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軍



2024年5月26日,一年一度的廣州樂器展圓滿落下了帷幕。然而為本屆展覽會開幕策劃的 “樂動盛典20周年慶典” 特別音樂會歡快的情景依舊難忘。整場演出策劃,體現出主辦方對廣州國際樂器展創辦二十年來風雨歷程的總結與回顧,更是對未來歲月的期許和展望。
當吉他演奏家陳磊在舞臺上用電吉他彈奏《神話故事》,分明是在用旋律訴說著廣州樂器展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經過不屈的努力、不懈的堅持,廣州樂器展仿佛是一個神話故事中的丑小鴨,歷經風雨最終幻化成天鵝一飛沖天。卞留念用電二胡演奏的《賽馬》,激勵著廣州樂器展在未來的日子里如駿馬一般飛馳向前。
慶典活動中,廣東省科技合作研究促進中心楊寧副主任、北京輕工技師學院張根嶺院長為深圳伊諾樂器、河北饒陽北方民族樂器廠等鉆石展商頒發了獎杯和證書。鉆石展商20年來與廣州樂器展攜手共情、不離不棄、同舟共濟的精神令人感動,值得表彰。音樂會現場,還公布了金韻樂器等64家金牌展商的名單。
直播逛展引人矚目
今年,展會展覽總面積達50000平方米,開設5大展廳,匯聚705家參展商。
國家輕工業樂器信息中心、北京輕工技師學院(北京樂器研究所)派出強大陣容參加了本屆廣州樂器展,并對展會進行了多場直播。
在國家輕工業樂器信息中心展位上,先后采訪了多家企業的領導,如中州樂器的總經理代勝民、揚州金韻樂器總經理熊立群、德鑫開元總經理王武、深圳伊諾樂器總經理袁雁等,他們介紹了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和面臨的挑戰,也介紹了他們參展的新品樂器。面對國內大環境和諸多不確定因素,他們都在計劃著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面對。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展會延續了大師逛展這一傳統形式。國樂名家方錦龍的名人效應在他逛民樂展館中十分顯眼。所到之處,照相機、攝像機以及直播人群蜂擁尾隨,在展館掀起一陣陣熱潮。制琴大師鄭荃先生脫下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提琴和琴弓制作比賽的戰袍,便飛到廣州參加樂器展。這次他帶著大家逛提琴展館,與他隨行的兩位大師也是本屆提琴琴弓制作大賽的評委,一位是國際小提琴制作大師莫拉西,另一位是制琴大師格雷格·阿爾夫。三位提琴制作大師在逛展過程中先后來到了陳祥偉提琴制作室、香港提琴兄弟、梵阿玲、華星提琴、鳳靈提琴、曹氏提琴、李建峰琴弓制作室、聞樂、梁志凌提琴、廣州格力蒙那等國內知名的提琴制作廠家及提琴工作室展位,也光顧了幾位意大利展商的展位。大師們對國內外展商的提琴及琴弓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優秀提琴作品展閃亮登場
本次展會,還有一處很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優秀提琴師作品展——第8屆提琴制作演示活動之特別策劃”展覽。
本次優秀提琴師作品展分為幾個部分,一部分展示著老一輩提琴制作大師的作品,如徐弗、梁國輝先生的作品,同時還展示著華天礽、格雷格·阿爾夫、Andrea Schudtz、鄭荃、朱明江、林海德、吳祖亮、王晏、徐永成、朱衛憲、李建峰、陳龍根、關尚持、梁志凌、單東巖、楊金龍等中外制琴師的優秀提琴作品。
與此同時,人們也有幸目睹了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提琴和琴弓制作比賽金獎作品:
李斌的金獎中提琴、于慧東的金獎小提琴、薛良的金獎琴弓(大提、中提、小提琴弓)、趙俊海的金獎大提琴。
徜徉在優秀提琴制作師展區,人們仿佛能窺見提琴在中國發展前進的脈絡。
作為源自西方的小提琴,今天在中國本土不斷發展壯大。無論江蘇泰興、河南確山、蘇州等地,小提琴產業已形成規模,令世界矚目。在國家輕工業樂器信息中心展位,鄭荃先生與格雷格·阿爾夫先生接受了采訪。阿爾夫先生在采訪中還向觀眾展示了一把1734年德爾·杰蘇·瓜內里制作的“多利亞王子”。這把名琴曾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賽現場展出,驚艷四座,在本屆展會上,這把名琴同樣令人稱道。
新品樂器亮相展會
參展企業紛紛亮出前沿尖端技術和創新成果,從古典的鋼琴、小提琴、民樂,到現代電子樂器、智能樂器,無不展現著音樂世界的多元與包容,展現了樂器行業的廣闊發展空間。金音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瑞森系列銅管樂器。金音集團董事長周俊嶺說,這款系列樂器采用進口材料,主要是針對專業群體的高端樂器。他表示,近年來國產材料質量也在提升,能夠滿足專業演奏家的需求。
周俊嶺告訴記者,這次參展是他們時隔十多年之后再次前來參展,“感覺比以前有進步,人也不少,展會的展覽面積也比10多年前要大了,展覽效果不錯。”他表示明年還會來參展。
江陰金杯安琪樂器有限公司銷售部時強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帶來的幾款新品樂器是白色噴漆的96貝司手風琴和96貝司的黑色回聲琴,采用意大利簧片,鍵盤和貝司鍵都是由意大利的白色瑪瑙制成。有一款80貝司、以黑色的碳纖維為琴體的手風琴,比普通手風琴輕了兩公斤,重量減輕,更適合青少年演奏。
如今,無論是民族樂器還是西洋樂器,都在嘗試著朝著電聲化的方向發展。金韻樂器公司推出了“魔客琴”即電古箏,使用新材料作為琴的主體,2024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前不久,著名歌手莫文蔚在成都演出時,就使用了金韻樂器生產的“魔客琴”,反響強烈。
在某展位上,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我們做電聲系列小提琴已經15年了,主要是出口到歐美國家,各種不同形狀、不同材質的都有。跟傳統小提琴相比,電聲小提琴形態會比較多樣化,外觀也更漂亮。電聲小提琴發聲部分主要是靠拾音器,拾音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聲音。“我們的拾音器是德國的,在國際上比較出名?!彼蛴浾呓榻B道:電聲小提琴款式有幾十種,分不同的系列。據悉,造型各異的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系列電聲樂器采用專利著色技術,各種顏色的提琴十分惹眼。
一家展位還展示著德國碳纖維提琴,幾年前,國內也有廠家生產出碳纖維小提琴。至于碳纖維小提琴能否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那就看它是否被人們所接受。
一諾云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帶來了他們自主研發的新品樂器。其中有幾款可折疊的便攜式系列智能鋼琴??偨浝礤X軍建介紹道:這是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樂器,帶有內置電源?!斑@是一款多功能的智能鋼琴,可以折疊,具有自動伴奏、自動點贊、自動糾錯的功能。它還可以使用MIDI功能打開相應軟件、內置有100多種音色,127種節奏?!闭箷希芏嗳硕紒碜稍冞@款可折疊鋼琴,它的功能齊全,攜帶方便,價格實惠,深得愛樂者的青睞。
創始于1934年的國光口琴作為中國老牌口琴企業,此次帶來國色天香口琴參展。紅色景泰藍琴身十分醒目。展臺負責人介紹說:“這兩年,我們做口琴的簧片用的是進口簧片,在音色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口琴不僅僅是一個音樂產品,更加代表著一種文化,所以喜歡口琴的人越來越多。從2021年至今,國光口琴也實現了從500萬銷量到2000萬銷量的增長?!?。此外,還有喜氣洋洋、顏值頗高的“花好月圓”口琴,這款口琴的盒子還是用純紅木打造,充滿質感。
展會上,深圳伊諾公司除了電吹管以外,還推出一款新品電子葫蘆絲,內置電池,有幾十種音色。展會上,能看到許多廠家都推出了各種型號的電吹管,說明電子樂器的市場潛力很大,如今電子葫蘆絲的問世,以其豐富的音色和精美的造型,必定也會向電吹管一樣吸引大批中老年擁躉者。
本次樂器展,傳統樂器也在積極尋求突破,力求在創新上做些文章。河南蘭考一家樂器展位,展示著多功能古箏架,不同調式的六臺古箏橫陳在可旋轉的架子上,據悉這款古箏架便于演奏者演奏時轉調。
河南中州民族樂器有限公司這次帶來了幾款新品樂器,據了解,其他們的闊葉黃檀挖箏里腔體里增加了出音槽,琴頭、琴尾采用了鎏金圖案。據了解,幾臺新品古箏受到了古箏愛好者的喜愛并已經售罄。
廣州畫家速寫展會
5月25日,國家輕工業樂器信息中心展位迎來了一批客人,他們是享譽全國的“剎那間”速寫群的畫家孫戈、蔡施能、范明、李偉文、關振旋、彭慶凱、丁遠閣。簡短交談后,幾位畫家興致勃勃地在展館四處尋找感興趣的場面和展位里演奏樂器的人物。靈動的線條在他們的速寫本上游走,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場景躍然紙上。
在展會之前,記者就已經與“剎那間”群主蔡施能約定好了他們來展會畫速寫的計劃。幾位畫家年紀最大的關振旋先生已經85歲,筆耕不輟的老人在展會現場畫了許多生動的速寫。畫家逛展會畫展會,成為本次廣州樂器展的一大亮點。如果可能,以后的展會也可以邀請畫家來展會觀展、畫畫,畫家畫展會的作品,也可以成為擴大樂器展會影響力的一條新的通道。
結語
盡管這次展會遭遇廣州“龍舟水”的陰雨天氣,但參展商和觀眾的熱情并未因此減退。
一些展商朋友表示,如果主辦方考慮到廣州氣溫的特點,躲過雨季辦展,也許會吸引更多的觀眾和客商前來觀展。主辦方一位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辦展質量,也期待有更多的樂器廠商和音教從業者加入到廣州樂器展當中,共同推動樂器產業的健康發展。舉辦高質量的展會,為觀眾帶來精彩的音樂體驗,促進樂器產業良性發展,正是主辦方辦展的初衷。
在一個不太起眼的展位,看到一個背景墻上印著八個醒目的大字:廣州很好,下次還來??戳诉@幾個字,讓人心頭一熱。廣州樂器展,來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