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水紫陶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但近年來建水紫陶的產業發展存在著生態不完善、發展不平衡、知名度不高、未形成特色品牌等問題?;趫鲇蚶碚?,本文對建水紫陶的產業生態建構進行研究,建構建水紫陶的產業生態有助于對建水紫陶的保護,對建水紫陶產業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性的先導作用。
關鍵詞藝術場域;建水紫陶;產業發展項目名稱:云南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一般項目基金“再生產視域下傳統手工技藝體系及傳承發展研究——以建水紫陶為例”(YJSJJ23-B73)。
建水紫陶素來有“體如鐵、明如水、亮如鏡、聲如磬”的美稱,但近年來建水紫陶的產業發展存在著生態不完善、發展不平衡、知名度不高、未形成特色品牌等問題?;诖?,本文將對建水紫陶的產業生態建構進行研究,建構建水紫陶的產業生態有助于對建水紫陶的保護,對建水紫陶產業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性的先導作用。
1場域理論下建水紫陶產業存在的問題
“場域”一詞最早是由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布迪厄在其著作《論知識分子場及其創造性規劃》(1966)一書中提出,布迪厄在其《實踐理論概要》(1972)一書中將場域視作社會學研究的最基本單位。總結來說,場域理論是指人的各種活動均被所處的場域所影響,而這種關系并不僅僅是物理性的,更多的是指與人相關聯的活動關系。布迪厄指出:“場域就是在各位置之間客觀存在的關系,即一種網絡、一種構型?!?/p>
1.1產業場域中發展不平衡
首先,建水紫陶產業面臨著規模小和競爭力不足的主要挑戰。盡管建水紫陶企業數量眾多,從業人員眾多,但大部分企業仍然是傳統的小型家庭作坊。其次,產業發展模式滯后,與其他相關產業的互動程度不高,需要加強產業間的融合發展。在市場營銷方面,大多數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營銷方式,對于網絡營銷手段的運用較為有限。最后,缺乏統一的戰略規劃是一個重要問題。建水紫陶市場缺乏政府主導的發展平臺,缺乏統一的戰略規劃,導致價格標準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此外,陶土資源的開發和管理也存在問題,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體制。
1.2社會場域中知名度不高
中國的四大名陶中,江蘇宜興紫砂的發展狀況可謂最為出色,相比于其他三大名陶,宜興紫砂產業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都占據著明顯的優勢,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乃至支柱產業。宜興紫砂產業的成功發展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宜興紫砂藝人緊緊抓住了發展機遇。其次,宜興紫砂產業實現了多產業融合發展。紫砂產業與當地的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等形成了緊密的互動和互促關系。第三,宜興通過保護與傳承宜興紫砂的傳統制作技藝,深入挖掘宜興紫砂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加大對紫砂藝人的培養和扶持力度,形成了規模效應,使紫砂品牌在市場中得以凸顯。最后,宜興紫砂產業實現了多元化發展。
綜上所述,宜興紫砂產業的成功發展得益于抓住機遇、多產業融合、品牌打造和多元化發展等關鍵策略,這些經驗對于建水紫陶產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能夠為建水紫陶在生產場域中提高知名度予以啟示。
1.3銷售場域中未形成特色品牌
當前建水紫陶的銷售場域并未形成品牌效應,在建水紫陶的品牌打造過程中,獨特的制作技藝應該是區別于其他陶器的重要賣點。然而,現實情況是當前部分紫陶從業者對紫陶制作技藝的理解和掌握過于程式化,采用教條化、機械化的制作方式,往往缺乏對技術的深入研究,只追求大規模生產以搶占市場和獲取經濟利潤,最終導致得不償失。這種盲目追求導致市場上充斥著大量質量粗糙的紫陶產品,這些低端產品無法帶來經濟效益。同時,盲目地抄襲現有的紫陶產品風格,甚至將一些不相關的元素強行引入紫陶制作中,以追求所謂的創新。然而,這實際上摧毀了紫陶產業賴以生存的傳統文化基礎,削弱了其藝術性,導致整個紫陶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因此,為了建立建水紫陶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有必要重新思考紫陶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策略。
2積極的產業生態
當前建水紫陶產業存在的問題使得建水紫陶產業難以健康持續發展,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規范化和現代化轉型。構建積極的產業生態,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規模,促進產業間的良性互動。在市場營銷方面應該積極探索網絡營銷的新途徑,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銷售渠道的多樣性。此外,政府應起到引導和規劃的作用,制定統一的戰略規劃,加強對陶土資源的管理和保護,推動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只有通過規范化管理、創新發展模式以及加強產業間的協同合作,建水紫陶才能實現更加健康、穩定和有活力的發展。
2.1響應國家“文化強國”戰略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到2035年中國將建成文化強國的目標,在這個重要背景下,作為實體產業的建水紫陶需要依賴各級政府層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以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價值展示。政府的關心和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建水紫陶才能在市場上蓬勃發展。
從地方上看,建水紫陶產業發展需進行全面規劃,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與此同時,還必須積極創造一個適合紫陶產業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以保證建水紫陶產業能持續、穩定、快速地發展與壯大,使之成為建水縣域經濟新的增長引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淵源于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歷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建水紫陶承載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與人文情懷,保護好、繼承好、發展好建水紫陶,不僅關系到中國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也有利于增強中國文化認同感與文化軟實力。所以,對建水紫陶的保護與開發是增強中國文化實力的一個重要戰略手段。
2.2形成集生產、展示、體驗、消費一體的銷售體系
為了建設優秀的產業,建水紫陶不能止步不前,而應該借鑒學習其他成功品牌的經驗,可以從宜興紫砂這個行業領先的標桿中汲取靈感,將紫陶產業與建水縣域內的其他產業密切結合起來,實現互補和相互促進的發展,形成多元融合的良好態勢。利用建水文化旅游資源的豐富性,可結合紫陶產業及相關文化旅游業態,密切聯系茶產業、餐飲業及家居建材裝飾產業,并積極配合這些產業內發展較好的公司進行強強聯合。
著力培育文化旅游業、休閑娛樂業、包裝設計業等,促進建水紫陶與相關行業聯動發展,引導手工制陶向個性化、體驗化、藝術化方向發展,打破傳統手工實用產品市場局限,促進手工制陶融入旅游市場。把建水紫陶這一產業要素、文化要素納入地方場域,對建水臨安古城景區內的建水紫陶進行宣傳報道和產品的展示和營銷,規劃布局紫陶培訓學校和展銷基地,建設紫陶產品創意設計、生產加工、文化傳播聚集區,最終形成集生產、展示、體驗和消費于一體的建水紫陶特色銷售體系。
2.3形成從產業鏈、消費者到售后一體的服務體系
成功的產業模式建立并不僅僅涉及銷售體系的建設,它需要解決生產、展示、體驗、消費等方面的問題,這不是一勞永逸的,后續需要建立配套的整體服務體系,形成從產業鏈到消費者再到售后的閉環。此外,還應注意調動公共服務機構參與其中,改進現有的合作經濟組織,構建由地區龍頭企業為主力,個人獨立工作室和家庭作坊為補充的產業服務模式,這樣做不僅可以推動建水地區產業發展,還能夠促進建水地區綜合服務的協調,形成更完善的產業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為了創新建水紫陶的產業服務模式,我們需要采取重要的革新,通過這些創新建水紫陶的產業服務模式可以改善建水紫陶的產業服務,使廣大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創新產業服務模式首先是要重新梳理產業服務理念,完善各個環節的服務流程,從生產、銷售、售后服務三個方面轉變服務模式。例如,加強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和產品銷售咨詢服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當地民眾的熱情,提高他們的收入和地方財政的收入,促使當地繼續投資,并不斷創新發展路徑,開拓發展思路,創新建水產業服務模式,從而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
3結語
建水紫陶產業在藝術場域的建構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它需要充分發揮藝術家、工匠、設計師和市場等各方的作用,形成一個緊密合作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不僅需要藝術創作的支持和引導,還需要與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期待相匹配,以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提出了一些關鍵的觀點和建議。首先,響應國家“文化強國”戰略的號召。其次,形成集生產、展示、體驗、消費為一體的銷售體系。建立健全的市場體系和品牌推廣策略,提升建水紫陶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此外,形成從產業鏈、消費者到售后一體的服務體系,鼓勵創新和實踐,推動建水紫陶產業與當代藝術的結合,打破傳統束縛,創造出更具藝術性和市場競爭力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加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參與,形成共同推動建水紫陶產業生態建構的合力。
然而,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在建構建水紫陶產業生態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例如,傳統觀念的保守性和市場需求的多樣性之間的平衡,以及保護傳統文化和推動創新發展之間的矛盾等。因此,進一步探索建水紫陶產業與藝術場域的融合路徑,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應對這些挑戰,推動建水紫陶產業生態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明奕.基于場域理論的海派陶瓷藝術發展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21.
[2]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旅游發展委員會.千年建水紫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3]阮彥春.建水紫陶產業的發展戰略優化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8.
[4]徐孫權,侯怡,李鑫,等.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策略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2,2(20):132-137.
作者簡介:李皓然(1998.09—),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云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21級在讀研究生,專業:設計學,研究方向:設計歷史與理論;張桎瀅(1997.09—),女,彝族,云南楚雄人,云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21級在讀研究生,專業:設計學,研究方向:設計歷史與理論。
通訊作者:向杰(1973.06—),男,漢族,云南建水人,碩士,云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專業:設計學,研究方向:設計歷史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