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 謝杏文

青海油田采氣一廠生產運行中心扎根高原氣田,勇擔當、善作為、提效能。
澀北氣田,地處柴達木盆地東部的澀聶湖畔,是澀—寧—蘭輸氣管道的氣源地。這里平均海拔2750米,常年干旱缺氧,無社會依托和淡水資源,年最低氣溫-33.6℃,是全國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環境最惡劣的產氣區。
然而,就是在這里,中國石油青海油田采氣一廠生產運行中心員工數十年如一日扛起了青藏高原“福”氣輸送者的重擔。2024年,他們從全國成千上萬個先進集體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凝心聚力解難題
理論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堅定。思想聚在一起,力量才能聚在一塊。
生產運行中心黨總支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持續規范組織生活,抓實黨員教育管理,推進黨建“三基本”和“三基”工作深度融合,為生產效率的提高注入了強勁的思想動力。
始終把黨建工作重點聚焦在解決生產難題、提高工作質量,生產運行中心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等先鋒模范帶動作用,實施黨內立項攻關,破解生產難題,切實為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水平、解決一線難題提供了創新動力。
2023年,生產運行中心共開展黨員立項攻關項目6項,3項獲獎;征集群眾性創新創效建議9條,7條獲獎;征集合理化建議4條,3條獲獎。
例如,《注水泵溢流水自動回收流程設計應用》解決了注水泵柱塞溢流出的混合油水堆積堵塞管線、進入曲軸箱引起潤滑機油變質的問題,實現溢流水自動排入收集池,降低了人工維護成本和設備運行負荷,成為采氣一廠2023年度優秀攻關項目。
“我們全體員工不講困難講擔當、不講條件講奮斗,切實把澀北氣田優良傳統展現在務實進取、擔當奉獻、協同創新的行動中。”生產運行中心黨總支書記嚴成云說。
平穩供氣有擔當
澀北氣田是“西氣東輸”主要戰略接替氣源地之一。29年來,生產運行中心始終堅持把奪氣穩產作為全局之要,實現連續14年天然氣穩產50億立方米,為青海油田60億立方米穩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澀北氣田的中堅力量,我們堅決當好能源保供頂梁柱,踐行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堅持把奪氣穩產作為全局之要,扛牢甘青寧藏四省區天然氣保供主要責任。”生產運行中心主任才讓多杰堅定地說道。
生產運行中心堅持“20分鐘排查氣井、2個小時診斷原因、20小時開展治理、2天之內解決問題”的“四個2”原則,形成了“黨員干部牽頭、技術骨干支撐、員工群眾共同參與”的全員管井模式。
2023年4月到9月,圍繞“奮戰六個月、建功新征程”主題勞動競賽,生產運行中心深入推進“檢修十步法”工作機制,實施“日常+集中”檢修模式,立足冬季“八防”開展設備保養,夯實了平穩供氣的基礎保障。
在冬季保供期間,生產運行中心員工每天平均要走2萬多步。從消防水罐區到空壓機房,從壓縮機房到分離器區,從場站到注水泵房,他們每天對氣田關鍵設備設施進行例行巡檢。有時遇到隱患整改,他們既要在現場監督又要進行設備巡檢,來回奔波不停。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們步履不停,走出了澀北氣田人的責任和擔當。
敬畏風險強落實
早上一進站,生產運行中心五號站員工哈裕婧做的第一件事是穿好作業服、戴好安全帽,將一切電子設備放在指定位置。這是進入天然氣采集區之前必須做的安全工作。
“安全生產關系著整個供氣系統,關系著千家萬戶。我們崗位雖小,責任重大!”哈裕婧說。
多年來,生產運行中心以深化安全風險分級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為核心,著力提高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持續加強安全責任落實到位,不斷夯實安全環保管理基礎。
推行安全生產三級巡檢管理,開展安全經驗分享交流、班前安全喊話、安全履職能力評估等活動;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安全行動計劃,實施安全環保“網格化”包保制度,建立安全生產“不允許問題清單”,立足崗位開展安全風險辨識;推行崗位需求矩陣培訓,堅持月度專項應急演練,開展作業風險辨識防控考評;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等專項活動,細化任務清單……
生產運行中心多措并舉,引導員工明責任、講安全、重實踐,不斷樹牢員工的安全理念,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能,做到了安全底數清、責任實、措施準。
守牢安全防線,推進健康企業創建,實施EAP員工幫助計劃,落實“一人一檔”健康干預、心理健康體檢等關懷工作,生產運行中心獲得了“青海省健康企業”榮譽稱號。
人才強企激活力
生產運行中心年輕人多。如何才能激發青年員工干事創業的活力?
生產運行中心打通了“三支隊伍”發展通道,開展了勞模先進經驗分享、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優秀學員導師評比等活動。
首席技師李生德、特級技師齊永錳自發組織了青年“練功”隊伍。他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技術先進為主線,圍繞基層一線生產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技術攻關、交流研討等活動。
“我們建立了員工三級培訓體系,落實導師帶徒責任,促進員工崗位成長成才。”李生德介紹說。
2023年,生產運行中心立足氣田高質量發展需求,緊跟人才強企目標要求,圍繞提高人才“強氣”驅動力,積極踐行“激勵創新員工、獎勵優秀員工、鼓勵合格員工”的人才培養理念,大力開展青年人才建設工作。
人才活力帶動創新活力。近年來,生產運行中心先后獲得國家級獎勵1項、省部級獎勵5項、局級獎勵18項,申請專利5項,發表論文5篇。“三甘醇能量泵國產化的研究與應用”等12項技術應用于生產現場,年產生經濟效益達5000余萬元。
盛夏的酷暑,寒冬的風雪,翻漿的鹽堿地,顛簸的溝壑,是生產運行中心全體員工的工作環境。在戈壁灘上步履不停、奮力前行,是生產運行中心全體員工不變的姿態。作為高原天然氣生產的主力軍,發揚“勇擔當、善作為、提效能”工作作風,生產運行中心必將為青藏能源高地建設持續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陸曉如