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擁有豐富多樣民族文化的國家,在歷史的發展中,各民族傳統圖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獨特的民族圖案不僅具有視覺美感,還蘊含著各民族的文化象征意義。現代針織服飾設計也會融入中華民族圖案元素,使針織服飾具備特定的含義與情感。在現代針織服飾設計中,民族圖案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背景,每一種圖案和色彩組合都蘊含著特殊的故事與象征意義,為服飾帶來了濃厚的藝術氛圍,使其更具文化深度和吸引力。對這些圖案進行創新性轉化,不但能提升產品的藝術價值,還能增強消費者的文化認同感。中華民族圖案種類繁多,各民族都有獨特的圖案紋樣,并且具有獨特的寓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華民族圖案蘊含豐富的象征意義,如龍、鳳等動物圖案代表權力與尊貴,花卉圖案則多象征吉祥與美好祝福。民族圖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中往往有不同的解讀,展現了多樣化的文化特征。
中華民族圖案通常以其獨特的幾何形狀、流暢的線條和鮮艷的色彩著稱,常常使用紅、黃、藍等傳統色彩,這些元素能給現代服飾設計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例如艾德萊斯花紋(圖1)、土家族西蘭卡普花紋(圖2)、侗族多耶紋(圖3)等。這些圖案不僅是視覺藝術的表現,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每一個圖案背后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和深刻的文化意義,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生命的理解、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過這些圖案,人們得以傳承文化、表達情感,并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多美的享受。無論是在傳統節慶還是生活中,這些圖案不斷融合與創新,展現出民族文化的活力與深邃。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針織設計中應用中華民族圖案是一個重要趨勢。中華民族圖案不僅能豐富設計元素,還能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地方宗教信仰、風土人情及歷史故事等。在針織服裝設計中融入民族元素,不僅能帶來新的設計理念,還能吸收民族文化精髓,使其具有獨特魅力。
THE REESIR的民族圖案針織服飾作品(圖4),結合了維吾爾族的傳統民族圖案艾德萊斯花紋,賦予了針織服飾維吾爾族獨特的民族色彩。左右對稱或中軸線對稱的紋樣布局使針織服飾整體更加平衡,有了獨特的設計感,向人們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針織組合的可能性。
民族圖案在現代針織設計中的應用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創新過程。它不是對傳統圖案的簡單復制,而是在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審美和設計理念進行創新性轉化和發展。
民族圖案作為各民族文化的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它們通常以獨特的色彩、形狀和符號來表達一個民族的審美觀念和生活哲學。將民族圖案融入現代針織設計中,不僅能為現代服裝增添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還能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民族圖案的創新應用常常通過新的色彩組合賦予傳統民族圖案一種全新的色彩表現,打破傳統的色彩搭配,設計出視覺效果更好的圖形紋樣,為針織服飾增添新的色彩感、前衛感、現代感。
在現代針織設計中,一些設計師將傳統色彩搭配方法與現代色彩理論相結合,創造出既符合現代審美標準又能體現民族文化的針織品。傳統民族圖案色彩的創新在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視覺審美享受。
如2023年北京服裝學院畢業展中楊玥對土家族西蘭卡普的色彩創新(圖5),她的設計理念是將土家族的文化符號西蘭卡普傳承下去,并且提升民族傳統服飾的時髦度。她在設計中保留了民族傳統圖案,通過創新運用色彩,打造出更符合當代審美的針織服飾。
在現代針織設計中,色彩的創新運用不是對傳統色彩的簡單復制,而是一種對傳統色彩內涵的深入挖掘和融入現代審美的重新詮釋。設計師們通過對色彩的重新組合和搭配,使針織作品在視覺上更加和諧,同時更好地傳達出作品的文化意蘊。
民族圖案經過結構重組后在針織服飾上的創新應用是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技術與藝術的領域。設計師通過深入研究和理解民族圖案,打亂重組后以新的方式融入針織服飾中,創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當代審美標準的針織作品。
區別于傳統的民族圖案,經過結構重組的民族圖案在保留民族特色紋樣的基礎上,顯得更加生動活潑,更符合現代審美。一些設計師也會選擇沒有關聯的民族圖案,通過結構重組帶來全新的設計效果。設計師還會通過對民族圖案的幾何化處理,將其轉化為適合針織工藝的重復單元,這樣既保持了圖案的識別度,又增加了設計的現代感。
調整圖案的比例、排列方式和色彩可以賦予圖案新的生命力,使其在現代針織產品中更加和諧、生動。在北京服裝學院洪夢園的畢業設計(圖6)中,敦煌圖案煥發了新生。設計師將富有韻律的傳統菱形紋、連珠紋等紋樣重組后融入針織服飾中,創造出流動的線條和紋理,使這些經過重組的民族圖案重新煥發出生命力,服飾風格更加鮮活,更符合現代審美。
隨著現代工藝技術的創新,對于民族圖案在針織設計中的應用,工藝創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材料的革新,針織品能更好地模擬和再現民族圖案的色彩和質感,使圖案更加生動和真實。其次,技術的智能化使設計師能更加便捷地將民族圖案轉化為針織圖案,并且能進行快速修改和迭代,以適應市場的變化。不同的技術為針織設計帶來了更多可能,北京服裝學院文韜的畢業設計(圖7)使用不同的材料織線,從中國傳統民族圖案中汲取靈感,提取民族圖案造型元素,融入現代針織服裝創意設計中,通過現代工藝與針織技藝的結合,設計出了新的服裝造型。
采用不同的紗線和提花制作工藝可以展現出更加精美且符合現代審美的針織服飾作品。當前,現代針織工藝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平針和羅紋針法,而是發展出提花、嵌花、立體編織等多種工藝。這些工藝的運用讓針織品的圖案更加立體和豐富,能更好地表現民族圖案的細膩與復雜。同時,對針織組織的選用和搭配也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注重對空間感的塑造以及表現立體造型的視覺沖擊力。工藝的創新使民族圖案在針織設計中有了更豐富的表現手法,讓針織服飾更有活力、生命力。
工藝的創新滿足了現代人對更多層次的美的追求,為設計師設計針織服飾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也使針織服飾設計在科技化、藝術化的引領下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前景,向人們呈現出嶄新的視覺效果。中華民族圖案在現代針織工藝中的創新應用提升了針織品的質量和性能,豐富了針織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文化內涵,為針織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路線,也為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華民族圖案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象征意義,為現代針織設計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視覺沖擊力。這些圖案通過色彩、形狀和結構的創新運用,不僅傳承了民族文化,還滿足了現代審美需求。材料革新和智能化技術等工藝創新進一步增強了針織品的藝術表現力和市場適應性,推動了針織行業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基金項目: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作者簡介:許振超,嘉興大學,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劉文,嘉興大學,研究方向:服飾文化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