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RCEP數字貿易規則升級與中國應對

2024-06-23 18:57:31顏相子王帥劉文
開放導報 2024年3期

顏相子 王帥 劉文

[摘要] RCEP實施以來,為域內國家的數字貿易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也凸顯其規則設計的不足。利用TAPED數據庫對RCEP和當前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五個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中的數字貿易規則深度進行測度比較,發現RCEP在電子商務、數據傳輸等七個維度的深度上均顯落后。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的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發展速度處于第一梯隊;中國、印尼等第二梯隊的國家進一步地在數字貿易規則領域有一定的基礎,RCEP的簽訂使其迅速縮小了與數字貿易規則先進國家的差距;菲律賓、老撾和緬甸則從數字貿易規則“零基礎”實現了跨越式發展。RCEP數字貿易規則可能升級背景下,我國在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數據跨境流動等領域面臨挑戰,需要在構建中國式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規則、完善數字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統籌數據跨境自由流動和確保數據安全之間的均衡、促進RCEP爭端解決機制提質升級、搭建RCEP政產學研交流平臺等方面采取前瞻性舉措,積極應對。

[關鍵詞] 數字貿易規則? ? RCEP? ? 國際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 ? 測度? ?升級

[中圖分類號] F740.4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4-6623(2024)03-0051-12

[基金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RCEP對亞太區域價值鏈重構的影響機制及應對策略研究(22&ZD177)。

[作者簡介] 顏相子,山東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數字貿易和碳排放;王帥,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字貿易規則和人力資源開發;劉文,山東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貿易理論和政策、自貿區和中日韓經濟。

數字貿易的形成與發展為數字時代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成為世界各國應對經濟形勢不確定性、拓寬貿易互惠合作的重要渠道。《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3》顯示,過去3年,全球跨境數據流動規模增長120.6%,數字服務貿易規模增長36.9%,均高于同期全球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增速。中國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穩步增強,2022年中國數字服務進出口總值達到3710.8億美元,同比增長3.2%,增速在規模前十國家中居第3位。從國際市場占有率看,中國數字服務出口占世界的5.1%,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①。

隨著數字經濟的全球化,世界經濟的運作方式經歷了顯著變化,主要經濟體正爭相制定全球數字貿易的規則,以此作為參與新一輪全球化競爭的核心策略(湯霞,2021)。數字化領域中大國之間的競爭聚焦于技術標準的設立和國際規則的制定,對我國數字企業“走出去”產生嚴重影響(張茉楠,2022;張茉楠、何欣如,2024)。

2022年1月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為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實現共享發展帶來了機遇。2023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12.6萬億元,較協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長5.3%。RCEP針對電子商務制定了一套明確的規則,促進了域內國家的數字貿易發展。然而,由于RCEP成員國數字貿易發展水平不一,對數字貿易的界定和分類存在差異,數字貿易治理水平不同,導致數字貿易規則存在一些“敞口”。數字貿易的快速發展亟須RCEP數字貿易規則的升級和完善。因此,將RCEP與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數字貿易規則進行比較,分析RCEP成員國簽署自貿協定中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的發展態勢,探究RCEP升級的內容及我國的應對策略,成為兼具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課題。

一、區域貿易協定深度發展及其測度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WTO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區域貿易協定(RTA)成為推進經濟一體化發展和深化的主力①,簽訂雙邊和多邊RTA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流。截至2024年4月4日,全球范圍內向WTO通報的RTA數量為602個,其中FTA 328個,占比超過50%,正在生效的RTA數量為365個。根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24年4月4日,我國已經與29個國家與地區簽署了22個FTA,同時還有10個新的FTA(包括對現有FTA的升級方案)正處于談判中,8個FTA在研究中②。

進入21世紀,伴隨區域貿易協定數量增加,其質量亦不斷提高,形成深度區域貿易協定。深度區域貿易協定是指消除那些專屬于國家管轄的,制約跨境貿易、資本流動和服務轉移的法律和管制政策的行動,對全球貿易規則升級起到引領作用(東艷,2014)。對深度區域貿易協定的研究聚焦在規則條款的解讀和分類,Horn 等(2010)以此而實現了對深度區域貿易協定的量化,對美國和歐盟與其他WTO成員簽署的28個區域貿易協定進行探究,將其中高頻出現的52個條款定義為深度條款,劃分為“WTO-plus”和“WTO-extra”兩大類。其中, WTO-plus是對WTO框架下已有內容的深化,包括14項具體條款;WTO-extra是指超越WTO的雙邊或多邊承諾,包括38項具體條款。2011年,WTO發布的《世界貿易報告》奠定了區域貿易協定深度條款的分類基礎。該報告沿用了Horn 等的劃分方法,并基于條款內容將區域貿易協定劃分為第一代貿易政策和第二代貿易政策,標志著官方組織對貿易協定深度化趨勢開始重視。

對貿易協定深度量化方法的拓展研究,主要在橫向和縱向兩個層面展開。前者是對區域貿易協定包含的條款數量直接進行加總或通過各種方法對條款賦予不同權重后加總。后者是將區域貿易協定中的某項條款劃分成不同的維度,按該維度是否出現在協議文本中進行“0”“1”賦值測算其深度指數。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ESCAP)將RTA條款中的貨物、服務、投資、貿易便利化、原產地規則和其他共6大領域分為58個維度,根據不同RTA對條款的承諾程度評估其深度。Dür 等(2014)基于1945—2009年的733個區域貿易協定,選擇了包括知識產權、政府采購、服務貿易等在內的7個條款并將其分為48個維度,根據協議中是否出現該維度對RTA進行簡單計分,加總后的分數被用于反映區域貿易協定的一體化深度。

區域貿易協定橫向測度方法的優勢是能夠反映區域貿易協定深度條款的覆蓋范圍,但由于其默認每項條款的深度是相同的,因而存在不同RTA中相同條款同質性問題,深度的縱向測度方法對此做出了彌補(劉文、楊宜晨,2023)。基于此,本文采用深度的縱向測度方法對RCEP數字貿易規則深度進行測度研究。

二、區域貿易協定中的數字

貿易規則條款指標構建

區域貿易協定的深度化和快速化發展,使其成為推動數字貿易自由化最有效的平臺。區域貿易協定作為“區域貿易監管孵化器”,根據成員國不同的政策考慮,試驗不同的監管方法和合作模式。數字貿易領域的國際審議和談判主要由這些區域貿易協定主導,包括RCEP、CPTPP、USMCA、日歐EPA,以及eJSI(新的WTO電子商務聯合聲明倡議,Joint Statement Initiative on Electronic Commerce)。這些區域貿易協定的成員各不相同,涵蓋了數字貿易治理中最相關的法律、政治和經濟考慮,是“美式模板”和“歐式模板”的體現。

本文將現有區域貿易協定中的數字貿易規則相關條款分為電子商務相關條款、數據傳輸相關條款、服務貿易相關條款、貨物貿易相關條款、知識產權相關條款、爭端解決相關條款以及其他相關條款,利用電子商務和數據傳輸協定條款(TAPED)數據庫對區域貿易協定中的數字貿易規則深度進行指標構建以及測算①。

TAPED數據庫按照法律約束強度②對區域貿易協定中涉及的每一項具體數字貿易條款由小到大進行賦值。具體的賦值方法和步驟如下:第一步,判斷相關數字貿易規則條款是否包含在協議中,若包含則記為“1分”,否則記為“0分”。第二步,在確認協議包含某一相關條款的情況下,評估該條款是否具有約束性義務的表述。若協議中完全采用非約束性義務(Non-binding Obligations)形式表述該條款,則記為“1分”;若協議中該條款表述包含約束性義務(Binding Obligations),則記為“2分”。第三步,在確認協議中某一條款包含約束性義務表述的情況下,判斷是否全部為約束性義務表述。若協議中對某一條款同時包含約束性義務和非約束性義務的表述,即混合法律化(Mixed Legalization),則記為“2分”;若協議中對某一條款完全采用約束性義務形式表述,則記為“3分”。將各個指標通過加權平均計算得到區域貿易協定中數字貿易規則條款深度的綜合指標(圖1)。

本文將數字貿易規則條款分為七個一級指標,包含電子商務相關條款、數據傳輸相關條款、服務貿易相關條款、貨物貿易相關條款、知識產權相關條款、爭端解決以及其他相關條款,并進一步細分為電子商務關稅和非歧視原則、跨境數據流動和數據本地化、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和數字服務關稅、無紙化貿易和電子認證、軟件源代碼和數據保護、爭端解決機制和與國際法的一致性,以及WTO規則深化和網絡中介平臺責任14個二級指標,進而囊括76個三級指標具體條款。根據以上標準,將TAPED數據庫中所有條款按照其屬性進行具體分類,每一項條款都被具體指標所涵蓋。在計算所構建指標具體指數時,需要由下而上,將三級指標下相關條款指數進行算數平均,進而得到三級指標指數,繼續由此依次算數平均計算得到二級指標①和一級指標,指標構成如下頁表1所示。

三、RCEP與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

數字貿易規則深度比較

(一)RCEP與USMCA等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總體比較

根據上述的規則深度指標計算賦值方法,本文對RCEP與當前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四個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即USMCA、TPP、CPTPP、歐日EPA中的數字貿易規則深度進行測度比較,結果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USMCA的數字貿易規則深度最高,為1.74,涵蓋72條相關條款;其次是TPP,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為1.71,包含65條相關條款;再次是CPTPP,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為1.56,包含60條相關條款;接下來是RCEP,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為1.36,涵蓋57條相關條款;排在最后的是歐日EPA,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為0.94,包含40條相關條款。可見,數字貿易規則的條款數量與深度呈正比,而且數字貿易規則的具體條款內容呈現高度同質性,而異質性更多地體現在規則涵蓋領域及條款數目。

在數字貿易規則深度層面,由美國主導的USMCA和TPP得分較高。美國在數字貿易規則的制定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相對激進的領導態勢。因此,盡管CPTPP是TPP的延伸,但在美國退出之后,反而對規則進行了“瘦身”,擱置了部分富有爭議的條款,導致CPTPP的數字貿易規則深度低于TPP。

中國雖積極向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靠攏,但在RCEP談判時,仍以適應發展中國家數字貿易合理發展為立場進行提案。同時,RCEP中包含了多個數字經濟弱勢的東盟國家,因此,在RCEP數字貿易規則中,體現了前所未有的“數字包容性”,如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在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不適用無紙化貿易、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線上個人信息保護;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在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文萊三年內不適用非應邀電子信息提供者的相關追索權;柬埔寨在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不適用國內監管框架;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在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不適用計算設施的位置,如有必要可再延長三年,越南在本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不適用;對于通過電子方式跨境傳輸信息,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在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不適用本款,如有必要可再延長三年,而越南在本協定生效之日起五年內不適用本款。

(二)RCEP與USMCA等自貿協定數字貿易規則各維度條款深度比較

將RCEP與USMCA等自貿協定中的數字貿易條款按細分維度進行比較,可以發現RCEP在七個維度上均落后于USMCA、TPP以及CPTPP,但總體而言,RCEP與其他高水平經貿規則在數字貿易規則深度上的差距并不大(表2)。

從電子商務相關條款和服務貿易相關條款兩個維度看,RCEP與CPTPP在相關議題上高度重合,涵蓋了數字貿易絕大部分傳統以及新興規則。CPTPP的獨有相關條款包括數字產品的非歧視待遇、關于接入和使用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的原則以及互聯網互通費用分攤等內容。實際上RCEP在其獨有條款電子商務對話中也涵蓋了這些議題,并已經對相關條款進行過討論。可以預期,在后續RCEP升級談判的過程中,可能會進一步補充這些內容。

從數據傳輸相關條款看,CPTPP和RCEP都包含了類似的以電子方式跨境傳遞信息的法律規定。然而,RCEP并沒有明確規定“跨境信息轉移”包括“個人信息”,CPTPP規定“各締約方應允許通過電子方式跨境轉移信息,包括個人信息,當該活動是為了開展被覆蓋人員的業務”。

從貨物貿易相關條款看,RCEP與CPTPP均規定可在貨物運抵前提交電子數據,約定電子文件與紙質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RCEP的貨物貿易條款更多是“WTO-plus”,CPTPP則是“WTO-extra”。CPTPP還設置了信息技術產品、商業密碼產品等專門條款,RCEP的過境與轉運條件與CPTPP相比更為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RCEP在知識產權相關條款和爭端解決相關條款方面暫未涉及強制性條款,因此在這兩個維度的深度測度為0。例如,在爭端解決方面,RCEP主張遇到分歧時應首先進行磋商,如果磋商未能解決問題,可以提交給RCEP委員會,但不受第19章爭端解決的具體約束。相比之下,CPTPP規定,除馬來西亞和越南外,所有成員國都可以訴諸爭端解決,并受第28章的規定約束。因此,相對于CPTPP而言,RCEP在數字貿易規則中爭端解決相關條款的強制性較弱,導致深度測度得分較低,落后于CPTPP。

(三)RCEP各成員國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發展態勢

對2002年以來RCEP各成員國數字貿易規則深度進行測算,結果見圖3。新加坡、中國和日本在發展數字貿易規則方面起步最早,而菲律賓、老撾和緬甸通過簽署RCEP直接實現了數字貿易規則的“跨越生長”。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越南、文萊、新加坡、馬來西亞七個國家同時加入RCEP與CPTPP,在數字貿易規則發展方面具備先發優勢,并反映在其數字貿易發展水平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的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發展速度處于第一梯隊;中國、印尼等第二梯隊的國家,在數字貿易規則領域有一定的基礎,RCEP的簽訂使其迅速縮小了與數字貿易規則先進國家的差距;菲律賓、老撾、柬埔寨和緬甸則從數字貿易規則“零基礎”實現了規則跨越式發展,在全球數字貿易發展中,擁有了后發先至的可能性。

四、RCEP數字貿易規則

升級背景下我國面臨的挑戰

1. 電子商務、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條款: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存在差異

當前中國在數字貿易規則領域簽署中所作出的最高承諾主要體現在RCEP中,因此RCEP的數字貿易規則廣度及深度,基本代表了中國當前數字貿易規則的發展水平。2021年9月16日,中國提出申請加入CPTPP;11月1日,正式申請加入DEPA,意味著RCEP與CPTPP等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數字貿易規則的差異,基本是中國在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博弈中面臨的關鍵挑戰。

基于前文對RCEP與CPTPP等自貿協定中各維度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的對比,可將我國數字貿易規則發展升級面臨的主要挑戰分為四個維度。其中,電子商務、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相關條款與高水平規則差異較小,需重點關注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的差異;知識產權相關條款在RCEP中并未體現,“源代碼”議題應納入考量;數據傳輸條款作為數字貿易規則中最核心的領域之一,RCEP在相關方面自由度較低;爭端解決和其他條款存在相同問題,即當前協定階段約束性較弱。

RCEP并未提及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僅在第12.16條“電子商務對話”條款中提及,各締約方應就數字產品待遇問題展開對話。DEPA和CPTPP的數字產品非歧視條款主張東道國給予另一締約方數字產品及服務的待遇,不得低于其他同類數字產品及服務的待遇。這意味著,當一個國家決定向特定數字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開放時,必須確保國內外的數字產品和服務供應商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市場準入條件。雖然我國目前簽署的FTA尚未涉及數字產品的待遇問題,然而,數字產品待遇作為當今國際數字貿易規則的核心議題之一,勢將成為未來RCEP升級談判的重點。對數字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經濟體而言,囿于自身產業數字化程度較低與相關技術人才儲備不足,如果一味固守自身數字產業保護,可能導致數字技術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而對數字經濟發展較為先進的經濟體而言,得益于自身數字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會積極尋求數字貿易非歧視待遇。考慮到我國數字產品相關法律尚待完善,因此,應逐步開放文化市場,審慎承諾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但隨著國際貿易領域數字產品待遇問題日益敏感,為主動對標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理應提前布局,以期促進我國數字產品和服務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2. 知識產權條款:數字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較弱

雖然我國在RCEP項下承諾就源代碼領域展開對話,但迄今為止相關領域的會談中尚未深入討論源代碼議題。各類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重要分歧之一為“源代碼或算法保護”。CPTPP作為全球首個包含“源代碼”的自由貿易協定,根據其第14.17條規定,成員國不得強制企業提供或轉移源代碼作為在其市場內銷售、分銷或直接使用相關軟件產品的條件。然而,該條款也規定了三種特定的例外情況:首先,這一禁令不適用于面向大眾市場的軟件,但關鍵基礎設施用軟件除外;其次,在商業談判過程中,雙方可自由協商包含有關源代碼的合同條款;再次,允許對源代碼進行修改,前提是這種修改不侵犯任何專利權。中國現行法律并未強制要求外商企業披露源代碼,但根據《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面臨國家安全問題時,數據服務商應“提供技術支持與協助”。當今知識產權數字化特征逐步顯現,具體表現為擁有數字技術比較優勢的國家更傾向于加強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抵制例外情況。考慮到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收益與風險,預期未來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將不得不考慮如何妥善平衡積極保護與例外規定“折中”兩難。

3. 數據傳輸條款:數據跨境流動自由化面臨挑戰

與CPTPP等高標準經貿規則相比,RCEP在數據跨境流動標準自由度方面相對較低。雖然RCEP和CPTPP都規定各締約國不得限制數據跨境流動,如CPTPP第14.11.2條規定可識別或已識別的自然人信息(包括數據)均可進行跨境傳輸,允許締約方因“合法公共政策目標”而限制信息跨境傳輸,且允許締約方因“合法公共政策目標”限制信息跨境傳輸,但RCEP涵蓋了CPTPP未包含的例外條款:“該締約方認為對保護其基本安全利益所必需的任何措施。其他締約方不得對此類措施提出異議”。CPTPP并未就“合法公共政策目標”進行詳細說明,可能導致我國數據傳輸領域的“安全閥”條款效力受到限制,因而現階段執行該條款可能會給我國國家安全帶來威脅。此外,在數據存儲規則方面,RCEP和CPTPP都禁止“存儲設施本地化”,雖然RCEP第12.14條允許基于“基本安全利益”對數據存儲進行管制的例外情況,并且我國《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均規定,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方因經營活動所搜集的重要數據應存儲在境內,但是上述規定均與CPTPP相關數據傳輸條款相矛盾,即使 《網絡安全法》規定“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依法進行安全評估”,受限于我國數據分級分類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導致數據安全評估機制面臨挑戰。同樣由于CPTPP未就“合法公共政策目標”進行詳細說明,也可能導致“安全閥”條款效力受到限制,因此,我國在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時面臨潛在信息安全風險。

4. 爭端解決和其他條款:強制性較弱

CPTPP第28章和RCEP第19章均提及爭端解決的具體方案,但與CPTPP相比,RCEP給各締約國提供的政策空間更大,因而其爭端解決機制約束力相對較弱。RCEP主張在締約國遇到貿易爭端時應首先就分歧進行磋商,如磋商機制未能達成一致,可將爭端提交至RCEP聯合委員會并經締約方同意后使用爭端解決機制裁定,可見RCEP更傾向于通過磋商途徑解決貿易爭端。雖然RCEP爭端解決機制在條款適用范圍、聯合委員會的構成等方面具有創新性,但是可能會導致我國面臨如下挑戰:一方面,RCEP聯合委員會所做出的裁定強制性較弱,并不具備和法庭判決一致的法律效力,這可能會導致裁定結果面臨“有名無實”的處境;另一方面,國際貿易領域中關于國有企業、勞動保護、供應鏈安全的議題日益增多,而RCEP并未涉及對以上內容有約束力的條款,因此,逐步完善升級RCEP相關內容,探討其如何逐步與高標準貿易規則接軌顯得尤為重要。

五、我國應對RCEP

數字貿易規則升級的策略選擇

本文對2002年以來RCEP各成員國數字貿易規則深度進行測算,雖然RCEP在某些維度上與其他高水平經貿規則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數字貿易規則深度方面,RCEP與其余規則的差距并不明顯,而在某些議題上甚至具有較高的重合度。隨著后續談判的進行,RCEP可能會進一步完善并提高數字貿易規則的深度。由于15個RCEP成員國中,有7個是CPTPP成員,并且,中國和韓國都提出了加入CPTPP的申請,因此,整體來看, RCEP升級談判數字貿易規則章節中將在某些方面靠近CPTPP。然而,由于各國分值差距較大,將繼續通過審慎設置過渡期、國別保留等多種方式兼顧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和個別成員的特定關切,以體現規則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基于此,中國應采取前瞻性舉措,為推動RCEP數字貿易規則升級做好準備。

(一)構建中國式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規則

1. 合法有序開放數字產品市場

在數字產品市場的開放與規范化管理方面,中國面臨如何平衡擴大國際交流與國內有效監管的問題。一方面,非歧視待遇的規則為中國的數字產業提供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機遇;另一方面,這也引入了激烈的國際競爭,可能對本土產業構成挑戰。對此,我國可采用以下策略來優化市場開放與監管的協調:第一,逐步開放市場。通過負面清單系統,有序開放數字產品市場,同時保護關鍵領域和敏感技術,在不違反核心國家安全和公共道德的前提下,逐步減少市場準入限制。第二,強化國內法規與國際標準對接合作。通過改革現有法規,縮小與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的差距,同時保留關鍵文化和網絡安全領域的控制。第三,制度創新與試點實踐。在特定區域或領域內試行更開放的政策,如增值電信業務開放、降低外資股比限制,觀察并評估其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以此作為全面開放的前期測試。第四,利用例外條款保護國內政策。通過適用例外條款,以及設置過渡期安排等方式為提升國內數據監管和數字貿易政策爭取空間,在必要時引用例外條款保護國內關鍵政策不受國際約束,如文化安全和國家安全等敏感領域。

2. 構建中國式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規則

目前我國在自由貿易協定中關于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的規定尚不充分,導致實際操作性和法律確定性較低。針對這一問題,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建立更加符合國內利益的規則體系:第一,明確法律定性。要清晰界定數字產品的法律屬性。借鑒美國將數字產品視為貨物的做法,以及歐盟視其兼具文化和經濟屬性的立場,考慮將數字產品納入GATS框架,以便更好地控制市場開放程度并保護國內產業。第二,深化實踐應用。在目前尚未達成明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通過個案實踐探索非歧視待遇的適用。落實中國在WTO eJSI提出的,建議各國應尊重“互聯網主權”“加強電子商務安全”“深化合作”“維護網絡安全”“交流最佳實踐”等提案。利用WTO及其他國際爭端解決機制積累的經驗,深化對數字產品同類性和非歧視待遇的理解和應用。第三,確立談判中的策略定位。基于RCEP各國在數字貿易規則深度發展的差異,中國應當建立一種“求同存異”的戰略合作架構,積極參與推動RCEP、DEPA、WTO eJSI等影響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的雙邊和多邊談判,既清晰地表達自身立場,又與擁有相似利益訴求的國家和地區進行積極溝通和合作,明確我國關于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的立場,推動制定符合我國發展利益的國際規則。通過具體談判明確數字產品的法律定性、適用范圍及限制,確立一個全面的、符合國情的非歧視待遇規則框架。

(二)完善數字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為RCEP提供設計機制

由于RCEP成員國之間數字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發展程度差異巨大,各成員國對于數字貿易規則下的知識產權條款訴求各異導致未達成一致,因此,當前的RCEP數字貿易規則未包含知識產權相關條款。可以預見,未來在各締約國數字知識產權體系發展的前提下,RCEP會借鑒高標準FTA中的數字貿易規則相關知識產權條款進行談判升級。

1. 借鑒高標準經貿規則及發達國家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方式

日本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特別注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建立起了全面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包括從專利登記到更新再到權利保護的整個流程,并且采用了嚴格的審查程序來確保每項發明都具有真正的創新性和獨特性。此外,日本還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維權機構來處理侵權糾紛,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謝薇和彭耀林,2017)。新加坡則著重于基層人才的培養,通過教育提高公眾對知識產權重要性的認識,同時積極與其他國家合作,強化國際間的知識產權保護合作。韓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采取了包括立法和監管措施在內的多種手段,通過強化執法和提高處罰力度,加大對侵權行為的監管力度,有效維護了知識產權。中國可參考這些國家的做法,確立數字貿易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這不僅有助于完善國內的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機制,而且有助于RCEP區域發展中國家提升其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減輕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沖突帶來的維權壓力。

2. 進一步完善我國數字知識產權體系,為RCEP提供設計機制

通過對比CPTPP、USMCA等高標準經貿規則發現,發達國家因早期對互聯網電商的布局,已在現有主流FTA中設定了符合自身利益的數字知識產權核心條款,不僅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間接設置了數字貿易壁壘。中國應發揮數字貿易大國的優勢,積極參與推進RCRP數字知識產權談判升級,提出并推廣“中國方案”,以保護和推進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同時,要繼續深化國內對數字貿易知識產權體系的改革,如《電子商務法》和《電子簽名法》等,以適應國際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強化數字貿易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當前國內的法律體系尚有不足,如《電子商務法》中對電子商務活動的法律適用規定不夠詳細,這需要通過借鑒國際先進立法經驗,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完善。

(三)統籌數據跨境自由流動和確保數據安全之間的均衡

如何在數據跨境自由流動和確保數據安全之間達到均衡,是優化數據傳輸相關規則的關鍵挑戰。基于目前的RCEP數據傳輸相關條款,統一數據標準與加強數據安全保障,將是RCEP進一步升級談判時應重視的核心議題。

1. 統一數據標準

我國應從建立統一的數據出境分級分類機制入手,盡快明確和公布數據的分級分類標準,特別是對于重要數據,制定具體的評估指標并通過監管機構確保其執行。進一步地,中國應推動這一監管機制在RCEP數據傳輸相關領域中的應用,以此作為保障各參與國國家安全、個人隱私權及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此外,建立一個靈活的數據跨境監管體系至關重要,考慮到RCEP成員國在數據保護水平上的不一致,我國可設計一個兼顧剛性和靈活性的白名單機制,綜合評估并設置數據跨境流動的前提條件。其中應包括一個綜合所有RCEP成員國的數據安全發展情況的“最低標準”,以及針對不同國家的具體數據監管情況補充的“標準合同”。考慮到數據跨境流動的復雜性,我國可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參與數據的安全評估和監督,確保數據治理的有效性和專業性。這些機構可以基于行業規定對企業的數據治理能力進行定期評估,確保數據跨境活動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2. 加強數據安全保障

分析CPTPP、USMCA等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數據傳輸安全的重視,可以發現增強數據安全技術是確保數據跨境自由流動的關鍵前提之一。通過加強數據安全技術,各國能有效預防和控制數據非法越界,并應對潛在的網絡攻擊,避免數據泄漏。在面對RCEP數據傳輸自由化的“挑戰”時,我國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技術建設,確保在面臨網絡安全事件時,能夠防止數據泄露、丟失或被破壞,并能在數據受到威脅時迅速采取措施,有效阻止或攔截數據的進一步傳播,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數據丟失所帶來的風險和損害。此外,從根本上加強對數據跨境傳輸的監控和管理是保護數據的關鍵策略。推動、倡導RCEP成員國之間的網絡安全技術和信息共享,提升所有成員國的網絡安全能力,這不僅可以從技術層面促進數據的自由流動,還有助于推動RCEP區域內經濟的協調發展。

3. 完善數據跨境流動、數字貿易便利化等系列機制

數據跨境流動機制便利化方面,構建更加便利的數據跨境流動評估制度,圍繞數據的存儲、位置和流動管理,設計實施細則;數字貿易便利化方面,在電子發票、電子認證、數字產品非歧視、互操作性等領域與DEPA規則對標,完善提升國內法律制度和政策體系;數字貿易安全化方面,在個人數據保護、標準合同、安全評估有效期、非應邀通信的執法合作等領域與DEPA規則對標,確立人們對數字世界的信任;數字創新合作方面,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數據創新等領域與DEPA規則對標,實施“監管沙盒”模式,推動新技術和數據領域國際合作。同時,利用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進數字領域開放。加強煙臺中韓產業園、威海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等在數據流動方面的國際合作,總結自貿試驗區跨境數據流動、數字貿易爭端解決的成功案例和經驗,擴大行業與國際市場范圍的合作,圍繞跨境數據流動實施集成式制度創新,既為中韓FTA第二階段談判,以及我國已簽署的其他FTA升級談判中數字貿易規則積累經驗,也確立我國推進RCEP數字貿易規則升級談判的基準。

(四)促進RCEP爭端解決機制提質升級

作為FTA中的重要“自愈”機制,爭端解決機制是FTA成員國解決經貿糾紛的關鍵途徑,而爭端解決機制的效力依賴于RCEP裁決是否得到有效執行。RCEP爭端解決機制逐步完善過程中,應積極吸取國際現有先進做法。這不僅意味著有效且適當地運用現行規則應對經貿爭議,還應針對未來潛在的數字貿易糾紛,進行預先的評估和準備,從而確保RCEP的爭端解決機制有助于實現各方遵守承諾事項和共同愿景。

1. 構建多元化爭端解決機制

一是推廣非訴訟解決方式。針對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分歧的領域,應細化RCEP規則談判和調解的程序性規定,并設置某些約束性步驟,避免爭議升級,推動在談判和調解階段解決糾紛,并在有條件的地區研究探索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一站式”仲裁制度。二是考慮最不發達國家締約方的特殊和差別待遇。由于部分締約國客觀上缺乏執行RCEP爭端解決的人力、物力、財力,專家組應謹慎出具報告,既要保障最不發達國家的合法權益,又要確保報告結果客觀公正,力求實現爭端解決的實質公平。三是成立線上仲裁爭議解決平臺。借鑒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成立的域名爭議解決中心的有益經驗,可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線上提交解決爭端所需的資料,并進行在線磋商或者仲裁,這將有助于提高爭端解決的效率。

2. 積極參與RCEP中ISDS的構建與完善①

盡管現有RCEP并未包含ISDS,RCEP第10.18條規定會就上述條款盡快達成一致,但是目前進展緩慢,即便不采取ISDS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其低約束力也可能無法充分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而影響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流入。我國在積極參與RCEP的ISDS構建和完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策略:第一,RCEP規則應確立ISDS,并建立常設上訴機構。應根據初審和上訴的具體職能需求,采取不同的仲裁員任命機制,以充分發揮兩種機制的優勢。第二,國家層面應全力支持ISDS,探討投資者對東道國直接提起上訴的可能性。這將有效應對RCEP成員國的投資風險,并增強海外投資者的信心。第三,明確RCEP聯合委員會條約解釋權。鑒于RCEP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需要特別注意平衡東道國的規制權與外國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并限制仲裁庭濫用自由裁量權。

3. 擴大爭端解決機制適用范圍

對標國際高標準FTA爭端解決機制,力爭將更多領域商貿糾紛納入RCEP爭端解決框架內,這不僅為我國提供了積累國際治理實踐的寶貴機遇,還有助于優化營商環境。除投資領域外,還應嘗試為勞工、環境保護等特定領域設立專門的爭端解決方法和特別安排。在后續的補充協定談判中,力求突破現有制度框架,提前布局以應對發達國家數字經濟領域商事爭端。

(五)搭建RCEP政產學研交流平臺,加強數字貿易相關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CPTPP在序言中提出了相對廣泛的目標,旨在相關的法律背景下促進更廣泛的經濟和非經濟價值,與CPTPP相比,RCEP的目標條款較少而溫和。DEPA和CPTPP還明確規定了數字產品的定義,涵蓋了各種形式的數字商品和服務,RCEP則缺乏對數字產品的具體定義。數字產品的定義與解讀數字貿易義務的具體法律范圍息息相關。由于缺乏對數字產品的明確定義而認為數字貿易章節的范圍過于寬泛或狹窄的任何錯誤假設,都將對發展中國家或最不發達國家加入此類協議的可行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應發揮中國數字貿易大國的優勢和擔當,搭建RCEP政產學研數字經濟交流平臺,推進成員國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學界等不同層面,探討完善數字貿易規則的社會經濟目標。對涉及到需要明確和更新的“數字貿易/電子商務”“數字產品”“被覆蓋人員”的定義,數字貿易背景下對“跨境數據流”“數字產品的非歧視待遇—相似測試”的核心監管,“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源代碼”“計算設施位置”“關稅”“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以及“《懷唐伊條約》例外”②等展開持續的討論,定期評估和討論影響數字貿易的關鍵技術發展,并相應地更新相關定義及監管策略,推廣優秀案例,為推動RCEP數字貿易規則的升級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

[參考文獻]

[1] 東艷.全球貿易規則的發展趨勢與中國的機遇[J].國際經濟評論,2014(1):45-64.

[2] 劉文,楊宜晨.全球價值鏈與深度區域貿易協定:歷史演進與發展趨勢[J].山東社會科學,2023(10):115-124.

[3] 湯霞.數據安全與開放之間:數字貿易國際規則構建的中國方案[J].政治與法律,2021(12):26-38.

[4] 王婷.韓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及對中韓自貿區建設的啟示[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5(11):50-52.

[5] 文洋,王霞.中國申請加入DEPA的焦點問題與政策研究[J].開放導報,2022(8):101-111.

[6] 謝薇,彭耀林.日本應對美國“337調查”的統計、分析及啟示[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7(3):51-55.

[7] 楊守明,李昊儒.“一帶一路”對外投資中的遵約困境:表現、原因與因應之策[J].東北亞經濟研究,2023(8):16-28.

[8] 張茉楠.全球數字貿易競爭格局與中國數字貿易國際合作的戰略選擇[J].區域經濟評論,2022(5):122-131.

[9] 張茉楠,何欣如.構建數字平臺“走出去”的安全保障體系[J].開放導報,2024(4):80-89.

[10] Andrew D. Mitchell & Vandana Gyanchandani. 2023.Convergence & Divergence In Digital Trade Regul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PTPP, RCEP, And EJSIA[J].South CarSouth Carol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Business ,19(2):98-150.

[11] Dür, A. et al, 2014.The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Introducing a New Dataset[J].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9:353–375.

[12] Embracing the E-Commerce Revolu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U.N. ESCAP & ADB(2018).https://www.unescap.org/sites/default/files/Embracing%20E-commerce_0.pdf.

[13] Hofmann. C. et al, 2017.Horizontal Depth: A New Database on the Content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t[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7981).

[14] Horn, H. et al, 2010.Beyond the WTO? An Anatomy of EU and US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J].The World Economy, 11:1565-1588.

[15] Mattoo, A.et al, 2020.Handbook of Deep Trade Agreements[R].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3》。

① 在WTO文件中,RTA包括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CU)、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經濟一體化協定(Economic Integration Agreement,EIA)和局部貿易協定(Partial Scope Agreement,PSA)。

② 數據根據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整理,http://fta.mofcom.gov.cn/。

① TAPED(Trade Agreements Provisions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Data)數據庫由瑞士盧塞恩大學的國際法學領域專家Mira Burri研究團隊于2020年1月首次發布,涵蓋了自2000年至2020年,全球范圍內目前已生效(不包含已失效)的188個含有數字貿易特定規定、電子商務特定條款或電子商務專章的區域貿易協定。

② 法律約束強度(Legal Bindingness)是指法律規定對于各方的約束力程度,即規定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強制性和可執行性。

① 各級指標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IndexH, 表示下一級指標,IndexLi 表示該指標所包含的第?個次級指標的深度, n(IndexL )表示該指標所包含的次一級指標的數量。如果IndexH代表為二級指標,則IndexLi 代表二級指標下第?項數字貿易條款深度,n(IndexL )為該指標下條款數量。

①? ISDS(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投資者與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

②《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是1840年英國王室與毛利人簽署的協議,確認了毛利人對其土地和文化的擁有權,該條約仍為現行文件。新西蘭在CPTPP和RCEP的數字貿易規則中都規定了新西蘭在《懷唐伊條約》中的豁免,該規定使新西蘭能夠采取靈活性的政策措施,給予毛利人土著社區優惠待遇,體現了對土著社區在數字貿易背景下缺乏知情和參與政策決策的真正關切。

Upgrading of RCEP Digital Trade Rules and Chinas Response

—Reflection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USMCA, TPP, CPTPP, EU-Japan EPA

Yan Xiangzi1, Wang Shuai2, Liu Wen2

(1. 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250002; 2.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Shandong 264200)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CEP, it has provide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de in countries within the region, but it has also highlighted the inadequacies in its rule design. Through using the TAPED database to compare the depth of digital trade rules in RCEP and five representative high-standard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internationally, it was found that RCEP lags behind in seven dimensions, including e-commer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Japa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re among the first-tier countries in terms of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de rules. Countries in the second tier, such as China and Indonesia, have a certain foundation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trade rules, and the signing of RCEP has rapidly narrowed the gap with advanced countries in digital trade rules. Meanwhile, the Philippines, Laos, and Myanmar have achieved leapfrog development from a "zero-base" in digital trade rule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possible upgrades to RCEP's digital trade rules, China faces challenges in areas such as non-discriminatory treatment of digital products, dig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cross-border data flow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proactive measures such as building Chinese-style non-discriminatory treatment rules for digital products, improving dig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rules, balancing cross-border data flows and ensuring data security, promoting the quality upgrade of RCEP's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nd establishing a RCEP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exchange platform.

Key words: Digital Trade Rules; RCEP; International High-standard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Estimate; Upgrade

(收稿日期:2024-04-29? ?責任編輯:羅建邦)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99这里精品|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夜夜视频| 欧美午夜一区|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亚洲|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亚洲综合香蕉|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色国产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第八页|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拍夜夜操| 99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国产色婷婷|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夜夜拍夜夜爽| 伊人蕉久影院| 久久77777|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国产一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毛片免费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大秀91|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毛片最新网址| 91www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澳门av无码|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18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