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作為一種常見的蔬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并對人體健康具有很多益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養生意識也隨之增強,而油菜作為一種健康的綠色食品,其生產快速發展。油菜測土配方技術可以良好改善種植油菜的土壤養分,解決油菜生長發育中養分不足的問題。
1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內容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指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應和有機肥合理施加等情況提出基礎化肥施用量、施肥時間和施肥方式的技術。該技術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根據具體的環境因素及土壤情況及時調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細節,避免過多不相關因素的影響。在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時,要根據油菜的種植條件與要求進行相應調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準確掌握土壤養分情況,以確定采樣單元、選取代表性采樣點采集土樣為基礎,以采用科學的檢測手段、掌握耕地地力供肥情況為依據;第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配方,以合理確定施肥量為前提,關鍵在于正確掌握施肥時間,從而保證選用科學施肥方法。對土壤進行檢測準確掌握土壤的營養情況,為施肥配方提供現實依據,所以準確掌握土壤養分情況是能夠更高效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前提與基礎。在掌握土壤情況及了解油菜的生長環境特點和所需肥料后,利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配方,使得各種成分達到最佳適用量。
2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影響
不僅要研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還要清楚了解其影響與意義,能夠使該技術在油菜種植中更加合理運用,增加對油菜種植的積極影響。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主要影響有:第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將各地土壤信息進行了匯總收集,能夠使相關工作人員更加高效了解土壤情況及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了解更加深入,使得工作人員根據具體土壤情況制定施肥計劃,為油菜生長提供相應的營養成分,促進油菜發育成長,提高油菜產量和質量,發揮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積極作用。第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充分研究了油菜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油菜生長情況更加了解,從而應用更加合理科學的施肥方案。第三,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中不斷改良和優化,從而增加油菜產量,進而提高農民收入。
3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實施步驟
3.1準確掌握土壤養分情況
油菜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由土壤提供,但是土壤營養成分并不能完全滿足油菜的生長需要,所以要適當運用有機肥和化肥,以滿足油菜生長。進行土地施肥時,首先要根據土壤中營養成分的含量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1]。
3.1.1確定采樣單元,選取具有代表性樣點采集土樣
首先,確定采樣單元。收集某一地區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地形圖等工作基礎圖件,使用計算機疊加技術繪制取土點位分布圖,按照不同土壤類型、地塊大小、土壤肥力狀況,每0.44 hm2左右確定為1個單元。其次,選取代表性樣點。在還未種植油菜的地點,運用定位系統進行定位,按照“隨機”、“等量”和“多點混合”的原則進行土壤取樣,采集深度在20 cm以內,每個混合土樣1 kg。
3.1.2運用科學的檢測方式,掌握土地營養含量情況
將采集后土地進行檢測,利用土壤分析技術檢測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土壤的pH值。充分了解土壤中含有的營養成分的情況,從而了解該地土壤能夠支持油菜生長所缺少的營養成分的具體含量[2]。
3.2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配方
按照土壤養分的具體含量情況,根據油菜生長所需養分,調配適合油菜生長的肥料。在調配肥料時,主要通過調節肥料中鉀、氮、磷及中微量元素的比例、形成科學合理的肥料配方。不僅要注意肥料成分,還要注意肥料使用時間和施加量。確定合理的施肥計量。不同地區、不同生態環境下使用的肥料施用量是有差異的,要根據檢測后的土壤的具體情況確定肥料使用量和施用比例。由于有機肥不僅可以促進油菜生長,而且可以調整土壤中營養成分含量,還能夠促進養分分解和微生物生長,一般大田施有機肥每公頃15~22.5 t。
3.3掌握適宜的施肥時間
3.3.1肥料中的大量元素
油菜生長分為苗期、蕾薹期、開花期和結角期,不同時期對于養分的需求和吸收是不同的。苗期的油菜對于氮的吸收是最多的,其吸收的氮含量接近于油菜整個生長期的50%,所以對于苗期油菜,要及時施加肥料,避免影響油菜生長。蕾薹期油菜生長旺盛,所以是對營養的需求量最多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油菜吸收的最多的元素是鉀,其吸收率達到了54.1%,要增加肥料中鉀素的含量,以滿足油菜生長需求[3]。開花到結角期屬于油菜生長后期,此時油菜生長減少了對鉀、氮的吸收,增加了對磷素的吸收,其吸收的磷含量超過了整個發育期磷總含量的1/2,在此時期要減少化肥中氮、鉀的含量,增加磷素含量。因此,要根據油菜發育不同時期調節肥料中相關元素含量,進行科學合理施肥。
3.3.2肥料中的微量元素
土壤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對油菜生長起主要作用的微量元素是硼素。硼素含量在油菜初花期后快速增長,其中含硼量最多的器官是花蕾角果,硼對于油菜繁殖器官的形成和發育十分重要。相關實驗表明,當土壤中硼含量小于0.25 mg/kg時屬于極嚴重缺硼,此時油菜產量接近于零。而在土壤硼含量為0.5~0.7 mg/kg和0.25~0.50 mg/kg土地中種植油菜,施加硼肥,可以使油菜產量分別增加10%~20%和30%~50%。因此,在種植油菜的地區施加硼肥是有效提高油菜產量的方式之一,在使用硼肥時要根據不同地區土壤情況進行相應調整,注意施肥時間要求。針對土壤缺硼的不同程度,在輕中度的土壤地區,施硼肥的重要時期是苗后期和抽薹期,用0.2%左右硼砂水溶液進行葉面噴肥,苗期和蕾薹期噴肥用量分別是每公頃750 kg和每公頃1 200~1 500 kg,施肥的最佳時間是晴天傍晚。在中度及重度缺硼的地區,用硼砂含量為7.5 kg/hm2的硼肥與其他肥料混合使用或將硼肥作為基肥與細土[4]。
3.3.3選取科學的施肥方法
根據不同地區各種元素的具體含量調整化肥使用量,比如全氮含量為1.2 g/kg、有效磷含量為15 mg/kg、速效鉀含量為100 mg/kg以上,并且對于肥料使用量較多的地區,要適當減少化肥用量。油菜能夠達到高產的薹肥與基肥的使用比例是鉀肥4:6、氮肥6:4、磷肥一次性基施。
4應用油菜測土配方施肥
目前,對于油菜種植肥料應用中的問題,主要包括氮肥用量多少的問題、施加肥料的時間問題、有機肥用量大小的問題和對于硼肥的使用不重視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可以采取以下相應措施:第一,把控氮肥用量,根據具體情況增加或減少氮肥用量,調整基、追肥比例;第二,將有機肥和無機肥混合使用,調整土壤中養分含量;第三,對于磷鉀肥使用,要進行長期監測,可以根據監測數據適時調整元素含量;第三,根據具體生產方式,可以在進行基肥深施后再種植,蓋土深度在5 cm以上;對于缺少硼元素含量的不同地區土壤,按照具體情況施加硼肥。油菜種類不同,其對于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也有所差異,其中甘藍型油菜與白菜型油菜相比其吸收的肥料量更高,進而其產量也更多?,F就某地甘藍型油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行簡單介紹[5]:
4.1施加苗床肥
首先要施加充足的底肥。播種前施加品質優良的有機肥30~45 t/hm2、過磷酸鈣750 kg/hm2、尿素30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將肥料充分與土壤混合,之后再種植。其次,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施肥。要綜合油菜生長時期和生長情況,追加施用肥料1~2次,主要以有機肥為主。
4.2施用充足的基肥
在油菜移植前1 d施加基肥,根據科學合理的計量將各種肥料進行混合埋施。在進行肥料混合時,先混合大量元素肥料,再加入微量元素肥料。將油菜移植到基肥施好后的土壤里,但要注意種子或根系在接觸肥料后會發生死苗的現象,所以在移植時要小心處理。
4.3適當追肥
在油菜生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足的情況,所以要適時適量追肥。一般會在油菜成長期中追肥2次。第一次追加肥料是尿素60~90 kg/hm2、氯化鉀60~75 kg/hm2,追加施肥時間是移栽后50 d左右。第二次是在薹期施用,施加肥料含量與第一次相同。
4.4施用葉面肥
葉面肥施用主要以噴灑方式進行,施用時期是油菜盛花期,主要用0.2%磷酸二氫鉀和 1%~2%尿素液,共噴灑2次,間隔7~10 d/次。在未施用過硼肥的田地,應噴施0.2%硼砂溶液。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有效增加了油菜產量,應廣泛宣傳和推廣。在油菜生長過程中結合具體油菜生長情況及土地營養情況調整肥料中各營養成分的含量,滿足油菜生長所需條件,進一步為油菜種植提供標準化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李紅梅,熊正輝,商躍鳳,等.重慶市油菜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構建[J].南方農業,2019,13(SI)30-33.
[2]鄧奇英,周慧,梁琪,等.測土配方施肥對油菜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試驗初報[J].農家參謀,2019(14):65,69.
[3]張佳佳,楊劍,黃祥玉,等.龍灣區油菜浙油50測土配方施肥的效果[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5):663-666.
[4]劉成,劉明迪,馮中朝,等.測土配方施肥對油菜生產的影響——基于1722份田間試驗材料的經濟學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8,33(8):1340-1350.
[5]蔡會,唐靜,廖江.測土配方施肥對油菜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試驗初報[J].南方農業,2017,11(25):46-48.
(甘肅省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田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