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芳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環節,而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僅關乎他們的學業成績,更關乎他們的人生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一系列問題,如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以及缺乏閱讀興趣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制約了他們的個人發展。因此,培養學生堅韌品質成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現狀分析
1. 學生閱讀速度慢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學生閱讀速度較慢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缺乏詞匯量;閱讀技巧不熟練;缺乏練習。
2.學生理解能力差
除了閱讀速度慢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普遍較差,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理解不準確;句子結構理解困難;上下文推理不足;文化背景知識缺乏。
3.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學生缺乏對閱讀的興趣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教材內容單調;閱讀任務過多;缺乏外部激勵。
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堅韌品質培養的行動研究
1. 提供挑戰性的閱讀材料
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堅韌品質,提供挑戰性的閱讀材料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挑戰性閱讀材料具有一定的特點和優勢。這些材料通常具有較高的難度和復雜性,包含了學生所不熟悉的語言和文化背景。這種挑戰性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并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其次,在選擇和設計挑戰性閱讀材料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語言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材料的難度應該適當,不過于簡單也不過于復雜,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到有一定的挑戰性,但不至于讓他們感到過于困難。最后,挑戰性閱讀材料對學生堅韌品質的影響是顯著的。通過閱讀這些材料,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還能夠增強自己的耐力和毅力。在挑戰性材料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只要他們能夠堅持下去,最終能夠取得成功,這種經歷可以幫助他們培養自己的堅韌品質。
2.多樣化的文本材料
包括不同主題、文體、難度和文化背景的文本,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應對不同類型文本的能力。
(1)主題多樣性。通過介紹《teenage life》中的主題,引入關于青少年生活的文章,其中既包括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影響的議題,也包括他們面臨的學業壓力等。這樣的設計激發學生對不同主題的興趣,培養學思理解的能力。
(2)文體多樣性。引入不同文體的文章,如新聞報道、社論、散文、小說等,以展示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文本,不僅加深對文體特點的理解,還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相關語言技能,實現應用于實踐的目標。
(3)難度多樣性。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選擇一些挑戰性的文本,讓學生逐步提升閱讀難度。通過逐漸增加復雜性,培養學生適應并攻克各類文本的能力,實現遷移創新的目標。
(4)文化背景多樣性。引入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文本,探討青少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體驗。這有助于學生跨文化理解,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3.先導知識和詞匯預熱
在閱讀活動之前,引入相關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對話題的興趣。預習關鍵詞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可能遇到的生詞。在進行閱讀活動之前,先導知識和詞匯預熱是提高學生理解和應對文章的關鍵一環。以下是結合高中英語《sports and fitness》一課的示例:
(1)先導知識。在介紹《sports and fitness》這一主題之前,可以先導入一些有關運動和健康的基本概念,如身體鍛煉的好處、不同類型的運動對身體的影響等。通過引入相關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對這一話題的興趣,為后續閱讀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2)詞匯預熱。挑選與體育鍛煉相關的關鍵詞匯,如exercise、fitness、nutrition等,并提供簡要的解釋。教師可以設計輕松有趣的詞匯游戲或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預習這些關鍵詞,以便更好地理解即將閱讀的文章。
(3)學思理解。在先導知識和詞匯預熱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對運動和健康的認識,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運動習慣。通過學思理解,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主題,并將自身經驗融入學習過程中。
(4)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設計實際運動活動或小組討論,讓學生應用先導知識和預習的詞匯,同時激發創新思維。例如,可以要求學生設計一份簡單的運動計劃,結合他們了解的運動與健康知識,展示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先導知識和詞匯預熱,學生不僅在閱讀時能更輕松地理解文章內容,還能將先導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實現知識的應用和遷移。
4.提供實際語境
將閱讀材料融入實際語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通過案例分析、討論或小組活動,激發學生對文本的深層次思考。以下是結合高中英語《the Internet》一課的實際語境示例:
(1)案例分析。引入一個真實的案例,例如描述一個人因為使用互聯網而受益或遇到挑戰的故事。通過分享這個案例,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互聯網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的影響,激發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深層思考。
(2)討論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小組討論,讓他們分享自己在使用互聯網時遇到的問題、感受或經歷。通過相互交流,學生可以在實際語境中應用所學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深入理解《the Internet》的相關主題。
(3)小組活動。設計一個小組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研究互聯網在不同領域(教育、商業、社交等)的應用和影響。每個小組可以通過展示或撰寫報告的方式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從而促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學到的知識。
(4)學思理解。在討論和小組活動中引導學生思考互聯網對他們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產生的影響,以及在使用互聯網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學思理解,學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課本中的概念,并將其與自身經驗相結合。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平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