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通過設計創新來促進紫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中國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而宜興紫砂文化作為傳統工藝的代表之一,在此背景下的發展備受關注。然而,當前鄉村紫砂文創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存在諸多問題,如效益不佳、傳承困難等,有待通過設計創新來尋求突破,本文探究如何通過設計創新發掘紫砂文化的獨特魅力來促進紫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紫砂文化;文創產品;設計創新;傳承與發展項目名稱:2023年度學校科研基金項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紫砂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研究,項目編號:572023xn02。
當前在鄉村振興戰略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傳統工藝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感。然而,時代的變遷和市場的需求使得紫砂文化產業面臨著新的考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傳承與創新的平衡、市場與文化的共生。設計創新作為推動這一過程的重要引擎,不僅能夠賦予紫砂文化更多元化的表現形式,還能夠讓這一傳統工藝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潮中通過設計創新來促進紫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1當前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鄉村振興進行了詳細的戰略部署,提出挖掘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的理念。在全面號召落實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以非遺保護為切入點,發展鄉村產業與手工經濟,紫砂文創產業迎來蓬勃發展的重大契機。然而,在當前階段紫砂文創產業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這些問題不僅威脅著紫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影響著鄉村經濟的振興和文化產業的繁榮。
首先,效益不佳是當前紫砂文創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紫砂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激烈等原因,許多紫砂文創產品的銷售額和利潤率較低,難以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這不僅影響了個體與企業的盈利能力,也限制了其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的積極性,阻礙了紫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其次,傳承困難是當前紫砂文創產業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由于紫砂制作工藝繁復、技術要求高,傳統技藝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而傳統的師帶徒模式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再適用,傳承人才隊伍日益減少,傳統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傳承困難不僅會導致紫砂文化的衰落,也將使得中國傳統工藝失去獨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也是當前紫砂文創產業面臨的挑戰之一。隨著紫砂文創產品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競爭的加劇,許多商家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過度追求規模擴張和產能提升,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性和差異化,影響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形象,缺乏科學規劃和自我定位也是當前紫砂文創產業面臨的挑戰之一,許多紫砂文創企業在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方面缺乏科學的規劃和系統的策略,缺乏明確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導致產品陷入價格戰和低端競爭的怪圈,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品牌形象。
2022年11月30日,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民族手工業作為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要與時俱進,積極對標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要求,不斷提質增效,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開新局。地方區域文化產業的興盛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條件,持續推進民族手工業與非遺保護工作有效融合,依托當地文化及物質資源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產業。紫砂文創設計應深挖細剖蘊含在民族手工藝品背后的歷史厚度和文化深度,突出手工業產品的民族特色,才能使紫砂傳統手工藝在現代設計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2紫砂文創設計創新的重要性
紫砂文創設計創新是推動宜興紫砂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關鍵之一,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設計創新不僅能夠提升紫砂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夠增加紫砂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為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紫砂文創設計創新能夠拓展產品的市場空間,通過引入新的設計理念、工藝技術和材料組合,使得紫砂文化產品不僅具有傳統的文化底蘊和審美特色,還能夠滿足現代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和審美追求,拓展了產品的市場受眾和應用領域,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銷售額。
在弘揚傳統工藝精髓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設計創新不僅僅是簡單地進行形式上的變革和改變,更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的探索和實踐,傳承和發揚了紫砂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精湛工藝,使得傳統工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此外,紫砂文創設計創新還能夠提升紫砂文化產業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通過設計創新可以提升產品的藝術價值高度和檔次,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和溢價空間,提升產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有利于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和提升品牌影響力,推動紫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通過設計創新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轉型升級,可以提升紫砂文化產業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推動企業由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品牌塑造轉變,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經濟的轉型升級,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力。
紫砂文創設計創新是推動宜興紫砂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實踐價值。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加強設計創新的研究和實踐,促進紫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傳承創新,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3設計創新策略與方法
在推動紫砂文創產品設計創新的過程中,制定合適的設計創新策略和采用有效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3.1挖掘傳統文化內涵
紫砂文化源遠流長,宜興紫砂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品,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其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質地溫潤,蘊含了中國傳統審美情趣和哲學思想,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設計創新應當充分挖掘紫砂文化的歷史、傳說、文化符號、地域特色等方面的元素,運用紫砂獨特的成型工藝,將傳統文化融入產品設計中,賦予產品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共鳴。挖掘傳統文化內涵的目的在于繼承傳統,但不等于將傳統文化原生資源直接當作現代紫砂文創產品,紫砂傳統手工藝的未來何去何從,不能只保護而不創新。正如張士閃教授所說:“傳統手工藝不是‘文化遺留物’,而是當下活生生的文化現實”。如何利用文化創意品來實現傳統文化、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才是我們將要解決的難點。
3.2結合現代審美需求
紫砂文化產品不僅要傳承傳統,還需要與現代審美趨勢相結合,符合當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如今,人們對產品的需求已經不再局限于簡單的使用功能,而更加注重產品背后所蘊含的人文要素、個性化特質、情感化設計要素以及本土文化的體現。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在《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中提到:“生活中的物品對我們來說并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擁有。我們為它感到自豪,不一定是因我們在炫耀自己的財富或地位,而是因為它們給我們的生活賦予了意義。”為此他提出了一個觀點:“一件產品的成功與否,設計的情感要素也許比實用要素更為關鍵。”優秀的文創產品不僅僅是簡單的物件,更是通過設計語言傳遞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其誕生往往需要跨學科的交融與市場的深入考察,結合創意設計和文化傳承,以滿足現代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文化審美需求和個性化追求。正如徐風著《布衣壺宗:顧景舟傳》中談到顧景舟大師對紫砂藝人的看法:“一輩子做紫砂,不光要懂工藝,還要懂科學,紫砂壺是材質美、工藝美、內容美、形式美、功能美的統一。”設計師應該關注當代社會的審美趨勢和消費者的偏好,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創造出既有傳統韻味又具有現代氣息的紫砂文創產品,只有使之與當下時代背景和生存環境相宜,才能使得紫砂文創產品興在當下。
3.3注重技術創新和工藝突破
設計創新不僅包括外觀設計,還需要注重技術創新和工藝突破。通過數字技術與手工藝相結合、材料和加工技術,提升紫砂文創產品的生產工藝和品質水平,創造出更具觀賞性和使用性的產品。引入數字化設計工具和智能制造技術,可以提高產品設計和生產的效率,降低成本,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通過CAD、Zbrush、CAM等軟件進行設計模擬和制造工藝優化,實現紫砂文創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和批量化生產。
3.4多元化研發新產品
不要只局限于花器、茶具、擺件等,紫砂文創產品可以從家居裝飾、餐廚用具、文具用品、佩飾首飾等等方面展開設計創新。設計師應當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群體的特點,利用紫砂抗濕、抗菌、保溫、顏色多樣、透氣不透水的特性,設計開發出多樣化的產品系列,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拓展產品的市場空間。
4結語
宜興紫砂文化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其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對歷史的尊重與珍視,而現代發展則需要與時俱進,注入新的活力與創新。通過設計創新我們能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為紫砂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生命力。在設計創新的過程中,科學規劃和自我定位至關重要,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支持,企業應加強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社會應增強文化認同和共享責任,共同推動紫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傳承創新。
參考文獻
[1]康麗.實踐困境、國際經驗與新文化保守主義的行動哲學——關于鄉村振興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J].民俗研究,2020(01):13-18.
[2]徐風.布衣壺宗——顧景舟傳[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
[3]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修訂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鄭哲.土陶造型藝術與民俗裝飾設計[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5]徐秀棠.紫砂工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