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梅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讓自主學習進入美術課堂,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藝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發展和快樂成長的樂園。
一、合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在美術教學中針對特定的知識內容,設置適當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于進行探究。用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來影響學生,還能訓練他們的觀察力,使他們有真正的情感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力。
美術活動是需要人的參與的,沒有主題參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藝術。在教學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認識層次和年齡特征,選取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內容,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才會充滿激情地進行創造和表達。
以八年級美術“小泥塑造型”為例,學生從小就與泥土、橡皮泥等打過交道,對泥塑并不陌生,但他們的造型能力較差,對顏色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因此,筆者決定在當地收集一些材料,并與學校的“泥趣手工陶藝”課程相結合,用學生熟知的傳統的民間技藝——捏泥塑來進行教學。制作泥塑的材料非常方便,作品小巧玲瓏可愛,同時也符合我校的“泥趣”工藝課程,也很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學時教師講解如何選擇工具,如何捏制造型,以及泥塑的一些使用工具及其技法,學生仔細認真聽講,教師指導學生動手體驗。捏泥塑時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在造型上大膽創新,利用動植物形態特點進行變換。同時在學習體驗捏泥塑的制作過程后,同學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別是顏色的運用,他們敢于打破傳統用色,大膽用色,使作品色彩對比鮮明,富于裝飾感。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學生學得有模有樣,揉、捏、切、貼、搓,十八般武藝輪番上場,一件件活靈活現的泥塑作品在一雙雙靈巧的小手中誕生。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樂趣,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動手動腦的能力,同時激發了孩子們對非遺文化技藝的濃厚興趣,體驗了非遺文化獨有的魅力。
二、注重合作學習,促進自主學習,做課堂“小主人”
要上好一節美術課,老師要準備很多的素材,而且一節課的教學任務也比較緊迫,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協作學習。低年級的學生比較活躍,獨立學習的能力比較差,而合作學習可以使他們在合作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證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去感受、去觀察。多動嘴,多動手,在協作中體會樂趣,感受成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以八年級美術“裝點我的居室”為例。裝點居室是現代居室裝飾的藝術形式之一,它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審美情趣,有很高的實用性。筆者先讓學生欣賞視頻——居室片段,啟發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居是什么樣子,可以是自己臥室的設想。再引導學生賞析一組同齡人的家居設計,通過對比欣賞,了解家具設計的特點,小組討論探究怎樣裝飾居室更有情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接著跟學生一起探究居室裝飾的表現方法和技藝并做簡單的演示,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居室的特點利用收集的環保材料設計創作一幅居室裝飾畫,最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合作完成作品,看哪一小組的作品最有創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相互合作,以此來鍛煉學生對信息的整合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這樣輕松、愉快、寬松、民主而又和諧的氣氛下再讓學生畫畫,學生感到有了畫畫的靈感,有了設計的興趣,從而大大激發了他們主動探求知識的熱情,促進了他們的繪畫能力和美感水平的提高,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同時,筆者結合學校的實際,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例如,在學校舉辦“運動會”的時候,布置了設計運動會的標識的任務;舉辦“元旦晚會”時,布置設計相關內容的海報。
三、設置創作活動,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好的美術課堂應當是藝術化、有趣味、有創新的課堂。當前,我國鄉村美術教育基礎薄弱,給學生開設的藝術實踐課程數量不多,體驗性的學習途徑不多。所以,教師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踐,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讓學生們去自然中感受美,在生活中發現藝術的美,以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培養他們在美術學習中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 “色彩的魅力”時,可提前引導學生到室外走一走,或通過郊游、參觀、散步搜集大自然中不同的動植物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色彩,也可收集山川、河流、天空等自然景觀的色彩,通過討論和其它的教學活動,來進行繪畫材料的積累,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想法去表現。因此,在課堂上,筆者直接切入正題,用探究的方法與學生共同探討大自然的顏色。春天是鮮活的,一些學生覺得嫩芽可以表現出春日的顏色;有的孩子說,公園里的小樹林可以反映出春的和諧之色;有的孩子說,春田遍地綠,是生活的顏色;燕子歸巢,柳樹發芽,都是春的顏色。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們的思維也開始活躍了起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他們一起交流討論,在教師的充分肯定下,學生們感覺到了春天的顏色正在向我們走來,這是一種自我創新的機會。讓學生用比賽創作的形式來嘗試表現自己對春天獨特的意境構思。一幅幅作品各有風采,內容和形式都很豐富。再加上同學們的點評,我再適時地點一下,給他們一些啟發,將色彩的魅力的基本知識滲透到他們的腦海里,使他們在感興趣的情況下,充分挖掘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有利因素,能夠感受到美無處不在,通過不同的顏色組合,從多個角度表現出對春天的色彩。作為美育的傳遞者,我們始終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啟真”的理念,并讓學生逐漸學會自己去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為同學們創造展示自己藝術才能的空間,發揮學生的創意,培養其創新意識。使學生在持續取得成就的快樂中,樂于參與,善于創新。我注意欣賞學生的作品之美,注重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學生作品里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此,無論學生創作的作品是夸張也好,簡單也好,粗糙也好,內斂也罷,都有著自己的內涵,是學生創造力的結晶,也是學生思想的折射。對學生的創造能力給予更多的贊揚,激發他們的創造和表現美的愿望,使他們感到每個人都是設計師,都是成功的。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更加大膽,更加充分,更加積極地運用自己的繪畫語言來進行藝術表達,給學生留下展示自己的藝術空間。同時,也要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從而為自己的創造活動提供豐厚的資源。
(作者單位:山東省五蓮縣高澤街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