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學習過程是一個查漏補缺、不斷發現問題和錯誤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會出現錯題,但要重視錯題,利用好錯題資源,這對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提升解題能力和核心素養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精選題目,做到有的放矢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20年)》指出:練習與作業、復習與考試等是有效開展日常學習評價的途徑和方法。教師應當注意發揮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診斷與發展功能,依據課程內容各主題的學業要求,精心編制或精選課堂練習和課后習題,使“教學評”活動有機結合,形成合力,有效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選編題目時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注重針對性與層次性,發揮題目在學生概念建構、知識遷移、問題解決等多方面的作用;編制問題時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創設合理生動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通過做一定量的題目,達到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解題能力、發展素養的目的,無疑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加選擇,逢題必做,見題就刷,勢必會沉溺于“題海”而不能自拔。為了讓學生“上岸”,教師首先要“下海”,認真篩選或者命制習題,精選符合高考命題要求,既能鞏固基礎知識,又能鍛煉學生思維品質的好題。通過適當演練,達到鞏固所學,提升自我的目的。
二、精講錯題,做到提質增效
教師在批改作業或者試卷時需要對錯題進行分析和統計,并養成記錄學生常見錯誤及其原因的習慣。這是診斷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的一種重要途徑。我們可以把作業或者測試中錯誤內容及講評、輔導、改進的方法和策略做成在線表格或者紙質版記錄表進行統計。這樣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們講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我們對學生的錯誤了然于胸,點評到位,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親其師信其道,提高學習效率。
錯題講評的核心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整合學科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完善知識體系。二是構建解題思維模型。錯題講評中,將解題思路程序化和條理化,提升學生在復雜陌生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錯題進行統計歸類,對于難度較大、出現問題集中的題目,結合課程標準,選好錯題講評的切入點。在講評錯題時不要面面俱到,要做到詳略得當。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避免錯題一錯再錯,要對標課程標準的學業要求進行適度變式訓練,通過變式訓練、錯題重組、啟迪學生思維,及時總結答題模板、形成思維模型。
對于難度較小的題目,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教師可以及時公布標準答案和詳細解析,學生通過核對、思考并與同學交流,就可以解決難度較小的錯題。如果同伴互助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還可以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這樣既能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激發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學生正答率較高的題目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學生答案對了,未必真正掌握了知識,學會了解題思路,也可能是偶然因素導致的。我們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檢測學生掌握情況,進而決定講評與否。一是通過教師自己的經驗分析推測學生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二是對重點題目讓學生寫出解析過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學生的問題所在。三是通過談話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的錯因,找到錯誤思維的癥結所在,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正確思考,避免反復出錯。
錯題講評既要起到糾正錯誤、查漏補缺的作用;又要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總結經驗教訓的作用,達到“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的效果。
三、用好錯題,發揮錯題價值
教師和學生共同做好錯題管理。錯題管理,對于學生是對自己做錯的題目進行訂正、整理、分析、復習,達到消化吸收知識,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對于教師,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挖掘錯題資源,反思課堂得失,積累經驗,促進教學,提高專業水平。
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建立錯題本。教師首先給學生指明整理錯題的意義,鼓勵并提醒學生當天對錯題進行回顧反思,并有選擇地整理在錯題本上。錯題本最好選擇活頁本,因為平時整理錯題時,如果時間緊張,不能及時進行總結,之后有時間翻看總結時,可以將相似及有聯系的錯題放在一起,匯總出容易出錯的知識點,使錯題整理發揮更大的價值。
對于錯題管理,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以下三步進行:
第一步,收集錯題。收集錯題,力求簡單實用,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收集老師強調的易錯及易混淆題目、自己多次做錯的題目;不要一字不落地把題目全部抄下來,這樣用時太多。條件允許可以在教室里面配置一臺小型復印機,供學生利用課間時間對錯題進行復印,然后粘貼在筆記上;不必整理偏題、怪題以及對學生自己來說太難的題目,防止浪費學習時間,得不償失;由于審題不細致或做題習慣不好導致的錯誤也可以不必整理,但是要指導學生反思自己經常出現的失誤,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第二步,訂正錯題。在訂正時不要直接涂掉原來的錯誤,要留下錯誤,保留“美好的回憶”,課上聽講過程中進行標注,課下再獨立改正并分析錯誤原因。從知識點、解題方法、解題規律、錯誤原因四個方面解剖分析錯題、查找思維誤區。
第三步,反思錯題。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進行翻看,錯一次,記一次,直到對錯題本上的錯題了然于胸,再遇到類似問題時就可以做到處亂不驚、題不二錯。
為了更好地發揮錯題的價值,教師要及時跟進、督促學生的錯題管理,不要對學生錯題訂正不管不問,假以時日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還要對錯題整理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對于好的“錯題集”讓學生互相借鑒,資源共享。
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要按照“精選習題、講好錯題、用好錯題”的三部曲,充分利用好錯題這一資源,發揮錯題價值,達到師生共同進步提高、減負提質的目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