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出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陶藝形式,傳統文化孕育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其中建盞是中國陶瓷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在中國陶藝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建盞是起源于宋朝的產物,也是茶文化的歷史產物,它能夠反映出中國古代的經濟和文化環境,表現出中華民族藝術發展的方向,凸顯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產物,它對于茶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其色彩繽紛的釉面以及出眾的造型特征都能夠凸顯出建盞藝術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結合,不僅為中國陶藝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還將中國傳統文化以陶藝的形式進行充分的展現,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關鍵詞建盞藝術;美學探究;藝術思想
建盞藝術因宋朝的茶事而逐漸興起,是當時人們喜愛的喝茶器具,因此建盞藝術也迎來了興盛,其中建盞的釉面是最具特點的精髓所在,展現出其中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凸顯出中國陶藝的博大精深,建盞藝術從古至今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和關注,促進了陶瓷文化的發展,同時還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茶文化的形式,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建盞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建盞應當更加符合人們對于實用性和藝術性的要求,因此建盞藝人更加對藝術制作深入發掘,使得其中蘊含的藝術價值被進一步提煉,充分發揮其出眾的實用性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們對于建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了解,建盞藝術在古代已經被其他國家視作是稀世珍寶,影響極其深遠,更加進一步證明了建盞藝術的源遠流長,是中國陶藝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建盞藝術的工藝之美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因茶文化而興起的陶藝數不勝數,所以人們對于茶具的選用也是十分講究的,人們也愿意去探索器具背后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屬性。眾所周知,宋朝是中國古代一個文化發展較為豐富的朝代,茶事也是如此,而建盞作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在當時有著極高的燒制難度,因其成品率較低,更獲得了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其中建盞的釉面是最值得介紹的一個特點,其主要是以黑釉為主,紋理卻并非一成不變,這也是鑒定一件作品精美的關鍵所在,建盞釉色穩重大方、古樸典雅,加上在高溫中燒制而成的紋飾,其豐富多彩的變化形式讓人們感受到建盞藝術中的美感,隨著工藝的逐漸發展,建盞中也出現了新的釉色,燒制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讓釉色不斷創新變化,增添了不同效果的建盞作品,受到人們的喜愛。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的一個朝代,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充足的物質基礎讓人們對于藝術享受有了全新的要求和認識,以茶文化的興盛為例,能夠看出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建盞藝術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在審美習慣上,當時的人們喜好古樸、精致、有意境的藝術形式,從建盞的制作原料到制作工藝,以及最后的作品內涵都能夠集中反映出其中蘊含的藝術之美,也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建盞藝術歷經七百余年的傳承和發展,以宋朝文化為基礎,重新將建盞藝術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引起人們對于建盞藝術的思考和感悟,對于中國陶藝而言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傳承,藝術的發展與社會背景息息相關,時至今日,人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建盞藝術帶來的精神享受,從自然中發掘其中蘊含的美感,讓建盞藝術充分吸收文化的精髓,從而繼續蓬勃發展。
建盞藝術的技藝發展起源于宋朝,宋朝對于傳統的工藝有一種全新的突破,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便是龍窯,其依山而建如同臥龍一般,因此得名“龍窯”。古代建盞的成品率較低,無法滿足人們對于建盞藝術的追求,龍窯便解決了這一難題,滿足了人們對于建盞的需求,這是一種技術上的革新,也是人們在勞動創作過程中的創新設計,時至今日,建盞藝術已經從最初的柴燒逐漸增加電燒的方式,能夠更加穩定地控制好溫度、濕度、釉色,對于建盞藝術的市場化起到了更好的推動作用,這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藝術創新,在傳統建盞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出具有創新意義的創作方式,人們能夠通過這樣的創作方式更好地認識建盞藝術,建盞藝術在新時代文化背景下能夠展現出藝術形式的與眾不同,其獨一無二的釉面裝飾無不展現著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學特征和具有時代意義的工藝之美。
2建盞藝術的文化之美
在中國陶藝世界中,建盞藝術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屬性,這源自建盞中的文化內涵,其深遠的文化魅力幫助中國陶瓷走向世界,名揚四海,對于中國陶瓷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將中國傳統文化以藝術的形式進行更加充分的展示。建盞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形式,而是一種自然和藝術的結合,并非全部是人為的干涉,講究渾然天成,這樣的藝術理念在陶藝界罕見,也是建盞藝術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即使如今的科技水平已經十分高超,但是對于建盞藝術而言仍有眾多建盞藝人在潛心鉆研其中的柴燒工藝,希望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建盞藝術中最傳統、最本質的藝術之美,并且能夠和作品一起探尋其中蘊含的藝術之美和文化內涵,建盞藝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在藝術的本質上還蘊含著文化的內涵,讓人們對于建盞藝術的創作有著無數的期待,這就是建盞藝術的魅力所在。
建盞藝術的發展雖然至今已有幾百年,但是它有著清晰的文化背景和藝術屬性,在作品中人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來自于當時宋朝的美學文化,并且通過建盞作品能夠將這樣的文化不斷發揚光大,讓人們領略到其中散發出來的光芒。造型的出眾以及深厚的文化內涵都讓建盞藝術變得與眾不同,將自然與藝術完美結合,注重自然對于藝術創作的重要性,以及藝術創新帶來的影響。建盞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不同,并沒有過多冗雜的裝飾和人為的干預,而是講究天人合一的藝術效果,這是一種時代的文化背景帶來的影響。建盞藝術作為一項古老的技藝,在現代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當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并且得到延續,這是對于建盞藝術的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建盞在現代的社會中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對于藝術的發展而言,需要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加入自己對于藝術的思考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高對于建盞藝術的再開發,讓建盞藝術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
建盞藝術能夠將古樸典雅的釉彩和胎質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在展現藝術美感的同時還兼具一定的實用性,對于茶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建盞藝術是人為創作出來的藝術品,卻有著一種獨特的天然感,匠人們在創作時能夠在傳統作品的基礎上加入自己對于藝術的感悟和理解,將其融入作品中,這些特點都是能夠展現出建盞中蘊含的藝術價值所在。建盞是追求自然的藝術產物,在滿足人們對于茶具的日常需求之外,還需要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的藝術加工,能夠平衡實用和美觀的雙重價值,這樣的藝術創作方式需要對藝術品有著深入的了解和認識,藝術講究精益求精,建盞藝術在發展的道路上從未停下過腳步,而是一直延續著傳統藝術的根基,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加入新的創作元素,讓建盞藝術不斷前進。
3總結
綜上所述,建盞作品是中國陶瓷之林中的一朵奇葩,隨著宋代文化的發展而逐漸興起,幫助茶文化的深遠傳播,吸引著人們的喜愛和關注,建盞藝術不僅能夠豐富傳統陶藝的形式,還對陶藝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以獨特的民族文化特點向世界展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盞藝術從造型到內在都展現著東方美學的與眾不同,以及不斷與時俱進的美學思想。
參考文獻
[1]金曉霞.建盞的美學特征及美學意義[J].陶瓷學報,2009(1):129-133.
[2]黃淮.建盞的美學探究[J].江蘇陶瓷,2022(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