?
生6:通過求解算術平方根,我們可以發現它與平方運算是互逆的,而且平方結果都是非負數,所以[a]必然是非負數。
本教學環節是以上一教學環節的概念習得為基礎,要求學生完成觀察、舉例,并自主猜想二次根式的性質,然后進行科學說理,形成深刻理解。為使學生深刻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質,為學生打開二次根式的性質的探究之旅,教師不斷追問,引導學生基于定義推導出重要性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自主推導出了二次根式的性質,對二次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進行適度拓展,促進概念內化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內化數學概念是教師的重要任務。然而,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和思維能力尚不成熟,要實現對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內化并不容易。因此,教師可以進行適度拓展,以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內化。
教學中,筆者給學生呈現以下題目:給定兩個二次根式 [a]和[b],其中[a]和[b]均為整數,求[a+b]的值。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對于這一道題,學生要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類討論:(1)如果[a]和[b]均為完全平方數,即[a=m2],[b=n2],其中[m]和[n]均為整數,那么 [a+b=m+n]。(2)如果[a]和[b]中只有一個為完全平方數,假設[a=m2],其中[m]為整數,而[b]不是完全平方數,那么[ a+b=m+b]。(3)如果[a]和[b]都不是完全平方數,則可以使用數值逼近的方法來求 [a+b]的值。對于第三種情況,可以引入牛頓迭代法的相關內容,以此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為他們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適度拓展是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內化的有效方法。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材料,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深化和拓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拓展,以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內化。
五、設計層次性練習,引導方法遷移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設計層次性練習,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類型的練習,有效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及時反饋、多樣化教學和強化實踐等方法,有效設計層次性練習,提高練習質量。
1.基礎性練習
求使下列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未知數[x]的取值范圍。
[x2-3x+4]? ?[3y-1+1-3y]
[x+4x-4] [y-10=1]
2.變式性練習
(1)已知[x-5+y+9]=0,[yx]的值是多少?
(2)已知[2x+1+3x-2y+(x+y+z)2=0], [x、y、z]的值分別是多少?
3.提高性練習
已知[a]滿足[2003-a+a-2003=a],求[a-2003]2的值。
上述練習的思維含量豐富,三道練習題的設計關注了三個不同的視角:(1)使二次根式有意義的前提是什么?其中涉及哪些重要知識點?(2)當多個非負數的和為零時,如何確定其取值?(3)如何深挖二次根式的隱含條件,進而計算出正確的結果?
總之,數學概念是數學的基礎,也是數學思維的生長點。問題導學法在“二次根式”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問題的引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教師要多樣化設計概念教學,為學生搭建良好的思維平臺,促使學生自主思考、挖掘潛能、發展思維。
[? ?參? ?考? ?文? ?獻? ?]
[1]? 馬霞.初中數學課堂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3(21):39-41.
[2]? 黃福君.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3(12):69-71.
[3]? 吳婷.問題導學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教師,2023(6):30-32.
[4]? 陳東欣.巧設問題,創建活力四射的初中數學課堂[J].亞太教育,2022(9):136-138.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