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蘋果種植范圍非常廣泛,種植效益較高。近些年來,人民對于飲食健康和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提高,更注重蘋果營養價值和農藥殘留問題。在此情況下,應用無公害蘋果種植技術,為廣大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的水果。
1無公害蘋果種植技術要點
1.1建園選址
由于無公害蘋果對于環境要求較高,所以果園選址工作至關重要。一方面,必須遠離污染源,包括工業區、城市等區域,以確保果園土壤、水源和空氣質量符合無公害生產標準。以上地區會排放大量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對果園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果園地勢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提高蘋果產量,應該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1]。這樣的地塊可以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有利于蘋果樹生長發育。同時,平坦地勢也更有利于建設園內排水系統,更便于調節土壤水分,避免受澇災影響,使蘋果減產。此外,還需要考慮其他細節,包括果園周圍環境植被和自然條件等,以確保果園生態平衡。
1.2選種
要種植無公害、優質、高產蘋果,關鍵在于選擇適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的優質、抗病、抗蟲品種。在選種時,應優先考慮生長健壯、適應性強的品種,這樣可以確保蘋果在生長過程中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從而提高產量和質量。
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各異,溫度、降雨、光照等因素都會對蘋果生長產生影響。因此,要根據當地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生長的蘋果品種。在氣候寒冷東北地區,應選擇耐寒性較強的品種;在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則應選擇耐熱性較好的品種。
土壤條件也是選擇品種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區的土壤類型、pH值、肥力等條件都有所不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蘋果生長和品質。因此,在選擇品種時,要充分了解當地的土壤條件,選擇適應性強的品種,以確保蘋果在各種土壤條件下都能獲得良好的生長效果。
除了氣候和土壤條件外,品種的抗病、抗蟲性能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在蘋果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因此,選擇具有較強抗病、抗蟲性能的品種,可以有效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殘留,從而提高蘋果無公害性。在種植時,還要控制同一片園區內的蘋果種類,通常不宜超過2個品種,否則會在果樹授粉階段發生交叉感染,影響果實口感。
1.3合理密植
在確定種植密度時,果農需要充分考慮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和養分含量等因素,以確保蘋果樹能夠獲得充足的陽光、空氣和營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果實質量和產量。
陽光、空氣流通性和土壤營養物質含量都是影響蘋果樹生長的重要因素。在確定種植密度時,要綜合考慮樹冠大小和生長趨勢,以確保每棵樹都能獲得足夠的陽光。若種植密度過大,可能會導致樹冠相互遮擋,空氣流通不暢,不同果樹根系在土壤中爭奪營養物質,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若種植密度過小,則可能會導致陽光過于集中,使果實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影響果實外觀和口感,還可能造成土地資源浪費,進而使得蘋果減產,降低果農經濟收益。
根據調查研究,對于無公害蘋果而言,每畝種植株數一般在30~40株。這一密度能夠保證土地資源利用率,且可以很好地調節果園內的光照、空氣流通、土壤肥力等因素,防止病蟲害。
1.4科學施肥
施肥是果樹種植栽培過程中的必要手段,主要目的是為其提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成分,更好地保證果實質量和產量。但過度地依賴肥料又會對作物生長產生副作用,且對自然環境危害十分巨大。所以,果農要想收獲符合要求的無公害蘋果,便必須在種植過程中科學施肥。
果農應增加有機肥料使用比重。有機肥來自天然的物質,如腐熟的畜禽糞便和綠肥等。它們富含各種營養元素,能夠滿足蘋果生長需求。通過使用有機肥料,不僅可以為蘋果提供充足的養分,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然而,僅使用有機肥料可能無法滿足蘋果生長的所有營養需求。因此,還需要適當補充無機肥料。快速提供蘋果所需的營養元素,彌補有機肥料的不足。在使用無機肥料時,應注意嚴格控制用量,以免造成土壤污染和蘋果品質下降。
除了選擇合適的肥料類型和用量外,施肥時機和方式同樣重要。蘋果樹生長周期不同,所需養分也不同。種植者應該根據其生長階段和園區內的土壤條件進行具體分析,合理調節肥料用量。一般來講,在果樹萌芽后應主要追加氮肥,磷肥則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而開花后的肥料則是以磷肥和鉀肥為主。具體用量以100 kg果實為準,應施用1 kg純氮和氧化鉀。施肥方式則以樹冠下方開溝為主,注意溝深需控制在15~20 cm,避免過深或過淺施肥,影響肥料吸收和利用效率[2]。
1.5合理灌溉
為了確保蘋果產量,必須根據蘋果生長周期和需水情況適時進行灌溉。蘋果生長不同階段對水分需求也有所不同。在開花期和果實膨大期,需要更多的水分,因此應加大灌溉量。而在成熟期,為了避免果實開裂和品質下降,應適當減少灌溉次數和水量。
除了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外,還要特別注意灌溉水源質量。水質直接關系蘋果生長和品質。若灌溉水源受到污染,不僅會影響蘋果生長,還可能引發各種病蟲害,甚至危及人體健康。因此,應選擇清潔、無污染的水源進行灌溉,如井水、山泉水等。
果農可以在園區內部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統,利用現代化設備科學進行果樹灌溉。系統應根據果園地形、水源和土壤條件等因素進行設計,以確保水分均勻分布和有效利用。同時,還需要定期對灌溉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和使用效果。
1.6合理修剪
修剪是蘋果園管理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它不僅關系到蘋果樹的健康生長,還直接影響蘋果產量和質量。
在修剪過程中,果農需要根據蘋果樹生長情況和品種特性,采取相應的修剪方法。對于生長旺盛的樹體,需要加大修剪力度,控制樹體高度和樹冠大小,避免樹冠郁閉,保證通風透光。而對于生長較弱的樹體,則應適當減少修剪,以保持其自然生長狀態。
通風透光是保證蘋果樹健康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合理的修剪,可以有效改善果園內的通風條件,增加光照強度,提高光能利用率。這有利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更多的有機物質,為蘋果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修剪還能夠調節蘋果樹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通過修剪可以去除多余的枝條和葉片,減少養分消耗,使更多的養分集中供應給果實生長[3]。這有助于提高蘋果單果重和品質,增加果實商品價值。
2病蟲害防治措施
2.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在無公害蘋果病蟲害防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基本措施之一。在蘋果種植過程中,加強樹體管理至關重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施肥和修剪,可以有效提高蘋果樹抗病性,從而減少病蟲害發生。
樹體管理是農業防治的核心。包括合理施肥、澆水、除草等措施,旨在為蘋果樹提供充足的養分、水分和良好的生長環境。通過科學施肥,可以為蘋果樹提供所需的營養元素,促進其健康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適時清理果園也是農業防治的重要環節。果園內的落葉、落果等常常是病菌和害蟲的滋生地。定期清理這些雜物,能夠有效減少病源和蟲源,防止病蟲害傳播和擴散。果園的清潔還可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進一步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種環保、可持續的防治方法,通過保護和利用天敵、使用生物農藥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和蔓延,保障蘋果產量和品質。
天敵是指以害蟲為食或能夠抑制害蟲繁殖的生物,如鳥類、昆蟲、蜘蛛等。這些天敵不僅能夠減少害蟲數量,而且還能起到自然控制的作用,維護生態平衡。因此,在蘋果園管理中,應該注重保護和利用天敵,為其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增加天敵數量和種類。
除了保護天敵,生物農藥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農藥是用生物活體或其代謝產物制成的農藥,具有殺蟲、殺菌、除草等作用。相比傳統化學農藥,生物農藥具有環保、安全、可持續等優點,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也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2.3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無公害蘋果病蟲害防治的輔助措施。在必要時,可以使用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但應嚴格控制用藥種類、用藥量和使用頻率,避免對果園環境和蘋果造成污染[4]。同時,應選擇合適的施藥方法和時機,以提高防治效果,減少對天敵的傷害。
在使用化學農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避免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第二,嚴格控制用藥量和使用頻率,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的推薦劑量進行稀釋和噴施。第三,注意用藥時機,盡量在病蟲害發生初期施藥,以避免病蟲害大規模蔓延。第四,注意用藥方法,采用合適的噴藥方式,確保農藥均勻噴灑到樹體和果園地面。
綜上所述,無公害蘋果廣泛種植是市場發展趨勢。應積極推廣無公害蘋果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擴大產量和種植范圍,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為了進一步推動無公害蘋果種植產業發展,還需要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果農對無公害蘋果的認識和技術水平,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秀鳳.蘋果樹種植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初探[J].河北農機,2023(6):145-147.
[2]高瑜.果樹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分析[J].種子科技,2022,40(20):85-87.
[3]李玉紅.蘋果種植管理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3):142-144.
[4]吳瑞雪.蘋果樹的栽培及凍害預防技術探析[J].種子科技,2021,39(18):64-65.
(山東省鄆城縣武安鎮人民政府李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